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疆图-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延昭等人在水中潜游到岸边,无声无息,并没惊动堤坝上面巡视的宋军。
宋军也考虑到汉军会前来挖掘堤坝,释放水流,所以派了很多士兵,在堤坝上面来回巡视。
这条堤坝高达两丈,长达十数里,所以堤坝上面虽有宋兵巡逻,也不可能每处都有宋军。此时堤坝里面的河水,已经达到一丈多深,还在缓缓上涨着,露出水面的堤坝,只有一丈多高。
杨延昭等人紧紧贴着堤坝,只露出鼻孔以上的部位,静静等待着最佳时机。
这时,堤坝上的两队巡逻的宋军,正在交错而过,渐进渐远。
杨延昭看到两队宋军,都是背着自己的方向而去,估算他们再回到这里的时间,约有两盏茶的时间,但只要发现动静,奔跑而来,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就能赶到。
这一盏茶的时间虽短,但却已经是他们动手的最佳时机。
杨延昭当机立断,发出命令,一百多人的敢死队立时迅速而灵敏的跳到堤坝上面,取下铁锹和镐头,排成两队,在堤坝上挖掘起来。
这堤坝上面约有半丈多宽,能容五人并肩。百多人的敢死队,十人一组对面挖掘,共有十个小组,一起向下挖掘。
敢死队的行动虽灵敏轻捷,很快巡逻小队便发现异动,有人大声喝问。敢死小队不语,继续向下挖掘。宋军巡逻队立即发现不妙,一边吹响了警哨,一边奔跑而来。
警哨一响,整个堤坝上面的宋军全部惊动了,开始往来奔跑。
堤坝下面不远处的宋军的守堤大队,也开始有火把和灯笼快速移动过来,伴随着宋兵的喝骂之声。
敢死小队此次已经抱有必死之志,虽然惊动了宋军,仍然不声不响,全力向下挖掘,很快就挖掘到了及水之处。
这时,两旁都有宋军赶来,大声喝骂着冲了过来。
杨延昭一声令下,两边挖掘的敢死队员都用手中的铁锹和镐头与宋兵展开战斗,给战友争取挖掘的时间。
与此同时,左右三五里的地方,也传来宋军的警哨声,显然另两支敢死队也同时展开了行动,正在挖掘堤坝。
堤坝上面狭窄,只能容五人并肩,所以宋军虽人多势众,但并不能一拥而上,有些宋军便跳到堤坝下面,向敢死队射箭,立时有几个敢死队员中箭,或死或伤。
但就在这时,敢死队员已经挖掘到及水之处,水流已经漫过堤坝,向外流淌。敢死队员仍然向下挖掘,很快就挖掘到及腰之深,敢死队员全都浸在水中。
杨延昭指挥二三十个士兵,和宋兵混战。其他的敢死队员继续深挖。
宋军越来越多,敢死队员也越挖越深。在堤坝外边射箭的宋军,已经被泡在水中,水越来越深,宋兵只得步步向后撤退。
堤坝越向下,水便越向这边流淌。
宋兵也越来越多,箭簇纷纷射来,敢死队员又死伤十数人,有人的尸体被水冲下堤坝,还有人受伤未死,被冲下堤坝下面,被赶上来的宋兵杀死。
杨延昭一边指挥交战,一边观察挖掘的深度,看到缺口越来越大,就算宋军补救,也难以补上缺口,便发出撤退的命令,数十名敢死队员纷纷跳入水中,潜游而去。
宋军站在堤坝上,向水中纷纷射箭,但却不敢跳入水中追赶,只能眼睁睁看着敢死队员游逃而去,只得转身回来试图扑救缺口。
但河水汹涌,堤坝一旦被打开一道缺口,但会被越冲越大,再难补上缺口。宋军虽然竭尽全力,仍然堵不住缺口,只能看着缺口越来越大,河水奔流而出,只得一边向长官汇报,一边转移已经被浸泡在水中的军营。
第三百二十三章:闯城骑士()
云岚站在城楼上,向东遥望着,远远看到一里外的堤坝上在厮杀,不由更是心急如焚,担心杨延昭和敢死队的安危。待看到那边的战事停息,更是心焦,不如杨延昭等人是生是死。
过不多时,有士兵上来禀报:“启禀公主,水位正在下降。”
云岚知道杨延昭等人已经成功,挖开了堤坝的缺口,河水从缺口奔流而去,不在城中停留。
又过了一会,杨延昭等人从水中探出脑袋,云岚大喜,连忙派人打开城门,迎接杨延昭等人进城。
杨延昭等人从水中湿淋淋地走上城楼,向云岚复命。不久之后,另两支敢死队陆续归来。检点伤亡情况,参加行动的三百多人,回来的人数不到一半,只有一百多人了。云岚虽然心痛,但水位正在下降,也心中稍感安慰,当下带领敢死队的人回去好生休息。
在黑暗之中,宋军无法控制堤坝的缺口,缺口越来越大,不到天明时分,堤坝已经失去了作用,河水从堤坝的缺口中,向城东的宋军大营冲去,一泻而下,汪洋一片。
宋军一边转移大营,又后退数里安营扎寨,一边禀报上级和皇帝。
赵匡胤也没有更好的计划,只得把东城的将领训斥一顿,再令人在外围修筑堤坝,引导水流,但待到外围的堤坝修成,至少也是半个月以后的事了,在这半个月中,是无法水淹太原了。
天明之后,太原城中的百姓看到水位越来越低,这才不那么惊惶,等到天黑时分,只有三条濠沟之中,流淌着从西城门奔来的河水,城中别处的积水几乎没有了,百姓们们更感到心安,齐齐赞扬皇姑的神机妙计。
百姓们以为皇姑亲自率领敢死队挖开的堤坝,就算有人说皇姑没有亲自参加,百姓们也选择不信,而是确信就是皇姑率领敢死队员,挖开堤坝,拯救了全城的百姓,在百姓们口口相传的渲染之下,皇姑几乎成了神仙的化身。
云岚也听到这些传闻,很多百姓当着她的面称她为九天玄女下凡,她刚开始还分辨几句,但老百姓根本不信,她也就不再分辨了。
一连三日,太原城中并无很深的积水,河水从西城而来,从城内的三条濠沟内流淌而过,向东城外流去,因为没有了堤坝的阻挡,河水不再倒灌回城内。宋军一时之间,也没有良策,只能聚集全力,召集数万民夫,另修一条堤坝。这么堤坝的弦线更长,所以工程更大,虽然是数万民夫一起动工,仍然需要半个月以上的工期。
云岚时常站在太原东城的城楼上,远望着宋军修筑堤坝。那条堤坝距离太原城约有三里之遥,比原来的那条堤坝又后撤了二里,她估算时间,堤坝至少也要半个月才能成功,在这半个月内,城内的军民不必再担忧积水,只要齐心协力在城墙上抵御宋军即可。
云岚这才心中稍安,待宋军修筑好新的堤坝之后,她再派人前去破坏就是了。她在原来的敢死队之中,挑选了几位精明之士做为首领,再征集精通水性的年轻人,由几位首领组织进行培训,同时派军中教官,教他们格斗搏杀之术,为下次的行动做准备。
虽然宋军没再进攻,但云岚也不敢放松警戒,她时时带兵在城楼上巡逻。她很少回皇宫之中,不是在城楼上巡逻,就是在城中安抚百姓。
这一天,半夜时分,云岚和熙让,带着四个女兵,率领一支汉军,正在城楼上巡逻,来到城楼的东北角时,忽然发现城下大乱,一队宋军正骑马追赶而来,火把通明,喊声震天。
云岚和熙让都是过来人,一看这种阵势,便知宋军不是来攻城的,而是在追赶什么人,就像他们上次进城的那种情况一样。
云岚立时下令警备,一边安排弓箭手准备,一边安排摇篮准备拉人上来。她们在城墙上等待着。
很快,那队宋军便骑到城外一里之外,宋军的前面,有两个骑士,正在快马加鞭奔驰而来,看这情况,这两个骑士应该就是被宋军追赶之人,双方相距不过二三百步的距离。后面的宋军一边追赶,一边用弓箭射击。那队宋军人数并不多,约有二三百人。
两个骑士和宋军越来越近,渐渐来到一箭之地,五百步远的距离了。
那两个骑士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对着城墙上大喊着:“不要射我们,我们是汉国军人!”
云岚下令,命令城上的汉军,向后面的宋军射箭,放那两个骑士过来。
城上的汉军箭如飞蝗,纷纷向宋军射去。那队宋兵无奈,只得持盾护在前面,但仍然不肯后退,向那两个骑士射箭。
那两个骑士纵马来到城墙下面,抬头说道:“快拉我们上去,我们是岚州的军人。”
云岚看那两个骑士,穿的都是宋军的服装,她若不是自己经历过这种事,也不敢随便相信那两人,但自己经历过,便猜想这两个骑士,应该是和她们上次一样,穿着宋军的衣服,混入了宋军之中,寻找机会靠近了太原城。
云岚命令道:“快放下摇篮,拉他们上来。”
守城的那个将领却有些不放心,说道:“殿下,还是先问清楚为好。”
云岚说道:“他们只有两个人,就算让他们上来也无妨。”
守城将领不敢再说,下令放下摇篮,把两个骑士拉上来。
城外的宋兵仍然在纷纷射箭,主要射击摇篮中的两个骑士。
两个骑士已经站在摇篮之中,快要到达城墙上的时侯,忽然一个骑士中了一箭,正射在后心窝中,那骑士闷哼一声,身子一摇,从摇篮中摔了下去,跌落在城下的地面上,眼看是不能活了。
另一个骑士悲呼了一声,想伸手拉住同伙,但为时已晚了。
活着的骑士终于被拉到城墙上,两个士兵把骑士拉了上去,另两个士兵立即用盾牌保护住骑士。
城外的宋兵看到骑士已经上了城墙,也无可奈何,只得下令后撤。这队宋军很快消失在黑暗中。
第三百二十四章:等待收编()
那骑士上了城墙,瘫坐在地上,大口喘息着,显然甚是疲惫。
云岚从一个女兵手中拿过水壶,递给那骑士,温言说道:“渴了吗?喝点水吧。”
那骑士接过水壶,大口大口的喝着。
借着火把的光亮,云岚看到那骑士的衣服有血污,骑士身上有些地方被箭簇擦伤,幸好没有重伤,这才松了口气,又问道:“你是什么人?”
骑士放下水壶,说道:“我是岚州赵文度的部队……”
守城将领脸色一沉,刷地抽出剑来,抵在骑士的咽喉上,喝道:“赵文度已经投降了宋国,你这是个叛徒!”
骑士面不改色,冷静地说道:“赵文度是降了宋,可我们营队的兄弟并没有做叛徒。”
云岚把守城将领的剑推开,说道:“万将军,你先不要着急,听他把话说清楚。”
守城将领只好纳剑入鞘。
骑士斜眼望着云岚,说道:“你是什么人?”
守城将领喝道:“你这狗东西眼瞎啦?这是公主殿下!”
那骑士听闻是公主,连忙一整脸色,单膝跪倒在地,拱手说道:“卑职不知是公主,还请殿下恕罪。”
云岚说道:“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骑士站起身子。云岚又令一个士兵搬来一张椅子,请骑士坐下。
骑士面对公主,哪里敢坐,在云岚再三催促之下,只好坐了,说道:“素闻公主爱民如子,体恤下属,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云岚笑了笑,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骑士说道:“卑职名叫海安。”
云岚道:“你说赵文度降了,你们营队的兄弟并没投降,是不是真的?”
海安说道:“是真的。殿下,赵文度贪生怕死,不待宋军打到岚州,他便主动向宋国投降,并且要全军将士都跟着他投降。赵文度麾下有两千将士,有一千五百名将士跟随赵文度投降,只有我们营队的五百名兄弟,宁死不肯投降。”
云岚说道:“为什么别人都降了,你们却不肯投降?”
海安道:“我们的营指挥使大人名叫李隐,因为我们是吐浑军,一直受到沙陀军赵文度的排挤,所以李隐大人和赵文度素来不睦。赵文度要投降宋国,李大人便偏偏不投降。而且李隐是暗害了我们原来的长官,把我们营队收编过去的,李隐大人一直不服,但因为兵力比不过赵文度,所以一直隐忍不发。”
熙让在旁边笑道:“原来你们的营指挥在和赵文度斗气,所以才不肯投降。”
海安道:“也不只是如此。李隐大人原来只是一个马奴,在宫中养马,因为得到先帝的赏识,被安排到军队,所以才因战功积累,升职到营指挥使。李隐大人对先帝一向忠心耿耿,便是不和赵文度置气,也不会向宋国投降。”
云岚恍然说道:“原来如此,我想起来了,以前父皇曾经说过,宫中原有一位马奴,很有些才华,父皇免了他的奴隶身份,在军队中给他安排了一个职位,原来说的就是你们的李隐大人。”
海安说道:“正是。李隐大人感念先帝的恩德,一直想着忠君报国,多次向赵文度请缨,前来支援太原城的防卫,都被赵文度拒绝,李隐大人便猜到赵文度有了降宋的念头,果然不错,数日之前,赵文度已经向宋国递了降表,把岚州送给了宋国。那宋国派了五千兵马,驻扎在岚州城,再加上赵文度的一千五百兵马,我们只有五百兄弟,不能和宋军硬碰,只能躲着他们。”
云岚说道:“你们的营队现在何处?”
海安说道:“现在岚州之东的鹰扬山之中隐藏。”
云岚道:“你们不肯投降,赵文度没有为难你们吗?”
海安道:“他不敢,他害怕硬拼之下,就算全歼了我们的兄弟,他那一千五百个兄弟,也剩不下几个人,他会失去向宋国投降的优势,所以不得不放我们走。我们也不忍心和赵文度的部下厮杀,虽然他们都是叛徒,但毕竟在一个部队生活了那么久,相互之间也有感情,再说了,那不是他们的错,都是赵文度要当叛徒,他们只是服从命令,所以我们也没和那些部队为难,只是离开了,隐藏在鹰扬山之中。”
云岚道:“你们藏在那里,意欲何为?”
海安说道:“等侯皇上的征召。我们本想回太原城,但远远看到宋国实在兵力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