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汉第三帝国 >

第62部分

汉第三帝国-第62部分

小说: 汉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民相当于归化胡人之中汉化程度特别高的人,可以理解为准汉人,而公民才是地地道道的汉人。

    刘曜颁布《汉化令》之后,其治下境内,原先就有户籍可查的编户民,以及没有户籍可查,但本来就是汉人的雇民等平头百姓,全部归属于公民一类。

    这项户籍整编的工作,与编户齐民的政令是同时进行。

    只是考虑到地方官的执行力,刘曜目前还没有在治下全境推广,仅仅在凉州、并州、益州、交州四州进行了推广。

    凉、并是靠近边境,推行汉化政令,做是为了化夷为汉。

    对于羌人的处置,凉州三明张奂、段颎、皇甫规就有不同的意见。

    段颎认为应该剿灭,彻底灭族,而张奂、皇甫规则认为应该以剿为震慑,以安抚为主,将投降的羌人分批迁移到内地,进行稀释。

    如今段颎已经过世,力主灭族的声音不在。

    张奂主持着并州的军务,皇甫规主持着凉州的军务。

    凉州有诸羌的时降时叛,并州有南匈奴的时降时叛。

    刘曜颁布的归化令,更像是专门为诸羌及南匈奴量身打造的一样,深得张奂、皇甫规之心。

    益州与交州乃刘曜控制力度最强的两个州,推行编户齐民和汉化令的制度基本上不会收到阻力。

    至于荆、扬二州,不是刘曜不想推行,而是这两州境内仍有地方势力余孽存在,未完全扫平,暂时只能在部分郡县推广。

    待举办一次选官之后,用新选拔的官员,取代旧的腐朽官员,他的这两项政令方可在荆、扬全境推行下去。

    与化夷为汉的制度一样,军区与军阀两个高级军事单位的建立,对汉帝国的未来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军团相当于后世的集团军,军阀相当于集团军之上的方面军,军区则属于方面军的升级加强版。

    刘曜增加军阀、军区的建制,并任命张奂为并州军区司令长,皇甫规为凉州军区司令长,完全是为了让张奂与皇甫规二人可以集中手头力量,专心对付凉州边境的诸羌、并州北境的南匈奴和北匈奴。

    当然,他这么做还有另一个目的,便是用新的军制,对张奂、皇甫规控制的军队进行整编。

    从而实现对两人手下军事力量的渗透与监控,防止未来出现不可控的野心之辈,祸乱边境,危害汉室江山!

第123章 程昱的功绩() 
刘曜在举义旗之初,留下程昱、陈群庆、刘彪等心腹家臣坐镇大本营,其目的不言而喻。

    陈群庆是旅馆掌柜出身,读过书,但文化水平真的无法与程昱、刘彪等人相比。

    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努力做事,守好本分,协助刘彪给刘曜管理好百姓集团,确保刘曜不缺钱财。

    程昱与陈群庆不同,他少年时期读过书,跟着自己的父亲、叔父等长辈贩卖阿胶而走遍了大江南北。

    他知道民生疾苦,也是吃过苦,受过罪的人。

    尽管认刘曜为主,但他仍有自己的想法。

    加上他在刘曜身边做事十几年,早已学会用刘曜的后世先进思维去思考问题。

    更难能可贵的是,滇池县图书馆里面的不少纸质书籍,皆出自于他之手。

    当年,在获得各种竹简藏书后,刘曜安排人昼夜抄录。

    其中部分比较机密的书籍,往往是程昱亲自抄录。

    前几年,他更是养成了一个坚持每晚读十页书的习惯。

    可以这么说,刘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程昱的眼界及心胸,更潜移默化的助长了程昱的才能。

    刘曜四月初举兵,六月下旬与刘宠、刘虞签订停战协议。

    当程昱受到刘曜召唤,护送刘曜家眷离开滇池时,已经到了六月底。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他与刘传喜、刘传千统领的两万兵力,竟然在刘曜的大本营九郡一区境内干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这件意料之外的事,直接引发了刘曜的深思,让他对如何增加富裕百姓的数量有了非常清晰的规划!

    若仔细寻思此事,其实倒也没什么。

    程昱只不过是参考汉武帝时期国家在边境执行的军垦制度,在九郡一区试着推行了军民合作,没想到效果会那么明显而已!

    他效仿军垦,执行的却不是军垦!

    刘曜的大本营九郡一区,皆在南方,水稻普遍是一年两熟,安南地区及交州部分地区是一年三熟。

    近年来,两熟的地区,通常是三四月种植,六七月收割,七月种植,九十月收割。

    三熟的地区,种植和收割时间与两熟的差不多,有的可能提前到二月下旬就种植。

    区别在于三熟的地区温度高,水稻成长周期短。

    刘曜举兵时是四月初,正好是他治下九郡一区大部分地方开始种植水稻的时候。

    许多青壮加入义军,离开了家乡,导致剩下的青壮数量有限。

    但水稻的种植不能停,程昱与刘彪、陈群庆、刘传喜、刘传千等人商议后,决定把手头上的两万士卒投入使用!

    让留守的士兵与地方百姓一起,抢种水稻!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想到干这件事,那就得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章程。

    谋而后动,即是此理。

    当时统兵的刘传喜与刘传千皆表示,只要不解散士兵,程昱想怎么使用都行。

    这把程昱给难倒了!

    九郡一区的地盘那么大,不解散士兵的话,以军队的形式,一个乡一个乡的开过去,何时才能把全境的水稻种完?

    苦思冥想之后,程昱想出了一个办法。

    既然不能解散士兵,那就把九郡一区当成十个单位,每个单位由两个曲级军事单位负责!

    每个师有一万人,每个曲有一千人。

    程昱的办法,等于把两个师分成二十个曲,每两个曲负责一个郡的水稻种植!

    正好分派到郡之中,又可以镇守一郡的治安。

    而曲由屯组成,屯由队组成,郡由县组成,县由乡组成。

    可以说,乡是郡的基本单元,而队是军队的基本单元。

    就这样一级负责一级,既能达到军队镇守地方的目的,又能实现士兵协助百姓种植水稻的目的。

    这个方法得到了刘传喜、刘传千的认同!

    军队的编制仍在,士卒也没有打散,一旦有事,同一个县的士卒便可迅速集结成两个屯,进而把全郡治下各县里的各屯集合起来,就是对应的两个曲!

    大家一致认为此法可行!

    程昱便开始着手主持此事,刘传喜、刘传千命令麾下各军事单位积极配合。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之中,他们发现只靠士卒的努力,插秧的速度还是太慢了,不能让百姓也闲着。

    刘传喜提议把百姓也编起来,变成各队的附属队伍,统一服从军令。

    由分派到各乡的队长,统一指挥,士卒带领各乡百姓,共同种植。

    程昱听从了刘传喜的建议,构思出了一套整编百姓的方法。

    他把每个保的劳动力编为一个生产小组,每个里的劳动力编为一个生产小队,每个亭的劳动力合编为一个生产中队,每个乡的劳动力归编为一个生产大队。

    生产大队的队长由乡长担任,生产中队的队长由亭长担任,生产小队的队长由里长担任,生产小组的组长由保长担任。

    这样,军队基本单元——队下到乡里之后,由队长分派麾下的什长、伍长带领士兵,下去配合各级生产队共同种植水稻。

    而且,某个乡的水稻种植结束后,该乡的生产队编制继续保留,方便下次的军民合作。

    做这些事情,可以说是程昱职责所在。

    若他只做到这一步,最多体现他的才干而已,并不能引发刘曜的深思。

    人与人的差别便在于此!

    陈群庆是恪守本分,用心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不会去考虑职责之外的事情。

    刘彪虽然工作上充满各种创意,但其行事仍在自己的职责之内,对于别的事情,除非他认为有必要上报给刘曜,否则他是不管的。

    程昱不同,他喜欢在做完自己的事情之后,顺着刘曜的思路去琢磨一些事情。

    他与刘传喜、刘传千共同配合,以军民合作的方式,仅仅用了二十九天的时间,便把九郡一区境内的首季水稻全部种植完毕。

    当刘曜召唤他们赶往长安城的消息,传到滇池县的时候,军民早已再次合作,收割掉了那些成熟的水稻。

    到了长安之后,程昱夜深人静的时候,便会下意识顺着刘曜的思路去想问题。

    他发现自己主持的军民合作,可以提高乡间百姓的耕种效率,对于维护刘曜的统治有着极大的好处。

    假如在刘曜治下全境范围内推广军民合作的模式,岂非是一件于民有利,对刘曜统治也有利的善政?

    程昱是行动派,想明白之后,他很快理清思路,把军民合作的构思写成了一份详细的文稿,上奏给了刘曜。

    目前,刘曜治下境内各郡县的地方官良莠不齐,他眼下又无大量牧民官可用。

    虽说百姓集团的义客身份可以收拢民心,但百姓集团产业的拓展是需要时间的。

    刘曜用了十几年的时间,麾下商业网络才渗透了三、四十个郡而已。

    如何快速的收拢民心,让新领地境内的百姓愿意接受他的政令,乃是最要进的事。

    这一点若办不到,让治下百姓富起来就成了一句空话,其他政令若想推行,怕也会十分困难。

    程昱提出的军民合作,恰好解决了刘曜面临的难题!

第124章 合作社() 
熹平二年,八月二十日。

    滇池县,陈家乡。

    暴雨初停,空气之中弥漫着淡淡的土腥味。

    陈鹤用力踩着自行车的脚踏板,沿着脚下这条直通陈家集的水泥主干道,小心翼翼的快速前行。

    十天前,滇池县令回复了他的申请,陈家亭顺利升级为陈家乡。

    原先亭里商铺、客栈集中的地方,被整改成了陈家乡的行政治所,那里从而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陈家集。

    陈家乡最初是一片坐落在半山腰的村落,因为距离滇池县只有几十里路,所以随着滇池县的发展,不断有外来人口的迁入,村落的范围也逐渐变大,以至于扩张到了山脚下。

    刘曜当初要发展县城周边的经济,就不得不普及水泥路,陈家村是当年最早修建水泥路的一个村落之一。

    村子不断变大,人口越来越多,自然就会产生各种商业行为。

    最开始是有农人销售自家的水果、家禽一类,后来有人开了杂货铺,接着餐馆、裁缝店、家畜肉铺子等等也慢慢出现。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陈家村修建了第二条水泥路,然后是第三条、第四条。

    到目前,陈家乡已经有八条水泥路,通往滇池县城的主干道已扩建到了六米宽。

    陈鹤脚下的水泥路,是前年刚修的,属于主干道下面的一条支路。

    虽然只有两米五的宽度,但其却是陈家集的主干道。

    幸好陈家集位于山脚下靠上的位置,陈鹤家在半山腰,骑自行车没花多少时间,便来到了刚揭牌不久的乡政府办公楼跟前。

    望着眼前这座两层的办公楼,陈鹤心中非常的得意。

    他早就看出陈家亭发展成为陈家乡乃是必然,故而当年在建造亭里公署的时候,他鼓动那些里长、保长们多掏点钱,建个两层的。

    若非他当初的高瞻远瞩,提议在二楼建一间巨大的会议厅。

    恐怕在他召集治下十八个里长、三十个保长代表开会,宣布陈家亭升格为陈家乡的重大喜讯时,很有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场所。

    陈鹤把自行车推入楼梯走道下的拐角里面,接着拍了拍上衣下裳表面的灰尘,整了一下弁冠。

    他走到车头前,打开前车篮的盖子,从篮子里取出一个三寸厚的牛皮色文件袋——刘曜早年发明的公文包,然后踩着木质楼梯大步登上了二楼。

    他径直走到会议厅的门口,对守在门外向他行躬身礼的两名保安点了点头,接着推门而入。

    “陈乡长!”

    陈鹤刚一进门,原来坐着的众里长、保长代表,急忙站了起来。

    甚至有人因为反应太快,而不小心摔了一下。

    他们屁股下面坐着的乃是类似后世榻榻米一样的“榻椅”,并不是刘曜发明的长腿靠椅。

    根本原因是为了符合礼制!

    类似这等正式场合的官方会议,刘曜也从没有打破这种规矩,而是选择入乡随俗。

    刘曜在建章宫前殿召开朝议,大臣们屁股下坐着的也是这种榻椅。

    虽说刘曜发明的靠椅等物件在他大本营九郡一区境内普及的很广,但也只有在书房、卧房、客栈包房等私人场所内,才能看见后世常见的座椅板凳。

    陈鹤环视众人,平淡淡道了一句:“都坐吧!”

    待众人落座之后,他拆开手中的公文包,从里面捏出厚厚一叠公文。

    “诸君,请务必仔细研读,此乃大王颁布的最新政令公文!”

    陈鹤把那叠公文递给旁边的一个里长,后者抽了一张,接着传给了后面一个人。

    一张公文与报纸一样,有四个面,文字较小,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

    而且,在公文首面的右上角,有一个拇指大小的正方形黑框,里面写着“内部”两个字。

    “内部”二字表示这公文属于朝廷内部资料,严禁外传!

    公文很快分发完毕,现场众人皆低头认真的细细阅读。

    得益于夜校扫盲班及汉语拼音的功劳,如今刘曜大本营九郡一区境内的地方官员,基本上识字量都在千字以上。

    为了确保治下基层的官员和百姓可以理解,刘曜在命程昱草拟政令内容的时候,要求使用了口语化的行文方式。

    陈家乡的众里长、保长代表理解起来,并不会有障碍,毕竟政令内容之中没有生僻字。

    “大王爱民如子,如今颁布这等善政,我等自当积极遵从!”保原亭长韩鹏率先表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