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日常大王-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在人家身后,只要赋启一回头,她就装作四处看风景。当然,她这样做是为了能去找赋游玩儿,至于她为什么不敢自己去啊,大概还是因为在意赋启吧,刘光光怕自己一不小心对赋游表现得太过热情,赋启又会生气,她可不想因为自己“行为不检点”的原因导致他俩之间的不愉快,还是暂时按照赋启的标准安分一点比较好,至少这段时间多听话点,对以后大概也会稍微也有点好处。
赋启不是不知道刘光光这些花花肠子,他知道她想和赋游说话,前段日子收到赋游的信,知道他要回来了的时候,赋启就猜想过刘光光的反应,他想她一定会叽叽喳喳的缠着赋游问个不停,等晚上他放朝回来的时候会跟他比手画脚的说起赋游是一个多棒的人,会一直吵吵闹闹的把赋游给她说过的故事再不厌其烦的复述一遍给他听。可惜等赋游回来的时候,她已经不爱跟他说话了。
至于他为什么不直接跟刘光光说,可以自己去找赋游玩儿,不用老是跟在他身后顾忌这么多,大概只是单纯的觉得她这样还挺好玩儿的吧。
另外,为什么同样作为男人,赋游和时修待遇就不一样了?额,这个,大概是因为赋游不会用一双“我真的很想把你抢走”的眼睛看刘光光的缘故吧。
自从赋游来到王府之后,王府就变得热闹了起来,常常有很多人来拜访,除了几位王爷,还有一些学者,以及几位将军。专攻自然科学的学者在这个时代虽然稍微获得了一点地位,但是能走到都城门下的人还是很少。赋游常年的游历经历,让他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除了那份在军事上很有用的地图,还有很多来自国外的发明,所以每年赋游回来都有很多行李,每次回来都要呆上至少半年,完成文化知识和工具使用上的交接。尽管各国之间都有专门的使臣,也会带来文化技术上的交流,但民间游历者的作用也不可小觑,而真正能起到交流作用的,负责思想输出的云游和尚和负责经济交流的跨国商人大概比使臣们更重要一些。至于赋游,则是介于官方和平民这两者之间的存在。
这天,赋游和赋启刚在大堂接待完客人,走回园子的时候,路过走廊,看到刘光光正百无聊赖的趴在走廊的栏杆上,撅着个屁股,用力的伸出手去拍念之的手掌,而念之则在栏杆外面,坐在池边的石凳上,背对着刘光光,举起左手让她有一下没一下和自己“high five”,这种无聊的事情一做多了,念之也就知道该怎么去应付这个要么吵个不停要么动个不停的女人了,有的时候伺候一个有多动症的主子也是一件很烦人的事情呢。
赋启皱着眉看着这个画面,心想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这走廊上常会有客人经过,她就这样撅着屁股对着人家,于是便快步走了过去,拎着她的领子一把提了起来,让她规规矩矩的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刘光光一看是赋启,马上又装作四处看风景。
赋启看她这别扭的反应不由得笑了一下,刚想教育一下她,突然又说不出口了,一开口又变成了温柔得快腻掉的语气,他跟她说了句“别闹了,带你去看赋游画地图。”然后很自然的牵起了她的手,拉着她径直朝里院儿走了。
念之看刘光光走了,便起身,单手扶着栏杆,一个帅气的侧跃翻了过来,刚好站在赋游身边,她不卑不亢的朝他点了一下头,然后便跟了上去。
赋游看着念之的背影,很赞赏的点了一下头,然后背着双手,悠哉悠哉的走在了老后面,嘴里念叨着,“哼,去看赋游画地图,小爷我没到你们看个鬼画符。”——来自一名古老的单身狗的怨念。
赋游的地图已经编辑得差不多了,刘光光征得了他的同意,拿着整理完后不用了的草图一页页的翻了起来,赋游看她拿着草图一点点的计算着比例又一张张费力的想要拼起来的模样,无奈的摇了摇头,转身将绘制好的大地图拿了出来,打开绳子,将画卷平铺在桌上。
“你想要看整体图可以跟我说嘛,怎么越长大还越害羞了。”他压好了画卷,对着一脸惊讶的刘光光说道。
“她不是害羞,她是怕打扰你工作。”赋启替她解释道。
“不打扰不打扰,我这工作已经收尾了,流光妹妹想要什么尽管说,想问什么也尽管问就好。”赋游赶紧跟她说道。
“那你可以再跟我讲讲北方吗?”刘光光想了想,便问到。
先前她已经问过了很多南方热带国家的气候土壤植被等状况,以及一些东西边境各个季节里日出日落时间上的差异,大致推算出了这个国家最南部的纬度和东西边境的经度,比中国的边境纬度要更高一点,经度跨度也相对较小,而她根据都城的气候,猜测这里的纬度应该比北京更低一些,只要赋游再多提供点信息,她大概也就能估计出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在什么范围了。因为她有中国国土面积这个参照点和经纬度这个指标,应该可以比赋游更精确的算出国土面积和与其他国家国土面积的差异,这样的话,她大概也算是能派上一点用场了。
虽然算法不难,但是要具体用到这一堆材料上去,就很困难了,需要考虑的方面很多,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着对这个世界的基础常识,刘光光拿出一堆草稿纸,第一步是建立最基础的经纬网。
赋启坐在她身边看着她在那张网格纸上不断点一些奇怪的点,虽然也很好奇,但是看着刘光光一脸认真的样子就没有打扰她,赋游不知道她要画什么,只是瞄了一眼,就像在看小孩子涂鸦一样,然后又低下头继续研墨,将剩下的注解写完。
然而,这个涂鸦的刘光光却一涂就停不下来了,赋启已经将明天需要用到的文书背好了,赋游也将最后的工作做完了,三个人挤在一间小书房里,就像是某家公司的小小办公室,大部分时间都在安静工作,偶尔停下来唠个磕,但刘光光却从头到尾就没有说过一句话,她一直在认真的画着那个东西,赋启时不时的瞄了一下她的图纸,大体也明白了她在画什么,他看了一眼躺在椅子上懒洋洋的闭目养神的赋游,不由得露出了一个“等会儿看我媳妇怎么打你脸”的笑容。
等赋游一个小睡醒来,刘光光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她伸了个懒腰,将赋游那一堆草图又仔仔细细的翻了一遍,确认自己没有弄错,才又拿起笔,画完了最后一个邻国的轮廓,并标上了比例注释。
而赋游就站在她的身后,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这张图纸,他不由得将双手放在刘光光的头上揉了揉,然后开口说道,“你好像做了一些了不起的修改啊。”
“做完之后才发现,好像没有什么用。”刘光光看着眼前这副地图和赋游那副原图的比较,其实相差得并不远,大概是她低估了这个时代土地丈量的技术,才会产生这么自以为是的想法。
赋游的手还放在她头上,又忍不住的揉了揉,却被赋启一把拍开了。他摸了摸自己被打了的手背,瞪了赋游一眼,然后大人不计小人过的又继续跟刘光光说,“说说你那些条条框框,看上去好像很有意思的样子。”
刘光光有点犹豫,要是解释经纬线,就必定会涉及地球是圆以及万有引力这种惊世骇俗的说话,即使在她眼里不过是一种常识问题,但是她不确定在另一个时代轻易说出这些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个效果就好像,有一天你突然听一个人唠嗑,她莫名奇妙的说起地球上其实有外星人这样的说法,接着还举出了很多很多的证据,你如果不相信或许就当玩笑话过去了,但只要你的逻辑被她的证据战胜了,她风轻云淡的一个说法将极有可能影响你一辈子。更何况,站在刘光光面前的这两个人在这个国家都是举足轻重的人。
刘光光看了一眼赋启想得到他的鼓励,她有时候会跟赋启说一些奇怪的话,赋启倒是都能接受,并且一直很小心翼翼的保护着她那些不愿意传播出去的想法,如果单独跟赋启说,刘光光不会担心这些,因为赋启是一个比她这个拥有来自未来知识的人更清醒明智的人。她一直猜不透赋启,摸不清楚他到底在哪个层次,但她唯一能肯定的就是,这个人不仅会站在时代的角度保护她,也有能力控制她这个外来人不对这个时代造成伤害的能力。或许刘光光自己也没有注意到她对于赋启的一种崇拜之情,在以后的岁月里,她还会遇上更多自己把握不准的问题,每到那时候,她就会庆幸自己有一个神一般清醒的丈夫。
赋启看着刘光光一脸求助的表情,便朝她点了一下头,示意她可以说。刘光光得到了这个答案之后,便放轻松了下来,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起了地理物理常识。整个过程中,赋游一直保持着一脸饶有兴致的表情,而赋启则是默默的看着她,偶尔给她一个鼓励和赞赏的眼神,也会在听到那些陌生而奇妙的说法时微微表现出自己的惊讶,但从来不会露出怀疑的表情。
等刘光光解释完之后,天已经全黑了,赋游的反应没有像刘光光想象中的那样,会很震惊或者怎样,而是风轻云淡笑着的鼓了几下掌,然后将她讲解中用到的草稿纸收了起来叠成了一沓。
刘光光有点疑惑他这样的反应,因为在这个时代里,最主要的宗教是道教,大部分的民众都认为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平面,是凡间,天上的星星是神仙,那又是另一个世界,然后有一天,突然有一个人跳出来说,这个世界是圆的,天上的星星也是圆的,都是一个个的球。
所以刘光光忍不住的问了一句,“你是不是当我在瞎扯?”
然而赋游却告诉她,他和赋启以前都听过这样的说法。刘光光很惊讶,难道这个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哥白尼这样的人了?她好奇的问,是听说的?
赋游说,是当今圣上。
☆、第三十八章 姨妈红再次冒起来
刘光光不由得愣了一下,是那个不到公众场合永远都自称“我,老子”,口头禅是“哎哟妈呀”的接地气的皇上?
赋启跟她解释说,那是在他们都还小的时候,当时皇上也就是个十几岁的小少年,有一天突然看着水盆中的满月说,这个世界和月亮跟太阳一样是圆的,然后又说了一大堆月亮为什么会阴晴圆缺的理由。当时大家都当皇上在胡言乱语,没有人相信他,先皇也警告他不要把这种话传到祭司耳朵去,然后皇上就不再提这茬了,因为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常常说些浑话,所以大家很快就将他的疯言疯语忘在了脑后。直到现在,他也没有再提过。
若不是刘光光再次提起来,或许他俩也就将那件事儿永远抛在脑后了。尽管如此,赋游也没有立刻就表明要完全相信刘光光所说的一切,虽然刘光光说的条条是道,逻辑严密,但是其中真正可证的却很少,至少现下的条件设备都不足以得出铁证。
所以赋游只是要走了她刚做演示的时候画的那几张草稿纸,还说过几年回来再还给她。
虽然和料想中的反应不太一样,但是赋游和赋启这样的淡定反而让她产生了某种莫名的敬佩之情。不过,她现在最敬佩也最好奇的,还是如今坐在龙椅上的那位。
很多年之后,她已经不再对掌权者感到畏惧,每年从江南回到都城时,她和赋启都会在皇宫里逗留一阵。于是便会出现这样一个画面:赋启坐在案桌前帮一个叫皇上的男人处理公文,叫皇上的男人就躺在椅子上和刘光光侃大山。偶然有一次他们谈及了这个问题,那个男人跟刘光光说了这样一句话。
“没有哪个时代的前进道路是笔直向前的,所有人都是绕着弯儿走来的,一个时代最理想的发展状态不是有个明确的探照灯指在前面只管按纲领前进即可,而是慢慢儿的来,该拐的就拐,该绕的就绕,因为这个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人,而那些弯弯绕绕就是留给普通人的缓冲区,最重要的不是一头猛冲的前进,最重要的只是前进和少犯错误,宁可慢,也别退,一退就不止是损失的问题了。”
已经入夜了,然而几人还没有吃晚饭,厨房早就准备好了食物。然而赋游突然提出想给他们三儿露一手,这男人常年在外,天南海北的菜肴都见识了一个遍,而且都能做得有模有样。这让刘光光又激动了起来,在厨房玩儿也是她的一大爱好,这大概是天性里保留的小学生属性让她在厨房找到了一种过家家的感觉吧。于是,本来已经饿得肚子瘪瘪的了,她还是举双手赞成等赋游做好了晚饭再吃,并且屁颠屁颠的第一个跑进了厨房。
赋启不太常到厨房,古有言,君子远庖厨,在这个时代也是有同样的歪理的,反正在一个极度的男权社会里,君子就该远离一切脏乱差屎尿屁心肝脾肺脏的勾当就是了,最好当成天使供起来,既神圣又高洁。但好在赋启不是一个书生而是一个军人,虽然进厨房的感觉也有点陌生,但至少不会像某些人那样会表现出很丢脸的样子,(这里的有些人指的是二王爷,话说那可是一个典型的我是天使我很纯洁我不食人间烟火的BOY呢,不过因为他连男配都不算,也就只有在作者想要凑字数和刘光光想要骂人的时候才会出现一下子了。)
刘光光主动要帮忙烧火,话说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她学到的最大一项本领大概就是这个了,这可不是一件看上去那么简单的事情,所谓的要掌握好火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出来的。而刘光光现在已经可以完美的满足厨师长的要求精确做到啥时候开大火啥时候关小火了。念之则被赋游要求帮他切菜,刘光光从来没有看到过念之切菜,出乎意料的是,她居然真的会,而且切的很好。赋游说,他见过很多练剑耍刀的侠客都莫名奇妙的很会切菜,便想试试念之。
赋启就啥也不会做了,他以前练功到时候倒是练过劈柴,不过今天不缺柴火。百无聊赖的他就坐在刘光光身边,帮她递柴,听她讲笑话。
在这个厨房里最开心的就是刘光光了,能和喜欢的朋友一起做好玩儿的事情,一直是她梦寐以求的,可惜以前都没什么朋友,即使偶尔交到了朋友也会成为别人的拖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