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宋-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下吧!”
种师道“哦”了一声,笑道:“老夫老糊涂了,忘记这茬了。快,快请坐!来人,上茶!”
三个人分别坐下,夏伯龙便直接切入主题,拱手说道:“种老,我今天去视察了一下军营,见军营里的士兵都在忍受寒冬,想从根本上调节一下这样的状态。”
“上面只发了这些御寒的衣服,老夫也没有办法。老夫曾经多次找宣帅讨要,宣帅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所以老夫也想不到上面驱寒的办法了。”种师道无奈地说道。
夏伯龙道:“不能依靠宣帅,宣帅高高在上,怎么知道我们的清苦。我有个想法,不如将每个营房内都做一个火炉,然后将火炉点燃,也可以使得营房温暖,等过了这个严冬,以后再进行集体改造,铺设暖气,冬天也不用再害怕寒冷了。”
“制造火炉?哪里有那么多木炭啊?”种师道听了夏伯龙的话一知半解地说道。
夏伯龙道:“不用木炭。西北多煤,可以用煤来做燃料,而去煤也耐烧,有如此资源,为何不知道利用呢?”
“煤?上面叫煤?”种师道好奇地问道。
夏伯龙嘿嘿笑道:“就是和木炭差不多的东西,像黑黑的石头那种。”
“黑石头?平凉城外的山上倒是有不少黑石头,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那种叫煤的东西?”种师道说道。
夏伯龙道:“放心,就算不是,我也能够找出煤来。这样的资源,我们要是不好好利用的话,也只是暴殄天物。种老,平凉有多少驻军?”
种师道缓缓地说道:“加上你来到了两万多军队,一共有三万五千人的禁军,六万厢军。”
“九万五千人?这个数字很庞大啊!”夏伯龙道。
种师道摇了摇头,说道:“其实不然,军队的规矩不知道你清楚不清楚。表面上有这么多人,实际上六万的厢军里是有水分的。六万厢军全部掌握在德顺军、镇戎军、怀德军的手中,三军的都指挥使都是刘法旧部,实际上,老夫掌管的平凉驻军只有一万人而已。一旦和西夏有了战事,那些厢军肯定会不战自退,而老夫的平凉驻军便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老夫才会再三要求从京师调集禁军前来。”
“原来如此。那也就是说,我能直接指挥的军队,就只有现在在平凉城里德三万多人马吗?”夏伯龙问道。
种师道点了点头,说道:“恐怕是这样的。刘法是秦凤路的经略安抚使,官职是从三品,加上他又是宣帅的旧部,所以在西北一带,无人敢惹。老夫手下的德顺军、镇戎军、怀德军,虽然名义上在泾原路,实际上却听从刘法的调遣,这也是为什么老夫要兴修席苇平城的目的所在。席苇平城处于平凉边缘,当塞德顺军、镇戎军、怀德军三军驻地,如果他们三军退军的话,必定会从席苇平城经过,老夫也可以挡住退军,逼他们与西夏人战斗。席苇平城也是西夏入侵大宋的必经之地,只要城池一修好,西夏人再想入侵的话,就要改道了。”
夏伯龙听后,夸赞道:“老将军用兵之道实在是老辣,不愧是我大宋名将埃对了老将军,军中多几门火炮?”
“火炮?哼哼,这玩意儿只有京师禁军才有,也只有在祭天的时候,才会拿出来。老夫手下是边疆驻军,怎么配拥有这种玩意儿?”种师道冷笑道。
夏伯龙听后,心中想道:“火药其实早已经出现了,可是一直没有得到推广。看来大宋虽然有火炮,却没有让它们发挥其威力,而是用于祭天时的鸣炮之礼。如果军中能有火炮的话对付哪支军队不是轻而易举啊?对了,梁山军里不是有个叫轰天雷凌振的吗?听说凌振是火炮专家,他造的火炮能打十四五里远,要是让他打造出一些火炮出来,守卫西北边境,也就不用那么费事了。”
“老将军,我想请您协助我,在这几天里,共同来改造一下士兵的生活,也要改造一下部队的作战能力,来次军训,您觉得如何?”夏伯龙问道。
种师道连忙摆手说道:“不成不成,老夫可没有那么多时间,现在席苇平城还没有兴修完毕,老夫手下的一万大军正在加紧修建,如果西夏人此时入侵的话,老夫拿什么抵御?大人,这些事情是一些小事,只需吩咐一些人去做就可以了,大人应该在休息期过后便带领军队加入修建席苇平城的队伍中,只有如此,才会使得席苇平城修建的更加快速。”
夏伯龙道:“如此寒冬,修建席苇平城谈何容易,不过老将军既然开口了,那我也义不容辞。明天我就带着部队加入修建队伍中,煤和火炮的事情,我会专门派人来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同时进行。”
种师道呵呵笑道:“看来老夫也不用交接了,大人完全可以直接率领所有军队。只是,德顺、镇戎、怀德三军,未必肯听大人的话!”
夏伯龙道:“老将军放心,我自由办法让他们对我言听计从。”
第84章()
大雪纷飞的天气里,夏伯龙根本不愿意出来受冻,但是他也是不得已,如果修不好席苇平城,只怕西夏人真的会趁着雪天入侵。一旦入侵大宋,他所在的渭州就成了首当其冲的地方,那他也就不得不战了。
对于西夏,夏伯龙还是有过一定的了解,受到刘文物的熏陶,他对这个消失的帝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西夏,是一个八百多年前在我国西北与宋、辽(金)鼎立一百八十九年历史的封建王朝,它的兴盛与衰变,也许留给我们大家更多的是“谜”。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
党项族——最早居住在今天的西藏、青海、四川等省区的交界地区。在隋末唐初的时候,羌族中的党项族开始兴盛起来,他们以姓氏为部落的名称,过着原始游牧的生活,在党项族的许多部落中,尤以拓跋氏最为强大。
唐太宗时(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党项族酋长拓跋赤辞率所部归唐,以后其他各部酋长也先后率所部归唐,唐将其分为32州,并授拓跋赤辞都督,同时赐皇姓“李”姓。
黄巢起义爆发后,唐僖宗逃往了四川,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纠集党项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数万军兵,参加了镇压黄巢农民起义的战争。唐僖宗以拓跋思恭镇压起义有功,于公元883年将其晋爵为夏国公,再一次赐皇姓“李”。
从此以后,拓跋思恭逐渐形成一支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五代十国时期,他们乘乱扩张势力范围,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力量。
宋朝初年,拓跋思恭的后裔李继迁附辽抗宋,辽封李为西平王。由于受汉族封建政治、文化的影响,经过李继迁及其子李德明的继续发展,到李德明之子李元昊时,党项族已经基本完成了由氏族酋长向封建地主的转变,迫切要求建立自己的统一政权,以保障其自身的利益。
公元1038年(夏大庆二年十月十一日),李元昊于都城兴庆府南筑台受册,即皇帝位,国号大夏。因其地处西北,又在黄河以西,所以史学家称之为“西夏”。
“西夏”地方割据政权建立以后,同宋朝时战时和。西夏对宋、辽都曾经采用和好政策,并广泛引进汉族生产经验和技术,为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矗当时,尽管形式上西夏必须向宋、辽称臣纳贡,实际上,它已经完全成为西北的一大军事强国。西夏当时的疆域达到“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形成了宋、辽、夏三国鼎立的局面。
就是这样的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国家,在风雨百年之后,被蒙古人所灭,从此以后,党项族也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就连西夏国所在的旧址,也凭空消失,与楼兰、高昌两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国度。
夏伯龙对于西夏难免有点神往,自己穿越过来了,本来有机会亲自去西夏境内一探究竟,却奈何大宋和西夏这个时候是敌对关系。党项本来就是游牧民族,所以经常派出骑兵骚扰大宋边疆。
对于西夏骑兵的骚扰,大宋一般采取避战策略,所以经常在西北边疆修建一些城池,作为防御工事,一旦西夏骑兵前来骚扰,便躲在城墙后面。
夏伯龙带着两万大军从平凉出发,沿着道路向北行驶。踏着白茫茫的积雪,吹着冷冷的风,所有士兵都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寒意。他们和夏伯龙一样,顶着风雪,身体冷得发抖的向前走去。士兵还好一点,走路走一会儿之后,身上就会有热量。
夏伯龙骑在马背上,不耗费体力,也不用运动,却冷的他牙齿上下打架。
“阿嚏!”
“他妈的,这种鬼天气,都快赶上北极了。”夏伯龙打了一个喷嚏后,便骂了出来,夸张地说道。
“师父,师娘开始让你穿厚点,你不听,现在倒好,冻着了吧?那你怪谁呢?谁让你不听师娘的话呢?”赵构穿着一件蓝色的棉袍,讥笑道。
“你还好意思说?师父这不都是为了你好吗?我就那么一件棉袍,还是你师娘一针一线给缝出来的,要不是怕你冻着了,我才不会做这种傻事的。”夏伯龙指着赵构身上的那件穿上却略显得宽大的蓝色棉袍,大声地说道。
赵构道:“师父,我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着凉了。师父就委屈一会儿,等到了席苇平城,我让老种略相公给你升堆火炉,让你烤烤火,也好暖和暖和。”
“站着说话不腰疼,师父是白疼你了。”夏伯龙道。
赵构眨巴眨巴眼睛,试探性地说道:“要不我把棉袍脱下来给师父披上?”
夏伯龙勒住了马缰,翻身下马,然后牵着马走,冷冷地说道:“不用了,我走路,运动起来比你穿棉袄还暖和。你是殿下,哪里能让你挨饿受冻啊?万一皇上怪罪下来,那我担当的起吗?”
赵构嘿嘿笑了,知道夏伯龙是跟他开玩笑,便将马骑到路边,翻身下马,也牵着马缰,和夏伯龙一起并排走着。
“师父,上阵不离师徒兵,我和你一起走。”赵构笑嘻嘻地说道。
夏伯龙怎么听怎么觉得别扭,便道:“你书白念了?应该是上阵不离父子兵吧?”
赵构道:“我可不能那样说,这里人多口杂的,万一传了出去,只怕会给师父招来杀身之祸。”
夏伯龙听到赵构如此的说,心中甚是宽慰,他自己也明白其中道理,一把拉住了赵构的手,说道:“师父带着你走,走到席苇平城去。”
有夏伯龙开了先河,那些骑马的指挥使们,也纷纷都下马了,跟着大部队一起走,只是为了图个暖和。
席苇平城,坐落在两座高山之间的平地上,虽然不大,却能起到堵塞要冲的关键作用。两座高山不相连,所以就空出来了一个偌大的平地,站在高岗上向下俯瞰,席苇平城就如同一个要塞。席苇平本来就是一个小地方,就算修建城池,也不会大到哪里去,能容纳下一万人的驻军就不错了。
种师道于昨日夜晚星夜赶往席苇平城,一大早起来,便监督士兵兴修城池。其实,兴修城池、运送粮草这些后勤工作本来轮不到种师道手下的这一万禁军,应该是德顺、镇戎、怀德那三支厢军来进行的,可是种师道的命令他们不听,无奈之下,种师道只得将自己的兵马派上用常
风雪中,成千上万的士兵来回穿梭在建筑工地上,他们跟随种师道有两年了,也自然产生了一点感情,士兵对这个老将军更是比较爱护。更戍法的年限会因地置疑,京师附近的禁军可能会是一年一更换,或者两年一更换,但是绝对不会超过三年。但是边疆的驻军不一样,这些都是要打仗的士兵,经常和敌人作战,在一个地方也有一待便是十年的。
“大人,哨骑来报,节度使大人的两万军队已经距此不到十里了。”一个士兵来到种师道的面前,大声说道。
种师道“哦”了一声,显得很是惊奇,呵呵笑道:“来的好快啊!真没有想到,夏节度竟然行军如此迅速。传令各军休息,我要亲自去迎接夏节度。”
第85章()
离席苇平城不到五里的地方,夏伯龙便看见了几匹快马前来迎接,为首一人穿着厚厚的铠甲,头戴钢盔,那张写满沧桑的脸上显得尤为开心,不是种师道又会是谁?
“夏节度,真没有想到,你会来的如此之快?”种师道一见到走在队伍最前列的夏伯龙,便翻身下马,高兴地说道。
夏伯龙急忙让身后的马磊止住大军前进的步伐,他自己则走向种师道,拱手说道:“如此大的风雪,老将军竟然亲自来迎,倒让在下感激不尽埃”
种师道看了一眼夏伯龙身后的大军,便道:“夏节度,大军远道而来,不如让大军暂且休息休息,等明天再上工地不迟。”
夏伯龙看了看周围见茫茫四野并没有军营大帐,便呵呵地笑道:“老将军,不知道大营何在?”
种师道呵呵笑道:“夏节度,这附近都是窑洞,冬暖夏凉,以前这里住着一些百姓,后来因为战乱席苇平的百姓也都逃走了,只留下来了那些搬不走的窑洞,现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
“我差点忘记了,西北都是黄土地,有一个黄土高坡,窑洞住起来也十分的舒服。既然如此,那就请老将军让人带着大军过去吧。”夏伯龙道。
种师道对身后的一个士兵说道:“夏节度的话你都听见了?领着这拨兄弟去军营。”
士兵道:“是,大人。”
种师道见赵构跟在夏伯龙的后面,急忙拜道:“殿下,这么冷的天,您怎么也来了?”
赵构道:“师父道哪里我就去哪里,再说这么冷的天你不是也在风雪之中吗?你这么大的年纪了都不怕,我还那么年轻,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种师道道:“老臣在西北许久,这里的天气都已经习惯了,殿下是金枝玉叶,万一冻坏了身体,那该怎么办?”
赵构道:“老将军放心,我有师父的棉袄,不会冻着的了。”
种师道道:“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