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 >

第16部分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第16部分

小说: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你能像故事里的那几个学僧一样,也未尝不是种幸福!

    skbshge

第三十二章 禅心与经语() 
日本的道元禅师三岁丧父,八岁丧母,是个苦命的孩子,他从小就由叔父收养,十四岁时,在京都建民寺出家。这一时期正值我国宋朝,道元禅师为了能学到更多佛教义理便来华留学。当船在庆元港停泊时,一位年约七十岁的老禅师上船来购买木耳。道元禅师就很开心地跟他打招呼,言谈中知道老禅师名叫有静,是浙江阿育王寺负责做饭的典座师父,于是就对他说道:“老禅师,今天天色已晚,您就不要急着赶回您的寺院,在我们的船上住一宿,明天再回去吧。”

    有静老禅师也非常有礼地回答道:“谢谢您的好意,明天阿育王寺里正好要举办法会,我要煮面、要供养大众,今天特地出来买木耳,晚上要赶回去,所以不方便在这里过夜啊。”

    道元禅师听了以后说道:“就算您不在寺里,难道就没有别人代理您的工作吗?现在天色已晚,您年岁又大了,我很担心您啊!”

    有静老禅师回答说:“不能让人代理的。我是到了现在这把年纪,才领到这份职务的,怎么能轻易放弃或请人代理呢?何况我未曾获得在外留宿的允许,不能破坏僧团的清规。”

    道元禅师听了以后说道:“您已是年高德劭的长者,为什么要负责煮饭的工作呢?您应该安心坐禅、静心读经呀!”

    有静禅师听后开怀大笑,说道:“你年龄还小,也许还不了解何谓修行,你是一个不懂禅心经语的人,我这样说,你不要见怪。”

    道元禅师听了以后,非常羞愧,就问道:“什么叫禅心经语?”

    有静老禅师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一二三四五。”

    道元禅师也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再问道:“什么叫修行?”

    有静老禅师答道:“六七八九十。”

    道元禅师后来就跟着有静老和尚回到寺院了,再后来在浙江天童寺如静禅师处得法,回到日本后,他努力弘扬禅道,成为曹洞宗的开山祖师。

    什么叫禅心经语?什么叫修行?在有静老禅师的回答里都已经体现出来了,禅心经语不在书本上,而是在生活中。所谓的修行,也不是打坐、念经、撞钟、敲木鱼这样简单。如果你的内心还是充满烦躁,你的言语还是很莽撞,那么你的修行是无效的,别灰心,继续努力哦!

    skbshge

第三十三章 有情与无情() 
宋代的晦堂祖心禅师法号宝觉,他平时与文人黄山谷私交甚笃,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诗论禅,十分开心。

    有一天,黄山谷心情抑郁,就来到老友晦堂祖心禅师这里讨要快乐生活的秘方。可祖心禅师并没有这个东西啊。于是黄山谷就生气了,以为禅师是在故意隐瞒。

    老禅师见黄山谷面有不快,就约他一起巡山。正值春天,看到山上百花开放,晦堂禅师就问黄山谷:“怎么样?你闻到花香了吗?”

    黄山谷回答道:“闻到了,花好香。”

    晦堂禅师另有所指地说道:“所以说嘛,我并没有对您隐瞒什么。”

    黄山谷听了以后,似懂非懂的。

    巡山以后,回到寺院用午餐,黄山谷问道:“禅师,经里有说:‘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此话当真?”这个意思就是说,一切树木花草都能成佛,黄山谷对这个问题有些小疑惑。

    晦堂禅师回答道:“这话本来是真的,但因为出自你的口中,所以并不真实了。”

    黄山谷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呢?”

    晦堂禅师不回答。此时刚好有一只狗趴在桌子底下,晦堂禅师随手用筷子打狗,狗“汪”地一声就跑掉了。禅师又用筷子打了桌子一下,这时候才以问代答说道:“狗属有情,遭打即跑;桌子无情,任是我怎么敲打也还在。情与无情,如何能相比呢?”

    黄山谷听后,茫然不知所对,禅师又随口更正道:“山有山神、水有水神、花有花神、树有树神,大地山河无尽妙用。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所以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黄山谷认为祖心禅师的话前后矛盾,最后祖心禅师不得已才总结说道:“才涉及思惟,就已经偏离了禅道的根本。万物何曾为你所有?万物所显示的,也不过是他们的本来面目而已。”

    黄山谷在此刻终于有所契悟。

    不论有情还是无情,不做刻意显露的,那才是自性。自性本来如此,何必要刻意而为?快乐也是因为发现了自己的自心本性,黄山谷最初不懂这个道理,所以他很烦心,还误以为祖心禅师有意要隐瞒什么。

    如果,你能睁眼看到蓝天上的流云,能听到淙淙泉水溪流声,能闻到花草的芬芳,那么你就该发现,这些再寻常不过的事物,都是有情与无情的真实显露,你还有什么可烦心的呢?

    skbshge

第三十四章 不贪才是聪明人() 
有这么一个小孩,大家都说他傻,如果有人同时给他一角和一元的硬币,他总会选择一角,而不是一元。所以大家就笑话他,还有人亲自来实验一下。

    这小孩的邻居是个好心的老人,他就说:“孩子啊,难道你不知道,那个一元的硬币比一角的更值钱吗?”

    “可是,如果我选择了一元的硬币,他们就不会再找我玩儿了,我那时候就连一角的硬币也不会有了。”这个小孩低声说道。

    其实,这就是那个小孩的聪明之处。正是因为他不贪,所以他才能得到更多。虽然有人会取笑他,可是这个小孩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被人笑话一下又怎样呢?不要怕别人说我们傻,不贪的才是聪明人!

    我的一个小徒弟听到这里却责怪我太贪心了。为啥呢?因为他说我的粉丝数量太多,我每天要给很多网友解答问题,所以他才说我太过贪心。唉,帮人解决问题这可不是贪心,而是做好事,我们要向雷锋叔叔看齐!

    skbshge

第三十五章 难改变的嗔恚心() 
过去,有这么一个富翁,他的妻子儿女、奴婢仆从,无论做什么事情,稍有一点没做好,或者不合他的心意,他就怒火顿生,不是骂就是打。因为他性情暴躁,虽然家中财产很多,可是人口总是不兴旺。他自己也知道经常嗔怒不好,很想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天,他在一块小木牌上写了“戒嗔怒”三个字,并且挂在胸前,希望用这个来警诫自己。

    有一天晚上,他听到家里的仆人集合在一个地方批评他。

    王婶说:“咱们的主人,虽然很有才华,可就是嗔心太大,一点都不如隔壁的刘先生仁爱慈和,我真想离开这里呢。”

    “你们的胆子真大!”这位主人说着,就拿下挂在胸前的那块“戒嗔怒”的木牌,抽打那个批评他的仆人,“我现在已经很有修养了,我把嗔心都已改去,你们还要说我不如别人!”

    哈哈,大家看看,这个人嘴上说得这么好听,而他的行为上并没有什么改进。要改掉嗔恚,可不是靠嘴皮子上的功夫,你不努力在生活中践行,那怎么能改得了呢?

    skbshge

第三十六章 心静才是真欢乐() 
从前,古印度有个波罗奈国,每到夏天,这里就热得像火炉一般,常常有人因为酷热而中暑昏死。

    这个国家的国王非常困惑不安,他请人建筑高楼,自己住在上面避暑。国王的大床,用金银、珍珠、玛瑙、琉璃、珊瑚等装饰,人躺在上面,非常凉快。而且他还命许多宫女为自己挥扇,这样他就不会感到夏天的炎热了。

    这些宫女们的手臂上,都戴着很多饰物。当她们给国王挥扇时,这些金银饰物就相互撞击,发出混杂的声音。为此国王头痛不已,就命令宫女摘下手上的各种装饰。

    这一晚,国王独自在寂静清凉的高楼上沉思冥想,他觉得自己虽然是一个富国的国王,拥有很多财富,但心中还是有很多烦恼,好比那手臂上的金银饰物一样,发出些声响,他就会烦乱不安。于是,这个国王就想彻底摆脱这些烦恼,让自己的心灵永远处于一种平静祥和的状态之中。

    释迦牟尼知道了国王的心事,就来到他身边,劝他精勤学佛,努力修行。后来这个国王还证得了阿罗汉果位。

    都说自己在找快乐,可我们在名利场中终日忙碌,却并没有快乐,反而越来越心烦意乱。真正懂得快乐生活的人,总是学着思索生活、品味生活,他们轻松地看别人,愉快地看自己,哎哟,别人的好,才是人间的好,所谓的烦恼也不过是生活里的苦乐泡沫,经不起阳光的照射。

    skbshge

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洁净() 
话说,古印度的舍卫国有个从事清洁工作的妇人,天天打扫街道,十分勤劳。可是,这位妇人的衣服却很脏,于是人们都讨厌她,觉得她脏,总是掩鼻走过她身边。

    佛陀知道她的善心和恭敬心,就让她来听佛法,鼓励她精进修行。人们纷纷表示不赞成,跑来责问道:“佛陀啊,您常说清净的话,教人做清净的行为,为什么要和肮脏的女人谈话呢?难道您不觉得这个女人很讨厌吗?”

    佛陀严肃地回答道:“妇人保持城市的清洁,对社会贡献很大,而且她谦卑、勤奋、做事负责,为什么要讨厌她呢?”

    这时,妇人洗过澡,换了衣服,容光焕发地出来和大家见面。

    佛陀继续说:“你们外表虽然清洁、美观,但内心却毫无怜悯,行为骄傲、无礼。要知道,她外表的肮脏容易洗净,可你们内心的肮脏却难以改善!她的外表满是尘垢,而你们的内心却丑陋不堪。”

    真正的洁净,不是说你穿件漂亮的新衣服,打扮得时髦新潮,而是说你的内心世界一定要充满善念和谦卑。那些看不起别人、骄横无礼的人,即便相貌再好看,衣着再光鲜,他们的内心也依旧肮脏不堪。我希望我的小徒弟不要做这样的人,只要像我这样,老实本分,阳光开朗,就已经很好了。

    skbshge

第三十八章 为何你的生命会沉重() 
有一个青年,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地跑来找无际禅师。他说:“慈悲的禅师,我现在生活得很凄苦,我孤独无依,内心充满了痛苦,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不堪,为什么我看不见生命中的阳光呢?”

    无际禅师问:“孩子,你的大包裹里装的是什么呢?”

    青年说:“这个大包裹对我来说很重要哦。这里面装着我每一次遭遇挫折后的痛苦、每一次被人欺骗后留下的泪水、每一次寂寞时内心的烦恼、每一次与人发生矛盾时心中的火气……”

    无际禅师听完,就带着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禅师说:“你扛起船,我们继续赶路吧!”

    “什么?您要我扛了船继续赶路?”青年很惊讶地说,“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

    禅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可一旦我们过了河,就应该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烦恼、怒气……这些东西对人的成长是有帮助的,因为它们能让我们的生命得以升华,可是,你如果把这些东西一直装在心上,那不就成了人生的包袱吗?所以,孩子,放下你人生的包袱吧!正是你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沉重起来的。”

    曾经有一位网友问我说:“法师啊,我现在特别特别不开心,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快到春节了,亲戚们总要互相走动的,但是亲戚们一见面,免不得就会问你很多问题,什么谈恋爱没啊、薪水有多少了、怎么还不要孩子啊,等等。想来真烦。”

    我回复他:“他们要问便去问,愿不愿意回答全看你自己。另外,如果你实在不想回答,那就告诉他们一句话,生命如此辉煌,莫要管人闲事!”

    skbshge

第三十九章 慈悲带来的奇迹() 
佛陀有一次外出化缘,正好遇到一只饥饿的老鹰在追捕一只可怜的鸽子。

    鸽子对老鹰说:“你放过我吧!你现在捕食,错过我还有下一个,可我的命却只有一条呢。”

    老鹰一边追赶一边说:“你讲得确实有道理,可我现在饿坏了,不吃掉你,我也没办法活命!”

    佛陀听了它们的对话,心中生起无限的慈悲,就伸手把鸽子握住,藏在怀里。

    老鹰怒火中烧,只好跟佛陀理论说:“你可真是大慈大悲,救了这鸽子一命,难道你就忍心看着我饿死吗?”

    佛陀说:“我不忍你伤害这无辜的鸽子,也不想你白白饿死。那么你可有什么好办法吗?”

    “这只鸽子,正好做我一顿午餐。这样吧,你只要在你身上割下与鸽子同等重量的肉,这就可以了。”老鹰说道。

    于是,佛陀就取出一个天平,一边放鸽子,另一边放着从自己身上割下的肉。

    可也奇怪,这鸽子看上去很小,但无论佛陀怎么割、割多少肉似乎都无法使天平获得平衡。可佛陀却并不畏惧,当他割下身上的最后一片肉时,天平终于平衡了!而此时天地风云忽然变色,佛陀的身体恢复完好,那小鸽子和老鹰也不见了踪影。

    这是一则佛教故事,讲的就是慈悲心带来的奇迹。当然,慈悲心是好的,可我们也不要学着佛陀那样在自己身上割肉,只要你能割舍掉哪怕那么一点点对财富功名的贪心,布施给别人哪怕那么一点点的善言安慰或者财物帮助,你就已经在实现幸福的人生了。

    skbshge

第四十章 骨裹皮() 
有一位参禅的青年学僧,在寺院的外面看见一只乌龟,他觉得很好奇,就向大随禅师问道:“众生都是皮包骨,为什么只有乌龟是骨裹皮呢?”

    大随禅师听后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自己的草鞋脱下来,覆盖在乌龟背上。

    后来守端禅师为大随禅师的举止做了一首偈颂,是这样说的:“分明皮上骨团团,卦画重重更可观。拈起草鞋都盖了,这僧却被大随瞒。”

    后来佛灯禅师听说了这事,也跟着做了一首偈颂:“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乌龟不解上壁,草鞋随人脚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