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妾心如宅 >

第165部分

妾心如宅-第165部分

小说: 妾心如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岫边想边在岑江的引领下进入圣书房,刚坐定喝了两口碧螺幽叶茶,便听到一阵娇唤远远传来:“夫人!” 

  是淡心的声音!出岫搁下茶盏起身,连忙迎了出去,远远只见淡心一袭水绿色制式官服,亟亟小跑而来。 

  分别将近一载光景,淡心的容颜并无太大变化,高高梳起的飞云髻显得她整个人更加精神,一身执笔女官的衣裳穿在她身上,竟是如此契合,连她整个人的气质都与往常有所不同。 

  原来,脱下了她素爱的鹅黄裙衫,换了锦绣宫装,就连淡心也越发神采飞扬。出岫看得出来,她过得不错。 

  不知为何,瞧见此人此景,出岫竟有万千感慨涌上心头,脚步像是灌了铅水一样沉重,再也迈不出一步。 

  反观淡心却无半分伤感,很是兴奋地跨进门内,上前紧紧握住出岫的双手,上下打量一番:“夫人,您瘦了!”想了想,又添上一句:“不过比从前更好看了。” 

  只这一句话,已令出岫的伤感顿时尽去,忍不住轻笑:“这么久没见,你倒是和从前一样爱说笑。” 

 淡心一身衣装虽然端庄,话语却泄露了其真实性情。只见她不甘不愿地轻哼一声,笑道:“在这宫里谁敢说笑?我是在圣上面前不敢说,憋着下来使劲说!如今圣书房里服侍的公公们都晓得我是‘圣前不言,暗自滔滔’。” 

  圣前不言,暗自滔滔?出岫闻言忍俊不禁,只觉得有千言万语要说,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半晌,只问道:“听说你做了执笔女官,这差事如何?” 

  “什么‘执笔女官’啊,那都是唬人的!”淡心摆了摆手,笑回:“您可别被我这个名头给唬弄了,我那一手鳖字怎能做‘执笔女官’?无非就是给圣上磨磨墨、润润笔,再给他读读奏折。仅此而已。” 

  淡心越说声音越低,最后竟是附在出岫耳畔笑道:“若说这差事轻重,其实比我从前在知言轩还要轻松一些。只不过圣上喜怒无常,我侍奉之时得拿捏十二万分的精神,也不敢随意乱说话。” 

  “如此说来,你这个‘执笔女官’是名不副实?”出岫一语道破“天机”。 

  淡心并不否认,反而带了几分自得,笑盈盈再道:“执笔不执笔,不都是圣上说得算?那些个大臣见了我,还恭维我‘才貌双全颇得圣心’,我听了只想笑……我能有什么‘才’?看话本子的‘才’么?” 

  见淡心笑得如此爽朗,出岫更加确信天授帝待她不错,也更放下几分心。出岫也开始细细打量起淡心,见她肤色比从前更为细腻,神采比从前更加飞扬,哪里像是在宫里步步谨慎、受尽奴役的宫女?反倒像是圣宠在身的宫妃。 

  宫妃!出岫被自己这个念头所惊,不期然又想起了天授帝与淡心那段似真非真的情愫……事到如今,淡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她对天授帝又是存了怎样的感情? 

  “淡心……明年,你还打算出宫吗?”出岫终是忍不住再问。 

  “出宫?”淡心面上划过一瞬的恍惚,继而又立刻回过神来,无比坚定地道:“当然要出宫!我只是来做女官,又不是一辈子卖给应元宫了!” 

  说着说着,她语中竟有些急迫,仿佛是怕出岫不相信似的,又道:“如今圣上忙着统一大业,也顾不上旁的琐事。我都想好了,等到明年初,我就向圣上提出宫的事,怎么也得赖着他给我找个好人家再出宫!” 

  淡心话音落下,圣书房外刚好响起岑江的一声轻咳:“圣上驾到。” 

  淡心立刻吐了吐舌头,转身做出恭敬模样,朝着门外下跪迎接天授帝。 

  绣金蟠龙的锦袍浸染着淡淡的龙涎香气,霎时弥散了整间圣书房。天授帝双手背负迈入屋内,看都不看淡心一眼,神色沉敛地对出岫道:“教夫人久等了。” 

  出岫发现了天授帝的不悦,也不知方才自己和淡心的对话他到底听见了多少,也只得笑回:“圣上日理万机,是妾身冒昧进宫了。” 

  她边说边看了淡心一眼,得体地再笑:“妾身与淡心久未见面,还得感谢陛下给我这机会呢!” 

  天授帝闻言面色不变,垂目瞧了一眼跪地的淡心,冷冽命道:“退下。” 

  淡心面上划过一丝讶异神色,仿佛是对天授帝的冷言感到不适。可她到底没有多说什么,只恭顺地起身往门外走。人已走到书房门口,还不忘转身悄悄指了指天授帝,对出岫做了个口型——喜怒无常! 

  她说这话时,天授帝原本站在她身前,岂料此刻竟如背后长了眼睛一般,倏然转身瞪了她一眼。淡心见状吓得心虚直冒冷汗,再也不敢多做逗留,匆匆出了圣书房…… 




第237章:以柔克刚见真招(一) 

  天授帝凤眼微眯,看着门外许久,似是在看淡心的聘婷背影,又似在斟酌什么事情。如此过了良久,他才转身再看出岫,敛去方才的沉冽神色,淡淡问道:“夫人突然前来京州,所为何事?” 

  出岫敏感地察觉到了天授帝的这句问话,他问的不是“突然进宫”,而是“突然前来京州”,这个字眼颇具深意,只怕他心中已笃定自己是为了云承的婚事而来,亦或是为了云想容。 

  出岫也不打算隐瞒,于是笑回:“妾身今次进京是为了两件事,一则是与左相商议承儿的婚事;二则是为了云氏的生意,想求圣上松个口。” 

  “云氏的生意?”天授帝薄唇微勾,似笑非笑:“夫人说笑了罢?云氏的生意朕不曾插手,又何来‘松口’一说?只怕往后还得朕开口向夫人借银子。” 

  出岫适时干笑一声:“圣上才是说笑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云氏即便再富有,不也是您的子民?” 

  显然,这句话令天授帝很是受用,但他听惯逢迎,也并非三言两语便能唬弄,直白地道:“夫人有话大可直说,但凡朕能力所及,必定乐意效劳。” 

  出岫见天授帝问得痛快,也不再兜圈子,先是试探地问道:“请恕妾身斗胆问一句,如今南北议和之事商榷得如何?” 

  “年内即见分晓。”天授帝言简意赅,也是胸有成竹。 

  “既然如此,妾身也就冒昧直言了……”出岫沉着地说道:“当初北宣推翻北熙,云氏为了支持您,舍弃了北宣的族人及生意。如今南北统一在即,妾身想寻个合适的机会,让我族人回归云氏,也将生意收回来。” 

  早在出岫开口询问统一之事时,天授帝已猜到她的来意,此刻也做好了应对准备:“按道理而言,此乃好事,朕也乐见其成。只是北宣如今时局不稳,起义频出,云氏倘若冒昧出手,恐怕损失更大。” 

  出岫闻言立刻反驳:“正因如此,云氏才要早些收回那些生意。自从妾身决定放弃北宣之后,族人们犹如失了主心骨一般。分散在他们手里的生意大多关门歇业,抑或经营不善……倘若此时云氏再不出手,有些族人难免不会被投机者煽动,再来打我云氏钱财的主意……唯有将这些生意收回来,族人才不敢轻举妄动。” 

  不可否认,出岫这番话极有说服力,天授帝也很是赞同。倘若离信侯府对北宣的族人和生意不管不顾,难保几路叛军不会趁机怂恿他们出资,而这也将不利于统一大业。 

 可云氏如今已足够强盛,不仅有令人咋舌的财富,还即将与庄氏联姻,沈予也身居要职、执掌兵权……倘若此时再让他们收回北宣的族人和生意,岂不是势力越来越大? 

  而且,云氏一直垄断着米油、棉麻、漕运等关乎民生的产业,长此以往,岂不是连皇帝也被他们攥在手里? 

  从前,天授帝只是南熙的帝王,他或可容忍云氏坐大,至少他能利用云氏在南熙的地理位置优势,悄无声息地牵制北宣;而如今,他即将成为这天下独一无二的共主,便不能再容忍云氏继续独大。 

  “云世子即将成为朕的连襟,云氏也已荣极,这北宣的生意,还是暂且搁置罢。”想到此处,天授帝毫不客气地回道。 

  出岫早已料到他不会轻易同意,于是变着法子问道:“生意可以暂且不管,那族人总该认祖归宗罢?总不能让云氏族人在北宣漂泊无依?这也并非纲伦之礼。” 

  “夫人倒会说话。”天授帝闻言一阵轻笑:“族人重新认在离信侯一脉,那他们手里的生意还能跑得了?” 

  “原本就是云氏的人财物,如今妾身想重新收回来,有何不可?”出岫假装没听懂他的暗示,瞪着清眸再反问道。 

  天授帝并未回话,他犀利的目光射向出岫,负手踱步,边走边道:“云氏斥资支持朕起事,朕一直铭记于心,也不胜感激。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南北统一在即,朕的心思不在云氏的生意上,一时片刻也没有精力顾及此事,容后再议罢。” 

  竟然拒绝得如此直白?这摆明是在等着云氏退让一步,有所妥协!天授帝的这个态度,昨夜出岫和云羡已预料到了,此刻便也十分冷静地道:“妾身有个提议,不知圣上能否考虑一二。” 

  听闻此言,天授帝走到桌案前缓缓坐定,唇角露出一丝得逞的笑意:“哦?夫人不妨说来听听。” 

  出岫见天授帝已然上钩,遂大方地将饵放出来:“云氏愿将北宣境内的漕运拱手送上,换回北宣的族人及生意。” 

  “北宣境内的漕运?”这个条件令天授帝颇为讶异,他未曾想到云氏会如此大方,一出口便干脆地将漕运权让出来,而不用他讨价还价。 

  北宣境内,九曲八十一条河道,其中有七成掌握在云氏手中,其余三成在一个名为“漕帮”的江湖组织手里。天授帝曾与漕帮打过交道,对其内情略知一二。试想仅仅这三成的河道生意,便能养活一个规模巨大的帮派,可想而知那掌握在云氏手中的七成生意,到底有多么诱人…… 

 可即便再诱人,也终究只是北宣境内的河道,又怎及得上南熙的漕运?更何况自己统一南北之后,必然会继续定都京州,这片大陆的经济重心会顺势南移,因而,漕运的重心也会渐渐南移。 

  从今往后,南熙有的东西,北宣未必会有;但北宣有的东西,迟早会流传到南熙!也就是说,南熙境内的漕运权要比北宣更为重要! 

  想到此处,天授帝心中也有了主意:“夫人的算盘打得真好,北宣水域每年十月便会上冻,翌年二月底才会全部解冻,这几个月里无法行船,遑论收益。如此算来,北宣水域一年之中竟有四五个月都是漕运淡季,夫人将北宣的漕运权奉上,又怎及得上南熙?” 

  闻言,出岫不禁有些恼怒,可到底还是按捺下各种情绪,似讽刺又似自嘲地道:“我云氏家大业大,数百族人等着开锅下米,圣上是要绝了我们的口粮?” 

  “夫人此话怎讲?”天授帝噙笑反问,学着出岫的口气说道:“南北两国百姓众多,人人都等着开锅下米,云氏掌握天下人的生计,又将朕置于何地?岂不是要绝了朕的口粮?” 

  “圣上才是言重了。”出岫不禁冷嘲一声:“从前倒未发现,您于言语之道如此精通,竟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好歹夫人也送了淡心进宫,她最是精通此道,久而久之,朕也略微学了些皮毛。”天授帝忽而笑言,面上露出几分愉悦之意,仿佛对云氏的漕运权势在必得。 

  出岫摸不清天授帝这番话的深意……他是在拿淡心的性命来威胁自己?还是说说而已? 

  她正自惊疑不定,只听天授帝坦白再道:“自古帝王最忌讳一人独大,夫人不妨回去考虑考虑,朕虽承诺过不动云氏,但没说过允许云氏无限制地扩充规模和财富。” 

  他狷狂而又邪魅地瞥了出岫一眼,噙笑补充:“云氏在南北威望颇重,生意也是经营有方。不过既然云氏对朕俯首称臣,那便该有身为臣子的自觉……朕既然许了云世子的婚事,也许了云氏一门的荣耀,夫人是否也该适时回报一些?” 

  适时回报?出岫在心底冷笑不止。要说回报,云氏早便回报了,用近乎半数资产支持慕王举事登基,这回报难道还不够? 

  常言有道,狡兔死走狗烹。出岫从前不信慕王会是忘恩负义之人,但如今才明白,无论是谁身在帝王之位,都会变得忘恩负义。这不止天授帝一人,历来帝王皆是如此。 

  地位使然,身份使然,权力的制高点上,无人能够免俗。 

  这般想着,出岫也不再争了,故作一副退让的模样,看向天授帝:“您方才也说了,承儿即将变成您的连襟。以云氏对您的忠心,又有这层姻亲关系,您大可直言不讳,需要云氏交出什么,您开口便是。” 

  “夫人果然爽快。”天授帝忍不住拊掌:“朕倘若将南北漕运都收归己有,未免显得不近人情……不如夫人将南熙的漕运权交出来,待南北统一之后,云氏在北宣的族人和生意,朕自会给夫人一个交代。” 

 “圣上金口即开,云氏唯有从命。”出岫故作一副不舍的模样,咬牙道:“等到南北统一,我族人和生意重新归于云氏名下之后,妾身自然会将南熙的漕运权拱手奉上,以表忠心!” 

  “朕拭目以待。” 

  “既然如此,妾身也不叨扰您了,这便告退。”出岫一刻也不想在应元宫里多呆。 

  天授帝见自己的目的达成,也不留客,伸手礼道:“夫人请便。” 

  出岫看似愤愤不甘地行了一礼,转身走出圣书房,沉着脸色出了应元宫。可等到回了流云山庄,她又变作一副浅笑模样,寻不出半分消沉失意。 

  竹影见状忍不住问道:“夫人,您当真将南熙的漕运交出来了?” 

  “是啊。”出岫抬手挽了挽耳畔垂发,边往山庄里走,边对竹影笑道:“这一次天授帝聪明反被聪明误。南熙一年四季暴雨频发、洪灾泛滥,河道也多狭窄,漕运的利润其实不高;反观北宣,虽然一年有四个多月河面上冻,可余下的八个月却是风调雨顺,再加上近几年北宣兵荒马乱,陆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