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索取支应”得到满足后,大军离开了临高县城,直奔博辅而去。此时已近黄昏,大军在离博辅十里地安营扎寨,准备次日的大战。
博辅与临高县城之间,匆忙建造的土“棱堡”上,护卫队正在做着最后的准备:所有火炮都被运上了水泥浇筑的“墙头”——不仅有轻便的8斤山地炮,也有新鲜出炉的10斤野战炮——一千名用爱国者步枪武装的护卫队员被均匀布置在各个突出的角。石英、林三逐个点安排兵力和火炮的配备,并将三百实战经验最丰富的队员分散安插在各处,以免某个点因为战斗经验不足和火力薄弱成为官军的突破口。
刘烨和梁小明、严光等人都进驻了“棱堡”。不管是第一次本地官军的围剿还是这次广东大军的围剿,对于他们而言都是输不起的生死之战。虽然他们可以选择不来战斗第一线,如果护卫队战败,他们苟活下来也毫无意义,况且首脑人物与护卫队共进退,还能提升士气。
次日,官兵大军拔营,直奔博辅而去。无数的队伍,数不尽的旗帜,铠甲的铿锵碰击声,士兵们的脚步声,风吹打着旗帜的猎猎声,犹如一股大潮正在汹涌的向土堡涌来。
日照东方,阳光照射在从东面过来的滚滚大军身上,铠甲和矛尖光芒闪闪,军鼓、号角声不时响起。一万多人马纷纷抵达土堡周围,占领了周边的空地和丘陵山头,设立营栅,安放炮架,全军一共列了三处营垒,外边掘了长壕。
尽管刘烨和梁小明从理性的角度上知道明军这样的中古时代的军队是不可能胜过近代化武装的护卫队,其余人也对火铳和大炮很有信心,但是眼看着这支大军源源不断地涌来,旗幡招展,刀枪如林,每个人的脸色都很凝重,有人甚至觉得头晕。
何如宾带着幕僚和将领们登上了一处丘陵,拿出从澳门买来的千里眼向贼人大营望去。
大约四里地外的的营寨用一道两人多高的土墙环绕,大营的形状并不是圆形或者方形,而是凸出好些个大型的尖角。他不理解这样的环绕整个营寨的一个个凸出的尖角到底有什么用处,但是知道大员的红毛夷人筑堡也是这般布置。
土墙上端似乎是石头垒成,但浑然一体,又不像石头,还有许多用架子搭建起来的高高的塔楼矗立,上面有人影晃动,可能是用来观察四周的哨楼。整座营垒外部掘有壕沟,防御非常严密。
看营地的规模大小,贼人的人马撑死也不会过两千人,何如宾松了口气。相比一面倒的水上战斗,陆上敌我兵力相差悬殊之大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不过仔细观察了一阵,何如宾看不出贼人营寨的的弱处何在,心知接下来的战斗敌人大营将会是一块非常难啃的骨头,损兵折将在所难免。但是只要击破这个营寨,这次进剿就能结束了——这部分兵力恐怕就是贼人所有的陆师了。对方的战术无非也是据坚寨用火器死守的模式,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只不过对方背海立营,把自己陷入绝地,到底是对方海贼出身不懂陆战,还是另有所图,不得而知。
第116章 陆战 (1)()
土堡上,护卫队员们进入了各自的指定位置,站立于水泥浇筑的胸墙之后。他们得到的指令非常简单:在自己的位置战斗到底,没有命令不准撤退,死也要死在这里。
林三虽然没有直接指挥,但也跟着石英在墙头巡视。他竭力让自己看起来从容镇定,实际上内心多少有些紧张。此次官军虽然海战受挫,但主力还在,万余大军中大部分都是各部标营的精兵,广东向来又以善铸大炮着称,大军中红夷大炮肯定不少,兵精炮利,比起自己参与的第一次围剿,两相比较判若云泥,能否打退数量占优的官军,心里实在没底。如果这次反围剿失败,他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机会就彻底失去了。
苏大腿因为训练刻苦,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兵,和几十名老护卫队员一起被分配在面向官军大营的凸角堡上,承担迎接官军正面进攻的重任。
他擦拭着手中的爱国者步枪,检查清点纸壳定装铅弹,静静地等待接下来的战斗,一点也没有大战之前的焦躁和紧张。他坚信,东家的队伍一定能击败官军。
所有的火炮,包括8斤山地炮和新铸造的10斤野战炮都被推上了土堡,安放在临时用水泥浇筑的炮台中。
四周静悄悄的,整个土堡里现在已经完全安静下来,没有鼓号,也没有人声喧哗。
刘烨带领众人站在土墙上,他能看清楚远处正从各个营寨中不断涌出正在列阵的官兵。人马集合之后,以一声号炮为信号,全军向土堡开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明军的阵列都很难说严整,但胜在气势惊人,黑压压的向这边压了过来。
明军推进了一里多地,随着一声悠长的号角声,行进中的队伍停在距离土堡两里的地方。弓箭手和火器手走到前排,一排人半跪着,一排人站着,准备随时放箭放铳。后面是成排的长枪手,牌刀手在两翼,随时准备厮杀。
明军就好像乌云那么多。刘烨想着,不由得吞了一口唾沫:兵一上万,无边无望,两三千兵力和一万兵力完全就是两个概念,今天将会有一场恶战。
何如宾也有这样的预感:贼人的大营土墙上已经布满了士兵,但是却一点喧哗的声音都没有传过来,安静极了,似乎已经严阵以待,要迎头痛击来进攻的官军。这种感觉让他很不高兴。
在南门的营寨里,千总何湛然已经做好了出击的准备,他的上官潮州参将童以振给了他一百骑,他知道一会将会由他这支骑兵去打头阵,试探敌人的营寨。这是个极危险的任务,因为听说敌人的火器非常厉害——海上的遇袭证明了传言非虚——这次试探很可能会有去无回。
这一百骑已经列好了阵势,每个骑兵都带了弓箭,准备抵近土墙之后放箭骚扰敌人,试探敌人的防守力度,找出贼人营寨的弱点。
三声号炮响过,他立刻举起长枪,高喊一声:“杀呀!”第一个策马冲了出去,旗手和十几个亲兵紧跟着他,后面是一百骑。
顿时马蹄动地,喊杀震天。大军各营人马,呐喊擂鼓助威,声势惊人。土堡上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
“稳住稳住。”刘烨对石英道:“叫炮兵不要开炮,放近了用步枪打!”
何湛然的骑兵顷刻之间已经冲到了土墙前,敌人并没有派出骑兵或者步兵来应战,连火器都没有射击——要是大明的军队,敌人离着土墙一百来丈的时候就有火器手在乱放火器了。他不由暗暗纳闷,准备稍稍靠近土墙之后快的放一轮箭就撤回去。
他刚刚策马冲过两个凸角,翻身摘弓的时候,“呯呯呯”,耳畔响起了枪声。从两个凸角的各一边射出来的铅弹从左右两翼同时横扫过整个骑兵队,奔驰中的骑兵顷刻之间就倒下了二十多人。何湛然的亲兵有七八个落马,大旗上也被穿了无数的洞。他不敢迟疑,往马臀上加了一鞭,立刻冲了出来。
何如宾看得清清楚楚,敌人的大营防守得非常严密,部队要攻击就必须突入两个凸角之间,不论攻击哪个凸角的侧面,都会遭到旁边凸角上的火力的侧后打击,如果单独攻击凸角正面,正面太过狭窄的根本无法展开兵力。
原来凸角堡垒是这么个用处。何如宾知道红毛是这样修筑堡垒的,也听人说过这种堡垒的好处,但是心里总有几分怀疑,现在眼见为实了。
当对手是一支以优势火器装备起来的军队的时候,这种堡垒的优势真是太明显了。现在贼人的大炮还没有开炮,只是鸟铳的一次排射就显示出如此的威力,何如宾心中暗暗忧虑。但是他并不流露出任何担心的神情,依然保持一种冷漠严肃的摸样。
他把童以振叫来:“童将军,你为朝廷效力的时候到了。你带全军攻贼人南面,赵参将攻东面,形成合击之势。”
童以振领了将令,回到自己的营寨。何湛然的人马刚刚回来,丢了差不多三十骑,余下的人也有不少受伤。
何湛然看到他来,赶紧过来叉手行礼。
“不必多礼,你先带着弟兄们休整片刻,一会还要为朝廷出力。”
童以振知道何湛然是一员骁将,极不怕死,每次冲锋都是在第一个,人称“送命将军”。
“是,大人。”何湛然道,“逆贼火器极猛”
“本将知道。”童以振并不多言,他身披铁甲,头戴铁盔,立刻翻身上马。喝了一声:“枪拿来!”
一名亲兵立刻将一杆长枪递给他,他看了看远处的营寨,将长枪一举大吼一声,纵枪跃马,冲了出去。他麾下的潮州兵们向前涌去,而雷廉参将赵千驷带着二千人马也同时从县城东面杀出,两路合击。
一时间鼓声动地,喊杀连天。大小旗帜满山遍野,在暗沉沉的云下随风招展。转眼之间,他们离土堡的距离只有不到一千米了。
第117章 陆战 (2)()
看见官军正式发动攻击,刘烨下令:“可以开炮了!”
石英早就等不及了,立刻下令:“开炮!”
所有的火炮早就标定了射击距离,装填好了弹药。一声令下炮手们同时站起身来点燃了火绳。
首先发射的是十多门正对敌人冲击方向的10斤野战炮——这种以传说中的穿越神器m1857式拿破仑炮为原型的火炮是第一次投入实战。
炮弹呼啸着朝着密密麻麻的人群中飞去,10斤左右的实心弹以每秒457米的初速向1000米外的敌人飞去。一发发的炮弹带着呼啸声砸在人群之中,顿时血肉横飞,落在地上的炮弹被土地弹起来,跳跃着向后滚动,在阵形中犁开一条条血肉模糊的沟渠。
明军并没有被炮火阻挡住,士兵们如同潮水一般的向前涌去,将领们策马喊叫着,在队伍中来回奔驰着督促士兵向前猛攻。第二轮炮弹又飞了过来,成排成排的士兵被跳动的炮弹打掉了头颅,撕开了身体,扯断了手臂和腿脚。鲜血横飞,到处是支离破碎的尸体和惨叫的伤员。
与8斤山地炮相比,10斤野战炮发射之后的后坐力大得惊人,一开炮后退了好几米。每次发射后,炮手们马上肩推臂拉的将火炮复位。
拿着炮刷的炮手立刻将炮刷插进炮膛里用力搅动了几下,将几片焦黑破烂的棉布钩了出来——定装炮弹包装火药的棉布每次发射总会有一部分残留。
在18世纪,一个训练有素的拿破仑火炮的炮组在急速射击的时候可以达到一分钟4发,不过这样很快火炮就会因为过热而无法射击了,而且护卫队匆忙培训的炮手也达不到这样的水准。现在炮手采用的是一分钟一发的持续性射速进行射击,就算这样,也远远超过了明军红夷大炮的正常发射频率——就算熟练程度不相上下,明军炮手还必须考虑到炸膛的问题。
“快拉!”明军火器营的士兵们吼叫着,不断的鞭打着被征发来的民夫和牛马,一门门的红夷大炮在斥骂、呻吟、哀号和牛马的嘶鸣声中被拖向炮位。昨晚这些大炮已经作为防御武器安设在各个营寨的壕沟后面。由于火炮离贼人的营寨太远,根本打不到。代管火器营的千总李漠组织人马拖运火炮,以求尽量靠近之后再开炮。
但是前面人马的调动阻塞了火器营的前进,直到潮州兵们开始进攻,才算把道路让开。李漠不敢迟疑,赶紧催促士兵们推炮。
大炮推进到只有七八百步的距离后,借着前方攻击部队的掩护,李漠组织士兵架起了炮,对准土堡,开始了紧张的发射准备。
“m1857拿破仑炮,不愧为穿越神器。”站在刘烨身边的梁小明志得意满。他一直鼓动刘烨接受这门炮,却被山地榴弹炮取而代之,直到能够炼出灰口铁之后才得偿所愿。
实心弹的杀伤效果非常令人满意,但是在如此汹涌的人潮中,似乎还难以迫使敌人溃逃。两支明军人马还在呐喊着向大营冲来。
刘烨皱起了眉头,明军的作战意志似乎比预想的要强。
“不应该啊,这样的炮击,居然不能让明军这一波攻势溃散?”
“别急。”梁小明故作镇定的说,“按照南北战争的经验,步兵起码要坚持到100米内吃了霰弹才会溃逃”
“拜托,这是17世纪的明军,不是联邦军。”刘烨说道,“明军这种中古时代的军队遭遇到这样程度的炮击,不是应该很快就崩溃了吗?他们碰到后金军队不是一触即溃吗?”
“明军被炮一打会不会崩溃我不知道。”梁小明耸耸肩,“不过被炮击就会全军崩溃大约只有大清才能办得到了。”按照他的观察,炮击的密度相对于涌来的人群来说还是少了点。这个炮火密度在南北战争时代也就是一般的水平。
其实明军在与后金的军队对抗中处于全面下风,多半发生在野战肉搏的过程中,原因有很多。其中兵员素质的差距、极低的士气是主要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射程和射速都非常孱弱的鸟铳无法支撑火器化为主这样超前的战斗方式,导致面对突击和肉搏能力极强的后金军队一败再败。倒是这样远距离的火器打击,明军司空见惯,而且目前的伤亡尚在明军的忍受范围内,所以仍然能够坚持。
这时,远远传来了轰然的响声,两团黑影一前一后飞了过来,一个落在土堡下半部,嵌入了泥土之中,另一个砸在了水泥浇筑的胸墙外侧,泥土和水泥的碎屑溅射开来,吓了所有人一跳。
石英反应非常快,大叫道:“官军的红夷大炮!快找出开炮的位置。”
哨楼上负责观察的队员顺着炮弹飞来的方向眺望,看到八百多米远有火光冒出,伴随着阵阵硝烟。立刻通报了红夷大炮的方向和位置。
石英指挥正朝对方大炮方向的几门炮还击。几门10斤野战炮调整了方向,简单的测算之后,一门炮率先开火。炮弹砸在离火器营不远的正在列阵的步兵队伍里,引起了一阵混乱。
土堡中间架着木质观察岗楼,负责观察的士兵喊道:“偏了偏了,往左靠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