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政策·实务·案例 >

第16部分

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政策·实务·案例-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何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表述一国的比较优势呢?根据哈勃勒的解释,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相对于另一国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则该国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劣势。也就是说,在引入机会成本概念后,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某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大小来决定的。当两国的机会成本差异越大时,则比较优势也越明显。

    机会成本可以用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来描述。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了一国在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所能够生产的两种商品产量的不同组合,确定了一国在资源给定条件下生产的最大极限(或空间)。那么,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斜率即表示生产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具有机会成本不变和机会成本递增两种情况。前者是指增加一单位某产品的生产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均相同,后者是指每增加一单位该产品的生产,必须牺牲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在现实中,机会成本递增比机会成本不变更为常见。下面我们仅讨论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比较优势模型,对于机会成本递增的讨论,读者可以参阅相关文献资料。

    (2)机会成本保持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假定两国生产的机会成本给定,因此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具有固定斜率的直线。图中实线是两国贸易前的可能性曲线。

    第一,两国在不同商品生产上具有不同比较优势,其中,本国在Y商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在X商品生产上不具有比较优势;而外国在X商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在Y商品生产上不具有比较优势。现在假定两国不存在贸易,则本国将生产定位于E点的生产组合,此时在E点的机会成本是X2/Y1,而外国则将生产定位于F点的生产组合,此时在F点的机会成本为X″/Y″。

    第二,现在假定两国按照分工和专业化原则进行生产决策,其中,本国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Y产品,而外国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X产品,则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分别出现变化(图中虚线)。其中,本国专业化后生产定位于E′点的组合,此时机会成本为X1/Y2。外国专业化后生产定位于F′点的生产组合,此时机会成本为X′/Y′。则:X1/Y2>X2/Y1,X′/Y′>X″/Y″,且X2/Y1≠X″/Y″。

    第三,假定两国贸易前的生产收益分别为P和P′,则在存在专业化分工以后必然形成某种收益,定义该收益为“专业化分工收益”并分别设为P1和P1′,则:P1>P,P1′>P′。

    第四,如果两国进行贸易,则两国能够从贸易中获得预期的收益。该收益应来源于由两国不同优势产品生产的不同机会成本所决定的产品价格溢出。当两国生产的机会成本差别越大,这种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并且两国能够从贸易中获得的收益就越大。

    第五,那么,两国贸易的方向是如何决定的呢?哈勃勒从本国贸易的角度给出的解释是:本国出口自己的优势产品,同时进口自己的劣势产品。

    5。1。3相互需求论

    1。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约翰·穆勒(JohnStuartMill,1806—1873),是李嘉图的学生,19世纪中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其代表作为《政治经济学原理》。在该书中,他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并对比较优势理论作了重要的说明和补充。他在相互需求论的基础上,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解释互惠贸易的范围。

    (1)比较成本确定互惠贸易的范围。穆勒认为,交易双方在各自国内市场有各自的交换比例,在世界市场上,两国商品的交换形成一个国际交换比例(即贸易条件),这一比例只有介于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例之间,贸易双方才都可以获利。现以英、美两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生产和交换小麦和玉米为例,假定两国劳动投入是相同的,但生产的商品数量不同,产出情况如下。

    分工前,在美国国内,1吨小麦可换取2/3吨玉米;在英国国内,1吨小麦可换取2吨玉米。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分工后,美国专门生产小麦,英国专门生产玉米,再相互交换产品。如果两国间的交换比例为1吨小麦交换2/3吨玉米,即按美国国内的交换比例进行交换,美国并不比分工前多获产品,即未获得贸易利益,因而会退出交易而使国际贸易不可能发生。显然,两国交换比例不可能低于1吨小麦交换2/3吨玉米。同理,这个比例也不能高于英国国内的交换比例1吨小麦交换2吨玉米。因此,两国间小麦和玉米的交换比例必须介于美、英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例之间,才会使两国都能够从贸易中获益。交换比例应满足:

    1吨小麦交换2/3吨玉米<1吨小麦交换玉米的数量<1吨小麦交换2吨玉米

    即,1:2<小麦与玉米的交换比例<3:2

    可见,两国的这两种产品的国内交换比例或比较优势决定了它们的国际交换比例的上下界限。实际的国际交换比例或国际贸易条件,必定介于由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所确定的界限之内。

    (2)贸易条件影响贸易利益的分配。国际贸易能给参加国带来利益。贸易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范围(即互惠贸易范围)的大小。而贸易利益的分配中孰多孰少,则决定于具体的贸易条件。国际商品交换比例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对本国越不利,本国分得的贸易利益越少,因为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说明本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越接近于分工和交换前自己单独生产时的产品量。反之亦反。

    (3)相互需求状况决定具体的贸易条件。穆勒将需求因素引入国际贸易理论之中,他认为,贸易条件或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是由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它与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之比相等,这样才能使两国贸易达到均衡。

    如果两国的需求强度发生变化,则贸易条件或两国间的交换比例必然发生变动。一国对另一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愈强,而另一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愈弱,则贸易条件对该国愈不利,该国的贸易所得愈少;反之,则贸易条件对该国愈有利,该国的贸易所得愈大,这就是相互需求法则(又称国际需求方程式)。

    综上所述,可总结出相互需求原理的基本内容:贸易参与国的国内交换比例决定了互惠贸易的范围,均衡贸易条件决定于进行贸易的两个国家各自对对方商品需求的相对强度。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愈是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贸易条件愈是接近于外国国内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这个贸易条件就对本国愈是有利。

    (4)对穆勒相互需求理论的评价。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强调了需求因素在确定国际贸易商品交换比例即贸易条件上的重要作用,以比较利益为基础阐述了国际贸易商品交换比率确定的过程,为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作出了贡献。首先,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补充了国际贸易能够为双方带来利益的范围问题。而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中,两国的交换比例只是在这个范围内的一个交换比例,他没有说明所有的交换比例。其次,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补充了贸易利益如何进行分配的问题。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只是强调国际贸易能够给双方带来利益,但却没有进一步论证带来的利益有多少,贸易双方各得多少。

    2。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虽然能够解释国际贸易交换比率的确定,但不够精确。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在穆勒理论的基础上,用均衡价格论来解释、描绘贸易条件的提供曲线,来说明供给和需求是如何共同决定贸易条件的。

    马歇尔用几何方法表示了穆勒的互利贸易条件。

    纵轴Y表示小麦的交易量,横轴X表示玉米的交易量。两国国内的交换比例用从原点引出的射线的斜率表示。OK的斜率为1:2/3,表示美国国内的交换比例;OJ的斜率为1:2,表示英国的国内交换比例。OK与Y轴之间的区域为美国不参加贸易的区域,OJ与X轴之间的区域为英国不参加贸易区域,OK与OJ之间为互惠贸易区,位于该区域的任何从原点引出的射线的斜率,都是互利贸易条件。并且,实际的贸易条件越接近B点,对美国越不利,对英国越有利;越接近A点,对英国越不利,对美国越有利。

    马歇尔用提供曲线来解释贸易条件的决定及其变动。提供曲线(OfferCurve),也称相互需求曲线(ReciprocalDemandCurve),它表示一国为了进口其需要的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提供曲线既可以看成是一国的出口供给曲线,也可视为一国进口商品的需求曲线。作为出口供给曲线,它表示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一国愿意提供出口产品的数量,作为需求曲线,它表示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一国对进口产品的需求量。如果把贸易双方的提供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只要两条曲线在原点有不同的斜率,即两国国内的均衡价格不同,它们总会在某处相交,因为两国国内均衡价格存在差异。如果两国开展贸易,它们便将相互出口本国具有优势的商品。若贸易失衡,将改变两种商品的相互需求和供给状况,驱使商品价格进行调整,直到与均衡价格相等为止。

5。2 新古典贸易理论() 
在古典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的产生是由于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但没有解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20世纪30年代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只能解释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贸易还来自于各国之间的资源差异。要素禀赋理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5。2。1要素禀赋理论

    1。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

    要素禀赋理论(FactorEndowmentTheory)也称要素比例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Heckscher)和俄林(BertilOhlin)提出的。因此,这一理论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或简写成H…O理论。

    1919年,赫克歇尔在纪念经济学家戴维的文集中发表了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论点。俄林于1933年在哈佛大学出版的名为《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博士论文中,深入而广泛地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深层原因,使要素禀赋理论得以成形。鉴于其在国际贸易方面的贡献,俄林于197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与要素禀赋理论相关的几个概念

    要理解要素禀赋理论,必须首先了解该理论所涉及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

    (1)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生产要素(FactorofProduction)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加上企业家的管理才能称为四要素,也有人把技术知识、经济信息当做生产要素。要素价格(FactorPrice)则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例如,土地的租金、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息等。

    (2)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是指商品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投入比例。各种商品由于属性不同,生产中所要求的要素比例也不同,根据商品生产中所要求的不同要素间的比例,可以把产品划分为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如果某种要素在某种特定的商品中投入的比例最大,则称该商品为该要素密集型产品(FactorIntensiveCommodity)。例如,生产小麦投入的土地占的比例最大,便称小麦为土地密集型产品;生产纺织品劳动所占的比例最大,则称之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电子计算机资本所占的比例最大,于是称电子计算机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学家将商品划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四种基本类型。

    在只有两种商品(X和Y)、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的情况下,如果Y商品生产中使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大于X商品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则称Y商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称X商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这里的密集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计算机生产中投入的资本与劳动的比例高于纺织品生产中资本与劳动的比例,那么计算机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纺织品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反之,计算机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品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3)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度。要素禀赋(FactorEndowment)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可用于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这里的生产要素既包括“自然”存在的资源,也包括“获得性”资源(如技术和资本)。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并不是指生产要素的绝对量在两个国家不同,而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量在两个国家不同。要素丰裕度(FactorAbundance)则是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衡量要素丰裕程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生产要素供给总量来衡量,另一种是以要素相对价格来衡量。

    在第一种方法中,如果B国的可用总资本与可用总劳动的比例(TK/TL)大于A国的这一比例,我们就说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在使用这种方法定义时,我们使用的是总资本与总劳动的比率,而不是总资本与总劳动的绝对数量。在第二种方法中,如果B国资本的租用价格和劳动租用价格的比率(PK/PL)小于A国的这一比率,我们就说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相对而言,A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

    要素丰裕度也是一个相对概念。如果美国的人均资本高于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