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吻-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报告以后,一点不觉得意外。
他像平时那样,用红色铅笔在报告上批注:定性为紧急潜在事件,立即查办,一定要抓获此人。对出现的失误,要追究责任!
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当克格勃副主席在这份报告上签字,要求加紧对伪造护照的人进行搜捕的时候,唐小楠正在和家人依依惜别。
新年一周的时间里,唐小楠带着妻子柳波卡和三岁的儿子唐纳走亲访友,参观博览会,游乐园。到剧院听歌剧。儿子唐纳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四处乱跑乱闯,丈夫高大英俊,妻子温柔美丽,完全是令人羡慕的幸福一家。
新年假日的最后一个晚上,他决定和妻子好好谈谈。
又要去国外出差?没等唐小楠开口,冰雪聪明的柳波卡就开口问道。
唐小楠只好抛掉了打算绕弯子的打算:嗯,这次时间可能长一些。
是去美国?柳波卡问。唐小楠十分诧异,立刻明白妻子已经看到了他书房写字桌抽屉里得护照。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的夫妻俩,相互之间很难保守秘密。
果然,柳波卡说:是唐纳在书房里乱翻东西,让我看到了。
她低下头去不再讲话。
良久,唐小楠说:我这一走,家里的事就都交给你了,忙不过来,可以把你妈妈接过来帮忙。
柳波卡问:很危险吧?
唐小楠说:很危险,但我会保护自己,我会平安回来的。
记着我和孩子!柳波卡流泪。
唐小楠一把将她拥在怀里:你们就在我的心里!
第161章 美国()
当泛美航空公司的波音707客机在纽约肯尼迪机场降落的时候,唐小楠的心里充满了惊异和震撼。
即使他见识过欧洲的富裕和繁荣,从资料上他也知道美国的一些情况,但是,真正亲眼看到美国的富裕和繁荣时,内心里还是被震动了。
他乘坐的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航班一夜间横跨大西洋,接近美国东海岸的时候,正好是黎明,初升的朝阳照亮了海岸线,蔚蓝色的海面上,白色的游船汽艇清晰可见,纽约港内,上百艘巨型船舶正在装卸,港外高耸的自由女神像高擎火炬,迎着金色的朝阳,曼哈顿岛上的摩天大楼密密麻麻地拥挤在一起,公路上和街道上的汽车穿梭往来,汇集成一条条流动的河流。
肯尼迪机场上空,有几十架客机正在机场上空盘旋,不时有新的飞机加入这个等待降落的队伍里。
他们的飞机也加入了这个环形的队伍,从空中俯瞰机场,他对这机场的庞大规模感到吃惊。
他的邻座,是一位到欧洲推销汽车的美国商人,四十多岁,矮胖的个头但是很活泼的那种。唐小楠尽力抑制自己惊讶情绪的样子还是被他注意到了:
第一次来美国吧?他说:
纽约这个大苹果,谁第一次看到都会吃惊的。
哦,唐小楠答道。
商人说:我家在肯塔基乡下,19岁是第一次见到纽约,我的下巴挂在脖子下面,像傻子一样在麦迪逊和第五大道,华尔街上转了一天。。。。。。
唐小楠也笑了,商人说:如果你是美国人,无论是怎样讨厌这个国家,但是见到纽约,你会为美国自豪!
唐小楠点点头,他决定,至少在这个美国人面前,不能装作美国人的样子。虽然他有一口流利的美国英语,口袋里揣着美元和美国护照,但距离这个社会还很远呢。
他决心努力适应这个社会,尽快地缩短这个距离。
飞机在肯尼迪国际机场跑道上着陆,跑道边上的停机坪上鳞次栉比的停放着几百架格式大型飞机,一眼竟然望不到尽头,这让唐小楠又一次感到了震撼,这要多少钱,多大的工业生产能力?
要多少乘客才能正常运营,美国人有多富裕。……要知道,肯尼迪机场不过是美国较大的空港之一,这样多的飞机,要运营赚钱,就需要有几千万的乘客,美国人这样富裕吗?
仅仅这个空港的飞机,可能比莫斯科的公共汽车还要多。美国无非两亿人口,那么,这些飞机对他们来说,就像莫斯科人乘坐公交车那样随便吗?
在唐小楠的心目中,美国遥远而虚幻。他心目中的美国人像越南丛林里的美国大兵一样,骄横,大大咧咧,不可一世而粗鲁,又胆小如鼠,一有点动静就爬到地上拼命扫射,好像是子弹用不完的样子。
现在,和美国人挤在一架美国飞机里,他一路上学到了很多,比如不要吸很多的香烟,如果抽烟的话,需要征求邻座人的同意,烟的牌子也要是美国人经常吸的那几个牌子,没事的时候不妨嚼口香糖或者吃薯片。
英语的语法不必过于讲究,词汇中要有俚语,否则易被人注意。美国人只关心自己的事,但很好奇,有些傻乎乎的热心,穿衣也是一样,除了正式的商务场合或者丧礼,不要穿套服。口渴的话不妨来一瓶可口可乐,要懂得棒球规则,熟悉nba联赛的消息,知道猫王是谁。。。。。。这一切让他眼花缭乱,来美国以后就能迅速地投入工作的想法已经消失了,他甚至不敢保证自己不会被移民局扣留。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将他的身份揭穿。据说二战时德军化装成美国人在战线后方活动,他们操一口流利的英语,有制作精良的证件和真正的美式军装,武器。但美国大兵们也有办法,一句今年nba在堪萨斯主场获胜的是那支球队?就可以问的你原形毕露,比什么都有效。他向,也许,自己需要给自己寻找一个新的身份。
飞机缓缓减速,滑向候机楼,令唐小楠惊讶的是,旅客们并不需要通过舷梯下到地面,再乘坐交通车前往候机楼。
他们飞机上的乘客只需要通过候机楼上伸出的移动走廊就可以直接进入候机楼大厅了。
显然这种装置方便了乘客的快速通行,在恶劣的气候下也便于旅客上下飞机。这种设备苏联没有。他这个学航空专业的学生也是闻所未闻。
唐小楠的随身物品很简单,他有意磨蹭在其他乘客的后面。
海关、检疫和边防的手续倒是很简单,一群法国旅客因为第一次入境,被要求留下指纹,唐小楠持美国护照,走的是绿色通道,他敞着领口,大大咧咧地装作回家的样子,幸好,移民局的官员并没有注意到他,拿过护照砰地盖上入境章:
欢迎回家!一名移民局官员说道。
闸门打开,鳄鱼进入了大海。
只是,这沼泽地里的爬虫,要在盐味儿颇重的大海里生活,他还得适应。
第162章 唐人街()
纽约的atown(唐人街)是华人的聚居区,与西部开发时的华工不同,背井离乡的中国人在这块新大陆生活下来,也是很不容易的。但特有的吃苦耐劳和朴素勤奋的作风,使他们的付出有了丰厚的回报。
国外的华人喜欢聚居在一起,而新来的移民在自己的同乡聚集的地方也比较容易立足。于是唐小楠烧掉了那假造的美国护照,以一个非法移民的身份在这里住了下来。
他惊奇地发现,即使是在国内文革,国际上严峻的冷战时期,中国大陆实行严格的控制出国政策,但通过香港等地区潜来美国的非法移民还是很多。
在他打工的中餐馆里,除了老板黄凯和厨师老何以外,几个杂工全是黑人黑户。和他同居的busgirl(汽车女孩)琳达就是从香港偷渡过来的大陆知青。
每当谈起她们偷渡的故事,她仍旧心有余悸:
我们九个知青在草丛里趴了三天三夜,全身都被蚊子和蚂蝗给咬烂了。后来下起了大暴雨,巡逻才有些松懈。我们才往新界这边跑,跑着跑着让边防军发现了,一枪就打在昆明知青李强的肚子上,他带伤跑到铁丝网前就再也跑不动了,他的女朋友就在那里扶着他,让边防军抓住了。广州的知青何磊跑在前面,结果踩上了地雷,右腿给炸断了,后来在荔枝湾医院做了截肢手术,陈永平是昆明知青,个子小,跑在后面,结果让军犬给咬住了脖子。。。。。。
后来到了香港,没有合法身份,又居无定所,怕被警察发现抓到,就爬上一艘美国货船,向船员们卖淫,求他们把我带到了美国。。。。。。
现在,琳达在中国城到曼哈顿的城际巴士上工作,每天工作到很晚,即使是这样,她也是很提劲:
美国工会规定了最高劳动时间,超出的算是加班,要加三倍付加班费,我现在是给自己赚钱,当巴士售票员虽然很辛苦,但收入也高,等我有了合法身份,这些年攒下的钱可以自己开一家中国餐馆。
她仿佛沉浸在未来的梦想当中:你别不信,多少人就是这样两手空空来到美国,但最后奋斗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的。
唐小楠在餐馆里送外卖,老板看中了他故意说得很差的英语,很快熟悉了纽约的道路。他和琳达一起共同租住在一个小小的公寓里,送外卖虽然辛苦,每天在路上奔波,但是能接触到更多的美国社会。
这期间,美国的阿波罗飞船成功登陆月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完成了行走和月面取样,将星条旗插上了月球。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台向全世界同步转播了登月的实况,美国上下一片沸腾。
那浩渺的宇宙星空和神秘的月球世界,美国的先进航天技术,让他又一次感到了震撼。
他曾经登上帝国大厦,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从这里眺望市区,惊羡于美国的富裕和繁荣之时,也不无忧虑地想到,这一切可能在一瞬间就灰飞烟灭。
他参观过苏联的战术核武器试验,亲眼目睹过核子武器的巨大威力。只需要手指一按,白光一闪,作为爆炸效应物而建造的模拟城市顿时狼烟四起,成为人间地狱。
他想起了莫斯科,想到了在那里生活的柳波卡和儿子唐纳。美国的核武器一样瞄准那里,她们的生死,就在诸如第一书记那样的几个人手里。
这些人里也包括尼古拉耶夫,他手里有20枚货真价实的小型核武器,虽然每件不过是摧毁一座工厂,一片建筑物。但一旦扣下发射扳机,就会引起苏美之间的核大战。
那样的话,就是世界末日了:一枚枚ss…11、ss…15、ss…17、民兵、潘兴、三叉戟。。。。。。从发射架、发射井、战略核潜艇上腾空而起,随着那地狱里发出的闪光,一朵朵蘑菇云腾空而起,纽约、华盛顿、当然也有莫斯科、列宁格勒都会化作一片废墟,几百几千万的人死去,随后就是如同地质史上寒武纪一样,长达数年的核冬天。
这就是世界末日,唐小楠想:难道,像尼古拉耶夫那样的人,就可以判处人类的死刑吗?
他感到了恐惧,一种不寒而栗的恐惧,想到了他来到美国的使命,越发感到了沉重。
他必须剥夺尼古拉耶夫的生命,因为他能够判处人类的死刑。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列宁缔造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立以后,随着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加剧,契卡……也就是克格勃的前身。
就已经将对国外的情报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当时主要是针对欧洲。在德法英等欧洲国家建立了自己的秘密地下情报组织。隶属于苏联红军总参谋部的克柏乌,也建立了相应的情报机构,对苏联周边的军事动态予以关注。
但直到二战爆发以前,苏联的对外情报工作还是很不完善的,也没有完整的作业系统。二战中,以佐尔格为首的拉姆扎小组曾经准确地判明了德国***入侵苏联的准确时间,并对远东的苏联安全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估,断定日军的战略方向是南方温暖的热带岛屿,而不是寒冷的西伯利亚,从而使苏军最高统帅部下决心从西伯利亚抽调大批精锐部队投入到莫斯科城下的反击作战当中,稳定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同时,在战前德国共产党秘密组织基础上成立的苏联谍报机构在**政权高层秘密展开活动,在整个战争期间为苏联提供了大量准确详实的情报,为苏联最终战胜***德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苏联坦克隆隆地驶上勃兰登堡门前的选帝侯大街的时候;苏联领导人意识到,一场战争的结束意味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
美国,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代表,出现在欧洲,在易北河畔挡住朱可夫前进的,不是德国人,而是嘴里嚼着口香糖的美国大兵,是巴顿的坦克。
易北河会师,与其说是德国的末日,不如说是东西方两种意识形态直接冲撞的开始。英国首相丘吉尔直言不讳地将东方比作铁幕,宣布了一个冷战时期的开始。
斯大林如芒在背,尤其是美国在日本使用了原子弹,这一种新式武器的出现让斯大林和苏共领导都感到严重的危机,于是,加强对北美的情报工作成了重中之重。
斯大林亲自签署命令,由他最亲密的助手贝利亚亲自负责这一计划的具体实行。目的是在北美建立一个庞大的,卓有成效的情报网。才华横溢的贝利亚则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短短数年之间,一个情报网初具雏形,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搞到了美国绝密的原子情报,从而使俄国科学家们取得了捷径,当第一朵蘑菇云在塞米巴拉金斯克升起的时候,世界为之震惊,斯大林终于松了口气。
从那时起,苏联对美国的情报工作一时也没有松懈过,整个冷战期间,除了双方军人在柏林墙两侧虎视眈眈以外,真正从事战争的,实际上是苏美两大力量之间的情报员进行的一场规模宏大的秘密战。间谍、特工还有诸如u…2飞机,侦察卫星是这场秘密战的中坚。
由于航空技术的巨大差距,美国飞机可以从欧洲或土耳其基地升空攻击苏联,而苏联缺乏海外基地,尤其是靠近美国本土的基地,这就形成了一种不均衡态势。因此,苏联将这种均衡的砝码压在了极光部队身上:在美国本土发动核弹袭击。
但是,这个情报网出了问题,这样,就直接威胁到了苏联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安全,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