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无闲人-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梅一:……并不想当你兄弟。
官差到稻香村的第三天,杨梅一和薛谦书便出远门了,他们原本的打算是沿着大路一直走,直到买到正常价钱的粮食。
路上吃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再加上日夜赶工出来的二十块切丝板,两人带上包袱银子就准备出发了。
因为路上的行程多变,雇用别人的牛车不方便,现在家里用不到牛,薛谦书还找王木匠买了一个板车,用绳子绑在牛架上再套到牛身上,自己做成简单的一辆牛车。
临走之前,莫氏把薛谦书单独叫去交代几句话,最后还拿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给他,让他带着去买粮。
薛谦书推拒道,“娘,不用了,我带的银子够了,再说我和梅一还带了不少切丝板,到时候能卖不少银子。”最重要的是,这五十两银子是于红丝最后留给她的东西,他说啥都不能断了娘这份念想。
莫氏被他一副认真严肃的样子逗笑了,慢慢劝道,“要万一别的镇上切丝工具比咱做的更好,到时候你们卖不了几个银子咋办,再说外头天高地远的,没多些银子傍身娘不放心。”
“娘,就算我们不靠切丝板,我们带的银子也够了。”薛谦书继续挣扎,这些年攒的银子他差不多都带上了,他原本就是想着多买些粮食回来,除了自家用,也可以卖些给村里人,这样比起去镇上买,大家都能省下不少银子,他的路费也能有着落。
莫氏笑意更甚,她一直都知道她养了好儿子,村里分家的比比皆是,她家之所以能够一直坚持下来,全靠他的大气不计较,但她却不能不为他着想,“家里盖房子你就出了不少,现在再拿去买粮,你手里还有多余的钱?你以后不养儿子了?这哪哪不是钱,梅一不跟你闹是她懂事。”
薛谦书笑了,“娘,你放心,我心里有谱呢,不会委屈了梅一。”他又不是傻大个,什么时候该做啥都有计划了。
好说歹说,莫氏还是让他把银子收下来,板着脸道,“这是去买全家人的粮食,把银票收好了。”
杨梅一一直在牛车旁等着薛谦书与莫氏说完话,薛谦书出来见她戴的帽子跟她衣服的颜色恰好相配,便去厨房摸了把草木灰出来抹在她脸上,满意道,“这下子有男人样了,更加安全了,好了,咱出发吧。”
牛车吱呀一声朝前方走去,杨梅一有些担心问道,“虎子,这牛驮着这么多东西,再加上咱俩的重量,会不会很吃力啊,一会累过头就不好走了。”别还没走到就先把牛给累坏了。
“不碍事的,等到了大路,咱下来走走,两个时辰歇一歇,这样走走停停没事的。”
他们也不是特别急,这样慢一些也能到,杨梅一便放心了。
刚出了粮香镇,薛谦书便把莫氏给他银票的事告诉杨梅一,笑道,“一一,娘说我把咱家的银子全带出来了,你都没说我,是啊,我也想问,你咋没说我呢?”
杨梅一大笑摇头,“咱做的就是小本生意,要再舍不得投资,哪来的回报?”
“投资?那是啥?说真的,你不怪我用那么多银子买粮?”
“呃,投资就是买粮食的钱加路费,咱虽然花了不少银子,但以后有新房子住,有粮食饿不着了,温饱大事都解决了还怕啥,再说有失才有得嘛。” 杨梅一补充道,“再说桃花这次也偷偷塞给我一些银子,你看娘也给了,或多或少,都是她们的心意,大家都明白的,咱也不要计较太多。”说真的,要按几年前的张桃花,你是别想从她身上捞出半分银子,所以她能做到这地步,算是说得过得去了。
薛谦书的话顿时被噎住了,他原是怕她想太多,没想到换她反过来劝他不要太计较。
“媳妇,你真好。”
杨梅一说完话正打开水壶喝水,听到这话低头有些不好意思,喃喃道,“呃,还好啦,我是不会告诉你,我还偷偷攒了一些私房钱留着咱以后用,这些现在可不能让你全花了哦。”她还是怕万一,总得留条后路。
薛谦书听罢哈哈大笑。
“你笑啥,我是说真的。”杨梅一故作严肃状。
薛谦书的笑声戛然而止,手里的缰绳立刻被拉起来,牛抬头哞了一声,甩甩尾巴停下来。
“咋了,我藏钱你生气了?”这不像他的风格,杨梅一吓了一跳。
薛谦书摸摸头,嘿嘿一笑,“媳妇,我光顾着跟你说话,咱走岔路了,还得原路返回去。”
杨梅一本就是个路痴,赶路的事就是交给他的,他不说她也不会知道,闻言打趣道,“你今天怎么有点憨,按往常你不这样的。”其实心里觉得这样的他还挺可爱的。
薛谦书神情自若把牛车掉头,老神在在继续赶路,过了一会吓唬道,“一一,往后好些天你可得听我话,不然你不识路,一会带你去换银子。”
薛谦书说完嘴角越来越大的笑透露了他今天越来越好的心情,路上有她陪着,真好。
杨梅一无语,顿了一会,说道:
“薛谦书,你二。”
“为啥说我二?”
“你自己说呢,你就是二!”
“哦,我明白了。”
“说说。”
“你是一,我就是二呗。”
……真是服气了
“那以后叫你二二。”
“……”
☆、第 58 章
几位官差的到来使得稻香村的日子尤为平静,言谈氛围中透着股谨慎,连偶尔的鸡飞狗跳都没了,开玩笑呢,现在这几位官爷还坐镇村里,要出个啥事去见官是分分钟的事,在官爷没走之前,他们的行为都要小心翼翼,尤其是在外头。
官差们在村部呆了好些天,除了审问张大贵之外,他们还去雾凇山上看过灾情,这跟大伙猜测的一样,雾凇山这次的山体滑坡主要是因为树被砍了不少,特别是那些参天大树在被砍过后的地面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原本是一个小坑在经过这次暴雨袭击全变成大坑。
吴官差一边在各处调查记录,一边还找了不少村民过来问话,大家这回可没任何包庇张大贵的心思,有话说话,问啥说啥,把真实的情况反馈给吴官差,希望上头这次好好整治下张大贵。
吴官差见山脚下的两户人家成了废墟,还特地去找薛家和方家,问明一些情况,他们说的跟其他村民说得没有出入,可见事实就是大抵就是那样,慰问一番过后,让他们先盖房子,他们会把情况上报给叶县令,等赈灾下来对这两家的补贴会酌情再增添一些。
大伙对于这次叶县令的做法非常赞扬,认为这新上任的叶县令是个为民着想的好官。
接下来便是张大贵被问罪,很快张大贵便被官差们押回县衙听候叶县令发落。
吴官差在走之前,再次登门薛家,薛爹和莫氏以为许是受灾的事没说完,两人把吴官差迎进门,以礼相待之后,吴官差说明来意,“叶县令昨儿又给我送了一封信,信上说明的这事跟你家有些关系,可否请你家莫小妹出来说话。”
薛爹和莫氏听了心里咯噔一声,两人面面相觑,莫氏更是一头雾水,她什么时候犯事了?
“我,我就是莫小妹,叶县令要找我做啥?”这冷不丁被衙门找,莫氏心里被吓得够呛。
吴官差见到两人紧张的神色,发觉自己似乎讲得有些严重了,转而笑道,“你们莫害怕,只是有件怪事,红丝布庄赵掌柜死了之后,布庄的主人换了别人,而这人就是你,我们县令怀疑这事可能跟杀害他的凶手于红丝有关,听说你跟于红丝又是姐妹关系,这不就想让你去一趟调查个清楚。”
莫氏震惊了,于红丝在杀害赵大亮之前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红丝布庄的主人成了她,现在最有主意的儿子也不在家,莫氏有些慌道,“官,官爷,我啥也不知道啊,我没签过啥字,这事是不是弄错了?”这一个弄不好,她和于红丝就成谋财害命的了。
薛爹也慌道,“是啊,我媳妇一直在家,没去过哪啊,于红丝都被关了她才知道。”
吴官差摸着胡子想了一会,“那可能是于红丝写你的名字,总之赵大亮也签字了,你们还是去一趟弄个清楚。”
*
路边的风光无限好,杨梅一见到处处是绿意盎然,呼吸着满是阳光味道的空气,整个人心情飞扬起来,忍不住哼起歌。
薛谦书见她嘴里念叨着他不懂的歌,摇摇头笑看了她一眼。
这么走走停停中,两人刚好经过一条小河,不远处还有片绿油油的草地,薛谦书把牛车赶到这附近的河边,把牛架从牛身上卸下来,牵着牛去喝水,让牛在草地上吃草,两人也借此机会歇会。
“饿了吧,给。”杨梅一从专门装吃食的包袱里拿出两个窝头,这些窝头特意做的很大,一个相当于两个的量,递一个给他,一个自己吃。
薛谦书坐下后,也没闲着,从竹筐里拿出水壶给她喝。
杨梅一接过水壶,喝了几口,再晃了一下,“虎子,这壶里的水不多了,咱找块石头再去捡点柴禾过来煮开水吧。”
出门在外,说她穷讲究也好,即使这个时代的水比她那个时代干净了不知几倍,杨梅一还是做不到直接喝河水,怎么着也得煮开再喝。
薛谦书没有异议,再说他们也带了一个小锅出来,这附近也有石头和柴禾,等牛吃草的功夫煮壶水很方便。
薛谦书抱了几块石头和一些柴禾回来垒成简单的灶台,杨梅一拿着小锅去河边打了水,薛谦书在生火的时候,杨梅一跟他说自己附近转转,既然都已经生火了,看能不能找到些野菜煮煮汤。
杨梅一找到一片长野菜的地,可能是刚被人摘过,地上只余下几棵小的、焉了的苦麦菜,杨梅一仔细把它们都摘了,往回走的时候在一块大石头底下发现几个灰白色的蘑菇,闻了下味道,仔细辨认了一下,觉得可以吃便把它们全带回去。
薛谦书见她还没回来不放心正要去找她,就见她双手捧着一些东西出来,忙接过她手里的东西,“一会要开了,你看着火,我把它们拿去洗洗。”
河水清澈,隐见游鱼,这些鱼都比较精,薛谦书捞了半天才堪堪抓到一尾三指宽的小鱼。
薛谦书回头大喊,“媳妇,这下有鱼汤喝了。” 接着把菜洗好准备回去煮鱼汤。
这边杨梅一已经把水装进壶里,闻言应道,“好啊。”
两人匆匆吃完饭接着赶路,到达第一个小镇后,两人直奔粮铺子,看着那以往多了一倍的粮价,其余的都不用多看,在集市摆了会摊卖切丝板,见天色已晚就在此歇息,准备明早直奔下一个小镇。
一周之后,两人去过三个小镇,这些镇上的粮价普遍都是这个价钱,唯一得到安慰的是切丝板走走停停已经卖掉十个。
赶路途中经过一处茶铺子,这个铺子开在路边专供路人歇脚,铺子伙计在送茶水的时候听到杨梅一跟薛谦书抱怨粮价的事,忍不住插嘴道,“这两位兄弟也是出来买粮的吧?不瞒你们说,我们这边也受水灾了,最近也有不少人出去买粮,现在你们要想买到便宜的粮食,最好是去到川山县那边,那边路不好走,所以没啥人去。”
薛谦书谢过伙计的指点,他没想到这么多个小镇受水灾,还得去往别的县,看来情况比他想的还要严重。
薛谦书知道去川山县的路,问杨梅一的意思,她没有意见,只是路不好走,不是土匪强盗就好。
两人在赶往川山县的时候,到处是山路,两人下车牵着牛车走,路途比以往更难,走了半天才到半路,走了二十多里地仍找不到有人家的地方,更不要说客栈,此时路已全黑。
夜色中偶尔传来不知名叫声,杨梅一有些害怕问道,“虎子,咱接下来咋办啊,不会要在外头过夜吧?”
“我记得前头有户人家,咱再走走就到了。”薛谦书语气里满是安抚,怕杨梅一更加担忧,他没说出口的是,其实还有段不少的距离,再加上牛车走得慢,估计走到已经是半夜三更了。
薛谦书感觉到她精神高度紧张,拉着她凉凉的手有些后悔选择去川山县,嘴里开始说些轻松的话逗她:
“一一,如果我是二二,照这么排下去,咱以后孩子得叫三三、四四,唔,这样省事多了,你说是不是?”薛谦书开始盘算着这样也挺好。
杨梅一嫌弃道,“那也太简单了吧,你自己的名字都那么复杂,就给孩子随意取个。”
“简单好哇,你不知道小时候夫子教我写自己名字,我老想哭了,除了第三个字,前面两个字我每写一次怨我爷爷一次。”
他那怨怼的语气逗得杨梅一哈哈大笑。
“薛三三,薛四四,你自己说,是不是太奇怪了。”
“不,是薛三,薛四,三三四四只是叫的小名,咱能简单就简单些,。” 薛谦书一本正经说道。
孩子的名字就这么随意取了,杨梅一败给他了,笑骂道,“天这么黑,你还是看着前面点,可别再走岔路了。”不过心里却是放松了不少。
“放心吧,这回错不了。”薛谦书可不允许自己再犯第二次错。
☆、第 59 章
照路用的火把烧完一根又一根,山路尤其不好走,何况还是夜幕下的山路,稍微不小心就要摔倒,两人一路磕磕绊绊赶了半夜的路,前头终于出现一缕微弱的亮光,薛谦书心里松了口气,李哥的家应该就是这了,还好他没有记岔,不然就要被困在路上。
来的路上,薛谦书就已经告诉杨梅一,这附近这户人家的男主人是他以前当兵时候的战友,现在也已经退伍回乡好些年了,李哥成亲的时候,他来过一次,所以对这地有点印象。
杨梅一惊喜道,“虎子,这么晚那户人家还没睡?”
“这附近就这一户人家,他家这么晚还亮着灯就是为了给路人指路,咱过去敲门吧。”
杨梅一忙拦住他,“这么晚了,人家都睡着了,咱这样敲门会不会打扰到人家。”睡梦中把人叫醒,她其实是怕挨揍。
“没事的,李哥人挺好的,不然咱在他屋前不出声,他知道后会生气的。”
此时已接近四更天,起得早的人家差不多也起了,杨梅一想想也没办法了,主要是两人赶这么久的路真的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