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防治210问-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支气管炎防治210问陈惠中
://164160
前言()
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长期反复发作,病情发展严重时,可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呼吸衰竭。我国慢『性』肺心病患者约有90%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当慢『性』支气管炎得不到积极的治疗,就会发展为肺心病。在全球每年死亡人数报告中,慢『性』支气管炎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所以,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严重影响劳动力与健康的疾病。随着工业化程度增高,气候、环境因素改变,支气管炎的患病率已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根据国内7800多万人的普查结果,患病率为2。5%~9。0%,平均为4%。分析表明,北方患病率(4%~7%)较南方(1。9%~2。7%)高,农村(2。5%~3。4%)比城市(1。6%~1。9%)高,山区(8。0%~17。7%)比平原(3%~4%)高。但城市某些工厂、车间空气污染严重时,患病率亦高。患病率还随年龄增长而增高,50岁以上者为13%,北方农村可高达40%以上。综上所述,加强对支气管炎患者的关注,使他们掌握基本的防病知识,就显得越来越迫切。
为此我们再版了《支气管炎防治210问》一节。本书分支气管炎的医学知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支气管炎的治疗、支气管炎的预防与康复四部分。其书中内容科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适合于支气管炎患者阅读,也可供基层医务人员参考应用。
陈惠中
1。呼吸系统的解剖数据有哪些()
1。
呼吸系统的解剖数据有哪些
呼吸系统主要由呼吸道及肺两部分组成,现介绍这两部分的解剖数据。
(1)呼吸道:由气管和支气管及其分级组成。1气管。位于喉(第6、7颈椎)与气管发叉(第4、5胸椎)之间,成人全长为10~13厘米,由15~20个马蹄形的软骨环构成,上6环在颈部,下10~14环由胸骨柄后方进入纵隔,马蹄形软骨环仅占气管前面的2/3,后1/3无软骨,为纤维组织及平滑肌所包绕,为气管膜部。2支气管。成人气管在第4、5胸椎水平处分为左、右两个主支气管,两主支气管交叉成70°左右的夹角。左主支气管较右主支气管长而细,长约5厘米,与气管纵轴成40°~45°夹角;右主支气管较短而粗,长约2。5厘米,下行方向较垂直,与气管纵轴成角为20°~25°,故异物易落于右主支气管。3呼吸道分级。如气管为0级,主支气管为1级,以此类推,每经过一级就有一次呼吸道的分叉,向下直至肺泡囊,为第23级。成人气管如受到4。7~6。7千帕(35~50毫米汞柱)的外来压力时,便会使其受压而堵塞。第1~4级支气管的开放程度,受胸内压的影响,当胸内压超过管腔压4。9千帕(50厘米水柱),便会发生萎陷。第5~11的小支气管,主要支配第2级的肺小叶,其内径自3。5毫米降至1毫米,而其总截面积却逐级增加。用力呼气时,小支气管的管腔压可迅速升高至超过肺泡内压的80%以上。细小支气管位于12~16级分支气管段,从细支气管到终末细支气管,平均直径由1毫米减小到0。5毫米。终末细支气管段气道的总横截面积,为大支气管处面积的30倍左右。呼吸『性』细支气管(第17~19级)口径与终末细支气管相等,而肺泡管(第20~22级)的管壁实际上完全由约20个肺泡组成,构成肺泡管的肺泡约占肺内肺泡总数的50%,另有约30%的肺泡贮存在肺泡管及其直接分出的肺泡内。肺泡囊(第23级)为呼吸道分级的最后一级,形成盲端,每个肺泡囊由17个肺泡组成。
(2)肺:肺由肺泡、肺叶两部分组成。1肺泡。肺泡总数为2亿~6亿个,平均为3亿左右,肺泡的直径平均约为0。2毫米,其大小与肺容量成正比。肺泡的总面积为70平方米左右,其中约55平方米具有呼吸功能。2肺叶。每个终末细支气管连接15~20个肺泡组成的1个腺泡,12~18个腺泡构成1个小叶,小叶联合构成大叶,左肺有2个大叶,右肺有3个大叶。3肺叶在胸壁上的投影。双肺均被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上叶又被平裂分为上、中两叶。斜裂的体表标志:从第3胸椎高度起,斜向前下方直达锁骨中线与第6肋骨交界处。右肺的水平裂,相当于右前胸第4肋骨高度,平行向右边腋中线。4肺缘移动『性』。正常人呼吸时,其肺上缘(界)移动平均1~2厘米。肺下缘(界),其呼吸移动『性』,正常成人为6~8厘米,相当于两个肋间(两侧平均上下各移动3~4厘米,约1个肋间),但在腋中线、腋后线上移动度较大,可高于上述数值。
2。呼吸系统的生理数据有哪些()
2。
呼吸系统的生理数据有哪些
(1)肺功能单位:一般认为,这是一个由400根肺泡管和8000个肺泡组成的功能区域。当肺处在其总容量的3/4状态时,每个功能单位可容纳0。1~0。11立方厘米的气体,其中0。08立方厘米是肺泡容积,余则为通过终末细支气管的呼吸通道。
(2)正常呼吸:1呼吸类型。小儿为腹式呼吸,7岁左右至成人为胸式呼吸;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一般在9~10岁以后开始。2呼吸频率。小儿正常参考值,3000毫升/次。5呼吸无效区(死腔)。呼吸时,充盈于气管与支气管内的气体,均为呼吸无效区内的气体,正常为100~150毫升。
(3)胸内压:胸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在平静呼吸的全过程中,胸内压都低于大气压,故习惯上称为胸内负压。胸内压是由肺回缩力决定的,故其压力随着呼吸的转换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而且呼吸运动越强,胸内压变化亦越大。吸气时,肺扩大,回缩力增大,胸内压(绝对值)也增大;呼气时,肺缩小,胸内压(绝对值)也减少。平静呼吸时,吸气之末胸内压为…0。7~1。3千帕(…5~10毫米汞柱),呼气末胸内压为…0。4~0。7千帕(…3~5毫米汞柱)。关闭声门,最深吸气时,可达…12千帕(…90毫米汞柱);最大呼气时,可呈正值,高达14千帕(110毫米汞柱)。吸气时,胸内压加大,有利于肺的扩张;呼气时,胸内压减小,有利于肺的回缩。
(4)肺内压: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在平静呼吸过程中,吸气时,吸气肌收缩,胸廓扩大,肺容积增加,肺内压下降,低于大气压0。13~0。27千帕(1~2毫米汞柱);呼气时,肺内压升高,约高于大气压0。13~0。27千帕(1~2毫米汞柱)。用力呼吸时,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差值就会更大,进出肺的气量就越多。
(5)膈肌:膈肌下降1厘米,可使肺容积增加250~300毫升。
(6)胸围差额:正常成人,在深吸气及深呼气时,胸围差额为5~10厘米,平均为6~7厘米。呼吸衰竭者,胸围差额变小。
(7)氧(o2
)的运输:1物理溶解。血浆中的溶解度极小,在38c、一个大气压下,1毫升血浆中能溶解的o2
不超过0。023毫升。所以,即使在动脉血po2
为13。3千帕(100毫米汞柱)时,100毫升血浆中的o2
的溶解度也不超过0。3毫升,约占血『液』总o2
量的1。5%。2化学结合。进入红细胞中的o2
与血红蛋白(hb)结合,每100毫升血『液』中,以这种形式结合存在的氧气可达20毫升,约占血『液』总氧量98。5%。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是可逆的,1克血红蛋白可结合1。34毫升氧。当一氧化碳(co)存在时,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其结合能力是氧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的210倍。
(8)二氧化碳(co2
)的运输:1物理溶解。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比氧大,但每升血『液』中仅能溶解30毫升二氧化碳,仅占血中二氧化碳总量的5%。2化学结合。血中二氧化碳的结合形式有硫酸氢盐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两种,一般以前者为主,约占血『液』二氧化碳总量的88%,后者约占7%。
(9)二氧化碳(co2
)对呼吸的影响:二氧化碳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它是维持正常呼吸的重要生理『性』刺激。吸入气中,二氧化碳适量增加,可使呼吸加深加快。如吸入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到1%时,肺通气量即可增加;当增加到4%时,肺通气量增加1倍;但当增加到》7%时,肺通气量即不能再相应增加,以致使体内二氧化碳堆积,抑制呼吸中枢,即出现二氧化碳麻醉状态。
(10)肺的非呼吸功能:肺除具有呼吸功能外,尚具有防御、贮血、『液』体交换和代谢功能。肺血管在正常情况下,含血『液』约600毫升,其中大部分是在容易扩张的血管中。但因肺组织和肺血管的可扩张『性』大,故血容量变化也较大。深呼气时,肺部血容量可减到200毫升,深吸气时则可增高1000毫升。血『液』一次流经肺循环,其中所含前列腺素的90%、缓激肽的80%,去甲肾上腺素25%~58%,均被清除;而血管紧张素i的70%~80%,可转化为血管紧张素2。另外,血『液』流经肺循环一次,血脂含量可减少10%~30%。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更新周期,仅为18~24小时。
3。鼻腔的解剖与生理功能有哪些()
3。
鼻腔的解剖与生理功能有哪些
人的鼻子是一个很精巧的器官,它是空气进出人体的通道和门户,其内部解剖结构复杂精细,且对进入的空气具有湿润、净化、消毒等功能。从解剖上讲,鼻包括外鼻、鼻腔、鼻窦三部分,其中鼻腔与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病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鼻腔的前部叫鼻前庭,内有鼻『毛』,可以将空气中较大的尘粒阻留下来。鼻腔的外侧壁上有3级阶梯状排列、长条贝壳状的3个隆起,分别为上、中、下鼻甲,两鼻甲间的腔隙即为鼻道。
(1)上鼻甲:它的黏膜内存在着嗅『毛』的双极嗅细胞,还有嗅腺,其分泌物可以溶解含有气味的微粒,能刺激嗅『毛』产生嗅觉。上鼻甲的内侧面,以及与其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这一小块区域即构成嗅区。感冒鼻塞时,由于气流不能到达嗅区,或因嗅沟被肿胀的黏膜阻塞,可使嗅觉减退或消失。嗅觉对食欲有刺激作用,香喷喷的饭菜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从而有助于消化吸收,这就是感冒鼻塞使嗅觉失灵从而产生食欲不佳的道理所在。
(2)中、下鼻甲:除嗅区外的其余鼻腔黏膜即为呼吸区黏膜,包括中鼻甲、下鼻甲,还有相对应的内侧鼻中隔大部。呼吸区黏膜,主要由纤『毛』纤状细胞、杯状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每个纤『毛』柱状细胞表面约有100根纤『毛』。正常时,纤『毛』做从前向后摆动,每根纤『毛』每分钟约向后运动1000次。无纤『毛』的柱状细胞表面有300~400根微绒『毛』,能保持鼻腔的湿润。杯状细胞及黏膜下的黏『液』腺如浆『液』腺,能分泌大量的『液』体,只有在纤『毛』的不断运动下,这些『液』体才能向后(即咽部)流动,使黏膜表面被覆上一层黏『液』毯,这层黏痰毯起着十分重要的过滤、清洁、湿润和消毒等作用。
(3)黏膜下组织:黏膜下面的组织内有许多参与免疫机制的浆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还有能产生溶菌酸的组织细胞及能直接杀死细菌的白细胞。这些细胞是呼吸道大门的“警察部队”,它们向黏『液』毯内分泌溶菌酶、干扰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ga),起着杀死细菌、病毒等的消毒作用。由此可见,这层黏『液』毯的作用,对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的防治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呼吸道太干燥,分泌物很稠厚、很黏,那么纤『毛』的运动能力就差,致使鼻腔内分泌的黏『液』不能正常地向后流动,也不能不断地把含有细菌、病毒、尘粒的黏『液』带出鼻外,使黏『液』淤积滞留在鼻腔内,不仅起不到清洁过滤的作用,而且黏『液』的滞留也增加了细菌和病毒入侵黏膜的机会;如果黏『液』在鼻腔内干燥结痂,将会使鼻腔的防感冒及支气管炎等的能力大为下降。
4。中医学对肺脏功能的论述有哪些()
4。
中医学对肺脏功能的论述有哪些
肺脏位于胸中上焦,上通喉咙,开窍于鼻,下连大肠,现介绍其功能。
(1)主气:是指肺主呼吸,进行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所谓“肺朝百脉”,是指肺参与血『液』循环,将水谷精微输布于全身的功能。此外,中医学还认为“肺主一身之气”,五脏六腑、经络之气的盛衰,均与肺有密切关系。肺之气的功能发生障碍,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的疾病,常出现咳嗽、气喘、乏力、语音低弱、少气懒言等症状。
(2)主肃降,通调水道: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若肺气上逆,便会发生气喘、咳嗽等症状。人体水『液』的运行和排泄,不仅要有脾的运化转输,还有赖于肺气的肃降,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如果肺失肃降,就会影响水『液』的代谢,导致水湿停留,出现小便不利和水肿,故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肺气不能肃降,有时与肺气闭阻有关。因此,某些哮喘和水肿病,常配用开肺气的『药』,如麻黄、细辛、杏仁等治疗。
(3)主皮『毛』:肺与皮肤肌表关系密切,肺卫之气充盛,则肌表固密,皮肤润泽,身体抵抗力强,不易受外邪的侵袭;如肺卫之气不固,则『毛』孔疏松,易受外邪侵袭,甚则进而犯肺。
(4)开窍于鼻:鼻与肺相通,是呼吸的门户。肺有病时,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呼吸困难,甚至鼻翼翕动等。
(5)肺与发声有关:声音的发生,与肺气的作用有关。肺气盛则声音洪亮,脾气虚则声音低微;风寒犯肺,肺气壅塞,则声音嘶哑。
(6)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与大肠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关系。肺气肃降,则大肠功能正常,大便通畅。如大肠积滞不通,也能反过来影响肺气的肃降。在临床治疗上,有时可兼治肺来治疗大肠病,也可以兼治大肠来治疗肺的疾病。中医学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