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醉宝鉴 >

第186部分

醉宝鉴-第186部分

小说: 醉宝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五千算是给你的报酬,一会儿还要麻烦大哥您带着我们在村子里面转转,村子里面谁家有好东西我想大哥您还是比较熟悉的吧,有一位熟人带着我们去也不至于吃闭门羹您说是不。”司徒枫让他收着那五千块钱随口解释了一下。

    司徒枫交完钱后他就把这件黄花梨百宝嵌提盒拎在手中,宇文豪这才意识到身边的那位牟专家和柳亦辰之间的差距,他刚刚还抱有一丝幻想希望牟专家能早一步认出后面的那两句,可是等到最后宇文豪也没有等到。这个时候他心中已经对柳亦辰重视起来,想要结交这位年轻的鉴定专家。

    “恭喜司徒老弟得此佳品,柳专家的实力着实是让在下佩服的五体投地,在下看这位柳专家有些面熟,咱们两个以前是不是在哪里见过。”刚刚宇文豪并没有仔细的观察柳亦辰,现在他仔细的看完之后突然感觉他有些面熟,可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他。

    “我想你应该是在电视中见到过亦辰老弟,他就是最年轻的故宫博物院荣誉理事,也是老爷子的关门弟子,你刚才之所以没有认出来是因为他在上电视的时候故意把自己化妆的比较老成一点。”司徒枫现在的心情非常好,完全没有来的时候那种心焦不安的心情。

    “怪不得能有如此眼力,柳老弟你的事情我都有耳闻,不见外的话您就叫我一声豪哥吧,今天的事情也是我考虑的不周,不过我是真的想把这件东西买下来送给司徒老弟,也算是给司徒老弟的一点报答。

    前段时间司徒老弟帮我解决了很多困难,上次我看他对这件东西非常喜欢,这不是回去时候就派人找到了牟专家,我们两个就急急忙忙赶到这边,我也是怕这件东西被别人买走,就一时间忘了通知司徒老弟,没想到的是你们今天也来到这边。”

    宇文豪说的这些都是实情,司徒枫听完之后倒觉得自己有些小心眼,还把人家当成过来截胡的人了。司徒枫笑笑表示这件事情就不用放在心上,要不是因为柳亦辰恰好回家这件东西恐怕他们还买不到。柳亦辰告诉司徒枫这件东西等拿回家的时候再做一下清洁,本来挺完美的一件黄花梨百宝嵌提盒,被搞成现在这个样子。

第二百七十三章 竹木牙角() 
第二百七十三章 竹木牙角

    这位户主请司徒枫他们稍事休息,他先去把这些钱存放一下,然后再带着他们去到村里其他人家转转。等那位户主离开这里后宇文豪问到柳亦辰:“亦辰老弟你的知识果然渊博,这提盒除了黄花梨做成的还有没有其他材料制作的?”

    “这提盒除了像今天见到的这个用黄花梨做成的,常见的还有紫檀、象牙、竹制、红酸枝的提盒。”柳亦辰喝了口茶简单的回应了宇文豪一句。那位牟专家也是坐在一旁聚精会神的听着柳亦辰所说的一切,因为他知道自己和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差距实在是太大。

    “亦辰老弟你能仔细的讲解一下这些提盒,让我也能更多的了解它们一下,我对这些东西没有司徒老弟研究的透彻,他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些东西,我可能更多的是看中它们能够我带来多少利益,别嫌你豪哥低俗,毕竟咱们的圈子不同。”

    宇文豪这人身上倒是有几分豪气正是人如其名,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柳亦辰干脆把这几种提盒和他介绍了一下:“人出生后从学校步入社会第一目的就是为了逐利,这也是为了满足你在日常生活中的所需,有这种想法并没有什么不对,更何况豪哥你还是个商人,商人要是不逐利的话那还去做买卖干啥。

    那我就和你们说说刚才的那几种提盒,首先这黄花梨的提盒就不用说,咱们先说说这紫檀提盒,其实这紫檀料和黄花梨一样,都是备受皇家推崇。天朝自古以来就有崇尚紫檀之风,是最早认识和开发紫檀的国家。

    到唐朝的时候,已有诗为赞,王建宫词之九七云:“黄金捍拨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孟浩然之凉州词也云:“浑成紫檀今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可见唐代已经知道紫檀是做琵琶槽板的好材料。

    到了明朝的时候海上交通的发展和郑和下西洋,沟通了与南洋各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各国在与中国定期和不定期的贸易交往中,也时常有一定数量的名贵木材,其中包括紫檀木。但是这对中国庞大的统治集团来说,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于是明朝政府又派官赴南洋采办。

    到明朝末年,南洋各地的优质木材也基本采伐殆尽。尤其是紫檀木,几乎全被捆载而去。截止到明末清初,率当时世界所产紫檀木绝大多数尽汇集于天朝。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为明代所采,有史料记载,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采过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节不直。根本无法使用。

    这是因为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殆尽,清时尚未复生,来源沽竭,这也是紫檀木为世人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清朝中期,由于紫檀木的紧缺,皇家还不时从私商手中高价收购紫檀木。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购紫檀木的记载。

    这时期,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不论哪一级官吏,只要见到紫檀木,决不放过,悉如数买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织造机构。清中期以后,各地私商囤积的木料也全部被收买净尽,这些木料中,为装饰圆明园和宫内太上皇宫殿,用去一大批;同治、光绪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寿过后已所剩无几;至袁世凯时,遂将仅存的紫檀木全数用光。

    紫檀提盒通体采用上等紫檀木制作,不易变形破裂,适于随身携带,具有较强实用性,置于案头可作为文房用具储藏玉石、印章、小件赏玩等。用紫檀制作的提盒通常木纹清晰细腻,发色沉稳浑厚,造型简洁,典雅贵气。”

    柳亦辰一口气不仅把紫檀提盒向宇文豪讲述了一下,就连紫檀木料的来历也捎带着解释了一下,宇文豪和那位牟专家两人已经完全听得入迷,直到柳亦辰喝茶喘气的这个功夫他们两人才如梦初醒,从他们两个人的表情中就可以看得出来想继续听柳亦辰往下讲。

    柳亦辰笑笑和他们两个说让他先休息休息,一口气说那么多嗓子的确有些干。宇文豪赶紧起身给他沏好茶,柳亦辰感觉嗓子舒服一些然后便继续往下面说:“刚才咱们说了紫檀提盒,下面咱们再来说一说这象牙提盒。”

    “象牙提盒的雕刻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有装饰性,素以精细工整、玲珑剔透而闻名于世。清朝的象牙提盒将各种牙雕制作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括囊镂空,透雕,浮雕,拼接组合,深雕等。

    尤其镂雕一项极意匠之能事,将象牙磨成极薄片面,于其上雕出细如发丝的镂空万寿锦地纹、编织锦地纹,工序繁琐,颇费时日,稍有不慎,前功尽毁,然虽繁却不减其工,独以奇巧为胜。

    从先秦时期的百工,到清代的皇家造办处,匠作文化一脉传承,历史悠久,匠作技法不断提升与创新。各种别具匠心,近乎天成的珍品瑰宝层出不穷,彪炳奕叶。向以质厚色美光洁如玉著称的清代象牙雕品,更是中国古代工艺精品中的典范。

    传统牙雕艺术是中国雕刻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博大的文化,饮誉寰宇。特别入清以后,随着匠作行业的整体发展,中国传统的牙雕工艺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先后兴起了北京、江南、广东等牙雕流派,清宫内务府造办处还特设了专司牙角雕刻的“牙作”,云集诸派名家供奉内廷。

    故宫博物院所藏镂空象牙灯、象牙席,据载都是广东制品。广州牙雕工艺有悠久的历史,富有装饰性,素以精细工整、玲珑剔透而闻名于世。广州地处南方沿海,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质地细腻的象牙精雕细刻,层层雕镂,而作品又不易脆裂。

    清康熙海禁以后,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惟一港口,使得东南亚等地的象牙大量输入广州,这种得天独厚的地位,为牙雕工艺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广东牙雕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其工艺远远超过了其它地方,成为全国之冠。

    我以前在故宫博物院的时候见到过一件象牙镂雕染色八仙福寿图提盒,那件提盒是清代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牙作出自广东籍匠人之手的城出之作,代表清代象牙雕刻的突出成就。器由盖、三层篮筐、底座和提梁组成,各种牙雕制作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括囊镂空,透雕,浮雕,拼接组合,深雕等。

    尤其镂雕一项极意匠之能事,将象牙磨成极薄片面,于其上雕出细如发丝的镂空万寿锦地纹、编织锦地纹,通体所用镂空牙片共46块,工序繁琐,颇费时日,稍有不慎,前功尽毁,然虽繁却不减其工,独以奇巧为胜。

    盖状如清代官帽,中心有顶,顶似宝瓶,中为镂空圆球,层层可转动,每层球面花纹均为不同,此为广东牙雕之特色,谓之“鬼工球”。以盖顶为中心自上而下分出六道染色花框连接各块牙片。所有边框均饰以卷草花卉和乳钉纹,底座各面镂雕卷草花卉。

    提梁两边深雕更为精彩令人叹为赞绝。共雕出群仙贺寿图,八仙及其它神仙十数人。诸仙姿态各异,形体虽小但面目清晰,灵动传神。雕刻刀工纯熟精练、柔畅明快,以刻纹如丝、微如毫发的刀锋见其精湛的功力,刀刀锋棱毕露,不见败痕,具有一种奇峭清新、气韵生动之感,其雕工非一般功力所能及。”

    “小柳说的不错,不过现在这象牙制品还是尽量不要买的好,毕竟现在这样的东西也不是生活必需品,如果想要买象牙制品还是尽量去买以前老祖宗留下的,要不小柳你休息一下,剩下的那两种提盒我来和他们说说吧。”孔叔听柳亦辰的嗓子有些不舒服所以提议道。

    “行,孔叔剩下的那两种麻烦你来说一下吧,我这嗓子的确是有些不太舒服,如果再说下去恐怕我这嗓子就真的要报废掉。”说完柳亦辰赶快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润润嗓子,孔叔继续柳亦辰的话题说着。

    “古代的提盒大多数使用竹子制成,四框、盒底、提梁使用较厚的竹劈,外表四周以细小的竹片织成,内层盒全部使用大漆涂料,以实用为目的。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湿润,特别适宜竹子生长。因其取之容易,价格低廉,故早年间竹制提盒的使用在南方比北方更加普及。

    红酸枝因有酸香气,广东称之为“酸枝”。明清,尤其是干隆以后很受上流社会推崇。酸枝木主要产于东南亚各国,结构致密,质地温润,纹理细腻,可沉于水,因为剖开后有一种略酸的香气故而得名。采用进口的上红酸枝为材做成的红木提盒,通常制作工艺考究,精雕细刻,气派简洁壮重,纹理精美。

    为了节省咱们的时间我就长话短说,作为一件盛放食物的餐盒能够被古人做的如此精美雅致,可见当时的匠人花费很大的心思来制作这件东西。这件明朝末年的黄花梨百宝嵌提盒至今依然保存的很好是因为它是当时的奢侈品,四百年以来的使用环境比较好,更重要的是黄花梨木质的稳定性。

    百宝嵌是嵌在木头里的,而木头会抽胀,如果木性比较大的木头抽胀得就厉害。到干燥的时候使劲缩,湿润的时候使劲胀,经过几次反复就会把上面嵌的东西全都挤出来了。所以我们再逛古玩市场或是在博物馆看的时候,会发现很多过去有百宝嵌的上面嵌的东西都已经丢失。

    而这件东西上面嵌的百宝嵌一点都没掉,可见这块木头木性有多么的稳定。刚才我看了一下这块木头是二膘,你们可能不明白什么是二膘。同一棵树上的木头,中心是最不稳定最容易开裂的,还有边上皮子也容易受损,而介于中间这一块位置是最稳定的,基本都看不见木纹,这一看就是二膘的位置。”

第二百七十四章 磁州窑枕() 
第二百七十四章 磁州窑枕

    “姜还是老的辣,没想到孔叔居然把这件东西给所用的木材位置都能看出来,枫哥今天你算是捡了一件宝贝,这件东西远不止现在咱们所看到的这个样子,等回去我帮忙把这件东西清理出来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当柳亦辰说完这句话之后就看到这家的户主从里面的房间走出来,他告诉柳亦辰现在可以带他们去村子里面转转。

    这一行人拿好东西跟着这个男人出了院子,司徒枫先把这件东西放到车子上面,然后才跟着那个男人去到别人家里看看。路上的时候他们知道这个男人叫做冷向荣,村里面的人都叫他冷面,他平时都是一副冷冷的面孔见到人说话的时候很少有笑容,除非是遇到特别开心的事情他才会一改他平常高冷的风格。

    冷面带着柳亦辰他们去了几家,不过这些人家都说自己家中没有老物件,要么就是说自己家的是祖上传下来现在还不想卖。就这样他们一行人连续问了七八家都是这种情况,正当他们几位快要失去信心返回宁海的时候,冷面突然和他们说道:“要不咱们去东头老光棍家去看看吧,别看他现在是光棍可是他家在以前的时候那可是地主啊。”

    “保不齐他家就会有什么赚钱的好东西,只是我这也有段时间没去他家也不知道今天家里面有没有人,小的时候听我爷爷说过他家的事情。他家以前在我们这个地方也算是非常富裕的人家,直到打地主分田以后他家里才家道中落。不过再怎么样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老光棍一辈子没结婚。”

    “也许这老哥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吧,你不是经常去他家里那他家里面有没有值钱的东西你应该比较了解吧。”司徒枫他们边向老光棍家里走边回了冷面一句。“我经常去他家那也是因为我们两家以前就有过交情,所以没事儿的时候就回去找他喝点酒聊聊天,他也和我说过他家以前辉煌时候的事情,不过他至于为什么到现在没有结婚他倒是一次都没有和我提过。”

    就这样一行人聊着天,冷面还时不时的和他认识的人打着招呼,顺便询问一下别人家中有没有祖上留下来的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