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当雍正穿成林如海 >

第3部分

[红楼]当雍正穿成林如海-第3部分

小说: [红楼]当雍正穿成林如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允遣凰炱鹄础�

    贾太君忙忙召来送信的命令,欲问清女儿的处境。

    这个孙大原先已经被贾敏调到了采买的位子上的,这可是个肥差正合了孙大的胃口。没曾想他还没来得及咬下一口大肥肉,就被林如海给撸了下来,重又换上了他们林家的人。可怜的孙大,之前当上采买时有多么的耀武扬威,如今被人耻笑时他就有多么的怨恨林如海。

    贾太群把孙大叫来问话,可是让孙大找着了机会报复,自然是拼命的说起了林如海的坏话,更是把贾敏的处境给夸大了好几分。

    说贾敏住的屋子没几个人伺候,打扫卫生的这些活计还得彩蝶彩霞这几个大丫鬟亲自动手;贾敏的吃住要大丫鬟亲自到厨房去拿,而且还要对厨娘陪尽了笑脸不说,却也只能端回去一饭一汤一荤一素,有时候还是透着冷气儿的;贾敏虽说怀孕有四个月了,但穿着的衣服却还是旧时的,因着肚子渐渐鼓胀起来而越发显得不合身了,全身上下看着极为落魄。

    听了孙大的话,贾太君忍不住老泪纵横,感叹先夫当年识人不清,方才推却了义忠亲王的好婚事,使得宝贝女儿嫁给了一个没什么出版的林如海不说,还平白的受了这许多的苦。

    一旁的大儿媳妇许氏和二儿媳妇王氏见到贾太群悲痛落泪,便忙上前劝慰。

    事实上,贾太群太过心疼她那宝贝女儿贾敏了,否则必然能识破孙大话中的漏洞。

    先是说贾敏带去林家的陪房和丫鬟们如此之多,即使林家的下人因着林如海的态度,而对她这个主母多有怠慢,可贾家的那些丫环和随从们难道就是吃干饭的?他们就不能动手做那些杂事,非要彩蝶和彩霞她们亲自动手?

    贾敏之前即使有再多的不是,可身上怀着的毕竟是林家的嫡长子,林家下人就不怕她日后母凭子贵,在将来靠着这个孩子翻译了身?而且冷饭冷菜的若是害了贾敏腹中的胎儿,对着这个唯一的子嗣,林如海又真能做视不理?

    再说那贾敏的一身衣服,甚至是贴身的东西向来是由她的大丫鬟们做的,哪里有林府的人插手的份儿,又如何能说林家欺辱了她,让她穿着破衣烂衫呢?而且贾敏到底还是林家的主母,林如海也没得不让下人把她当回事。

    只是不知道贾太君是一心为贾敏悲痛而没有去想,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不去想,却是我们猜不透的了。

    总而言之,贾太君却是想着要为女儿报仇了。只是她也不是去信于林如海,将他斥责一番,叫他赶紧把自己女儿给接出来,而是想着先给林如海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贾家的人不是那么好欺侮的,到那时他知道了贾家的能量之后,便是不用自己去信斥责,也不敢再轻慢于贾敏了。

    贾太君打得一手的好算盘,而且还打到了姻亲的身上。

    贾家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另外还有史王薛。贾太君是贾家的老太太,也是史家的老姑奶奶,而二太太王氏是与贾家并称为金陵四大家族的王家之人,而王氏的妹妹则嫁到了薛家。薛家是皇商之家,祖上曾是紫薇舍人,简在帝心,虽说现在不再在朝为官了,但这回却正好借一回薛家的势了。

    薛家家大势大,而盐铁一块获利最甚,自然是不会错过的。如今贾家有求于他,薛家的家主薛嘉本就得了义忠亲王的主意,有意做一回大的买卖,自然就乐意应承了贾太君的要求,况且如此一来,倒让他要做的事显得格外的名正言顺了,又有贾家在后面兜着,何乐而不为呢。

    这事其实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只是麻烦倒是挺麻烦的。

    林如海掌管着扬州的盐政,司盐业专卖的监督和控制,盐是非常重要的关乎国计民生的商品,巡盐御史是圣上派出的专门巡检盐道的御史。林如海掌管盐政,因他从不谋私利,为国库每年谋得百万纹银,这才得了圣人的看重,让他延了巡盐御史的官职一年又一年。

    简在帝心,说的正是林如海其人。

    而如今,林如海却有名声上的危险了。

    林如海本是到衙门里办公,却见一人急匆匆的走来,然后从怀中掏出一个物件,放到了自己的桌案上。“大人,大事不好了。”

    林如海本想斥责对方如此着急很不成体统的,但定睛一看对方放下的东西,眼珠子便定住了一般,忙问道:“怎么回事?如何就大事不好了?”

    “皇商薛家并几个盐商家的商铺公然的贩卖私盐,说是有巡盐御史,那就是大人您给他们在后头撑得腰,说的那是信誓旦旦之余,薛家的家主薛康嘉还拿了一封信出来偷偷交与下官,让下官送到大人您的手上。”

    说话的这个小官员是都转运盐使司的从八品知事何琪,而他掏过来的东西正是薛康给的信,上面没有写收信人是谁,只有四个大字——昊泰亲笔。

    昊是义忠亲王的名讳中的一个,而泰字通大,正是暗指了徒君昊的名字和皇子中的地位。林如海脑子聪敏,只看了一眼,便明白了过来。

    林如海沉着脸把这封义忠亲王的亲笔信打开,又从头到尾细细的看了一遍,然后嘴角泛起了一抹冷笑。

    这位义忠亲王倒是个谨慎的,除了这个信封果真是他亲笔所书之外,里面的内容却是薛家家主薛嘉所写所述,而且半点都没有提到义忠亲王,把徒君昊与此事撇得干干净净的,仿佛对方就是青天白日以应直,光风霁月以待人一般。

    而林如海真敢上折子说薛家挟了义忠王爷之势公然贩卖起私盐来的话,没证没据的,很容易被倒打一耙,惹了一身的骚。

    不过,现在身上的麻烦也一点也不少,而且照样是这位义忠亲王惹出来的。

    而且贾家的行径也一样让林如海火冒三丈。他本就不是个良善的性子,见贾家知道自己禁了贾敏的足后,第一件事不是来向林家问清情况,而是求着薛家和义忠王爷给自己添乱后,越发的对贾家不满意了。

    薛家和义忠亲王打的主意简单粗暴,但林如海却不能不忌讳,因为林家和贾家是姻亲的关系,贾家做下的恶事难保不会带累了自己的名声。

 第5章

    因为贾家和林家的姻亲关系,并贾家与薛家的姻亲关系,再加上薛嘉在外头的说法,现在世人都只会认为是林如海这个巡盐御史在后头帮薛嘉和另几位盐商撑腰,再不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的话,这些谣言传扬了出去,林如海在圣人眼中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了。

    贾家打的主意林如海猜也猜得到,不外乎是想借着义忠亲王之势,让他看到贾家的威势,再不敢轻污贾敏。

    可是林如海是什么样的人物?

    当年他还是个皇阿哥时,奉康熙之命办差,愣是能收了底下那些官员的好处之后仍是铁面无私的公事公办,可见他的秉性。

    林如海当即不顾颜面,不畏强权,下令把薛嘉和其余几家盐商的带头人尽数押解下狱。随即,他又铁面无私的把薛嘉和贾家之事上了折子,丝毫不顾及贾家的脸面大失会带累了自己,也不在乎薛嘉身后的义忠亲王。

    只是,林如海到底没有将那封信连同信封一起交上去,因为义忠亲王的势力在京城虽不至于只手遮天,更压不下林如海的折子,但从中取出他写的那个信封却是绰绰有余的了。

    林如海做下这个决定是在很短的时间里,能如此已经算是他有急智了。若是时间再长些的话,他想的主意必然能更加周全些,但现在却没那么多时间容他多想了。即使后头会被世人后垢病,但情形总会比现在好些,而且到时候也会容许自己辩驳了。

    而且林如海到底没把义忠亲王与此事有牵扯一事给诉于折子上,也在某一方面来说是竭尽仁义之道,林如海是忠于皇帝的臣子,若是义忠亲王再敢下手,相信圣人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其实情况也没林如海想象的那么糟糕,因为圣人虽然年纪大了,但也因此越发看重身下的这把金灿灿的椅子,对于已经成年的儿子们,他也就越发警惕起来,生怕他们不耐烦了皇子的位置,想要逼宫的。

    而圣人最警惕的,当然就属身为长子,被封为义忠亲王的徒君昊以及元后所生嫡子,贵为太子之尊的徒君煜了。

    当圣人接到林如海的折子之后,自然就有他派出去监视义忠亲王举动的探子传来消息,将此事原原本本的说与其听。

    圣人一听,气得笑了。

    这薛家在户部挂了一个虚职,本是圣人看在薛嘉之父薛康当年与贾代善一起救驾得来的实惠,这是恩典,是圣人觉得薛家忠勇这才有所施恩。可是现在看来,却是圣人看错了薛家,也看错了薛嘉。

    至于贾家也是一样。

    贾家明面上是要给林如海一个警醒,让他知道贾家的女儿不是好欺负的,但难保没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打算。

    本来薛家是义忠亲王的心腹,贾家是太子的势力,本来徒君昊和徒君煜一个占了长,一个占了嫡,手上的势力也是势均力敌的,如今贾家却偷偷去托了薛家和义忠亲王帮忙办事,可见是靠到徒君昊那一边了。

    或者,贾家是想做墙头草?

    不过,不管贾家是想做什么,圣人都不想看到义忠亲王做大,很该寻个由头刹一刹他的傲气才好,免得他志存高远,连自己的心腹臣子都敢觊觎。义忠亲王的母亲甄贵妃本就是出身高贵,再加薛家之富,本就比太子更势大些,若再加上贾家,那可越发让圣人担忧起来。

    扬州盐商之富是天下闻名的,巡盐御史是管理盐务的官员,盐商能否赚到钱全都得仰仗巡盐御史,而林如海被钦点出任巡盐御史,这是个既有实权也握有财富的要职。

    徒君昊此举是想做什么?

    圣人以己度人,只是略一想想,便明白了过来。

    这是一次试探,看看能否拉拢得了林如海,如果拉拢得了,自是好的,若是不能……怕林如海不久就会有危难了。

    圣人眼睛一眯,把林如海的折子重重的摔到了御案上,脸上的神色晦暗莫明。

    “圣人……”大太监李英见圣人颜色不好,但因为想面圣的贵妃娘娘一直被圣人看重,所以也就只能战战兢兢的上前禀报:“圣人,贵妃娘娘求见。”

    “她来做什么?”圣人不耐烦的问道,而甄贵妃,正是义忠亲王的母亲。“不见!”圣人斩钉截铁的丢下了这句话,复又言道:“这长生殿是朕的寝宫,向来不允许旁人擅进,贵妃何德何能,竟然妄想进朕的长生宫,若是胆子再大些,可不就要让她那宝贝儿子立时入主长生宫了吗?真真是狼子野心,妄自尊大到如此地步,实在可恨至极!”

    这回李英可算是知道了,圣人如此生气,八成是义忠亲王惹了什么祸事出来,让圣人知道了。而贵妃娘娘可能也清楚了这一点,这一回却是来求情的,只是情还未求到,连圣人的面都没见上,就让圣人迁了怒,真是不得了了。

    不过,这长生殿贵妃娘娘往日也是常来的,只是每回只来到长生殿前面的大殿而已,这可是连皇后娘娘都没有的尊荣,如今却因为义忠王爷,看来以后却是没有这个让人骄傲的资本了。

    李英乖巧的听完圣人的吩咐之后,小心翼翼的退出了长生殿,来到殿门口,见那被宫女太监们恭敬地伺候着的珠围翠绕的贵妃娘娘那脸上的傲慢,不由得在心里觉得好笑。

    “奴婢叩见贵妃娘娘,娘娘金安。”李英秉持着任何人现在再落魄,也可能会在未来翻身的原因,对着贵妃毕恭毕敬的行了礼。

    “罢了,起来吧。”甄贵妃眼中闪过一抹心焦,不待李英起身,便要往长生殿里走去。因为照着以往的经验,每回自己来长生殿求见,圣人都会让自己进去,从来没有拒绝的时候,所以她也不用人请,见到李英出来了,她就当圣人是让他来宣召自己了。

    只是没想到,这一回李英忙不迭的起身拦住了甄贵妃,还不待甄贵妃斥责,他便急性子的轻声说道:“贵妃娘娘且慢,圣人不想见您,您还是请回吧。”

    “胡说!圣人怎么可能不见本宫!”甄贵妃也不管李英的语气是好是坏,只一听这话,她便立时横眉竖目的恼道:“是不是你这奴才没传好话,还是你压根就没给本宫通报!?”

    这么一个大帽子扣下来,饶是李英也不敢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甄贵妃连磕了三个响头,直把额头上的油皮都给磕破了,这才惊慌失措的说道:“贵妃娘娘的话奴婢可不敢接,还请贵妃娘娘收回。”

    这回可轮到甄贵妃难堪了。

    这李英虽然是个奴才,但奴才和奴才也是有身份上的不同的,因为李英可是圣人的贴身大太监,在这宫中即使是半君的太子,甚至连皇后与贵妃自己,都不敢太过得罪了对方,如今对方磕破了头,等圣人瞧见了一问,那自己的祸可就闯大了。

    偏生现在是骑虎难下,甄贵妃秀丽的眉毛一蹙,为难的脸色就显现在她那保养得宜的脸蛋上,“罢了,本宫收回就是了,你且起来吧。”

    因为甄贵妃在宫中因为得宠而横行惯了,从没有求着人办事的时候,所以现在也开不了口让李英瞒着他额头上的伤的缘故,不由得失了往日的沉稳,额角落下了一滴冷汗。

    李英因为离得近,可真是瞧见得清清楚楚的。他本就是善于察言观色的,又是个善解人意的性子,因此也不待甄贵妃发话,自个便笑意盈盈的说开了:“贵妃娘娘,您瞧瞧奴婢还真是不小心,竟然不小心摔了一跤,跌破了额头的这点皮肉,还请贵妃娘娘莫要怪罪奴婢方才失了仪态才好啊。”

    甄贵妃一听,顿时凤心大悦,神色也跟着和缓了许多,眼睛看着李英的时候也多了几分善意在里头:“本宫怎么会怪你呢?你虽是个奴才,但好歹也是在圣人身边当差的奴才,怎可一概而论呢?本宫那儿有上好的九毒化瘀膏,待会儿便让嫆儿给你送过来,你切记得拿了擦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向她的贴身大宫女嫆儿使了个眼色。

    嫆儿一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