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双阙 >

第25部分

双阙-第25部分

小说: 双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喘着气,一手护住脖子,朝她怒目而视。
  “不过,”她的笑容渐渐敛起,直视着我,一字一句地说:“你切勿高兴太早,别以为我不知道,此去虢国,原本定的是你。”说着,语调渐渐低沉,刀锋隐隐:“今日所说的话,所行之事,权且记住,来日必当奉还。知道了?”说完,她傲然看了我一眼,提起裙裾,微跛地从台上走下。
  我倚在栏杆上,看着她离去,一动不动。直到她的背影在视线可及处消失,我才觉得身上真是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一下子滑坐在地上。
  脑中渐渐回复清明,我猛地站起身,一路跑下高台,好像后面有什么东西在追赶自己似的,向宫中发足狂奔。
  “姮?”母亲见我衣冠凌乱地跑回来,大吃一惊。
  看到母亲,刚才压抑在心里的恐慌和委屈再也控制不住,一股脑地化作泪水,全涌了出来。我扑进母亲怀中,紧紧地搂住她,放声大哭。
  母亲又惊又疑,柔声安慰,问我到底怎么回事,我却只顾哭泣发泄,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心中仍凉飕飕的,一身冷汗。
  刚才在那高台上面,光天化日之下,她竟真的想要置我于死地吗?那怨毒的目光,铁钳一般的双手,像要把我撕碎一样,至今仍历历在目,感同身受。
  母亲紧张地扶住我的双臂,仔细地看我,当她的目光从脸上往下移时,猛地收住,神色大变:“姮,这淤伤何人所为?”
  淤伤?我摸摸脖颈,上面并没有什么感觉,大概是刚才姝留下的掐痕。
  “姮?”母亲急道。
  我努力地平复下抽泣,抬起头,说:“是姝……”
  “姝?!”母亲一听,勃然大怒。
  “母亲,”我拉住她的手,望着她,道:“姝说,媵去虢国的本该是我。”
  母亲顿住,眼中厉色微微收起,看着我:“姝这么对你说?”
  我点头。
  母亲的脸色平静了一些,唇边却挂起一丝冷笑,道:“不假。”
  果然是这样。
  她将旁人打发走,拉着我在榻上坐下,继续道:“婉当年嫁去虢国,其母虽早亡,却因是你君父元配,婉仍冠以嫡女名号。如今,婉薨逝,虢国竟以此为由,要你君父再以一嫡女补媵。杞国嫡女唯你一人,你君父自是不舍,商权之下,便定下了姝。”
  原来如此,我心叹,只怕这商权,母亲出了不少力吧。到底还是因为我,难怪姝将所有的怒气都撒在了我身上。
  母亲用手指轻轻抚着我的脖子,怜惜地说:“不想她竟怨恨至此,竟对吾女下手。”
  我靠进母亲怀里,不说话,良久,问她:“母亲打算如何处置?”
  母亲抚摸的手停了停:“处置?姝乃待嫁之身,如何处置?”说着,轻轻地冷笑:“呵,倒是想得好……”
  她没有说下去,转而吩咐侍婢准备用具,温柔地搂着我,带我下去梳洗。
  从此,这件事母亲再没提过,接下来的两天里,她也再没有让我去苑中,但凡跨出宫门,后面必定跟着一堆的侍从。
  至于姝,直到出发,我都没有再见过她,旁人也没有提起。但是我听世妇们说,陈妫因“多言失德”被禁足,三月不得踏出宫室,无论子女旁人,一律不得探视。
  母亲的报复可谓狠厉。姝与陈妫感情最是亲密,她两个月后出嫁,陈妫这一禁足,母女二人大概这辈子都见不着了。
  ※※※※※※※※※※※※※※※※※※※※※※※※※※※※※※※※※※※※※※※※※
  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我正在自己的宫中收拾一些随身之物,寺人进来通传,说太子妇到了。
  齐央?我忙起身出迎,只见她一身燕居之服 ,正站在庭前。
  我上前对她礼道:“不知长嫂前来,有失远迎。”
  只听齐央语气温和地说:“公女勿要多礼,吾闻知公女明日即动身往宗周,特来相探。”
  我道谢,将她领到室内,在榻上相对而坐。
  齐央看看侍立一旁的寺人,说:“尔等不必在此伺候,下去吧。”
  她们纷纷应诺,退了出去。
  我讶然望着她,不知她支走旁人想做什么。
  室中只剩下我和她两人。齐央起身,将房间四下打量了一遍,点点头,道:“都道君主姮甚得国君夫人宠爱,今观此宫室,物件精致,果然不假。”
  我道:“长嫂见笑,不过是些寻常摆设,无甚希罕。”
  齐央却不管我,走到墙边的一套桌椅旁,指着椅子问我:“这是何物?”
  我答道:“坐具。”
  “坐具?”
  我走过去,搭着扶手在椅子上坐下。
  “哦,”她点点头,又看着桌子说:“此案做得如此之高可是为了配这坐具?”
  “正是。”
  在这个时代,我始终不习惯终日席地而坐,觉得腿受不了,于是找人做了这套桌椅。
  她摸摸,说:“倒是有趣。”说着,又转向旁边席上几个尚未整理好的包袱。
  看到里面的的指甲刀扇子等物,齐央满脸好奇地一件件拿起来,左看右看,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连内裤也被她挑出来缠着我问了半天。
  我解释得口干舌燥,心里郁闷得很,谁说这丫头长大了?
  翻检了一遍,齐央满意地拍拍手,道:“太子赞你心思灵巧,今日观之,确是如此。”
  我瞅着她:“太子对长嫂说起我了?”
  提起觪,齐央的脸染上了红晕:“然也,太子昨夜曾说起过……”语气间隐含暧昧。
  “哦……”看着她的神色,我明白了,有点不好意思,觪也真是,那旖旎时刻提我做什么。
  我问:“今夜长嫂怎不往太子宫中?”
  齐央眼神一黯,道:“今夜太子有媵者相伴。”
  我一愣,虽然知道这是迟早的事,却没想到这么快。
  气氛有些尴尬,我岔开话题,和她继续聊起了那些小玩意,又把首饰拿出来赏玩,两人越说越入港,直至寺人进来说夜色已深,明日还要上路,我该休息了,齐央才恋恋不舍地告辞。
  我送到宫门,看着她离去。
  谁知她刚要走几步,却又折回来,走到我面前对我说:“是了,姮可还记得你我在成周分别时的话?我来之前都与吾姊说了。”
  我惊讶地看她,齐萤知道了?
  齐央继续道:“你猜吾姊如何回答?她未说信与不信,只笑笑说‘晋侯名贯天下,如此伟岸男子,吾得以相伴左右便已了愿,并不计较许多’。”说完,她得意地笑:“吾姊虽身世高贵,容色出众,却温良贤淑,决非那等擅妒狭隘之人,姮将来若得与她共处,大可放心便是。”
  我愣住,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反应,说:“如此……有劳长嫂。”
  齐央一笑,转身走了。
  “君主……”她远去许久,我还站在阶上一动不动,直到身边的寺人小声提醒才回过神来。
  我往回走去,心中却波澜乍起。
  齐萤的意思很明白,她不计较燮是否爱她,也不计较燮有没有别的女人,无怨无悔,一心只想跟着他。我感到万分费解,世上竟真有这样的女子吗?
  我有些迷惘,比起她,自己又可以为燮做到什么程度?
  ※※※※※※※※※※※※※※※※※※※※※※※※※※※※※※※※※※※※※※※※※
  第二日,天气晴好,祭过行神后,我跟随着出使的上卿骈父一行,准备上路。
  母亲拉着我的手,不停地叮嘱这叮嘱那,我笑着说:“母亲,姮不是小儿,身边又有这许多随人,不会有事,再者,宗周有王姒照应,母亲无需担心。”
  她叹口气,自嘲地笑笑,道:“姮说的极是,有王姒在,母亲操心什么。”说着,她认真地看我,道:“姮,王姒乃杞国同宗,必处处为你着想,凡事顺之,不可忤逆,此言你当谨记。”
  我笑道:“母亲安心,姮记住了。”
  母亲微笑点头。
  我又分别向父亲和觪拜别后,登车上路。
  他们在宫门前的身影越来越小,车马辚辚,队伍穿过大街,开出城门。
  望着眼前广袤的田野,两年前我见到它时已是一片葱绿,而此时,新苗却才刚刚种上,稀稀疏疏。一群群的农人正在公田中劳作,有人抑扬顿挫地唱着歌,诙谐逗趣,引来旁人一阵哄笑。
  我也不禁莞尔,回首顺着来时的方向视去,雍丘的双阙早已消失在地平线上,只余天边一片铅白的云彩,悠悠相送。

  路遇

  抛开舟车劳顿不说,旅行总是让人心情愉快的。
  沿着上次出行的路线,再次往太室山祭奠过涂山氏后,队伍进入了王畿。
  成周建成后,与西方的宗周遥相呼应,东西王畿连成一片,横贯中国,统治四方。天子长居镐京,并分别在宗周与成周设卿事寮,管理三事四方之务。两京之间有周道相通,十分便利。
  这时恰逢诸侯来朝之期,路上见到不少别国的车仗,很是热闹。
  沿着周道向西而行,地势逐渐地变得不再平坦,黄土高原的延绵不绝的丘陵和山梁出现在眼前。大概是气候的原因,这个时代的黄土高原植被还相当茂盛,森林密布,芳草萋萋,后世它那著名的风沙和沟壑完全不见踪影。过了华山后,渭水经常会在山坡的另一边出现,时而平静,时而湍急,始终相伴。
  一路上,大大小小的采邑乡野走马灯似的在眼前经过,我问上卿骈父还有多少天的行程,骈父回答说还有约摸四五日。
  当晚,我们在一处旅馆门前停下,准备在这里歇息。
  不料,馆人走过来,抱歉地说今天馆舍已满,无法招待我们。我诧异地朝旁边望去,只见旅馆两旁的确停放着不少车驾。
  骈父不悦,说这偌大旅馆,怎会住满,定是馆人将那些庶从人等也安排了进去,我们乃朝见天子的使臣,旅馆理当腾出房间接待。
  馆人为难地说并非他不知轻重,里面住的都是同往朝见的各国使臣,这些日子旅人众多,实在是难以从命。
  交涉许久未果,骈父只好放弃,走到我面前,道:“君主,前方十里处有民间的逆旅,可将就一宿,不知君主意下如何?”
  我想想,说:“也好,上卿但往便是。”
  骈父称诺而去,吩咐众人点起火把继续赶路。
  正要启程,忽闻一声:“上卿留步!”循声望去,只见说话的是另一名馆人,他从馆中匆匆出来,跑到骈父面前,道:“上卿请留步,方才齐公子乙听闻上卿来到,告知小臣,说愿将名下馆舍腾出几间,让与上卿。”
  “哦?”骈父听闻,喜出望外。
  齐公子乙?我讶然,不就是两年前在成周见到的齐央兄长,他也去宗周?
  我和骈父在馆人的引领下,走入旅馆中,走到庭前,只见不远处的堂上灯火通明,人声嘈杂,果然热闹。
  馆人让我们在庭中稍候,登阶上堂,不一会,从堂中领着一名衣冠楚楚的贵族青年出来,待他们走近,我借着光亮一看,正是齐乙。
  他看到骈父身边的我,诧异地微微一愣,随后,微笑上前,向我们见礼道:“不知上卿并公女前来,齐乙失礼,竟未曾远迎。”
  骈父忙还礼道:“公子客气,杞人得公子慷慨相助,感激在怀。”
  齐乙笑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齐杞婚姻之国,理当相帮。”
  说完,又向我礼道:“再遇公女,齐乙幸甚。”
  我微笑还礼:“姮见过公子。”
  骈父微讶,道:“公子与我公女相识?”
  齐乙莞尔,道:“乙两年前曾于宗周得遇太子及公女,故而相识。”
  骈父了然颔首。
  又寒暄了一阵,齐乙吩咐馆人将杞国的随行人等及车马物品安顿下,邀我们到堂上用膳。
  走到堂前,一阵微熏的暖意夹着饭食的香味迎面而来。地上一方一方地分成十几张席,每席摆着案几,数人围坐,将堂上挤得满满的。
  见我们进来,声音小了一些,不少人停下往这边张望。感觉到各种视线投来,我目不斜视,随着齐乙走到其中一席上坐下。
  馆人前来添置上新的食器菜肴,齐乙微笑着招呼我和骈父用膳。
  乡野之所,饭菜做得很简单,好在有酒相佐。不过周朝以商为鉴,严禁酗酒,席上的酒也很少。
  齐乙问道:“不知上卿与公女前来宗周,所为何事?”
  骈父答道:“王姒寿辰将至,吾与公女特来为之祝寿。”
  齐乙看看我,似有所思,随而点头,微笑道:“原来如此,乙也正为此事而来。”
  骈父是天子任命的上卿,本是畿内贵族,堂上不少人与他相识,席间纷纷过来打招呼,忙得不得了。饭后,他还要到别的席上还礼,便吩咐从人稍后送我回房,向齐乙告退而去。
  席上留下我和齐乙两人,我看看他,虽说认识,但似乎还从没像这样单独和他待过,要说些什么好呢?
  齐乙却大方地笑笑,道:“两年未见,公女别来无恙乎?”
  我道:“劳公子关心,姮一切安好。”
  齐乙说:“二国上月结亲,不知公女可曾见过吾幼妹?”
  我说:“姮自兄长成婚次日便由母亲引见与长嫂相认。”
  “哦?”齐乙微笑:“吾妹月余未见,不知在贵国过得可好?”
  我笑道:“公子放心,姮观长嫂气色红润,精神充足,并无不妥。”
  齐乙颔首。
  正说话间,旁边两席的人一阵哄笑,望去,只见其中一人面带嘻闹之色,以手叩案,正唱着什么,旁人拊掌大笑。他们的语言我听不懂,大概是哪国的方言;发式也有些奇怪,除了上位者中三人束发,一人总角外,其余四五人皆散着头发,只在上面饰以额箍。
  见我疑惑,齐乙道:“那是楚人。”
  “楚人?”我好奇地望去,都说楚人不羁,看来不假。仔细听他们的口音,语调微微上扬,的确有点湖南话的影子。
  齐乙道:“然也,上首者正是楚子熊绎。”
  “熊绎?”我更是一惊。只见熊绎四五十岁年纪,留着大胡子,衣着整齐上乘,一股沉稳之气,正与旁人说话。
  楚国是熊氏之国,芈姓,成王时,熊绎臣服于周,封为楚子。现在的楚国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