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子之裳 >

第2部分

子之裳-第2部分

小说: 子之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就面色不好的皇帝看着裳衫提问,那张脸更加的黑了,摸摸眉毛,年轻的帝王语气不善:“难道你要为他求情?”
  “非也,臣只是想请求陛下答应臣一个不堪的请求。”裳衫举着双手,有模有样的打着官腔。
  “驳回!既然你都知道不堪,那就不要说了。”皇帝挥挥手,就只差在脑门上挂快牌子道:朕烦着呢!一边去!
  “臣不得不说,恳请陛下允许,要是陛下不允许我就长跪不起!”无奈某人是头倔驴,一根儿筋到底。还没长什么心眼,学着那些老匹夫打算来苦肉计。
  穿着明黄龙袍的皇帝挥挥手,脸色又黑了黑,但还是默许这件事。
  “臣恳求退出每天的早朝!”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崔隐都可以不当官,那么他不上早朝也是可以的。
  皇帝沉默了,殷扉遗纠结了,大臣们好奇了。
  “你······”
  “陛下恕罪!”在赵相琪发怒的前一秒,殷扉遗终于开口,“是微臣对舍弟教导无方,还请皇上恕罪。”尹裳衫刚想张口,被殷扉遗一个凌厉的眼神瞪回,某人只好乖乖闭嘴,缩在角落里画圈圈生闷气。
  没有人接话,话题一下子又回到了崔隐的身上。赵相琪看着跪在地上的崔隐,态度强硬:“既然你不愿为官,为何要参加科举?你可知道,本来有机会的人因为你而失去了机会,现在你却放手不干,为了你一己私欲,你把那些苦读了十几年的书生置于何地!”
  一直以来不卑不亢、有理有据的崔隐终于沉默了。他埋着头,没有人看清楚他的表情。
  过了一会,看效果达到了,皇帝敲打着食指,再次开口:“崔隐,朕听说你之前是村里私塾的先生,对吧?”
  “回陛下,正是如此。”
  “那么,你能说说当今朝代下的教育问题吗?”尹裳衫看了一眼赵相琪的表情,这样的眼神,他太过于熟悉,这就好像在说:如果你的回答不能让我满意,就算你是个人才,朕也要办了你。
  这······群臣默然,大家都明白,皇上是不打算轻易放过崔隐了。
  只要有一点年岁的孩子都知道,建国初期,由于战争破坏严重,自赵太祖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以来,经济文化就逐渐恢复发展。而且本朝历来有重文轻武的传统,大康的文化经过前朝的沉淀,在经济的稳步发展下,现在进入了一个繁盛期,享誉中外,子民一直都以大康繁荣的文化而骄傲。说道教育,先皇在全国兴办私学的行为让全民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更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崔隐说问题,鸡蛋里挑骨头的成分很大。
  “禀告陛下,在崔隐看来,虽然本朝的教育和前几个朝代相比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派胡言,现在举国上下都被浓浓的文化氛围围绕着,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亟待解决的!”这是礼部尚书的反驳,这位老者花白着胡子,是三朝元老,一直辅佐着年轻的先皇,那时候就是他极力推行私塾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在看着自己一心经营的东西被贬低,垂老的身体看得尹裳衫那是胆颤身惊,生怕这个人晃悠晃悠的就那么倒下了。
  “哦?是吗?那朕洗耳恭听。”皇帝摆摆手,倒是显得十分有兴趣。
  “先皇在全国兴办私学是很好的决策,出发点是好的,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地方世家把持学校,大家上学需要交纳高昂的费用,真正的平民还是上不起学。不仅如此,许多地方的先生水平不够,根本就是误人子弟。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本朝历代帝王都没有避免的问题——重文轻武。当今是盛世,没有战乱,但一旦有战乱发生,凭我们的军队,很难抵御外来强敌的入侵。”
  崔隐字字铿锵,这些话语落入众人耳中,朝堂上再次出现了寂静。
  过了许久,年轻的帝王终于开了金口:“崔隐听旨,朕允你布衣三年,三年后归来复命,不准多言!状元和探花去礼部报道,退朝!”这样的人才,放弃未免太过于可惜,放长线钓大鱼,皇帝拥有很好的耐心。
  “谢主隆恩!”群臣齐呼。
  缩在角落里的尹裳衫终于反应过来,退朝了。


☆、第三章

  “尹哥哥,走了走了,我们去孔庙吧!听说里面已经为你们这届科考的立碑了呢!”才走出太和殿,圆子的声音就伴着他那圆鼓鼓的身体咋呼呼的传来。
  “我待会还要去礼部赴职,哪有时间陪你去,圆子,自己一边玩去啊,乖!”裳衫摸摸圆子那圆鼓鼓的头,好脾气的说。
  “不要嘛!人家要你陪啦!小维都不陪我,皇兄也不陪我······”圆子声音里已经带着一点哭腔,“现在就连你也不陪我!呜呜······你们都不要圆子,你是坏人······唔哇!”
  小家伙说哭就哭,完全不给裳衫一点准备的时间,见不得人哭的他立马慌了手脚。手忙脚乱的哄着圆子,却不知道此时圆子正在心里偷偷说着“耶”。小圆子每次都以这样弱智的方法赖着裳衫,当初小孩子那纯洁的心灵还纠结了那么一下,但是发现裳衫每次都被他给吃的死死的以后,就放开了胆子来,屡试不爽。
  “圆子,回去找小维玩,裳衫哥哥我带走了。”就在裳衫要答应的同时,殷扉遗走了上来,看脸上的表情好似有什么话要和他说。
  裳衫正在为早上的事生他的气,不想理他,当下就脱口而出:“圆子,我们走,去看孔庙!”
  “啧啧,这别扭的······”只是裳衫走的太急,没有看到殷扉遗那满含柔情的双眼,倒是回过头冲他扮鬼脸的圆子看了个正着,这下圆子更为得意,哼着小曲儿蹦蹦跳跳的走了。
  两人走了大约半柱香的时间,终于到了孔庙。孔庙建在国子监旁,内部已经立了前前后后一百多块进士碑,从初代开始,一排又一排,层层叠叠,看上去颇为庄严肃穆。
  “这是你的,最新的呢!”圆子一进门就看到了这一届的进士碑,招呼着裳衫过去。
  “尹哥哥,看!老夫子的雕像还是这么丑丑的呢!”圆子那软软糯糯的声音响起。
  “你尽管说吧,夫子听到了可会拔掉你舌头的。”裳衫毒舌的毛病有犯了,这样的黑童话张口就来。
  “可是老夫子都已经死了这么多年了,他怎么会听到呢?”圆子歪着头问,一脸的天真无邪。是的,人家可是乖宝宝,不懂就问的。
  裳衫压低了声音,故作神秘在圆子耳旁说:“我偷偷告诉你啊,其实老夫子一直都没有走,他的灵魂化作千千万万份,停留在每个学子的身边,特别喜欢管你这样调皮的孩子,你说他的坏话他都知道。”
  “真的吗?”圆子大大的脸上一双大大的眼睛闪亮着。
  “嗯,骗你是小狗。”他不知道,眼前已经有只狗在得意的摇晃它的尾巴了。
  小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单纯而美好,相信听到的一切,并且毫不怀疑。这么多人都喜欢小孩,不是没有原因的。
  “啊,那我一定不说他坏话了。我去看其它的老夫子应该不会生气吧?”小家伙听得直害怕,连连摇头。
  “不会不会,他只会一直跟在你背后而已。”裳衫爽快的摆手恐吓。
  “呵,我的探花郎就是这样吓唬小孩子的吗?”在门外,传来一声轻笑。
  尹裳衫转过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俊朗的男子。此时正值卯时,初升的太阳斜斜的射入朱红色的孔庙,站在他眼前的是玄色朝服还来不及褪下的男子,墨色的长发逆着朝阳,发出淡金色的光华,面带笑容的脸庞更是在一片暖暖的日光里柔和成温润的古玉。
  在这样美好的气氛下,男子伸出修长有力的手对尹裳衫说:“走吧,回家了!”
  尹裳衫有些恍惚,朝阳下的他和血泊中的他的身影重合了起来,跨越了十年,两个不同的身影一起,他们在说:“走吧,我们回家了。”
  时间就定格在了这一刻,有什么在一瞬间敲击心门,心中烟花绽放。在很久很久之后,很多事情都已经模糊的时候,就算他已经远在天涯,夕阳西下,回想起在晨光中站在门前的殷扉遗,尹裳衫还是会不自觉的挂上笑容。
  “啊,尹哥哥,你快来看,我找到殷叔叔的碑了,他也是状元呢!”在里面的圆子大叫着冲出来,刹不住,一头撞在了裳衫身上。
  裳衫看看圆子,再看看殷扉遗,莫名觉得心情很好。
  “哥,我还要去礼部呢,你先回去吧!”裳衫不忍打破这样的氛围,想想又在末尾加了一句,“早上的事我已经没有生气了。”
  “嗯,我已经私下了和皇上说了,你以后都不用去上早朝。”殷扉遗看着他,满眼的柔情。
  尹裳衫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做,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嗫嚅着:“谢、谢谢你。”
  “不用,”殷扉遗笑得越发的温柔,“那你早点回来。”在走之前,还伸手摸了摸裳衫的侧脸。
  看着他一步步的离去,裳衫有片刻失神,这个人,太过于熟悉,玄衣黑发,转身之间,仿佛还是当年那个眉目如画的少年。
  殷扉遗出身在殷家,家底殷实,少年成名,十八岁时取得状元之名,二十岁破获尹氏家族被的灭门惨案,从此平步青云。二十五岁坐上宰相之位,一步一步的走来,仿佛是踏在青云顶端,美名远扬,不损半点风华。
  再回首,才恍然发现,原来当时许下的承诺,已经坚守了这么多年。继续下去,是否会有厌倦的一天呢?
  ······
  当他来到礼部时,那个早上在朝堂上被打击的瑟瑟发抖的老尚书已经在对着刚去报道的萧嵩发表长篇大论,他悄悄地摸过去过去乖乖站好,一如当初在太学迟到时一样。
  “你你你······咳咳,你居然迟到了!”
  在老尚书的眼里,迟到问题,就是人品问题。
  “上任第一天就迟到,你们这些年轻人,你们作为将来的国家栋梁,怎么都这么靠不住?你让陛下怎么放心把这大好的江山交给你们打理!”说到这里,话锋又转向了所有人身上,“年轻人,踏实点。”末了,以这句话作为总结。
  显然,在礼部工作的大家都习惯了他们尚书这种调调,这些人已经见怪不怪,只是一个个拉长了脖子,对新来的两人十分好奇。
  “你们怎么被分到了这么个清水衙门,家里关系明明这么好。”终于,看了老半天,一个官员已经忍不住问了。
  “我家里又不缺钱,清水就清水点,我不介意的。况且礼部工作是最少的,非常适合我。”其实他只想证明他不是米虫而已,其它的,嗯,和他没有关系。说到这,裳衫已经找到他的位置坐下了。喝了一口茶,点点头,眯起那双眼睛,显得很满足。虽然茶叶不如家里的,但总比茶楼里的好。
  “这是陛下的意思,只要能为国家效力,在哪里都没有关系。”这是萧嵩的话,他说完后礼部的人都以佩服的眼光看着他,裳衫不屑的斜眼看他,在心里默默的吐槽:你其实还可以再矫情点儿的。
  确实,礼部虽然是个清水衙门,但是乐得清闲。这里没有吏部那些贿赂攀关系想升官的人,没有户部的财政纠纷,没有军部的人心惶惶,没有工部的忙进忙出,更没有刑部的冤案惨叫。
  最近礼部很闲,科举刚刚告一段落,既没有贡举,也没有外使来访,更没有什么祭祀典礼,这样的日子,晒着太阳,喝着茶,赏着花,生活其实和他在家里没有什么两样,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当米虫而已。
  傍晚他走出皇宫,抬头一看,西方的天空已被染上大片大片的橘黄色,明丽耀眼。
  在皇城的护城河边,一辆马车静静的停在那里,旁边一人负手站立,温暖的夕阳洒了他一身。那人身着白色长袍,黑发披散,站在白玉栏杆旁,看到走出宫门的人,笑意盈盈。
  “我们回家了。”
  “好的。”
  夕阳温暖了他们的对话,这样的对话,简单而美好。
  可是他那时并不知道,有些事情,就是因为简单,所以才美好。
  


☆、第四章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近些年来一股踏青的风潮兴起,有大量的游人集中在长安城的郊区,年年岁岁,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活动多种多样,生活被这样的悠闲放大,缓慢却拥有生气。当然,除了游玩以外,对众人来说,踏青也是个增进感情的好时机。
  在这样的一个季节,正值辰时,阳光洒下,一辆朴素的马车在城外小道上行驶着,毫不惹眼,路过的行人没有对这辆车投出丝毫多余的目光。他们的目的地是不远处的那片果林,这里的农夫专门种植果树,结的果实就运到城里卖,效益很好,从沿途以来看到一幢幢结实的房屋可以看出,这里的居民生活过得还算不错。
  “都是你麻烦,出个门踏青还要遮遮掩掩的,要是可以骑马那该有多好。”裳衫坐在车内,不满的对殷扉遗抱怨着。
  关于坐马车这个问题,这到并不是他们两个大老爷们有多么的矫情,主要是因为殷扉遗那张祸水脸。大家都心知肚明,和元宵灯会一样,踏青是一个寻找意中人的绝佳机会,在这段时间,男男女女也比往日更加大胆。本朝民风开化,在这方面也比较放得开,暮春三月,落花流水,才子佳人。曾有诗人为此写道:踏青二三月,正是浓情时。
  前些年裳衫还小的时候,殷扉遗带着他踏青就在长安城引发了一阵狂潮,虽然身边有一个拖油瓶,还是丝毫不减殷扉遗的魅力,每次踏青都被弄成一个追逐大会。这样的事重复了几次,二人终于学会了把自己隐藏在这片□之中。
  比之裳衫的抱怨,殷扉遗却显得心情很好,凤眸向远处瞥了一眼,好听的声音在前头响起,带着些许笑意:“看这个情况,下次我们出来可以骑马了。”
  “怎么了?”
  “呵呵,你看远处的那些人,看来是有人替我们揽了这个活儿。”殷扉遗眼眸微微转动,无限风流。
  裳衫随着他的视线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