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大秦-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罢,却是以头呛地,磕头不止。
“唔。。。”李显双目定定,确是久久而不语。
他毕竟是身居于高堂之上,所见者亦是军中诸将士,平日里只见着诸将士们士气澎湃,战意高昂,只意以为军中之辈皆善战敢战之辈,而咸阳城中百姓,个个富足,更是支持着李显大战。
所以,李显就误以为这大秦之百姓,确是全都支持着他征战的。
然而,此刻,李显才发现,原来他确是错得离谱了,毕竟他常身居于高堂之上,确并不能够去了解那些升斗小民们的思维,而平日里又末曾有谁与他说起这些。
轻叹一口气,李显确是颇有些意兴阑珊。也确实,大秦国,虽然因着李显的以商业贸易为本而富国强民,但是,五年来的连番征战,确亦是使得大秦之国民死伤无数。
虽然还谈不上十室九空,但是正如这赵佗所说那般,一家九子,至如今已经是战死七人矣,如此而来,百姓们又如何能不厌战。
“汝之三人,意以为当如何?”让那赵佗归于一边后,李显确复又问起了白起,王翦,李斯三人。
毕竟,眼前这三人,才是李显乃至于这整个大秦国的真正支柱所在。
略一思索后,那李斯确是当先开口道:“斯意以为赵中郎之言甚善,大王当采纳之,然与民休生养息当行,但征伐塞外楼兰之势亦不可停。”
“如今天下,关东唯剩九路诸侯于世,我大秦独占半壁河山以坐守西南,前有大河相隔于外,侧有虎牢雄关于内,而今又有这虎牢之外一场大胜而大伤诸路诸侯元气,吾大秦自当坐守山河北岸,行那离间挑拔之计,以乱诸侯,尔后,乘此时,尽起马步军,攻伐塞外,灭蛮夷东虏,以去其隐患,保我河山不失。”
自李斯在东城外招贤馆处,被秦王李显直接提为黄门侍郎,尔后转而出任军师祭酒,再到现在的吏部尚书,一步步爬上来,虽只三五年时间,但是李斯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个小小的上蔡胥矣,而是贵为一部尚书的人物,他的眼中,自然就会把升斗小民慢慢的淡去,转而只存在着这若大的大好山河。
对于升斗小民之苦,李斯此时之体会,已是大不如当年。
然而,此刻,经得这赵佗提起,李斯方才霍然惊醒。
百姓,厌战了。
然而,随着这两年的发展,在靠近于秦国边境处的楼兰王国,因为少了乌恒国和大宛国这两个同处塞外强国的掣肘而变得更加的如鱼得水,发展是颇为迅速,若是大秦再不予理会,再过得三五年时间,这楼兰国,怕又会成为第二个匈奴国,而变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楼兰国,确是到了不得不除的地步。
所以,李显早在很久以前就想着要出兵去剿灭于这楼兰国,可是一直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耽误了,而直到最近,确又出了关外九路诸侯并伐于秦之事,李显在狠心的扫灭了这一股威胁之后,楼兰之事,确已经是变得不得不为。
当然,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如今只在五年时间内,大秦国已经是生吞了包括魏,晋,韩,蜀,大宛,乌恒,这六国千万万里的土地与百姓。
然而,大秦国当中,各户吏刑部主官,确早有缺失,一直都是李显自已在操持着,那又如何能操持得过来。前朝武昭王李思留下来的那些个尸位素餐之辈,又如何能帮得李显?
然,比及吕不韦,百里奚,李斯,等治世之文臣而被秦王李显提拔于微末之间,重视于朝堂之上,显化于世后,方才算是稍微得让这政令得以通达也,然而,他们上得朝堂之上才有多久?
大秦国,侵吞得太快了,快到已经快有些消化不良的地步了。
所以,大秦国,也是该好好的休整休整了。
“公胜,博平以为呢?”李显又把眼看往白起,王翦。
白起,王翦二人相视一笑道:“末将亦以为,与民休生养息之策,当行,然北征楼兰之事,亦当迫在眉睫,当速行之,否则,以那楼兰之发展速度,至时再行力剿之,怕是要多花十倍之兵力而不止。”
“唉。。。如此,孤且修书一封,致于关外言双方罢兵而还,孤将亲提大军回师咸阳,以镇国都,王翦,白起,汝之二人,可愿为孤提十万虎狼而扫平楼兰?”
“末将愿往,定不负大王所托。”见得李显主意已定,白起,王翦二将轰然应诺。
skbshge
第一二四回 苏秦之死()
关外九路诸侯,先是被李斯毒计诈得而尽坑杀十万精兵,尔后,又被王翦,白起,章邯等数员秦国上将马踏连营,直杀得血流飘柞,横尸百万于野。直杀得众路诸侯是心惊胆颤,颇有些闻秦军而夜惊之感。
那虎牢关外此刻这关东九路诸侯,经此一役,可谓是元气大伤矣。
此时,正在于整个联营之中,已经是暮气沉沉,哀伤不断而至诸路诸侯心生离去之心之时,确忽有那信使从那虎牢关外飞奔而至,言与双方愿罢兵而不战,但秦王有一要求,唯要那苏秦之项上人头也。
待得这一封信传遍帐中九路诸侯之手时,那居于盟主位的楚怀王项英方才道:“秦王所指之事,诸公意下如何?”
对于苏秦,对于楚怀王项英来说,他并不觉得如何心疼,因为,在楚国,真正为怀王所重者唯有那楚国上大夫屈原也。区区苏秦,在楚怀王看来,唯一张如簧巧舌而已,余者,别无可取之处。
如此人物,上治不得民,下治不得军,于家于国皆是无用,唯知合纵连横之机要,此等事物,非天下大乱而不可用也,所以,对于秦王提出要以那苏秦之项上人头为事,虽明知道这是那秦王给这诸路诸侯找的一个可以双方罢兵的借口,但是,楚怀王在心里却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此等小人,当杀之以后快。”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确是那吴王孙登。
这一战,他先是失去了吴国一位上将军宁猛,再接着,又为秦军所破,足足是死伤了八成的兵马。
如今,吴国大营内,亦只剩得阿猫阿狗三两只,思前想后,吴王孙登确是都把这般罪责皆推给了那苏秦头上了。
因着,这若不是那苏秦去他吴国以天下大势威压于他头上,他吴国又怎会答应这等破事而出兵以击秦国。
要知道,那秦国跟他吴国那可是相差着十万八千里呢,要操心的那也是那与之秦国接壤的楚国才对。
可是,如今,确正因着苏秦的一张巧嘴,而让他吴国损兵折将,到得如今的痛不欲生,悔恨不及,吴王孙登对于那苏秦的恨,那又是怎样的一般深法。
而其它诸路诸侯里,或是亦因着此一番半点好处也没捞着反而是损兵折将了去,亦或者是因着当初本就是不愿出兵,反而是被这苏秦以天下大势借诸路诸侯中的强国以势来威逼着他们出兵就范的,此刻,在见得这一般情形之下,又哪里还有不想着让这苏秦早死的。
这一份秦国送得来的罢兵书信,此刻亦只是在这诸路诸侯王的手上传来传去,边上其余人等确是并不曾能够得知里边的内容,然而,那一直居于楚怀王项英背后的苏秦,此刻,确是无端感觉到一阵阵冷风吹过他的背脊,凉飕飕的,直欲让苏秦狠狠地打个冷颤。
“吴王此言在礼,秦王书之论语里有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此时思来,秦王说此言者,当是大善之言也。”此时,那赵灵公公孙平此刻亦是难得的站了出来怒言道。
他赵国,上次在征讨关外,魏,晋,韩,三旧国十州之地之时,就被那秦王李显领大将章邯是直杀入赵国重镇刑台城去。
若不是后来赵王公孙平以献女求和于秦,而那秦王更是因着身后尚还有吴,楚二国在那边地作乱,不暇于理会于他赵国,怕是赵国此刻亦是没那般好过的。
当然,也不是说这与秦国联姻,他们国就没有能得到什么好处,比如,这由李显抄袭而来的四书五经,在秦国工部翻印成册之后,倒也是分发了一套给予这赵国,赵王公孙平在得之后,更是视若珍宝,从不轻易舍予人前观看。
此时,他之脑海里,确是突然冒出这般一句话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内心之中,不由得一片恍然。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此言大善,而此等小人,更当杀之。”那燕之肃公慕容博,此刻亦是难着一双细眼,狠狠地盯着那居于楚怀王项英背后的苏秦。
“某意以为当杀之。”
“当杀之。。”
“当杀之。。”
边上,周襄王杨开,成沛公陶然,鲁庄公孙智,宋献公朱录等人皆心生退兵之意,何况,他们当初本就是小国,乃是因着那苏秦借联盟之大势而威逼出兵,早就对那苏秦心怀怨恨,此时能有此等机会杀之,他们又如何能不愿意。
“苏卿。。。”楚怀王以目视身后那脸色早已经是一片苍白而无半分血色的苏秦,颇有些一脸为难的样子。
“大王救我。。。”扑通一声,此刻的苏秦,再无当初那一份身为九路诸侯国上卿士大夫的半分风采,确只若一只掉水里的大虫般,确正在声嘶力竭的哭求着楚怀王。
他知道,此刻,在这场中,能救他命者,唯有眼前这楚怀王项英了。
然而,此刻见得这趴附于地上的苏秦,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只若一个磕头虫般在死命的哭求着,项英眼里确是更见得几分厌恶。
他都不知道,就以眼前这般个小人,当初他怎么就能相信眼前这苏秦的一张利嘴,而听从他之所言,出兵以伐秦。
只是,这苏季子终是有些苦劳的,为他楚国攀上这九路诸侯联盟的盟主之位,大涨了楚国国威,见得这苏季子这般可怜,楚怀王项英眼中倒是颇有些不忍之色。
苏秦本就是纵横家杰出弟子,这察言观色那是更见三分火候,此时,见得这楚怀王眼里有那放他一马之意,苏秦忙不致的就把个头磕得更重了些。
但就这时,确见得那一直居于楚怀王左侧的楚国士大夫屈原附于楚怀王耳边轻声道:“莫王莫生怜悯之心,需知此等小人已是犯了众怒,大王不但要给那秦王个交代,更应该给营中诸将士们一个交待的。”
屈原此言,亦是再理的。
诸路诸侯出兵共伐秦,若是胜了,自然一切都好说,只是如今确是一败涂地,而营中兵将们,更是士气全无,更是颇有些怨声载道之意,要平息这些兵卒的情绪,唯有让他们把心中郁积的怨气找到一个发泄口,而正如屈原所说,想来这苏秦的项上人头就很不错。
再则,这苏秦虽无治国安邦之才,但那一张巧嘴,确实是够厉害的,屈原可不敢保证,什么时候这苏季子能把个楚怀王给说得昏头了,而反过来罢了他屈原这楚国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相国位,而让于他。
所以,不论是出于私心,还是出于公心,对于屈原来说,这苏秦都必须死。
“苏季子,无才无德,确仗着利齿,枉论国事,妖言惑众,致使我天下生灵涂炭,刀兵不息,而今,本王愿为天下先,诛杀此獠,以还天下清平,天地共鉴之。”
言罢,楚怀王项英拔出身边佩剑而起,一剑而直刺入苏秦之胸腹之间,从前胸直透后背而去。
“噗。。。。”一口鲜血喷出,那苏秦确是独胜一口恶气积于胸前而不散去,却只以双目死死地盯着那正满面有喜色的屈原,一字一句的怒吼道:“屈原小儿,汝不得好死。”
苏秦确定,若是没有这屈原的话,楚怀王项英因着他前番的功劳,必能免他苏秦一死的。
他知道,那封秦王的信里,说要他项上人头,那亦只不过是为了给双方罢兵找一个借口而已,其实这关外九路诸侯心中皆早已是心生退意了,便是没有秦王这一纸书信,他们亦是会选择悄无生息的退兵的。
之所以如此一说,亦只不过是为了让双方都能有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楚怀王若是想保下苏秦,到时候随便找个人杀了,送给那秦王也是没问题的。
可是,经得屈原如此这般一说,他苏秦,确是死定了。
所以,他恨啊,恨这小人无情无义。而其心中更是不甘,要知道他苏秦还很年轻,而如此年青,他却已经是成为了这九路诸侯国的上卿士大夫,只要他再努力努力,相信过不多时,他就可为这九路诸侯国之相国,相国啊,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存在。
他恨,恨这天地之不公,想他苏秦,自负才学,傲视于天地之间,先入秦土不见重用,转而就投奔楚国,凭三寸不烂之舌,转眼便由布衣之身而变成上卿士大夫。如此季遇,试问天下间又有几人能得?
他更恨,恨那项英小儿无情无义,为他立此泼天大功,最后确得如此下场。
恨啊。。
他心中的抱负,他刚出师那会的豪言壮语,甚至于他那留于居楚国都城襄阳里的那六七房美貌小妾,他有他那居于燕国内,刚怀上了他的孩子的一个贵妇,这一切的一切,此刻,确正在慢慢的随着生命的流逝而在离他而远去。
喉咙深处咯咯作响,确是又一口鲜血,忍不住又自嘴角处喷吐而出。
“屈原小儿,吾在那阴曹地府中等你。”以目怒视那居于楚怀王项英身后的楚国上大夫屈原,苏秦哈哈狂笑间,确是憋住心中最后一口气,以手拔那刺于胸腹之间的大剑而起。
一道血箭,随着那剑离身而狂飙而出,然苏秦确是毫无惧意,只哈哈狂笑数声,尔后翻倒于地。
至死,亦不曾瞑目。
~~~~~~~~~~~~~~~~~~~~~~~~~!
求哪位路过的大虾花上几个贵宾票,帮我拍下个贵宾推荐位啊,只要几个贵宾票就够了,俺最近裸奔,没推荐没人气啊。
skbshge
第一二五回 不喜大胜唯喜得赵佗也()
当看到信使,带着关外九路联盟的回信,并着那苏秦的人头送上之时,李显确实是多有些意外的。
想他当初写那封信之前,李显几乎已经是要把苏秦这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