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非我无道 >

第167部分

非我无道-第167部分

小说: 非我无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忘舒叫道:“大伙儿守住大殿,我去外面瞧瞧。“

    大步冲出大殿,只走了数步,就来到山外了,灵识一探,便笑道:“墨雷,给我滚出来。“

    山林深处,果然纵出一人,满脸陪笑道:“秦将军,莫要怪我,全是苏先生的主意,师父打造的木偶。小的只是奉命操纵罢了。“

    秦忘舒笑道:“怎会怪你,墨家木偶,倒也制得精巧。“

    正在这时,山中又传来惊呼之声,只听人人皆在叫道:“秦将军,凶兽又来了,速来救驾?”

    秦忘舒向墨雷道:“又是你捣鬼?这次带来了几只木偶?”

    墨雷面色一变,道:“只有两只。“

第249章 各执一端谁肯退() 
墨雷只带来了两只木偶,难道山中竟来了一只真兽?二人唬得心惊肉跳,急忙转身,就向望岳宫遁去。

    秦忘舒在纵身之时,已将灵识探去,只见望岳宫中的后殿之中,果然被推倒殿墙一堵,三只冲进后殿,正与殿中士卒厮杀。

    刚才墨雷御使木偶之时,自是极有分寸,只会挡格士卒兵器,并不会真正伤人,那流血倒地者,大多都是被断刀断枪撞着了,便是有伤也是有限。

    如今这三只灵兽冲进后殿,则是大开杀戒,怎会有丝毫留情。

    其实瞧这三只灵兽,大者状如灰狼,小至不过狸猫大小,原是最寻常不过的灵兽了,但三只灵兽快捷如风,出手如电,那士卒怎是对手,眨眼之间,已被杀伤数十人了。

    那士卒初时尚有护主之心,如今瞧这灵兽凶猛,又瞧见同伴头破肉流,喉断身死惨状,刹那间已是崩溃,竟有大半丢了兵器,向后殿外冲去。

    眼瞧着那三只灵兽冲散士卒,就要冲到后殿深处,那是大晋国君的寝室所在,一旦被三只灵兽冲过去,后果不堪设想。

    秦忘舒若是将赤凰刀祭起,或可将这三只灵兽一举诛杀,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赤凰刀威能笼罩下,大晋国君也是活不成了。而就算是动用轩辕弓,也同样存在误伤他人的可能。

    情急之下,秦忘舒只好动用无相十诀中的无相魔诀,那灵识如山似岳,就向三兽无声无息地压将过去。

    无相十诀之中,以无相魔诀最为玄奥,无相魔诀也因此得名,此诀专可修炼灵识,修成便可以灵识压人,化这无形灵识为有形法术。灵识的强弱,端看修士的修为了。

    秦忘舒首次动用此诀,也不知轻重,灵识锁定一兽,那灵兽哪里能承受得住,灵识到此,此兽狂吼一声,脑袋轰然炸开,但兽身却是丝毫无损。

    另两只灵兽见同伴爆首身亡,不免生出兔死狐悲之情,疾冲的身形微微一顿,秦忘舒抓住时机,无相魔诀再次动用,“啪”“啪”两声响,二兽几乎同时兽首爆裂,倒地身亡。

    墨雷瞧见秦忘舒施展这等神术,已是目瞪口呆,失声叫道:“秦将军,这是怎样的法术,竟是这般厉害?”

    秦忘舒这时已抢到后殿,转目瞧去,只见殿外空中现出黄光一道,正有数只灵兽自黄光之中跳将出来,但这道黄光甚是微弱,那黄光中的灵兽,亦不算强。有自己守住后殿,那灵兽怎样也冲不进来了。

    既然胜券在握,秦忘舒便微笑道:“此法以灵识压人,可伤人于无形,最是厉害。你若能突破五级练气士境界,我或可传你修炼灵识之术。”

    墨雷喜道:“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秦忘舒立在殿前不动,双手负在身后,那山风透过倒塌的殿墙处吹来,吹得他身上云衣飘飞,那潇洒从容之意,竟是难描难画了。

    而他将这无相魔诀无形施展,那从黄云中跳出的灵兽怎能近身,灵识压迫之下,诸多灵兽纷纷爆首身亡,这情形瞧来也是快意无比。

    别说后殿内外的士卒瞧得呆了,就连墨雷也是如痴如醉,心中忖道:“我若修成此术,岂不也可是力敌万兽,扬名天下?”

    而在殿中士卒身后,悄然走来一人,此人身穿紫红长袍,四五十岁年纪,相貌不怒自威。虽瞧见后殿乱相,神色却是不变,探首瞧向秦忘舒,面上渐渐露出微笑。

    这时苏仪严老等人领着众臣来到后殿,见到此人皆是一惊,慌忙就要跪倒,那人摇手道:“不必多礼,且瞧秦将军诛杀灵兽,大显神威。”

    原来此人便是大晋国君赵刚。

    半个时辰之后,空中黄光渐淡,那灵兽也是越来越少了,等到诛尽最后一名灵兽,秦忘舒转过身来,一眼瞧见人群中的晋君,慌忙半跪于地,揖手道:“大晋旧臣散修秦忘舒参见陛下。”

    按理秦忘舒已是仙修之士,地位超然,不受红尘法度约束,就算见了齐君楚君这样的大国国君,也只是揖手而已。但他心中不忘故国,仍记得自己是大晋旧臣,故而半跪为礼。之所以不能双膝同跪,那是因仙凡有别,大晋国君纵然地位高贵,也受不得这一拜,若是因此折了大晋国君的寿算,可不算是欺国欺君?

    晋君上前一步,伸手便扶,道:“大修已跳脱红尘,修成仙家妙术,怎可行此俗礼?万万请起。”

    秦忘舒立起身来,二人各自弯腰施礼,这才算是全了礼数。

    秦忘舒道:“皆因在下思虑不周,让陛下受惊了。”

    赵刚道:“灵兽破界而来,大修何罪之有?只是这灵兽怎地就忽然在空中出现了。”

    那时空之事说起来也是麻烦,秦忘舒长话短说,道:“极荒山设有阵法,惹得苍南界域不稳,因此如今苍南诸处,皆有灵兽出没,唯有在太岳关前分界引流,就好比在木桶下开了个口子,桶中之水顺势流出,便不会去别处泛滥了。”

    赵刚道:“如此说来,御兽一事,非在太岳关前不可了。”

    秦忘舒道:“陛下明断。”

    赵刚道:“御兽一事,任由大修处置,却不知寡人如何替大修分忧。“

    秦忘舒道:“数日后灵兽大举破界,与今日情形相较,或是超出千倍万倍去,那时便是太岳关前诸修齐心协力,也难保灵兽不会外逃。刚才陛下也瞧其见了,那灵兽十分厉害,凡俗士卒绝难抵挡,唯恳请陛下迁移关内百姓,方是万无一失。“

    赵刚道:“大修神通惊天动地,身不动,手不抬,千百只灵兽纷纷毙命。难不成以大修神通,也难挡尽灵兽?“

    秦忘舒道:“八百万里极荒山灵兽何止亿万,刚才那些灵兽,皆是等级低微,不值一提,以军中职务来论,最多是士卒伍什之流罢了,但太岳关前一战,来的却是灵兽中的将相帝王,这还是被界力阻住了,若是那极荒山中真正大能前来,集苍南全域修士之力,只怕也难当其一击。“

    赵刚动容道:“怎地这般厉害?“

    秦忘舒道:“陛下有所不知,那极荒山凶兽极可能就是蛮荒大能凶兽朱厌,此兽一出,仙界亦起波澜,又何况是我苍穹之域?前者有仙界大能与朱厌斗法,亦是吃了苦头。想那朱厌座下大能,又该是怎样的神通?这场浩劫能否挡得住,此刻也难说得紧。“

    赵刚道:“以大修之意,需退避多少里?“

    秦忘舒本想说出三千里的数字,但大晋又有多大,自太岳关而至极南端,也不过三千里罢了,难不成让大晋百姓退到别国土地去?

    他向苏仪瞧去,苏仪袖中就伸出两根手指来。这是两千里的意思了。

    但秦忘舒反复想来,就算是两千里,晋君也极是为难,大晋国土长而狭,北面皆是沃土,南端尽是蛮荒之地,北迁的百姓如何生存?

    想了又想,这才道:“至少退出千里去,否则必将伤损惨重。“

    此言一出,自晋君以降,皆是大声叫嚷起来,严老道:“秦将军,你这话说的好不轻巧,你可知我大晋北富南贫,千里之里尽是沃土,人口实有五六百万,若尽数南移,又哪来的土地粮食存活,不出一年,国库一空,百姓尽成饿殍了。“

    苏仪道:“那一千里已是极限了,严大夫有所不知,若是有大能灵兽破界,一步便是百里,千里之距,也就是数步便到,就算追杀及时,修士与灵兽斗起法来,必是摧山拔岳,翻江倒海,那时百姓如何闪避,可不是酿就池鱼之灾?“

    严老摇头道:“任你说的怎样厉害,退避千里着实是办不到了,那百姓怎知好歹?只当我国君要谋他的土地,夺他的家产,这一道迁移令下去,国君身上就要担上无数骂名,而南端的百姓,则又担心北迁之民占他土地,夺他衣食,亦会叫苦连天,到时民怨沸反盈天,大晋国不亡而亡了。“

    苏仪道:“严老,请问百姓国君孰重孰轻?“

    严老脱口道:“自然是国君为重,若无国君,哪来的百姓?因此国君仪不可失,名不可亡。“

    苏仪摇头道:“此言大谬了,若大晋百姓死伤八九,试问国君何以立国?这等浅显的道理,又何需多言。“

    严老被苏仪说的哑口无言,将大袖一拂,道:“总之退避千里绝难办到。“

    秦忘舒也不理二人争辩,只看晋君瞧去。

    晋君也不说,抬步向殿外走去,诸人急忙上前,却被晋君摆手止住,那晋君只是向秦忘舒微微点头,秦忘舒便也走出大殿。

    二人本是一前一后,那晋君却将手一拉,秦忘舒只好与他并行了。

    片刻之后来到殿后山坡上,那南国春来早,天气已是和暖,山坡处和风如熏,花草簇簇,极目瞧去,皆是一片翠色。

    晋君忽地叹道:“五年前失我秦帅,寡人痛断肝肠,本以为国柞就此而终,哪知将军千里驰援,替我守住太岳关。寡人能有大晋,实赖秦氏之功。“

    秦忘舒道:“陛下言重,父帅与我享国之禄,不过是尽忠职守罢了。“

    晋君道:“敢问秦氏还有后人否?“

    秦忘舒叹道:“除了在下之外,实无嫡亲家人了。“

    晋君道:“我听说大修尚有一个妹子,幼年失踪,想来以大修此刻神通,或许能寻到令妹下落了。“

    秦忘舒不知晋君怎地问起此话来,便道:“实不相瞒,愚妹早年已然身亡,却是不知其故,不过愚妹一道元魂已被我得了,数年之后,或可令其重入轮回。“

    晋君点了点头,道:“大修手段,果然非我等凡俗之人可以想像。大修,寡人倒是有个想法,不知大修可否同意?“

    秦忘舒道:“但有所令,自当竭力而行。“

    晋君笑道:“大修既说了这话,那可不能后悔了。“

    秦忘舒颇觉惊讶,不知晋君心中想得是怎样的念头。

第250章 秦晋之好就此盟() 
晋君道:“秦氏忠勇传家,我大晋能有今日,秦氏实有辅国之功。令妹若是转世重生,寡人着实欣慰。寡人有一子,年方五岁,倒也算是聪慧过人。若我秦晋两家能约为婚姻,岂不是国之大幸?”

    秦忘舒听到这话,心中剧震,世人有指服腹为婚之说,倒也罢了,如今妹子尚未出世,晋君便来约为婚姻,实是旷古未闻之事了。

    而晋君的苦心,秦忘舒如何不知。晋君在此刻订立婚约,那是要让自己死心塌地,替大晋谋福。

    只是秦忘舒对这个晋君这个要求,却极是为难。按理与大晋皇室联姻,那是无上恩宠。但秦忘舒既为仙修之士,眼界怎能与凡俗百姓一般。妹子嫁入晋国,在他人瞧来风光无限,但未必就是终身之福。

    那身份地位固然要紧,却比不过两心欢喜。自己又有何权力,能决定妹子的终身?莞公主殷鉴在前,若非中途发生奇变,莞公主岂不是终身郁郁?

    但若是不答应晋君的要求,一来就此与晋君结仇,御劫一事顿生波澜,若因此连累千万百姓,秦忘舒情何以堪?但如果就此决定妹子终身,更非秦忘舒所愿?

    秦忘舒心思电转,揖手道:“陛下,秦氏何德何能,敢得陛下如此恩宠,万请收回成命。”这句逊谢之辞总是要说的,想来晋君定然是不肯了。

    晋君果然笑道:“且不谈秦帅功高,便是大修一片公心,亦是万人敬仰,且以大修惊天动地的神通,说来却是寡人高攀了。”

    秦忘舒慌忙道:“陛下着实言重了。”

    晋君道:“这么说来,你定是肯了。”言罢目光甚是殷切。

    秦忘舒胸中早有定策,缓缓道:“那婚姻大事,为兄者岂能作主?且此事颇有许多麻烦。一来小妹转世之后,究竟落在谁家,此刻谁也难以预测,二来婚姻大事,自当由父母作主,在下亦需亲赴冥界,求得父帅示下不可。”

    晋君点了点头,笑道:“你我之约,旷古绝无,若能得天地玉成,那必将传为佳话了,此事纵有许多波折,也合了好事多磨之说。大修既有此言,寡人便再等上几年,又有何妨。只盼大修莫要让寡人苦候。”

    秦忘舒肃容道:“修士心念一动,必然上达天听,等在下稍有空暇,必来尽心料理此事。”

    晋君大喜道:“如此甚好。”

    秦忘舒知道自己虽算是应了,但这其中有许多手脚好做,秦晋能否真正联姻,端看自己的心思,若晋国公子果然德才兼具,自己将小妹嫁予晋国公子又有何妨,世间女子,总是要有个归宿的。

    若是晋国公子与齐国五公子一般,也是一名浮浪子弟,自己稍作拖延,此事也会不了了之。唯一的好处是,晋君既有此念,迁民一事应该是有七八分把握了。

    因此秦忘舒趁热打铁,道:“陛下,苏先生与严公之争,想来陛下也听得明白了,迁民之事虽有百般难处,却是不得不行。”

    晋君道:“果然要迁民千里不可?”

    秦忘舒道:“千里实为底限了。”

    晋君沉吟良久道:“大修一心只为苍生,于此事上又怎有半点好处?既然大修主意已定,寡人自当奉命。”

    秦忘舒道:“陛下明断。”

    经此一事,秦忘舒已然明白,这世间之事,若想办得成功,不光要讲道理,更要讲究人情,人情道理,竟是缺一不可了。

    若有那执念不知进退者,只知与人讲道理,却不讲人情,那便是寸步难行了。又好比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