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三戒 >

第136部分

三戒-第136部分

小说: 三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晚欧灿辉和所有服务员都喝了酒,大约喝了二十多瓶,这些服务员玩起来也疯得很,先是把白志毅灌得直叫投降,后来反把杏群也灌醉了,三四个服务员七手八脚才把她弄走。幸好林伯没有喝,这晚收拾都是林伯一个人做的。林伯不喜欢喝啤酒,欧灿辉劝着才喝了一小口,马上连声说比马尿还难喝,弄得大家开怀大笑。

练翠珍也给逼着干了两大杯,虽然没有醉,但回到住处时,脸还红得像苹果,心里却是甜丝丝的。赶快冲了凉躺倒在床上,很快便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同租住一个房的同乡姐妹小文便忍不住问她,你昨晚发什么好梦了?睡着了也笑出声,是不是有人看上了你?

练翠珍脸红起来,笑着呸了一口小文,说,昨晚第一次和老板、工友喝酒,也是第一次喝啤酒,差点喝醉了呢。

小文很羡慕地说,你们的老板对工人真好,我们那个老板,对客人是陪着笑,对我们工人虽然不骂,但也看得出当我们是外人──对了,有机会介绍我到灿记,千万別忘了啊!

阿文和练翠珍是同行,在江边的大排档当服务员,经常要过半夜一、两点钟才能下班。灿记虽然也是大排档,一般卖完当天的鹅毑煲就下班,练翠珍回到出租屋大约也就是十点来钟,比阿文晚晚不到一点、两点钟不能下班好多了。而且人工相比阿文还要少一点,难怪阿文想跳槽到灿记,经常提醒翠珍看有没有机会向老板举荐。

练翠珍点点头,又和小文说了一阵闲话,看小文高高兴兴地走去洗漱,无缘无故的,翠珍忽然感到有点失落,心情有点忧郁起来。



灿记改弦更张,连屋顶的霓虹灯也拆了大排档三个字,换上了更大的粥城两个字,又引得食客如潮。

欧灿辉留心观察,三个新聘的厨师工作都很认真,特别是那个罗振锋,手脚不停勤快得很,一有莱单送到厨房,若三个人都刚好有空,第一个抢先接单的必定是他。闲暇的时候,他也喜欢对两个老师傅问长问短,或是站在一旁认真看骆镜釗或马锐添操刀掌勺。

骆镜釗倒不在乎罗振锋偷师,看得出他对罗振锋印象不错,有问必答,有时还主动教一招半式。罗振锋抢着做,他乐得躲在一边偷懒。虽然还是喜欢逗弄杂工、服务员,但眼里没有了那么色迷迷,开玩笑也有了分寸,想是吸取了以往的教训,而且欧灿辉的约法三章,第一条就是不可对服务员(包括对杂工和客人)咸湿。因为他是个嘴巴闲不住的人,大排档有了他,倒是添了不少生气。

马锐添专责做粥。扩大了的厨房增添了二十头的炉具,专门用来加工粥。既然号称粥城,那粥的花式品种就多了,除了传统的鸡粥、腊鸭粥、鱼片粥、牛肉粥、及弟粥、腐竹白果粥、皮蛋瘦肉粥、猪肝粉腸粥,时下流行的生肠猪肚粥、泥鳅粥、田鸡粥、黄鳝粥、还有两大桶柴鱼花生粥、猪骨菜干粥。欧灿辉原来安排罗振锋两边兼顾,看点菜的多起来,骆镜釗一个炒锅忙不过来,吃粥的人也多起来,又招了两个年青厨师跟马锐添专门负责做粥,让罗振锋跟着骆镜釗负责炒锅烹制。

灿记粥城生意一旺,不用说,隔壁的昌记和华记也跟着干,此风一开,好多做夜市的大排档,也打出各款粥品的招牌,一时竟成风气。欧灿辉就有点得意,心里想,哈,我的灿记领导时尚新潮流,你们跟得倒是快。他想起练翠珍的功劳,就对练翠珍说,你不是说有个姐妹想来灿记吗,那就通知她来上班吧!

练翠珍大喜,这一刻就盼着早下班把这个消息告诉小文。这一晚她干活特别勤快,欧灿辉看练翠珍整晚乐哈哈,不由得也受了感染,脸上都是笑容。

不料过了一个月,认真一结帐,欧灿辉就笑不起来了,粥城看着人多热闹,天天晚上忙得不亦乐乎,营业额没见少,利润却下跌了一成多。

欧灿辉认真一想,就找出了其中道理,每煲粥价钱不贵,最贵的生腸猪肚粥也不过十二块钱一煲,两个食客要两煲也不过二十多块钱,若是不点菜、不叫酒,两个客人就占了一张小方桌,虽然周转快,像林伯说的,“山大斩埋有柴”,但毕竟是吃粥的人多了,吃鹅毑煲的人相对少了,加上多请了几个厨师,费用增大,利润自然就减少。

欧灿辉不想改变聘请厨师的既定方针,但利润下降是一个问题。原想找郑叔商量找出个办法,但郑叔新添了一个小外孙,和郑婶去了南海,小外孙不过满月不会回来,想着电话里不好详谈,只好打消了找郑叔的念头。只是脑子里时常想着这个问题,一时之间,也没找到应对之计。

这一晚八点来钟,大排档里已经走了一拔吃晚餐的,真正宵夜的旺市要过了九点多才来,这时食客不算多,欧灿辉在厨房看着两个年青厨师做粥,一边和马锐添说话闲谈。这一个多月下来,他对马锐添多了些了解,觉得马锐添虽然寡言少语,但和骆镜釗、罗振锋几个关系处得不错,而且工作踏实。马锐添在几家颇像样子的酒家干过,必定是有经验的,欧灿辉想从他口中掏些指教。

大排档厨师马锐添摸到灿辉心思,闲聊提起说,他有个朋友在工业园外办了一个酒店,拉他跳槽过档,马锐添嫌工业园离市区有十多公里,远了一点,再说在灿记干得也不错,看样子欧灿辉还想在城区接一间酒店来做,跟着欧灿辉干也有前途,已经婉拒了朋友的好意。

欧灿辉听马锐添一说,勾起了他的兴趣,也想到工业园看看有没有商机,再说工业园办起了好几年,耳熟能详,就是从没去过一识庐山真面目

欧灿辉听父亲和他的工友们常常聊天说到,经委战线很多企业都不景气,家具厂、火柴厂、农机厂、陶瓷厂、砖厂、糖厂、氮肥厂……很多工厂情况不妙,不是停停打打,就是濒临关冂破产,工人待岗下岗,自谋职业,工人说起这些长吁短叹。但每天上下班经过先锋路,却看见先锋路和北门街灯光辉煌璀灿,人流频密摩肩接踵,汽车川流不息,显得人气十足;商铺几乎都是个体户、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开的,好一派繁荣昌盛景像。

其实何止旧城街道悄悄变迁,市里的经济大格局,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异。市里投资逾亿的制药厂,已经红红火火,连美国、日本、澳洲的药厂药商也赶过来洽谈合资合作。海外工业园里,已经吸引了上百家外资外企在此落户,投资规模超过三千万美元的就有十多家,有两家台商企业,规模超亿元(美金),欧海亮姐夫李景熙办的纸箱厂,现在工业园中只算小弟弟。

市里的招商引资政策,已经大见成效,从电视上看到,一座座厂房、写字楼在工业园里拔地而起,星罗棋布,过去的山岗田野,现在宛然变成一座工业城。汽车、电子、建材、化工、食品、机械、五金、陶瓷、服装、制鞋,许多行业生产都有,很多还是高科技产业。在那里,你还可以听到各种各样不同的说话腔调,随便打听一下,除了西藏,这里竟是全国各省份的人都有,还不时可以碰见凹陷眼睛高鼻子的西方人,黑得像生铁锅底的非洲人,至于日本人和韩国人,那就不好辫认了,因为工业园里的企业头头、公司白领,也一样穿西装打领带,皮鞋擦得锃亮,大家都是亚洲黄种人,同文同种,不开口说话,那是极不易辩认的。

欧灿辉想到这里自责地敲了一下脑袋,自己可不能盲目闭塞,实在是应该掌握时代进步的脉搏,开阔视野,才能把握商机,徐图发展大计。

计算着时间,想着郑叔该回来了,走去塘仔边郑叔家一看,郑叔早一天就回来了。说了一会闲话,把去工业园的想法一说,郑叔竟然兴致勃勃地说,干脆,就去走一趟,当参观、当旅游好了。说走就走,到街上拦了一辆的士,和司机一说,司机乐呵呵就出发了。

司机是个饶舌健谈的人,拉到这么一趟生意自是高兴,他摸不准这一老一少是什么身份,见雇主的要求是在工业园里转一圈,以为又是一个老板勘察投资环境,就滔滔不绝的说开了。他见多识广,其貌不扬穿着普通的人霎眼变成千万富翁的事,这个年头平常得很,他也是亲眼见过的,越是有钱的人越不愿张扬招摇。

这个司机也算消息灵通人士,工业园很多事情,他都能说上一二,有些没有上报纸的,他也能细说分明。譬如经过一个打火机厂,便介绍说前年这个厂发生爆炸,死了八个工人,这下不得了,八个工人同属外省一个地方,而且还是同一条村的,死难者亲属来了四、五十人,有个平日对工人横眉怒目的管工韩国人──这是家韩国人办的独资企业──因为出言不逊,给这些悲愤难平的亲属打个半死,跟着全厂工人罢工,惊动了公安,市政府出头才平息了事件。

郑叔看得很仔细,不时问上一两句,看来工业园的规模、如花园般的规划建设令他心旷神怡,一个司机对工业园也这么耳熟能详,看得出工业园在很多人心中有了一定位置。就是在园里坐着的士跑了一圈,也没进什么地方找什么人谈谈,就已经感受到工业园的伟峻恢宏,生气勃勃。

他对欧灿辉说,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谁想到十年功夫,清源的工业经济就发生如此巨变?真应了那句老话,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有的工厂,看来是该寿终正寝了。

欧灿辉也很有同感。父亲那一辈以前牢骚不满,自己原来很同情,这一年多耳闻目睹清源的变化,如今又亲到工业园看一看,心境却又不同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环境变异给很多人带来冲击阵痛,也给很多人造就了拼搏的机会、发达的机会。现在的政策,骂的人还不少,但仔细分析一下,那是牢骚归牢骚,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去,只要你肯做、肯想办法,这个社会不但不会饿死人,揾钱的门路、机会更多。

即如父亲,家具厂关门停产,骂归骂,逼着开一个早餐店,现在是越做越开心,荷包也鼓涨了,你能说政府的政策不好?不是这样的政策,还不会当上老板呢,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早餐店老板,但这小小的早餐店,也容纳了三、四个下岗工人,他们也干得挺开心,一个早餐店能帮助好几个人养家糊口,也亏了政府的开放政策和对下岗工人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不过不能在靠近工业园的地方开酒店,欧灿辉和郑叔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一个眼神对碰;两人都明白了彼此的心意。别看工业园人多,那是打工的外省人多,办大的餐饮业还是回闹市区好,那里婚寿喜宴、机团单位业务接待、散客用餐,自然还是闹市区有利。善用市民的传统习惯,还有地理环境是很重要的。

回到市区临分手的时候,郑叔说,辉仔,这事急不得,也要等机缘。先好好经营大排档,打好经济基础,再想法接一个大酒店做。老话都讲看米落锅,量体裁衣,人要量力而行,急不来的。

欧灿辉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还处于一个刚刚脱贫的阶段罢了,要想大鹏展翅,还是要假以时日,待羽毛渐丰,才能展翅一搏。



日月如梭,眨眼又见着一九九六年春节临近,在內街更感到节日气氛。因为街上比往日更多了卖东西的摊档,占据了从街口一直到中心肉菜市场前的整段街道,主要是卖菜蔬、农产品和应节物品的。中心肉菜市场虽大,但附近农村进城买卖年货的人,更是如过江之鯽|Qī|shu|ωang|,中心肉菜市场便显得不适应了。内街上川流进出的人比平日更多更频密,喧喧嚷嚷,高声招徠,讨价还价,间或有摩托车穿梭而来,对着摩肩接踵的人流,喇叭声便不断响起,要人们避让,便听有人责备谩骂,那摩托车手也不管,照样走走停停,蛇样前行。

欧巷也热闹起来,有些农民因为找不到落脚点,便进了欧巷,在巷口这一头方清家和欧灿辉家门边,,也放下东西,虽不吆喝,也一样有人瞧见了便走进来看,看合适的,谈好了价钱,也照样买卖。这段时间,早上便常有两三个农民占据这地点,不过往往在早上十点来钟便散去。

欧国能和方清家人,倒是没有干涉这些人,只是黄三女进出欧巷,便觉不满意,常常嘴上唠叨,埋怨几句。但农民既不是在她家门口摆放,对她的有意见也装着听不见,黄三女虽然心里不舒服,不过也没怎么指着人吵骂。

过年了,百行百业都兴旺,都想抢这个旺季赚个盆满砵满,黄三女也一改小买小卖的作风,也敢大批量购进,家里了屯了近三百只鸡,要搏过一个肥年。大排档和一些小饮食店也是营业到年廾八、最迟年廿九才关门歇息,待来年过了正月十五才重新开张营业。

年二十八上午十点钟,欧灿辉和郑叔要在灿记大排档开一个会。骆镜钊、罗振锋、马锐添、两个厨师还有白志毅和服务员都回来了,在厨房前开了一张台,冲了一壶热茶,围坐在一起说闲话。见两个老板──包括不常在灿记露面的郑叔──来了,白志毅忙扯过两张椅子,还用布抹了抹才让给老板坐。

欧灿辉见人齐了,便对大家说,今天正式放假,大家回去过年,正月十六回来上班。过去一年辛苦大家,全靠大家通力合作。大排档生意好,郑叔也说了,不能亏待大家,今天给大家发工资,另外每人还有一个利是(红包),也算是年终奖金吧。如果有谁过了年另有高就的,要提前告诉我一声,我好另请人。

员工们早等着这一天,见老板拿出一大叠钱发完人工,又分给每人一个写着名字的红纸利是,个个都眉开眼笑。工作虽然辛苦,但每月人工比得上在国营单位,逢年过节老板还多分一封利是,都纷纷对老板说声多谢。

白志毅站在一旁咧着笑。他对自己现在的状况很满意,现在有人找他去装修也不愿去做了。在大排档工作时间虽然长了点,但欧灿辉对他好,从没有因为他有些缺陷看不起他、岐视他,还委以重任,使他自己对工作也有了自信心,不像做装修时那么自卑了。很多熟客来了都很热情地和他套交情,他也有一点知名度。而且欧灿辉给的人工高,这次又单独发了一千元奖金。还有因为堂兄欺诈累欧灿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