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骁雄 >

第200部分

骁雄-第200部分

小说: 骁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七当然不信,虽说最近从契丹那边的确传来一些耶律德光处罚赵延寿的消息,但十七并不认为赵延寿会因此而背叛耶律德光。

    契丹的国势怎样,十七怎会不知?虽然阳城之战重挫了契丹铁骑,但由于,契丹的根本并没受到太大的损伤。相反,因为从大晋劫掠去了大量金银财宝和人口,契丹的国力反而有所提升。

    赵延寿不是傻子,一个摇摇欲坠的晋国,和一个欣欣向荣的契丹,该选择哪一个,不问也会知道。

    再说,耶律德光给赵延寿的权势,晋国根本不可能给,如果投靠了晋国,赵延庆非但得不到好处,反而要面临与契丹开站的危险。赵延寿的部属虽然强悍,但比起契丹铁骑来说,还是要差那么一截。

    无论从哪方面看,赵延寿都不是一个位了中原而愿意牺牲自己利益的人。

    所以,十七将自己所探知的情况迅速报知了杜重威,谁料道杜重威不以为意,而且严令十七不许黑衣卫再调查此事,更不许十七插手此事。

    无奈之下,十七只好来找李风云。

    李风云道:“十七,杜帅尚且不信,我又能做什么?”

    “证据!”十七答道,“蛛丝马迹。”

    蛛丝马迹,谈何容易,杜重威都不愿揭穿此事,真不知十七为何会这般着急。

    “有用吗?”李风云苦笑一声,找到证据又如何,无论是杜重威,还是石重贵,相不相信这事,全在于他愿不愿意相信。

    杜重威之所以不愿揭穿此事,多半是因为他觉得此事有利用的价值。而石重贵则是要证明自己,如果他能将从石敬瑭手中失去的燕云十六州夺回来,就能真正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两人一个想要从中渔利,一个一厢情愿,即使真查出了什么,有能怎么样?

    更何况,这么大的事,李风云不相信刘知远、李守贞、永固宫主他们一点察觉也没有。他们没有任何动静,他与十七又算哪根葱,庸人自扰?

    “不查清楚,中原大败,主上首当其冲,罪责难逃。”十七答道,“查清楚,有所预备总好过没有。”

    李风云长叹一口气,他明白十七的想法,如果说十七不知道杜重威的想法,那也未免太低估十七的智慧了,显然,十七并不同意杜重威的做法,所以才会违抗杜重威的命令,将这个情况偷偷告知李风云,希望李风云能代他接手调查此事。

    这世上究竟是怎么了,当其位者,一个个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较劲心思地捞取好处,根本不在乎迫在眉睫的危险,也许他们认为,即使最坏的情况发生了,倒霉的其实还是老百姓,他们最多换一杆旗帜,依然能够高官得做,富贵得享。如果运气好,浑水摸鱼,说不定能摸到一条大鱼,皇帝轮流坐,谁说就不能到他家?

    这就好比是一场棋局,上场厮杀的是棋子,对于棋手来说,损失多少棋子,损失谁的棋子,其实跟他们关系不大。

    正是有这些棋手,使民不知有其国,国不知有其民,此之谓国贼!

第三百七十五章 幽州() 
“去吧,李风云!莫要让俺小看了你。”佘破财杵着拐杖从书房门口转了出来,在定国侯府,也只有他能这般肆无忌惮躲在门外偷听李风云与十七的对话。

    “凭什么?”李风云有些不忿,“也许人家正张着口袋等着我往里钻。那些手握重权的名臣大将都置身事外,凭什么让我这个空有其名的侯爷去管这事?难道他们的命是命,我的命就不是命了么?”

    佘破财从怀中取出三粒筛子,放在桌案上,道:“某没理由能说服你,不如这样,去不去都看天意,如何?”

    李风云不解,问道:“如何看天意,难道扔筛子赌大小?那我可赌不过你,你是赌霸王。”

    佘破财哈哈笑道:“那倒不必!就扔一把,你来扔,如果是三个六,你便去,如果不是,就当某没说,怎么样?”

    李风云一把抄起那三粒筛子,在手中搓了搓,吹了口气,猛地洒在桌案上。

    筛子不停在桌案上翻滚,一个六,两个六,三个六。

    李风云瞪大了眼珠,自言自语道:“邪门了!老子在清平镇时怎么没这么好的运气。”

    “愿赌服输!”佘破财笑道。

    “为何这种事都找到了我?”李风云嘟哝一句。

    “总要有人出头吧!”佘破财似笑非笑。

    “算老子上了当!”李风云站起身来,指着佘破财说道:“你是个大恶棍!我不该跟你赌这一局。你这个老赌棍一定在耍诈!”

    佘破财哈哈大笑,并不答话,眼瞅着李风云摔门而去。

    十七有些不明白,问道:“筛子?”

    佘破财解释道:“这小子心里其实想去,只是差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筛子中有铅,某知道,他也知道,不过要掷出三个六,也不是个容易的事,看这小子手法纯熟,看来这小子当初在清平镇,没少用这法子骗人钱财。”

    十七朝佘破财拱拱手,也转身离去。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幽云十六州”,包括幽州、蓟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顺州、云州、儒州、妫州、武州、新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共计十六州。

    其中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而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则位于太行山的西北。

    燕云十六州之于中原的重要性,就如崤峪之于长安,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将北方的草原、大漠与繁华的中原腹地隔绝开来。数千年来,都是中原抵御北方蛮夷侵扰的一道天然屏障。

    太行八径中只有军都陉就在幽州,由此可见其险要。

    正是有这种跌宕起伏的山势的保护,北方蛮夷的骑兵很难冲破幽云十六州的防御,中原的王朝只需要驻扎很少的兵力,依靠着古长城,就能防止北方蛮夷的入侵,保障了中原的稳定与繁华。

    看着雄浑壮阔,延绵不断的群山,李风云长叹一声,若非当初石敬瑭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将燕云十六州亲手送给了契丹人,凭借这险峻的山势与关隘,契丹人想要突破这层层的防御谈何容易?

    没有了燕云十六州的保护,平坦的河北平原,几乎可以让来自草原的骑兵任意驰骋。即便是国都开封,也只能凭借一条单薄的黄河天险防守,但是到冬天,寒冷的天气会将奔腾的黄河冻得死死的。黄河防线处处是破绽,根本无法守得住。

    国贼误国,石敬瑭为了当那几年的皇帝,却为后世留下了无穷的遗祸!

    偏偏这种事,古往今来,不知发生了多少次,在可以看见的未来,也许还会继续发生,教人哀而叹之。呜呼!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李风云迈步走进幽州城,幽州城内远比不上开封繁华,甚至连魏州、博州这样城池也比不上,但是城墙高大厚实,与幽州城的城墙相比,杜重威久经经营的镇州城墙,也显得单薄逊色了不少。只可惜,这样的雄城却白白送给了契丹人,日后想要夺回来,不知要牺牲多少勇猛的将士。

    这次来幽州,为了减少麻烦,李风云是以刀手的身份,混入一队北去的商队中,如今中原与契丹的边关形势极为紧张,如果没有一个来历,很难混入幽州城。

    李风云也没有多带人,只带了丁虎、丁豹两人。丁虎和丁豹两人如今已经踏入二流境界,只要不是对上一流高手,或者特别厉害的二流高手,也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另外郭胜远带着几位原本出自于燕云十六州的老卒,先行出发,赶到幽州布置。

    郭胜远本就是涿州人,对燕云十六州十分熟悉,在幽州也有不少的江湖朋友,而且他武功不错,为人也够圆滑。

    到了幽州,李风云等人借故离开了商队,找了一家客栈住下。便来到幽州城中著名的沧浪楼。这是他与郭胜远约好的,到时会在沧浪楼会面。

    踏上沧浪楼二楼,李风云举目四扫,一眼就看见郭胜远正坐在靠窗的一张桌子前,对面正坐着一人,见到此人,李风云一愣,这人他认识,竟然是当初在斜阳道裹挟的李逊,没料到在此地居然也能遇到他。

    郭胜远、李逊远远也望见了李风云,急忙也迎了上来。

    见到李风云之时,李逊脸色还有些不自然,当初他离开了李风云后,急急赶回了幽州,把家人接出了幽州城,安顿在乡下,躲避了一年多,后来杨光远兵败身亡,当初的事也就无人追查,不了了之,所以李逊又回到了幽州城,毕竟幽州城有他的祖宅,还有一些产业,割舍不下。

    郭胜远与李逊的关系匪浅,此次回幽州,自然要找他。

    李逊在幽州的日子也不太好过,以前他依附于杨光远,得罪过不少的人,后来杨光远战败身亡后,虽然没有人追究他阵前私逃的罪名,但没有了杨光远这个后台,以前的那些人纷纷找上门来,处处为难、排挤李家,到如今几乎在幽州混不下去了。

第三百七十六章 虎穴() 
听了李逊的抱怨,李风云心中一动,笑道:“李兄,我倒有个主意,或许能解你一时之困。”

    李逊闻言一振,拱手道:“李大侠请指教!”

    李风云道:“你面临的问题无非是实力不够,所以招惹人欺负。你瞧,我正好不缺少实力,如果我将原来风云镖局的兄弟调一些过来,帮你打架,我就不信,那些城狐社鼠还抵挡得住久经训练的精锐军伍。”

    李逊当然知道江湖中人与精锐士卒的区别。一个久经训练但武功不如流的士卒肯定是打不过一名三流高手的,但是十名联起手来的精锐士卒很可能抵挡得住五名三流高手的进攻,如果是一百名组成军阵的精锐士卒,只怕一百名各自为战的三流高手也未必打得过。

    况且,那些与他为难的势力,又怎么可能凑得出一百名三流高手?如果有这样的实力,李逊还有可能在幽州城呆吗?

    如果李风云肯出手,的确能解决李逊很大的问题。

    李逊想了想,道:“只是,这样一来,我该如何报答李大侠,而且,李大侠的人也不可能留在幽州城不走吧!”

    李风云哈哈笑道:“这倒是不成问题,我正打算把生意做到幽州来,没有人不成,这边也立一个镖局,以后这边的事情就一律交给郭老哥吧!人手从优调派。”李风云望了郭胜远一眼。

    郭胜远喜不自胜,他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他已经完全得到了李风云的信任,幽州的镖局肯定不会只是一个简简单单镖局,很有可能,以后契丹的事务都由他一人来处理。风云卫东山再起之时,他便是一方大员。

    双手抱拳,郭胜远喜道:“一切谨听主公吩咐!”

    李风云点了点头,又接着道:“至于报答,我所求不多,只希望李兄能将平日听到的一些消息,传给我在幽州的兄弟一声,当然,如果李兄肯帮我风云镖局一把,那就更好。当然,李兄若是不便,我也不会强求,日后李兄若有什么困难,我们能帮的一定会帮。”

    李逊沉吟了片刻,李风云的意思很明白,打算在幽州设立一个情报搜集的组织,给了他三个选择:第一,成为这个情报组织的成员,毫无疑问,能得到的好处最多,但风险也大。如果这样做,他等若是将自己绑在了风云镖局这艘大船之上。日后风云卫若是东山再起,他也就成了元老级的人物,水涨船高。

    第二,成为这个情报组织的外围成员,不与风云镖局直接产生联系。结果是会得到一些好处,但不可能赢得风云镖局的信任。当然,风险也不大。

    第三,就是做为朋友来往,风云镖局念在他与郭胜远的关系,会帮他几次,但是也不可能每次都帮他出头,毕竟,即便风云镖局不说,他也不好意思总求风云镖局。

    虽然风云卫现在被晋国皇帝解散了,但实际上精锐犹在,如今又以风云镖局的名义搭起了架子,日后的发展不问可知。

    “怎么样?兄弟你给个实在话!这种机会可不多!”郭胜远有些替他着急。

    李逊抬头朝李风云、郭胜远拱了拱手,道:“李大侠,郭兄弟,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我不妨将话说明白。如果没有家室的拖累,我也就跟着李大侠干了。可是不成啊,李家可有三十多口人!如今幽州契丹人势力庞大,一不小心,这三十多口都会搭进去。

    这样吧,就如李大侠所说,日后我李家若听到什么消息,会立即通知到郭兄,如何?”

    郭胜远有些失望,但也理解李逊的苦衷,毕竟李逊不比他,一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拖家带口,心中的顾忌也多。

    李风云点点头,笑道:“既然如此,就这么办吧!郭老哥,那日后这幽州,乃至契丹的事就都交给你了。你想一想该怎么做,需要多少资金,直管说,你应该知道,现在我们风云镖局并不缺钱。”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李逊知道李风云与郭胜远有事情商量,告辞离去。

    李风云低声问道:“郭老哥,事情办得怎样?”

    郭胜远从怀中取出一札纸张,推到李风云面前,答道:“幸不辱命,燕王府里的地形都画在图上,府中明面上的武林高手也十之七八都记在纸上。

    只可惜府内守卫森严,我弄到的暗哨和机关的信息不多。”

    “这么短的时间,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李风云草草扫了那札纸一眼,赞了一句。

    郭胜远道:“多赖幽州的朋友帮忙,这其中李逊出力不少,只可惜,他这人太谨慎,不敢拼命一博。要不然,以后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李风云微微一笑,将那札纸张小心地收到怀中,道:“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我们也只是未雨绸缪,以后能怎样,还很难说,也难怪他的了。你那些朋友,如果是值得信任的,不妨也招他们进来。具体如何,全由你来决定。”

    郭胜远答应了一声,又见李风云的确没有怪罪李逊的意思,放下心来,道:“主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