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侠义忠烈传 >

第86部分

侠义忠烈传-第86部分

小说: 侠义忠烈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就是为何伏王这几年极少走出伏王府的根本原因了!

    至于其子,也就是身为当今武林中绝顶至尊的黯月公子,曹邍告诉皇帝也无需太过担心了。

    因为和黯月公子功力相仿的南翰离与东赤阳,为了阻止这场阴谋,早已经联手一处站在了当今皇帝一边。

    有这二人在丹桂城去制衡黯月公子,如今的伏王势力,就剩下他安插在朝中的那帮亲信以及驻防京都的军队了。

    所以此刻当务之急,是如何夺回伏王手中节制兵马的‘虎符兵权’,和收回驻防伏羲城的‘神威营’和‘飞羽营’以及皇宫羽林兵甲禁军之统辖权。

    这节制兵马的‘虎符’可在伏王手中,现在想收回来是不可能的!

    而且在明面上去控制‘神威营’和‘飞羽营’以及禁军这三支军队的指挥权宜,势必会让伏王知晓,从而招致伏王的反击!

    同时亦会暴露己方行动的最终目的,这不可取!

    因此这几件事情就只能在暗地里想方法去解决了。

    皇帝一听,是频频点首称是。

    皇帝正是担心这节制兵马的‘虎符’不在他手中,他并没有指挥军事力量的权限!

    一旦若是和伏王翻脸,那后果真是不敢去设想了。

    皇帝早先也有防范,已经将早年间自己精心训练的一批皇族子弟,调至身边守护。

    但是这批皇族子弟虽然修炼的是上古秘籍的功法,这武技也端地了得。

    怎奈是人手有限啊!

    这些皇族子弟加在一起也不过三十余人,他们只能用作皇帝贴身护卫之需。

    再说这三十余人的力量,别说是去和驻防的‘神威营’与‘飞羽营’的数万兵甲勇士比,就连和防御皇宫的五千羽林兵甲禁军去比,那也不过是弹丸之力,难以起到扭转时局的决定作用!

    这正是皇帝一天到晚不得安心的原因。

    听了曹邍的建议,皇帝问曹邍有何妙计。

    曹邍笑答曰“此事若说难时,那他也难。若说不难时,其实也简单。”

    接着曹邍就将自己和南翰离商议的办法,细细地说了出来。

    南翰离与曹邍的意见是把收回‘虎符’和控制‘神威营’和‘飞羽营’之事缓一缓,而优先解决掉护卫在皇宫中的羽林兵甲禁军。

    这护卫皇宫的羽林兵甲禁军总归禁卫大都统节制,下辖五个营的兵甲禁军。

    每一营都有一名禁军统领负责,其下各有十名‘百人尉’。

    而每个‘百人尉’则统领着一百名的兵甲禁军。

    南翰离与曹邍的办法是,对于伏王指派的羽林禁军大都统,皇帝无需去动他。

    可以绕过那名伏王委派的亲信大都统,而去和其下的五名禁军统领们联系。

    皇帝只需暗中进行一番测试,看看五名禁军统领中哪些是心怀忠义的勇士,这些人是可以立即纳入皇帝能指挥的力量中去的。

    而对于那些藏奸耍滑之人,就寻个借口将他们调离开皇宫。

    如若不然就干脆将奸猾者暗中处置掉,然后从皇帝培养的这三十余名亲随中挑选人员去任职。

    这样既能稳住伏王,又能在暗中控制住防御皇宫的五千羽林禁军。

    等把五名禁军统都安定了后,就能直接架空那名禁卫大都统,从而达到控制羽林禁军的目的。

    有了这五千羽林兵甲禁军在手,就能够对伏王展开行动了。

    至于驻扎都城的数万‘神威营’和‘飞羽营’的兵甲勇士,只要皇帝能第一时间制住伏王,不给他用‘虎符’往外发布指令的机会,就能够让‘神威营’和‘飞羽营’的兵甲勇士们,安安静静地待在营中了。

    再说了,只要控制住伏王后,那节制兵马指挥权限的‘虎符’,还不就直接被收回了吗?

    还有那‘神威营’和‘飞羽营’中的兵甲勇士们,也绝非都是些奸恶之人。

    他们中的大多数应该是能够分辨是非效忠皇帝,效忠朝廷的!

    因此只要事后让皇帝的亲随护卫,带着皇帝的圣旨去营中,告诉他们伏王因谋逆已经被擒获。

    皇帝只擒拿首恶与死党,众将士只要效忠当今皇帝,就能赦免其原先的过错。

    如此是应该能解除这些危险了。

    所以解决伏王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在暗中将五千羽林兵甲禁军给控制住,再图后继剿灭伏王的举动。

    皇帝听后觉得有理,当即暗地里颁布下数道旨意。

    皇帝让身边的亲随皇族子弟们,拿着颁下的旨意,去暗中测试那五名禁军统领。

    而曹邍则将朝中的一众官员们细细地梳理了一遍,将那些伏王指派的大员一一记下。

    这些人是要在控制伏王时,也一同被拿下得共犯。

    皇帝暗中派出的亲随护卫们,暗藏着皇帝的亲笔手谕,对护卫皇宫的五名禁军统领进行了逐一试探。

    经过了数日地探试,这些亲随护卫们给皇帝带来了好消息。

    那五名禁军统领里,有四人是可信赖之人,只有一名禁军统领的态度比较暧昧。

    虽然那名禁军统领做出了效忠皇帝的表态,但是其话语和行为,却证明其有极浓厚的观望情绪。

    皇帝和曹邍一番商议后,觉得此人应该是立场不够坚定之人。

    不过若是要将其换掉,那他肯定会立即倒向伏王那边。

    若如此,则剿除伏王的行动必将败露。

    若图省事直接将之除掉,那还需准备下许多的言语,去小心应对那名大都统和伏王的盘问方可。

    一旦言语不当出现了纰漏,同样会暴露出随后的行动。

    所以杀人只是万不得已之下的最后一招险棋,能不用就应当尽量避免。

    思之再三,为了保险起见,曹邍觉得暂时不动他,而是让皇帝派出五名亲随,分布到这五名禁军统领身边去。

    一来是为了便于行动时统一号令,二来则是起到监视的作用。

    若发现那名立场不坚定的禁军统领有异动,那时再将其立即除掉即可,随后由那名亲随担负其禁军统领之职,去统辖那一营的兵甲禁军。

    皇帝听后,也是点首赞许,一切就依着曹邍设计去办。

    做好了这些事情,曹邍开始着手解决伏王身边两个最为难惹的人物,莫南天和莫惊天兄弟了。

    曹邍想到了南翰离临去前曾对其说过,对于这两人,应该分而治之。

    南翰离临走前曾经交给过曹邍两封书信,那两封信有一封是写给曹邍得,另一封则没有署名。

    曹邍在将事情汇报给皇帝后不久,就将写给他的那封信笺取出来看过了。

    当时曹邍一看写给他的那封信,当即让他喜上眉梢。

    南翰离在信笺内详述了他对漠北三雄的看法,认为这漠北三雄的老大莫南天,虽是难分正邪,但是其极为看重兄弟手足之情!

    而莫惊天由于和黯月公子关系暧昧,所以比莫南天要难把握些。

    不过既然莫南天看重兄弟之情,就正好加以应用了。

    南翰离在信笺中告诉曹邍,漠北三雄中莫北风之死,实际上是被黯月公子和朱罗国的武者们给暗杀得!

    具体来说,南翰离倾向于黯月公子借用西飞云之名,在莫北风返回丹桂城的路径上,击杀了他!

    而南翰离对这种看法的推测,已经全部写在另一封信内了。

    南翰离告诉曹邍,就是要曹邍想法去单独地约见莫南天,将这封信交到其本人手中。

    等莫南天看了信中所写之分析后,应该就会有所反应了。

    南翰离估计莫南天看过后,会有三种结果。

    最好的结果是莫南天相信了信笺中的分析,他会劝说莫惊天一道离开伏羲城,从此断绝和伏王以及黯月公子的往来,这样就等于是直接砍去了伏王此刻最为强力的两只臂膀。

    而稍差些的结果,是莫南天半信半疑。

    但是只要莫南天心生疑虑,就能够让其分心去猜想这些事情,这样莫南天势必不能尽心维护在伏王身侧。

    那时曹邍只需关注莫南天的动作,只要其心生懈怠,就等于分散了伏王身边的护卫力量。

    这时便可以安排强力人手突袭伏王府,去将伏王控制住。

    一旦控制了伏王,这大势一去时,相信莫南天和莫惊天自会散去。

    当然喽,最坏的打算也需想到,就是防止莫南天死心塌地的追随伏王。

    因此在将这封信交给莫南天时,一定要做好前期的所有准备方可。

    到时若是莫南天死心要助伏王,那就只有强攻之法可行了。

    正是知道风险存在,曹邍并没有急着去找莫南天。

    曹邍一直等到皇帝把护卫皇宫的羽林兵甲禁军控制住后,方才去实行南翰离信中所写的事情。

    这一日,曹邍从皇帝那里要了道手谕,随后拿着这道手谕,他便直接去往伏王府。

    尚未行至王府门前,曹邍就早早地落了轿,缓步而行。

    王府门前值守的兵甲勇士见到身穿着朝服而来的曹邍时,便有一名值守统领迈步而出,迎了上来。

    这名统领从朝服上便能分辨出曹邍的身份,当即是客气的揖礼,道“请问大人前来王府,所为何事还需告知属下,属下知道了,也好进去为大人通禀啊。”

    曹邍见那统领倒是颇有礼仪,不似寻常门禁的那般刁钻嘴脸,于是微笑道“呵呵。我乃是都察院都御使曹邍,今奉了皇帝手谕,特来王府询问一下王子殿下婚事筹办的如何了?”

    “顺便还想问问,殿下选定的吉日是几时?皇帝也好着人前去迎接啊。”

    那统领一听是总都御使奉旨而来,哪敢怠慢呢?

    道了声‘稍等。’,那人便一溜小跑地进了王府。

    不多时,就见在数名卫士的守护下,王府的总管走出了大门迎向了曹邍。

    略一寒暄后,这总管就引领着曹邍走进了伏王府。

第117章 策反之举() 
御史大夫曹邍yuan随着王府总管的引领,来到了王府议事的大殿内。

    招呼曹邍落座后,那总管要曹邍略等上片刻,用些茶点,一会儿伏王爷穿戴齐整了,自会前来亲迎皇帝谕旨。

    曹邍一听,忙摆手笑答曰无需如此多礼!

    曹邍取出了皇帝的手谕,交给了王府总管。

    曹邍告诉总管,说当今皇帝一是急于想见到久别的皇侄儿,因此才让他来过问一下,至于皇帝的手谕,就让总管代为转给伏王爷就是了。

    二来么、这皇帝让他来,还为了另一件事情。

    曹邍说皇帝想知道闹腾的沸沸扬扬的圣杯被盗之事的情况,现在处理的如何了?

    因为皇帝听闻派往丹桂城协助督办此事的漠北道开远府的兵都统,莫大侠和莫三侠返回了伏羲城,所以特意让曹邍前来知会一声,要莫大侠明日去一趟皇宫。

    皇帝想询问一下此事目前的进展状况。

    曹邍将这些事情交代清楚后,略微坐了会,就告辞而去了。

    临去时曹邍再三嘱咐那总管,一有伏王子殿下的消息,就报于皇帝知晓。

    送走了曹邍,王府总管将皇帝手谕带给了正在禁宫中等待消息的伏王。

    那总管禀告伏王,说皇帝想过问一下圣杯被盗之事的进展情况,让莫南天明日进宫面见皇帝。

    伏王打开皇帝的手谕一看,无非是些关怀的话语,还有询问和宁王府联姻之事,筹备的如何了,只要有需求,尽管开口就是了。

    看了皇帝的手谕后,伏王结合刚才总管所言和手谕里的内容来看,皇帝对即将发生的颠覆危机,并未感知。

    伏王由此猜测自己这方的隐藏功夫还是十分到位得!

    因此伏王认为南翰离在暗中并未能见到皇帝,将他阴谋揭发。

    伏王心情倒是放松了许多,想想这莫氏兄弟即被黯月公子招入了朝廷,那就是朝廷官员了。

    按理这二人返回后,是必须要去都察院内述职,说一说自己的近况。

    所以伏王对于皇帝要见莫南天之事,并未有太多的想法。

    因为莫氏兄弟对于自己父子的谋划,是毫不知情得,即便是皇帝有疑心,那从莫南天这里,也查问不出一丝信息。

    再说像莫氏兄弟这般的武林豪强,惯于江湖闯荡,不喜官场礼节束缚。

    他们见皇帝,自然会有许多隔阂存在,倒不必担心他和皇帝之间能产生出什么火花来!

    因此让莫南天去见皇帝一事,这伏王自是不会反对了。

    不过伏王反复叮嘱总管,明日可以让莫南天进宫去拜见皇帝,但要总管告诫莫南天,见了皇帝,为人还需拘谨些、话语还需谨慎些方好。

    那总管又和伏王商议了一阵,方才去寻下榻在王府内的莫南天。

    寻到莫南天后,总管大人言明了明日皇帝要召见他的事情,并嘱咐莫南天,虽然他是王子殿下招入朝廷的,可以不受朝中其他官员的节制,但是毕竟是天朝官员,还需要维护皇帝颜面。

    明日必须要去皇宫拜见皇帝,并叮嘱面见皇帝时一定要谨守臣下的礼仪,而对于皇帝的问话,自己也需谨慎些回答,去小心加以应对。

    这江湖中人,最烦的就是这种繁缛礼节。

    因此莫南天听说要让自己去拜见皇帝,当即是一脸的不耐。

    而那总管在见到莫南天此番不喜的由衷表情展露,心中自然是满意得!

    因为只要莫南天心生反感,就会和皇帝之间有隔阂存在!

    这必定会让莫南天在见到皇帝时,只是草草应对一番,而不会有什么过深的交谈了。

    如此之下,是问不出什么情况的。

    等总管离去后,莫南天找来了莫惊天,兄弟二人当即议论起来。

    二人久居江湖,历经风雨,一番商议下,对于此次皇帝的突然召见,便有了自己的疑虑。

    他二人虽然是天朝官员,但是极少有机会现身伏羲城。

    原来若到伏羲城中,都是黯月公子打点他兄弟三人的日常活动,根本就不会去见皇帝和那些朝中的官员,因此这满朝的大员里,其实并没有人认得他兄弟的颜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