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疆图-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同守城,抵御宋军的进攻。
当天战斗打得十分惨烈。
又过了一日,赵匡义率军赶到,驻驾在城南二十里外的回鸾寺内。
赵匡义亲自率领随行官员,亲赴四边城门,观看攻城之战,只见宋军的十万大军攻势虽然猛烈,但城内的汉军与百姓防守也很是牢固,任凭宋军如何猛攻,就是攻不破城门。宋军的伤亡十分惨重。
赵匡义不由皱紧了眉头,当即召集群臣,商议军事。
赵匡义道:“各位爱卿,攻城已有三日,还没有破城的迹象,是否把各地兵马召集到太原,加大攻城的力度?”
潘美道:“陛下,别处的兵马可以调过来,正在攻打汾州的兵马不可调动,不然无法牵制汾州的汉军,汾州汉军便会袭扰我们后方。”
赵匡义道:“那可以调来多少兵马?”
潘美道:“大约可以再调来五万兵马。”
赵匡义说道:“再加五万兵马,应该可以攻下太原城了。”
赵德昭做为随军参谋,此时上前说道:“启禀陛下,目前汉军虽然陷入绝境,但若是我军继续猛攻穷打,便会逼其困兽之斗,加重我军攻城的代价和军士的伤亡,甚至出现败中取胜的现像,重蹈以前周世宗、我太祖皇帝四次征讨、功亏一篑的复辙。”
赵匡义皱皱眉头,说道:“德昭,那依你之计,该当如何?”
赵德昭道:“依微臣之见,不如我军令攻城各部暂停出击,即刻下诏于北汉主刘继元,晓之以大势,动之以情理,诱之以官爵,许之以富贵,规劝其归顺投降。如此一来,即可以避免我军的大量伤亡,又可以少伤太原城内的百姓。”
赵匡义沉吟道:“这也是个办法,先依你之计行事,若是不行,再想别的办法。”
当下,赵德昭与潘美一起进行劝降之事,先令攻城的各部队暂时停战,然后写了劝降书,令弓箭手射入到城上。
城上的汉军看到劝降书,转呈给守城将领,守城将领再转送到刘继元的手中。
刘继元看到劝降书后,冷笑两声,下令把前来献信的守城将领当场斩杀,把头颅挂到南城门外,并宣布道:“谁若再敢把劝降书送到朕的面前,这就是他的榜样。朕宁死不降!”
此言一出,那些想要劝皇帝投降的大臣,皆战粟不敢再言。
此后一天数日,宋军射入城内的劝降书,再也无人敢献给皇帝。
赵匡义一连等了数日,不见刘继元出来投降,大为恼怒,再次下令攻城,这次攻城的力度,更加猛攻,不但守城的汉军死伤惨重,攻城的宋军也是惨烈无比,但仍然无法撼动太原城。
赵德昭虽然怜悯双方将士的死亡,但既然汉主不肯投降,他也无法再劝说皇帝。他本想再劝,被岳父大人潘美阻止。潘美警告赵德昭的身份敏感,不要再逆皇帝之意,免得被皇帝妒恨。赵德昭这才警觉,不敢再劝,但看着双方的将士死伤越来越多,他越来越焦虑,时时思索着如何才能想个万全之策,减少双方的伤亡。
这一天,前方正在攻城,打得正酣。赵德昭不忍观看,遂回到回銮寺,在自己的房中坐了一会,只感到心烦意乱,便起身走出寺院,到营地走动。
这时,赵德昭看到几个士兵,推着一个被绑缚着的汉军将领走了过来。那汉军将领年纪约有二十多岁,身上受了几处伤,鲜血正在泌出来,但这汉军将领却脸色坚毅,一脸宁死不屈的表情。
那几个士兵看到赵德昭,连忙行礼。
赵德昭看了那汉军将领一眼,顺口问道:“此人是谁?”
一个士兵兴奋地说道:“启禀王爷,此人叫马敬忠,是汉军大帅马峰的儿子。他本在驻防汾阳,听闻太原城被围,率了一队兵马,前来支援太原,在半路上被我军伏击,把他生擒过来。有了这小子,还怕那马峰不乖乖投降?”
马敬忠听到士兵的话,怒骂道:“你们这帮宋狗,要杀便杀,老子绝不皱一下眉头,你们想用我要胁我爹向你们投降,想也不用想。”
赵德昭微一沉吟,对士兵说道:“把他押到我的房间。”
此时赵德昭不但是京兆尹,而且兼任侍中,封武功郡王,那几个士兵自然不敢违令,推着马敬忠,带到了赵德昭的房间。
赵德昭对几个士兵说道:“你们先出去吧,我自己来审问他就行了。”
几个士兵担心赵德昭的安全,说道:“王爷,此贼十分凶悍,卑职担心……”
赵德昭挥挥手:“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治他。”
几个士兵不敢再说什么,退了出去。
赵德昭待几个士兵退出去之后,连忙把马敬忠身上的绳索解开,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在下的部下对少将军无礼,在下向少将军赔罪了。”
马敬忠没想到赵德昭竟会放开他,不由怔了怔,但仍然十分警惕,说道:“你有什么阴谋诡计?”
赵德昭道:“少将军请坐,待在下为你敷药。”
赵德昭转身拿出金创药,为马敬忠敷涂伤口,并仔细地包扎起来。
马敬忠见赵德昭如此,也不便翻脸痛骂,说道:“你是什么人?”
赵德昭道:“在下赵德昭……”
马敬忠大吃一惊,不由从椅子上站起身子,望着赵德昭:“你,你是宋国皇帝赵匡胤的儿子?”
第五百二十章:说客()
赵德昭平静地道:“正是先父。”
马敬忠从震惊中恢复过来,长长吸了口气,说道:“久仰赵公子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只不过在下只是一介小小的武官,而且是败军之兵,赵公子何必如此礼待在下?”
赵德昭道:“在下一来敬重少将军虽败犹荣,宁死不屈的精神,二来是敬重马老将军的威名,马老将军实是汉国之栋梁。”
马敬忠沉吟一下,说道:“我知道你想让我劝说家父亲投降,但家父绝不会投降的,就算你当着他的面把我的脑袋砍了,他也不会屈服。”
赵德昭道:“马老将军的风骨,我向来敬重。少将军,我想请问你,身为军人,什么最重要?”
马敬忠道:“当然是保家卫国。”
赵德昭摇摇头:“保家卫国当然重要,但保护百姓,才是最重要的,孟子说过,百姓为重,社稷次之。身为军人,要保护的是天下的百姓。”
马敬忠冷笑道:“赵公子,你们宋国做为侵略者,无数次侵我汉国国土,杀我汉国百姓,现在从你嘴里说出来这种话,你自己不感到可笑吗?”
赵德昭叹息道:“你我都是为人臣下,不能决定战争的发生,但可以减少战争的伤亡,避免战争的危害。目前的局面你应该看到了,你们汉国现在几乎所有的国土都已经归属我们宋国,只有太原城还在苦苦支撑,但城门被破,只不过是迟早的事,你们外援的辽军,已经被我军打败,退回辽国,你们只有一座城,又能支撑多久呢?”
马敬忠道:“哪怕支撑到只有一兵一卒,也要战斗到最后。”
赵德昭道:“那你想过没有,战斗时间持续的时间越久,我军的伤亡就越惨重,一旦城破之时,我宋国皇帝必会龙颜大怒,下令屠杀全城的百姓,而我国的士兵,也会因战友被你们杀伤,而迁怒于百姓,屠杀起来毫不留情,到时侯,太原城将血流成河,没有一个活人。这难道是你想看到的下场吗?”
马敬忠脸色沉痛:“就算真是如此下场,也是你们宋人造成的。”
赵德昭叹道:“马兄,我说过了,我们都是臣子,不能左右皇帝的决定,皇帝要收复汉地,归入大宋的疆图,我身为臣子,只能尽力佐助,但我希望你能帮助我劝说令尊,让令尊劝说汉帝投降,若是再打下去,你们太原城内将没有一个活人,但若是你们早些打开城门投降,我国可以保证不伤害城内的百姓,刘继元有爵位和封赏,其他人等,各有任用,俸禄不变。马兄,请你为了城内的数万百姓,帮帮我吧。”
马敬忠有些心动,但还是犹豫不决,说道:“就算我肯答应你,也未心能说服家父。”
赵德昭道:“还请马兄尽量说明令尊,体恤百姓的生死。”
马敬忠道:“若是我国皇帝真的投降你国,你凭什么能保证他的爵位和俸禄?我可是听说,南方几个国家的皇帝,投降了你们宋国,都没得到善终。”
赵德昭凛然说道:“别人我不敢说,我可以向你保证,只要刘继元投降,我赵德昭保他富贵,除非我赵德昭先他而死。”
马敬忠看着赵德昭,被他的凛然正色所动,沉吟一下,说道:“好,我且相信你。不过,我能不能说服家父,家父能不能说服皇上,我不能向你保证。”
赵德昭道:“只要马兄尽力而为,一切听凭天命了。”
马敬忠忽然冷笑道:“你要我如何说服家父?难道要我站在城墙下面,大声叫喊吗?”
赵德昭道:“当然不会,我会放马兄放开,你自己回城。”
马敬忠道:“你不怕我回去,再出尔反尔,与你为敌?”
赵德昭道:“我相信马兄不是这样的人,就算你真如此,我也不后悔放你走。”
马敬忠不再说话。
赵德昭又令人拿来酒菜,和马敬忠边吃边谈,等到天色将晚,宋军收兵之后,赵德昭带着马敬忠,悄悄离开大营,前往太原城下。
此时太原城外五里之外,皆是宋军的连营,五里之内是一个缓冲区,并无宋军。
赵德昭带着马敬忠,来到一处行营稀少之地,对马敬忠拱手一礼,诚恳地说道:“马兄,小弟就送到这里,一切托付马兄了。”
马敬忠还了一礼,并不言语,转身向太原城走去。
马敬忠还没走到距离城门一箭之地,城上的汉军已经发现了马敬忠,但看到马敬忠只有一个人,当下也不放箭,只是喝道:“站住,再向一步,就要放箭了。”
马敬忠喝道:“休得放箭,我是马敬忠。”
那汉军将领是马峰的部下,听说少将军来到,连忙吩咐不要放箭,让马敬忠过来。马敬忠到了城下,城上的汉军看清果然是马敬忠,不敢怠慢,连忙放下吊篮,把马敬忠提了上去。
马敬忠问清父亲现在正在城楼休息,便向城楼走去。
多日来的守城战斗,使得马峰心力交悴,此时正伏在桌前,闭目休息,听到马敬忠在门外喊了声“爹”,马峰睁开眼睛,在灯下忽然看到儿子回来,不由又惊又喜,站起身来迎上去,问道:“忠儿,你怎么来了?”
马敬忠先向父亲跪下行礼,又对旁边的两个士兵说道:“我跟爹有话要说,你们先退下去吧。”
那两个士兵退了下去。
马峰忽然想到了什么,眼神如剑,盯着马敬忠:“敬忠,你不是在汾阳吗?你怎么来了?”
马敬忠道:“爹,汾阳已经失守,孩儿是奋力杀了条血路冲出来的。”
马峰冷厉地说道:“现在城外全是宋军,你是怎么进来的?”
马敬忠忽然双膝跪倒,说道:“爹,请恕孩儿无能,被宋军擒获。”
马峰眼神凌厉,缓缓说道:“宋军放你回来,是派你来做说客的吗?”
马敬忠道:“正是……”
马敬忠的话刚说了两个字,马峰忽然拿起桌上的宝剑,刷一声架在马敬忠的脖子上,怒骂道:“你这叛徒,我马峰没你这种儿子,我杀了你!”
第五百二十一章:决心归顺()
马敬忠被父亲的剑架在脖子上,仍然脸色不变,平静地说道:“爹,您等孩儿把话说完,再杀孩儿不迟。”
马峰厉声道:“你投敌叛国,还有什么可说的?”
马峰虽然这样说,但仍然不忍心下手,握着剑的手,轻微的颤抖着,心情复杂之极。
马敬忠道:“爹,非是孩儿贪生怕死,现在宋国大军围城,辽国的援军已经撤退,只凭我们太原城的兵力和百姓,又能支撑多久?我们抵抗的越久,越激起宋军的杀机,一旦城破,宋军必会屠尽全城的兵士和百姓。”
马峰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身为军人,应当精忠报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就算死了,也绝不投降。”
马敬忠道:“爹爹说的对,咱们是军人,死则死耳,可是百姓何辜?这城内还有数十万百姓,难道也要他们陪着殉葬吗?爹,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英名,就置百姓的生死不顾。”
马峰也被说中了心事,不由皱起了眉头,他身为军人,对自己的生死看得极淡,但对百姓还是真心爱护的,被宋军围城的这些天,眼看着部下的士兵和百姓,死伤甚多,他心中痛惜。以前他们不是没被围困过,但那时还能盼着辽军前来援助,还有一丝希望,但现在辽军被击退,也许再不会来,外无救援,太原城只能靠城内这数万士兵和数十万百姓了,城外是如狼似的虎的十多万宋军,一旦城破,数万士兵和数十万百姓,将全部被杀。
马敬忠见父亲沉吟不语,知道被他说动,又继续说道:“爹,您做决定吧,是拉着数十万百姓一起战死,还是为了挽救数十万的生命,委曲求全,投降宋军。孩儿的话已经说完,您要杀孩儿,就动手吧,孩儿绝无怨言。”
马峰沉吟半晌,忽然长叹一声,说道:“就算为父为了数十万百姓,愿意向宋军曲膝,可皇上的决心很大,皇上是万万不肯投降的。”
马敬忠道:“爹,若是先帝在位,先帝让我们臣死,我们臣便死,可当今皇上暴虐无道,骄奢淫逸,只顾自己享乐,不顾百姓的死活,我们还保他做什么?爹,我们是为了一个无道昏君,放弃数十万百姓的性命,还是为了数十万百姓,放弃一个无道昏君?”
马峰道:“他毕竟是皇上,他若是不肯投降,我也没有办法说服他。”
马敬忠道:“爹,现在城中,只有您和杨老将军的兵力最多,只要您肯归顺宋国,皇上不降也得降。”
马峰叹道:“我就是担心,杨老将军不肯归顺宋国,若是我们归顺,皇上必然会令杨老将军向我们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