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苏联-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腔衬睢U蛭绱耍杂诖舐フ戏降暮焐褰切牵看温饭苣苋眯宦宸蚋械叫那橛湓谩�
会议室中正中央的位置,尼古拉·弗拉基米尔书记的位置空空荡荡,让在做众人有些不习惯,但也马上就恢复过来了,人走茶凉在所有地方都是一样的,现在所有人关心的是,新上任的顶头上司是不是看自己顺眼。
谢米恰斯内作为第二书记的时候,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而且也没有忤逆尼古拉·弗拉基米尔的情况,简单来说是属于存在感比较偏低的角色。
也正是因为如此,让众人颇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这一切和谢洛夫毫无关系,摆弄着搪瓷缸子的谢洛夫,就好像摆弄一件艺术品,茶缸中间的红色五角星也让他大感兴趣,只是觉得上面好像少了什么一般,“应该在加上为人民服务这句话……”谢洛夫碎碎念道。
“各位同志都到齐了……”谢米恰斯内不到三十岁,可以说非常年轻,以他的年龄和职务,在整个苏联都非常稀少,和谢洛夫这个共青团书记不同,谢米恰斯内现在可以说名义上已经是阿塞拜疆的最高领导人。
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昂扬斗志,谢米恰斯内沉声说道,“尼古拉书记在任期间成绩斐然,让我这个后继者很有压力,现在根据中央的文件,尼古拉书记已经调到莫斯科,现在阿塞拜疆的工作由我暂时领导,我希望所有同志和我一起努力,为苏维埃兴盛继续奋斗……”
谢米恰斯内没让众人口中的乌拉喊出口,继续说道,“根据中央决定,阿列克普·奥格雷/亚库波夫·同志为阿塞拜疆第二书记,亚库波夫同志将和我一起领导现阶段阿塞拜疆的工作!同时……”谢米恰斯内扫了一眼众人,将目光落在谢洛夫身上,继续道,“阿厉克赛同志已经接到了命令,即将调到斯大林格勒内务部,共青团第一书记谢洛夫暂时兼领内务部部长的职位!”
话音刚落,会议室一阵骚动但是又马上平静下来了,如果说亚库波夫在成为第二书记大家还能理解,毕竟人家也是本地干部中资历最老的,而且已经工作很多年,但是谢洛夫兼领内务部就不能让人理解了。
要知道谢洛夫才二十六岁,甚至谢洛夫自己也有些纳闷,至少他前世没听说谁二十六岁当上了省公安厅厅长加上共青团书记的。在座的都是经过很多风雨的人物,看了一眼二十九岁的阿塞拜疆第一书记,在看二十六岁的谢洛夫,好像明白了什么?
莫斯科方面似乎人喜欢提拔年轻人,至少是有一些人喜欢提拔年轻干部。
虽然谢洛夫有点心虚,可绝对不能在这帮老狐狸面前怯场,谢洛夫还颇为淡定的喝口开水,要换成啤酒就更好了,谢洛夫欠揍的想到。
“好了,工作的调动计划我已经说完了,现在说一下今年我们的任务!”谢米恰斯内咳嗽一声,“尼古拉书记虽然已经离职,但是我不希望因为工作调动问题耽误今年的任务,请亚库波夫同志讲一下莫斯科下达的任务指标……”
亚库波夫双手交叉,先是看了所有人一眼,慢悠悠说道,“根据苏维埃第五个五年计划,这五年内国内的铁路系统将全部翻新,现时期铁路系统已经无法跟上我们的经济发展,由于前一段时间斯大林总书记的不幸去世,现在中央计划委员会已经修订了今年的计划方案!”
铁路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铁路运输系统,亦是苏联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在苏联国民经济中,铁路运输作为基础部门之一,占有特殊的地位。全国的铁路运输工作由苏联交通部统一管理,全国划分为32个铁路局及180个铁路分局,每个铁路局平均管辖约4000~6000公里的铁路,每个铁路分局平均管辖约700至1;000公里的铁路。苏联铁路拥有近400万职工,约占苏联全部工作人口的3。5%。除此之外,苏联八个城市的地下铁道亦属于苏联的国家铁路系统范围。
“请问米哈依尔同志,铁路局对修订后的计划有没有意见,如果有的话,其他部门可以对铁路局进行协助!”谢米恰斯内问道,毕竟是刚刚坐上第一书记的位置,谢米恰斯内十分在意自己的成绩单。
不单是谢米恰斯内自己在乎,所有人包括米哈依尔自己也很在乎,如果办砸了,会导致新书记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疑问,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既然大家都没有问题了,那么散会,谢洛夫同志留下,我还有事交代!”这次的会议没有想象中的坑长,让所有人都有些不适应,不过这也算是一件好事对不对!很快各个部门的领导都离开了会议室。
等所有人走之后,谢米恰斯内来到谢洛夫的身边,拍了拍谢洛夫的肩膀说道,“内务部的工作就让你多费心了!”
“既然阿厉克赛同志是正常调离,为什么不在内务部的人员里面选一个进行提拔?”谢洛夫问道,谢米恰斯内作为第二书记,对内务部了如指掌,一定会注意到这个问题。
“我们迟早都是要走的!”谢米恰斯内一语双关的说道,“谢列平同志非常希望党内的年轻人发挥出来自己的声音!而且根据莫斯科的消息,内务部准备改组了,什么时候开始还不确定,不过快了!现在最主要的是,严防伊朗的渗透!要知道伊朗对苏联的态度十分不友好,现在阶段的伊朗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包围苏联重要一环,必须密切监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十七章 巴列维王朝()
谢洛夫心说老子也就是苏联人,就苏联对伊朗的行为,换谁都敌对你好不好?一般人认为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第一次面对面的较量,其实那只是影响力最大的第一次,美苏的较量其实早已经开始了,一战俄英两国携手清除同盟国势力,彻底瓜分和分区占领伊朗。大战后期,俄罗斯帝国灰飞烟灭。
英国乘机独占伊朗,并以伊朗为跳板,武装干涉俄国内战,占领巴库等重镇。苏联则以在伊朗北部屯兵和输出革命的方式进行反击。一九四二年英、苏、伊三国同盟条约,美国势力大举进入伊朗。
德国投降,二战欧洲战事结束。伊朗政府向英美苏递交照会,要求它们从伊朗撤军。
为了能给伊朗一个好印象,英美答应将在规定期限内从伊朗撤出。而苏联对伊朗的照会根本不予理会。日本投降后,苏联眼看不撤不行了,便开始主导分裂伊朗的“阿塞拜疆危机”。12月12日,“阿塞拜疆自治共和国”成立,3天后,西阿塞拜疆又成立了“库尔德人民共和国”。苏联动用卡车向叛乱分子分发武器,伊朗政府军派1500人的部队前往恢复秩序,但刚出德黑兰18英里,就被苏联军队拦住。
伊朗于是请求英美帮忙。美国当时已经有了核武器,说起话来底气十足。1945年9月到10月的伦敦五国外长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一再拿原子弹显摆,但没有收到任何效果,于是跑到莫斯科跟斯大林说,伊朗可能要向联合国告状。
苏联想在伊朗建立势力范围,激怒了刚刚上台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他给了一封自己的亲笔信:“我认为,我们应该以我们所可能有的强硬方式,抗议俄国人在伊朗的计划。除非俄国人碰到铁拳和强硬的抗议,否则另一次大战就可能发生。”杜鲁门的讲话,冷战的味道越来越浓。
随后,美国鼓动伊朗在联合国里跟苏联“理论”。1946年1月19日,联合国安理会刚开第一次会议,伊朗人就状告苏联干涉伊朗内政,要求苏联在3月2日以前从伊朗撤军,英美代表发言支持。
苏联人虽向美国人说过,不怕伊朗到安理会闹事,但问题真来了,国际舆论一片谴责,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于是好说歹说,苏联让伊朗首相卡瓦姆带着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2月18日,卡瓦姆到了莫斯科,但苏联拒绝如期从伊朗撤军,还再次要求得到伊朗北部的石油勘探权,谈判不欢而散。
最终期限已过,苏联军队只是部分撤出了伊朗领土。此时,没有了战略基础的美苏,早已打算分道扬镳。美国恰巧想利用这个机会,拉拢伊朗。美国开始公开对苏联在伊朗的行动进行抨击,扬言要“使用武力”来扞卫联合国宪章。杜鲁门更绝,他在白宫召见苏联大使,警告说苏军如不马上从伊朗撤军,美国将使用原子弹对付苏联。
迫于世界舆论的压力,苏联军队全部撤出伊朗。随后,伊朗政府军开进北部,“阿塞拜疆自治共和国”、“库尔德人民共和国”很快土崩瓦解。伊朗危机从而结束。但此时的美苏关系已经恶化到了极点。
“头疼啊!”谢洛夫苦笑道,“按理来说,巴列维曾经收留了为数不少的哥萨克骑兵,对我们苏联有着充分的了解,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虽说殖民主义的头子英帝国势力正在衰退,可是美国人的力量却在大幅度增长,而且伊朗人只要打开地图,是无法对地图上面庞大的苏联无动于衷的,恐惧会使他们本能的敌视我们!”
“尤里,现在你认为呢?有什么办法!对伊朗的工作是祖国南方的重中之重!”谢米恰斯内也想看看谢洛夫的能力,毕竟谢列平能想起来这个人,本身就值得谢米恰斯内重视,这次的问话也带着点考察的意思。
谢洛夫也正在想办法,巴列维时期的伊朗应该说非常西方化,可能是巴列维的父亲是哥萨克人的缘故,巴列维对伊斯兰教非常不感冒,按理来说,饱受排挤的伊斯兰势力应该是苏联第一个利用的对象,但这一点刚开始就被谢洛夫否决了,这种玩不好火必烧身的行为,谢洛夫一想敬而远之。
“正常来讲,我们应该支持伊斯兰势力,才能最大的给巴列维麻烦,不过我建议不要这么做!”谢洛夫想了想说道,“伊朗人虽然有点麻烦,但是本身实力不强,依赖的只是美国人的援助!现阶段我们无法同时和阿拉伯人以及波斯人搞好关系,所以只能在其中取舍,阿拉伯人一盘散沙更加容易分化的,伊朗则不一样,宗教上来将,全国九成五的人为什叶派穆斯林,波斯人口同样占据伊朗的绝对优势,就算是我们真的成功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国家,恐怕会像南斯拉夫一样铁托化……”
“这么说,这个问题很难解决!”谢米恰斯内其实也没指望谢洛夫能解决这个难题,只是想看看谢洛夫的看法,现在看来只是中规中矩。
巴列维此人倒是让谢洛夫想起一个人,那就是此时已经杀敌一亿胜利转进,屯兵宝岛扞卫民主的老蒋,同样都美国人支持,同样有着远大的梦想,不过老蒋显然还没有巴列维这个封建君主强,巴列维虽然希望自己的王朝永远不被推翻,却也大规模的普及了教育。
什叶派这种力量不可控制,绝对不能去火上浇油,那么只能反其道而行之,“谢米恰斯内同志,顽固的宗教势力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敌人,如果宗教没有问题,那么斯大林同志就不会学习了这么多年的神学,却毅然决然的投入到革命中,所以我们的渗透目标应该是遍及伊朗全国的各大毛拉,支持力度不能太强,我想可以称之为防御式攻击!”
“防御式攻击!”谢米恰斯内笑了笑,问道,“你的意思是,我们的排除的人员将重点放在宗教势力上?却不能给与过多的支持,而是要反过来利用巴列维清洗掉宗教势力?”
“巴列维没有这个本事!”谢洛夫马上否定了谢米恰斯内的话,巴列维要是真是大流士在世,也不会被推翻落了个流亡国外的下场,“如果巴列维的军队真的忠诚于他的话,倒是可以和那些毛拉拼下去,内耗中的伊朗对苏联将在也不是问题!”
“那么可以召集军中的阿塞拜疆人进入到伊朗,应该不是问题!”谢米恰斯内信心满满的说道。
谢洛夫点点头,心中却打定主意绝对不会派阿塞拜疆人进入伊朗,宁可找亚美尼亚或者格鲁吉亚人,这样好歹对那些毛拉有点免疫力,省的回来的时候在成了不稳定因素。
第十八章 交接()
“你还有什么问题,一起说出来,我们一起解决!”谢米恰斯内打定主意一定要这次解决所有问题,而且这也是谢列平的意思,在规划中,阿塞拜疆已经成为共青团的大本营,这是件大事,谢米恰斯内不敢有一点马虎。
谢洛夫双手一摊摇头道,“只是一件小事,我分配一天在共青团和内务部的时间,你要知道,两处虽然不远,可也要半个小时的时间!”
“现阶段还是以内务部的事情为主,毕竟阿厉克赛同志刚刚调离,内务部肯定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谢米恰斯内考虑了一下说道,“要不要我派人协助你?”
“我想想!”谢洛夫仔细想了一下,征询道,“盖达尔·阿利耶夫同志这个人怎么样?”
谢米恰斯内感觉没有什么不妥,说道,“阿利耶夫同志身世清白,到时没有什么问题!”谢米恰斯内显然对内务部的情况也算是了解,“只是阿利耶夫少校正在阿塞拜疆大学学习,算了,反正他可以同时兼顾工作和学业的!”
谢洛夫大吃一惊,忙道,“阿利耶夫同志好像已经三十多岁了,为什么还在大学上学?”听了谢米恰斯内的话,谢洛夫还以为自己推荐的是一个白痴,但是谢米恰斯内马上让谢洛夫意识到,纯粹是谢洛夫想多了。
阿利耶夫只是因为战争时期中断了学业,战后重新完成学业后,可能是感觉自己的学识不够,所以又选择了阿塞拜疆大学继续上学,同时在内务部继续任职。对于这种无言的情况谢洛夫只能说上佩服。
平心而论,这种人十分稀少,同时有着一个不错的岗位还在补充知识求学的人,至少谢洛夫前世的格调比较低,还真没见过。
“每个时代都有这种人,可能这个时代这种人略多一些!”谢洛夫没有经历过一个国家浴火重生那种豪迈,也不太了解什么叫战天斗地的热情,不过这却不耽误谢洛夫对这种人报以敬意。
“去内务部吧,瓦莉娅!”出了政府大楼的谢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