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政策·实务·案例 >

第111部分

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政策·实务·案例-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6。3。3 战后日本对外贸易的政策与措施

    二战后,日本的外贸政策是随着日本经济形式的变化和日本在世界市场上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实行严格的外贸管制;此后,逐步实行了贸易自由化。其贸易政策的总发展趋势是从对进口限制由严格向逐步有选择的放松,贸易自由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鼓励和促进出口是其一直奉行的贸易政策。

    1。从限制进口到进口自由化

    二战后至50年代,是日本进口限制最严格的时期。1949年12月,日本颁布了《外汇与外贸管理法》,对外汇和外贸直接进行管制,20世纪50—60年代日本进口税一直呈递增趋势。进入6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日本『政府』不得不废止了各种管制进口的行政措施,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1960年颁布《贸易与外汇自由化计划大纲》并开始实施,日本的贸易自由化率从1960年4月的41%上升到1964年4月的93%左右,直接管制也逐步过渡到关税政策。70年代以后,日本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1979年12月颁布了《新外汇法》,对进口受限制的商品由1970年的90种减少到1979年的27种,限制进口品种的比率降到3%,进口自由化比率达97%。80年代以后,日本贸易收支顺差不断扩大,同其他发达国家贸易摩擦迭起。为缓和外贸摩擦,日本『政府』通过简化进口手续、降低进口关税、完善进口信贷体制、扩大制成品进口等措施,使日本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越来越高。

    2。鼓励出口的政策

    二战后,日本一直奉行鼓励和促进出口的贸易政策。其出口战略主要集中在不断提高有关产业的效率、质量和生产率上。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日本振兴出口的政策措施有:1954年成立了财团法人“海外贸易振兴会”(1958年改称“日本贸易振兴会”),专门为日本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服务;对出口企业实行出口优惠融资制度,设立了日本进出口银行融资制度、出口保险制度、外汇资金贷款等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的出口。

    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继续推行振兴出口的贸易政策,完善了振兴出口贸易的有关制度和措施,并推行多元化的出口贸易政策,迅速促进了出口的扩大。

    70年代,日本重视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和市场多元化政策,并加强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

    80年代,在继续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迫于对美欧贸易摩擦的加剧,日本开始向“有节制的出口”转变,宣扬“海外投资立国”的思想,鼓励企业对外投资,以替代直接的商品出口。同时,鼓励区域经济合作,谋求日本经济的国际化,也为更进一步的对外贸易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经济的这种成功与不断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戛然而止,20世纪90年代十年内的年均gdp增长下降到0。6%。失业率从1990年的2。3%上升到2002年的5。4%。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以出口导向型为特征的日本经济出现了由于出口减少而制造业缩小、进口增加代替了国内生产的现象;二是制造企业持续到海外投资,以致造成国内投资萎缩、社会需求流失等严峻的局面。这种局面迫使日本不得不重新审视其自身到目前为止参与东亚国际分工的状况,进而进一步调整其战略目标和形式。然而,不管日本『政府』如何努力,日本经济至今依然不景气。

26。4 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对外经济贸易() 
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主要包括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另一类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此类国家或地区从上世纪60年代亚洲“四小龙”开始,主要包括巴西、墨西哥、埃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下面以亚洲“四小龙”为例,研究分析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一些共同特征。

    在20世纪60—80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发展,其成功的发展道路和较高的增长率为世人称奇。因此,研究“四小龙”的发展道路,对发展中国家确立经济发展理论、模式和制定政策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26。4。1“四小龙”经济发展状况与特点

    亚洲“四小龙”即新加坡、韩国及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自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是世界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典范。这四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增长速度快

    20世纪50年代,“四小龙”经济非常落后,但经过战后30多年的发展,迄今已进入发展中国家的最高发展水平行列。在20世纪60—80年代中期,新加坡的gdp平均实际增长率为9%,韩国为8。4%,中国台湾为9。1%,中国香港地区为8。2%。这种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是少见的,它不仅大大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和地区5。3%的平均增长水平,也大大高于发达国家4%的平均增长水平。以人均gdp衡量,2007年韩国19624美元,而新加坡、中国台湾省和中国香港地区分别为34152美元、16274美元和29149美元,这些数据已接近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同期水平。

    2。经济增长的外向型程度极高

    20世纪50年代,“四小龙”经济处于起步阶段,除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外,中国台湾和韩国属内向型经济。60年代中期以后,“四小龙”提出了“出口为生命线”、“出口第一”等口号,使出口增长的成效相对显著。自60年代中期以来的20多年时间里,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出口贸易平均增长率在18%左右,中国台湾和韩国的出口贸易年平均增长率达25%以上。1980—1987年,发达国家出口年平均增长率仅为3。7%,发展中国家为1。1%,而新加坡为6。5%、中国台湾为15。3%、中国香港为13。7%、韩国为14。8%。由于“四小龙”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力地带动了“四小龙”的经济发展。

    3。工业化进展迅速

    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四小龙”的经济结构按『性』质可分为两种类型: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贸易型,对外贸易是它们的主导产业,其他部门都是为对外贸易服务的;韩国和中国台湾还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主要是一些轻纺部门。60年代后的20多年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逐渐成为它们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支柱,国民经济中农业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不过,“四小龙”的工业起初还是以劳动密集型部门为主,进入70年代后,都不同程度地向重工业化和高科技化转移。从1965—1987年,机械、运输设备和其他制成品在出口结构中的比重变化是:中国香港由87%提高到93。7%,韩国由59%提高到92%。由此,亚洲“四小龙”在二战后不到30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压缩型的工业化,由传统的农业经济或转口贸易经济转变为现代工业经济,比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少用了70多年时间。

    26。4。2“四小龙”的外贸发展战略

    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具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主要的推动因素应该是它们都实行了适宜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中包括适宜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和政策。“四小龙”中除了中国香港长期实行自有经济政策外,其他都是在『政府』的干预之下,通过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的。在对外贸易方面,“四小龙”贸易发展战略主要分为进口替代、出口导向以及国际化、自由化和科技化战略阶段。

    1。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阶段

    20世纪50年代,即战后的经济发展早期,亚洲“四小龙”中的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都经历了一个进口替代战略阶段。其实质是:以本国或本地区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取代了从国外进口产品,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并希望以此来逐步实现工业化。

    经过进口替代战略阶段,亚洲“四小龙”以轻纺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它们均属于领土狭小、消费有限的国家或地区,内部市场已经不足以容纳迅速发展起来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另一方面,随着世界『性』产业结构的升级,美国等发达国家转向资本密集型工业,其国内市场所需的劳动密集型消费品的相当一部分,改为由进口解决。这样,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步转向出口导向贸易战略阶段,走国际市场寻求出口。其基本内容是:大力引进国外资本和技术,结合国内的廉价劳动力,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基础和基础工业设施较好的条件,发展出口加工和装配工业,通过扩大对外贸易,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2。国际化、自由化和科技化战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受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又进入了一个调整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步伐的加快,金融国际化和自由化趋势增强,贸易摩擦加剧。面对这些背景,深深卷入国际分工的亚洲“四小龙”也需要调整发展战略,重新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这一战略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科技升级和工业结构高级化,经济结构多元化以及经济的国际化和自由化。

    尽管亚洲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国家,近些年开创的增长型经济取得了奇迹般的成就,但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将增长型经济转化为创新型经济,吸收外国经济,推动技术产业化,摆脱对外国直接投资的过度依赖,这样才能克服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

26。5 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对外经济贸易() 
26。5。1 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对外贸易概况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小,且呈下降趋势。20世纪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在各州的分布中,50年代,亚洲第一、拉美第二、非洲第三;60年代以后,亚洲发展较快,非洲也较快,缩小了与拉美的距离。

    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韩国、印度、巴西、新加坡、墨西哥、阿根廷、巴基斯坦、泰国和马来西亚约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成品出口的70%以上。在整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贸易中,石油出口国家贸易始终处于顺差地位。

    战后初期,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进出口商品结构上,主要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如农产品、矿产品),进口则以工业制成品为主。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比重中有所提高。

    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主要贸易对象是发达国家,但比重在下降。1970年向发达国家的出口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总出口额的71。6%,1995年下降到55%,同期从发达国家的进口占整个进口的比重从72。2%下降到57。3%。

    26。5。2 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对外贸易的基本特点

    1。对外贸易的『性』质发生改变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性』质发生了如下改变:

    (1)不少发展中国家收回外贸主权,建立了自己的对外贸易管理结构和企业,管理和经营对外贸易。

    (2)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了相应的对外贸易政策和贸易模式。

    (3)对外贸易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对外贸易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外汇;对外贸易成为引进外资的重要基础和保证;通过对外贸易开拓市场;通过进口解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设备和原材料;通过对外贸易,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管理技能。

    (4)组织经济贸易集团和原料输出国组织,开展南南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权益。

    (5)组织“77国集团”,积极开展建立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的斗争。

    2。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长期以来,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因此,其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很小。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前,占全球人口20%的发达国家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和出口市场份额的82%,而占全球人口75%的发展中国家分别仅拥有14%和18%的份额。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断好转和发展,其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正逐步上升,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要明显超过发达国家,有的年份甚至超过1倍以上。如在1992年和1993年,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增长率分别为10。1%和7%,而发达国家仅分别为4。8%和3%;同期商品进口增长率,发展中国家分别为15%和10。3%,发达国家则相应为4。9%和2。2%。据世贸组织《2001年国际贸易统计》称,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量增长了15%,以美元计算的出口额增长了24%;商品进口量增长了15。5%,以美元计算的进口额增长了21%;1990—2000年10年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量增长9%,进口量增长8%,而同期世界出口量和进口量分别都只增长7%。

    3。对外贸易结构不断改善

    过去,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口主要以传统的原料、燃料等初级产品为主,制成品的比重很小,进口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据统计,1955年的出口商品中,农矿原料和经济作物占67%,燃料占25%,制成品仅为8%。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工业制成品在其出口中的比重有所提高,所占比重从1970年的18。5%提高到1990年的54%,在1998—1999年超过了2/3;进口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从1970年的67。5%上升到1990年的72。4%。2000年,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出口已占世界总额25。1%,出口中的制成品出口已占58%,高科技产品出口占13%。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能与发达国家的产品一争高低,如韩国的钢铁、造船、汽车等重化工业产品和电子、集成电路等,中国台湾的电脑整机、零部件和外围设备等信息工业产品,印度的软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