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 >

第99部分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99部分

小说: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清丈田亩的目的是为了推行一条鞭法没错,这么多年过去了,田亩的数目和产权变化很大,若还抱着当年的鱼鳞册不放,结果只能是继续压榨田产极少甚至无田的百姓,真正坐拥大片良田的富户却不用缴纳粮税。长此以往,富户越来越富,百姓却不堪重负,流离失所,天下即将大乱。”

    孙元化听了刘烨的话,感觉隐隐约抓住了一些东西:为什么加派辽饷后,朝廷仍然入不敷出,军队缺饷练兵,导致北边苦苦支撑,却仍然让鞑子几次入关;同时中原流民四起,剿贼的官兵扑灭这边,那边又冒出来,剿而不绝。

    他忍不住问道:“难不成朝廷缺钱缺粮,竟然和这些有关?”

    刘烨点头道:“孙先生的想法已经接近真相了。我以临高为例,假设鱼鳞册记载,全县有一万亩地,而实际上经过数年垦荒,又增加了五千亩,但鱼鳞册上是查不到的,那么征粮征税还是按一万亩算。问题是,朝廷对官员和有功名的读书人是有优免政策的,他们的亲朋为了逃避纳粮,就把地过户给这些人,交些租子,比向朝廷纳粮要划算,双方皆大欢喜。可这样一来,鱼鳞册上登记的地又少了许多,一万亩地也许不到一半。最后,临高本来有一万五千亩地,却只按五千亩缴纳粮税,就算县衙想尽办法追比,打板子、枷号示众,各种手段用尽,好不容易征收上来了,这么点钱粮,还要保证县衙的运转开支、官吏的好处,交到朝廷手中又有几个子?”

    他扫视了一眼众人,继续道:“朝廷入不敷出,但是边关吃紧,练兵发饷都要钱粮,只好继续加大摊派,这些负担最终还是落在那些穷苦百姓身上,与富人没有关系。穷人撑不下去了怎么办?为了活命,被迫逃亡,便成了流民。流寇为什么越剿越多,就是因为流离失所的流民不断增加,只要有人登高一呼,流民为了填饱肚子,就成了流寇的兵源。”

    孙元化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就开了窍。朝廷陷入如今的困顿局面,根源竟源于此处。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以前不过是一叶障目罢了,或者说不愿意往这方面细究。

    严光与他想的方向却不一样:“如此说来,只要清丈田亩,把诡寄的隐田都挖出来,就能凭空多出不少钱粮?”

    刘烨点点头,又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不仅如此,在三县范围内,我才不管朝廷的优免政策,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只要有田就要纳粮!”

    所有人都齐齐倒吸一口冷气,官绅一体纳粮?

第203章 苟二贵回村() 
孙元化忧虑地问:“官绅优免是朝廷制度,圣上都不敢坏了太祖的规矩,琼州营这么做合适吗?”

    刘烨呲之以鼻:“什么破规矩,还抱着不放。平民已无立锥之地,士绅富得流油,该朝谁收税一目了然。至于合不合适,我琼州营就这么做了,谁敢站出来说句不是?”

    孙元化默然,琼州府天高皇帝远,皇帝鞭长莫及,总督巡抚也不会轻易惹这个刺头,谁会出头来替本地士绅做主?

    严光问道:“临高境内的好办些,可是澄迈和儋州的怎么办?”

    “我有知府衙门的命令,三县的税赋都由我包揽,他们敢违抗?再说客观上也是帮他们减轻了包袱,反正该上缴的税赋也不少一粒米、不差一文钱,他们何乐而不为?如果脑袋还是一根筋,有澄迈这个前车之鉴呢,谁不开窍就让黄猛甲去他们县城吃大户!”

    一个冷寂的夜晚,苟二贵偷偷地回到了和丰村。他在府城实在混不下去了,在沦落到街头乞讨之前,他鼓足勇气回来了。

    当初在接受知府大人接见之后,本来一切事情都向着他预料的方向前进:知府决定动用本地卫所的兵力进剿临高的“匪乱”,几千人马浩浩荡荡开拔前往临高,他因举报有功,成了知府衙门的座上宾,每天好吃好喝的招呼着。

    谁知道传回来的消息犹如清空霹雳,三四千大军说败就败了,仅余不到一千人仓皇逃回了府城。得知消息的苟二贵顿时懵了,刘烨和林三一日不除,他就不敢回临高。

    大军败了,局势急转而下,他也被轰出了知府衙门,很明显秦知府不愿再打下去了。

    幸好后来峰回路转,时任总督王尊德调集数万大军,渡海进剿。苟二贵本以为刘烨的末日来了。可是苦等月余,等来的居然是大军惨败的消息,总兵何如宾躲在府城,既不敢再度攻击,又不回广州。

    直到刘烨直接杀到广州城,王尊德等广东官员被迫订立城下之盟,苟二贵才认清现实,整个广东都无人奈何得了刘烨了。

    刘烨气候已成,无人可制,可他却流落府城,有家不能回。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他实在受不了这份苦,最终还是冒险潜了回来。

    大哥苟大富虽然死在林三刀下,浮财损失不少,田契也被夺去,但烂船还有三斤钉,苟家的宅子还在,名下正田没有了,还有不少寄在苟家名下的田地,以及强买后没有过户的良田。

    苟二贵回到家中后,把几个心腹的家人收拢回来,试图东山再起。寄在他家的地虽然在衙门办了过户,但是田契多由实际主人保管,每年只要交租子给苟家就行,反而躲过一劫,没有被全部劫去。另外,那些通过“产去粮存”买来、没在衙门办理过户的地,他准备这次统统办好手续,由谁缴纳钱粮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要把地牢牢抓在手中,复兴苟家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因小失大。

    和丰村的人都知道苟二贵回来了,但与以往不一样,他们不再像以往那样害怕苟家。苟二贵走在村里,看见所有人的目光中不再有害怕和躲闪,让习惯了仰视这群泥腿子的他很不适应。他暗自誓,迟早要让这些泥腿子重新匍匐在自己脚下。

    这天,他偷偷来到县城,约见一个户房的书办。其实他就算回到户房,刘烨也不认识他,再说举报怂恿府城兵一事,刘烨也并不知道与他有关。可是他心里有鬼,不敢冒险回到户房继续当书办,万一让对方知道自己跑去府城告状,弄死他不跟踩死只蚂蚁一样?

    约定的地点在一家茶馆,说来也巧,正是苏家父子来过的那家。

    到了约定的时间,对方如约到来。这人姓方,以前和苟二贵同在户房做事,交往甚密。

    方书办看到苟二贵之后,惊讶不已:“苟大哥,你怎么憔悴成这份模样了?”在府城避难的日子,苟二贵心力交瘁,人像老了十岁。

    苟二贵叹口气,摆手说道:“说来话长,改日再说这个。今日把方老弟约出来,是想请你帮个忙。”他说的是把“产去粮存”的地都办了过户,彻底变成自己的地。

    “原来是这事。不过有些事苟大哥你可能还不知道,琼州营从知府衙门搬来了尚方宝剑,包揽临高、澄迈、儋州三县的税赋。”

    “居然还有这等事,武人也能干政?”苟二贵有些惊讶,“不过这和我的事有何干系?”

    方书办摇头叹气:“你有所不知,琼州营打算清丈田亩,把‘诡寄’的地都查出来,重新修订鱼鳞册,取消一切优免,官绅一体纳粮。至于你说的那些地,也要由买家纳粮,就算你今日不来,这些地都要办理过户。”

    “什么?”苟二贵差点拍案而起,“清查隐田、一体纳粮?”

    苟家原来是“包户”,衙门通过他们向百姓征粮省了不少功夫,百姓通过他们缴粮能省去官吏的部分盘剥,而他们则从中搜刮,赚取好处。苟家的优势比起其他“包户”更明显,凭借苟二贵在衙门的关系,纳粮时份量不足、米色粗劣也照收不误,许多小户为了少受些盘剥,纷纷“带地投献”。

    如果把“诡寄”的隐田全部清查出来,一体纳粮,那么苟家当初迹最大的依仗就没有了,如今东山再起也成了一句空话。

    苟二贵不甘心的问:“难道官府、朝廷也不管吗?就任凭他胡作非为?”

    方书办冷笑数声,说道:“官府?如今在琼州府,谁能管琼州营,谁又敢管?若是哪个不开眼的跳出来,琼州营定会请他吃板刀面。”

    苟二贵闻言垂头丧气,所谓一力降十会,琼州营手中有枪,不跟你讲道理,又能如何?何况苟家的这种“包户”上不得台面,与享受朝廷优免的官绅无法相提并论,人家秀才举人老爷家都不敢说什么,又哪有他这种人说话的份。

第204章 抵制纳粮() 
苟二贵无奈地问:“那依方老弟看,我家这些还没过户的地,到底是办还是不办的好?”

    方书办想了想,告诉他:“办了过户之后要纳粮缴税,不办也躲不过去,琼州营说了,买卖田亩故意不办过户的,以买卖文书为准,卖主可以上衙门告状。这么看来,还是办了的好,左右都要纳粮,还不如把田契改成自己的保险,天知道琼州营哪天又弄出什么幺蛾子。”

    与方书办告别后,苟二贵心情沉重地返回和丰村。琼州营这么一搞,复兴苟家就成了影,加上他失去了衙门户房书办的光环,苟家在和丰村与那些泥腿子本质上已经没有区别了。

    临高县率先推行清丈隐田、官绅一体纳粮后,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黄家庄就是其中态度最坚定的。

    黄家庄离县城几十里,由几十户同族同宗的族人组成。临高文风不盛,读书人不多,通过科举取得功名的更是寥寥无几。黄家庄从万历朝起,一共出过两个举人、七个秀才,在临高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所以算是临高的望族了。

    由于族中有人功名傍身,族人都把地寄在其名下,整个黄家庄近千亩地,几乎都不用向官府纳粮。几十年下来,黄家人都习惯了这种优待,现在突然有人告诉他们,现在要取消一切优免,所有人都要一体纳粮,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规矩是太祖爷定下来的,他一个武夫,凭什么要坏了历朝历代沿袭的规矩?”

    在黄家宗祠召开的族人大会上,黄人英拍着桌子大声说道。他是黄家庄的庄主、黄家的族长,方圆几十里最大的地主,家中的二儿子是秀才,黄氏家族中享受朝廷优免红利最多的就是他,对琼州营推行的这一套抵制的态度最为坚决。

    族人们纷纷叫嚷:“没错,管他琼州营还是广州营,你要包揽税赋,找别人收去,收咱们黄家庄的就是不行!”

    在黄家庄的族人看来,包揽税赋无非是换个人征粮,反正他们不用缴纳税赋,与他们没有关系。可是,包税的琼州营居然提出清丈隐田、官绅一体纳粮,这简直要动摇黄家庄的根本,绝不可能答应。

    黄人英大声说道:“官府都不能破坏太祖爷的规矩,他区区一个琼州营,一群粗鄙武夫,更加没资格!”

    他的胞弟黄人杰痛心疾首道:“官府也真是,征粮是大事,怎么会交给一群武夫来做,真真是世风日下啊。”

    “总而言之,想要黄家庄纳粮,天王老子来了也不答应!”黄人英作了结论。

    “对,不答应!”族人们纷纷附和。

    “不过,凡事要做最坏的打算。琼州营毕竟是营兵,他们可不是县衙的衙役,是有刀有枪的,咱们得做好万全的准备。”

    临高沿海,时常有海贼上岸劫掠,陆上也有山匪打秋风,黄家庄为了自保,修筑了一人多高的夯土墙,还编练了一百多青壮的队伍。有这样的实力,普通的山贼都不敢轻易攻打,在黄人英看来,追比是衙门的事,营兵是朝廷的战兵,打仗才能动用,琼州营虽然揽下税赋的活,未必敢公器私用,如果真敢动用兵力暴力催缴,也要让他们崩掉牙齿无功而返。

    临高县城,南园。

    “这么说来,不少地主抵制纳粮?阻力还很大嘛。”刘烨听了李二狗的汇报,若有所思。

    李二狗负责琼州营名下佃田的管理,这次包揽税赋向三县征粮,也由他具体负责。可是在临高就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凡是有关系有后台的地主都明确拒绝清丈隐田和一体纳粮,有些家中有功名的直接把上门收粮的人直接轰了出去。

    “将军,那些家中有人考中举人功名的,就算是县衙也不敢轻易得罪,自然不会把咱们放在眼里。”

    刘烨轻蔑一笑,作为穿越者,他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功名在身又算个屁。

    “县衙不敢得罪,不代表我们不敢。你说说看,这些反对的人当中,哪些是势力比较大又有代表性的?”

    李二狗摸了摸头:“代表性?”将军经常蹦出一些从没听过的新词。

    “简单来说,就是可以拿来杀一儆百的。”

    原来如此,李二狗连忙点头:“有有有。临高这样的人家不多,黄家庄算一个。”他简单介绍了黄家庄的相关情况。

    “几十户、四五百人的庄子?”刘烨点点头,“很有示范效应嘛,打掉这个庄子,可以让那些看风向的人知道该怎么做,免得咱们多费唇舌。”

    他对李二狗说道:“其他人你先不用管,再去一次黄家庄。这次我派一个排的兵陪你一起去,如果他们敬酒不吃要吃罚酒,就踏平这个庄子!”

    第二日,李二狗带人来到了黄家庄,随行的还有琼州营一个排的士兵,排长正是屡立战功的苏大腿。

    随行人员中有县衙户房的书办,这次跟随来到黄家庄的正是方书办。他在谭山的催促下,无奈的来到了庄子大门前喊话。

    “黄家庄的人听着,我们是衙门的人,负责清丈隐田、催缴税赋,赶快把门打开,让我们进来,莫要耽误了公干。”

    土墙后露出半截身子,一个中年人冷笑道:“衙门的人居然沦落为武夫的走狗了,真是斯文扫地。”

    方书办无地自容,掩面退下。

    李二狗听见这话不高兴了,这指桑骂槐的话,矛头不是直指自家将军吗?他从一个盐场村的村民,连衙门都不敢靠近的泥腿子,到今天能够驱使衙门书办来追比,境遇天差地别,全都仰仗刘烨所赐。有人当着他的面辱骂刘烨,比指着他的鼻子骂他还无法容忍。

    他警告着那个人:“你这厮休要胡言乱语。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