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千年·君臣 >

第83部分

千年·君臣-第83部分

小说: 千年·君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倒……没听说过这种事。”卫子夫的微笑摇摇欲坠。
  “卫大将军对姐姐还真是好,大概是怕姐姐担心,没敢对姐姐说。”王夫人故作同情,“我就纳闷了,一个第一次上战场的人怎么就能打那么大的胜仗,会不会是卫大将军为了提拔自家人,把自己的军功让给霍将军?那霍将军可是恩将仇报啊。”见卫子夫终于挂不住皇后的架子了,王夫人连忙补充了一句,“妹妹瞎猜的,姐姐可别放在心上。或许霍将军真的是少年英雄,是妹妹有眼不识泰山。当年卫大将军不也是这么从无名小卒做到大将军的吗?说不定霍将军会是第二个卫大将军呢。妹妹可先恭喜姐姐了,家中兄弟子侄都是英雄豪杰,真是老天爷厚爱。”
  “借妹妹吉言了。”卫子夫脸色稍霁。
  “家里人才济济是好事,只是大将军的位置只有一个,这手心手背都是肉,给谁呢?”王夫人凑近卫子夫,“要我看,还是霍将军讨巧些。皇上喜欢年轻人,霍将军在‘某些方面’又比卫将军懂得讨皇上喜欢,至少要和霍将军比吹枕边风,妹妹可比不过他。只是这么个外甥,心未必向着姐姐。姐姐呀,妹妹是个厚道人。换了别人,这么一大笔钱送上门来,哪怕应付着先收下也好,可妹妹会良心不安哪。”说到这儿,王夫人还拍了拍粉腻的酥胸,“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事我办不了,无功不受禄,妹妹还把礼物给姐姐送回来。再奉劝姐姐一句,这些礼物与其浪费在妹妹身上,不如拿去讨好你们自家的‘霍美人’,说不定以后大皇子就全靠他了。”
  说完王夫人就告辞了,留卫子夫对着一房间的黄金陷入苦思。
  *****
  离开椒房殿,王夫人的婢女悄悄往前几步:“主子,这么多钱就这么全都原封不动地送回去?”
  “你懂什么?”王夫人发出一声冷哼,“这卫子夫也不知道是疯了还是傻了,居然以为施舍这么点小恩小惠,我就会在皇上面前为她弟弟说话,好让她和我争宠。到底是出身卑贱的歌女,鼠目寸光,见识浅薄……还想和我斗!”
  “哦……”婢女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可是杨公公说霍将军还劝皇上立大皇子为太子来着,还为此和皇上闹了一阵子别扭,霍将军可是向着皇后和大皇子的呀。”
  “皇后是他的姨妈,他的胳膊肘难道还会往外拐?当然是向着皇后。”王夫人白了婢女一眼,鄙夷她怎么会问出如此弱智的问题,“可要是让皇后知道他们一家子上上下下都是一条心,我们还有戏看?”
  “不过主子现在正受宠,整个后宫都羡慕你哪,为什么还要去招惹皇后?”
  “我受宠?就算我现在受宠,以后呢?李姬那贱人生了三皇子以后肚子又大了,可我生完闳儿以后又被临幸过吗?现在我还年轻貌美,皇上就没兴趣临幸我,等我老了、丑了,万一闳儿再和大皇子一样不争气,我岂不是一切都完了?更不用说只有那霍将军不在的时候,我才有幸多看到皇上几次,这哪里是‘受宠’?”王夫人鼓起腮帮子,“我算是研究出来了,卫子夫区区一个歌女能当上皇后,凭的就是四个字——臭不要脸!以前姐弟两个一起侍奉皇上,一个生儿育女,一个平步青云。现在她老了,下不了蛋了,弟弟也失宠了,就靠外甥来替她争宠。皇上不去她那儿,她就靠外甥把皇上迷得谁那儿都不去。现在她是皇后,是大皇子的亲娘,她弟弟统领大汉兵马,如今又冒出个能文能武还会争宠的外甥……照这样下去,我们还有出头之日吗?这次要是能让卫家的人自己斗起来,就算不能扳倒这个皇后,让我们看看戏、出口恶气也好。”
  “可是主子,杨公公一再关照,要我们千万别去招惹霍将军。”
  “你傻呀?”王夫人给了婢女一个脑蹦,“你以为塞钱给杨得意的就我一个?对他的话不能全听。”
  “奴婢明白了。”
  “明白了就学着点。”王夫人得意洋洋,“霍将军受宠是好事。只要他们卫家人自己斗起来,皇上肯定帮霍将军不帮卫子夫。可他一个大男人再受宠也生不出孩子,对我根本构不成威胁。只要扳倒卫子夫和大皇子,我的闳儿就是皇长子,然后我母凭子贵,就能当上皇后了。要是我成了皇后,到时候自然也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当时王夫人不知道,“千万别去招惹霍将军”是杨得意说的最对得起她送的钱的一句话,可惜等她知道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十九章 小丞相

  卫子夫对着王夫人送回来的一房间黄金发愁的时候,苏建的夫人和长子苏嘉却是对着霍去病送来的五百两黄金目瞪口呆。
  “这……是……大将军送的?”苏夫人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一时有些呆了。为了凑钱给苏建赎罪,苏夫人和苏老夫人把以后要留给媳妇的传家首饰都拿了出来,一家人用尽一切方法勒紧裤带节衣缩食,苏家几乎倾家荡产。想不到如今一笔飞来横财就这么砸得他们眼冒金星。苏夫人偷偷地掐了自己好几下,才能确定不是做梦。“这么大的礼,我们怎么受得起?”
  霍去病把黄金往苏夫人和苏嘉面前推了推:“这是我舅舅的一点心意,请夫人和大公子务必收下。”
  “可是要赎罪,也用不了那么多。”苏夫人还没缓过来,“外子能活着回来,已经是承蒙大将军法外开恩了,我们怎么能再收大将军的钱?”
  “舅舅说了,苏将军一生为国,数次随他出生入死,此次更是战斗到全军覆没,都没有随赵信叛逃,实在是忠心可鉴。如今苏将军遭逢如此不幸,实在是让人不胜唏嘘。遗憾的是即使苏将军能赎罪出狱,以后也是庶人了,没法再领军饷。苏老夫人年事已高,三位苏公子做郎官的薪俸又不多,以后生活用度都需要钱,所以请夫人务必收下。”
  “可是这么多……大将军真的实在是太……”苏夫人看了看长子,“要不这样吧,霍公子,我们收下一半,剩下的……”
  霍去病作出为难的表情:“夫人,我只是个传话跑腿的,你要是不肯收,回头舅舅该骂我了。”
  苏嘉沉吟片刻:“霍公子,既然是大将军送的,为什么他自己不派人送来?”
  “这个……我倒是没问。”霍去病继续装傻,“要不我回去问问舅舅?”
  “算了算了,不必了。”听霍去病说话还完全是孩子口气,苏夫人有些想笑。这么多钱如果不是卫青送的,难道还是霍去病自掏腰包?虽然这次漠南之战霍去病几乎是独领风骚,得到了不少封赏,他和苏建非亲非故,和苏家三个做郎官的儿子也不过是点头之交,卫青和刘彻斩不斩苏建,更是与他毫无瓜葛,他没必要来讨好苏家。更不用说眼前不过是个和自己的次子苏武一样年纪的大孩子,哪里懂那么多人情世故?卫青让霍去病替他送钱给苏建赎罪,只怕是他没有临阵斩将,已经惹得皇上不快,因此不能再光明正大地帮着苏家。这些事怎么会和仅仅是个大孩子的霍去病说?
  不过自己家的苏武要是能有眼前的孩子一半的出息就好了。当初苏建给次子起名为“武”,就是看出长子苏嘉不是从军的料,希望次子能继承父业。苏建此次即使能赎罪出来,他的军人生涯和一辈子的英名也完了。如果苏武也能像霍去病一样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替他的父亲追随卫青建功立业,完成苏建的心愿,那该多好。只是想不到苏武和苏嘉一样好文不好武,唯一像他父亲的地方就是认死理的臭脾气。听三子苏贤说,其他郎官在背后给苏武起了个外号,叫“小汲黯”——说好听点是宁折不弯,有气节;说难听点是别的什么都不会,只会到处得罪人。
  “要是武儿有霍公子一半的出息就好了。”苏夫人不知不觉地把心里话说了出来,“像他爹一样上阵杀敌,该多好。”
  霍去病也没把苏夫人的话放在心上,客套两句便告辞了,出门时正遇上外出找亲戚借钱回来的二公子苏武。霍去病和苏家的三位公子都没什么大交情,只是打了个招呼,不料苏武对他看都不看,脚步不停地从他身边走过去。
  “武儿!”一直送出门的苏夫人见儿子对恩人的亲戚如此无礼,大惊失色。
  好在霍去病丝毫不以为杵,向苏夫人和苏嘉告辞。
  等看不见霍去病的身影了,苏夫人一把扯过苏武:“你今天这是吃错什么药了?”
  “娘,他来干什么?”苏武没觉得自己做错了。
  “来干什么?来送给你爹的救命钱!”苏夫人真恨不得当场活活掐死这个只会到处得罪人的儿子,“你就这么对恩人?”
  “恩人?”苏武冷哼,“娘,你以为要花钱赎罪的点子是谁想出来的?现在再来装好人,谁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
  “霍公子是替卫大将军送钱来。”苏夫人硬把苏武拖进屋里,“人家是一片好心,你非要当成驴肝肺,回头卫大将军会怎么想你爹?”
  苏武还不服气:“娘,你别以为霍去病年轻,就是……”
  “武儿,你以为别人叫你‘小汲黯’是夸你?”
  “别人叫我‘小汲黯’是损我,我知道。可是你知道别人叫霍去病什么?他们叫他‘小丞相’!”
  “对,人家和你一样年纪,文能被赞为‘小丞相’,武能十八岁当将军,你能做到什么?骑个马都会摔下来,射箭没一次能射到靶子上,只会写点酸溜溜的东西到处得罪人。你这就是妒忌!”
  霍去病会被称为“小丞相”,可不是因为学识,而是因为城府。“这人城府太深,我们还是……”
  “难道把钱送回去,好让你爹死在牢里?”苏夫人不耐烦地打断苏武,“够了!现在顶要紧是尽快救你爹出来。”
  “娘……”
  “你要是再敢顶一句嘴,我就没你这个儿子!”苏夫人愤然离去,“真是,为什么好儿子都在别人家?”
  苏夫人没想到,千年后的青史上,苏家最出名的就是这个次子。
  漠北会战以后,汉匈双方的国立都无法继续支持战争的开销,于是进入休战和谈阶段。然而此时的匈奴虽处劣势,已失去以往的盛气凌人,仍要求双方平等相待,而汉朝要求匈奴臣服,观点上的分歧注定议和难以达成,每一次的和谈几乎都是以扣留对方使臣告终。天汉元年,四十岁的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遭到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苏武宁死不屈。后来匈奴将苏武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方获释回汉——此时汉朝皇位上坐的已经是刘彻之子汉昭帝刘弗陵。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
  其实让刘据继位,或许也没有那么糟。
  皇上驾到,卫子夫喜出望外,不料刘彻对她看都不看,只是像第一次看到儿子一样打量刘据。
  卫青已经封无可封,霍去病又对凡间的功名利禄根本看不上眼,刘彻要讨好他们,就只有封刘据为太子。
  真可笑!他是皇帝,是万人之上的天子,从刘彻懂事起,就是所有人围着他转、想尽办法讨好他,还从来没有过他想去讨好别人。可是这一次要挖空心思讨好两位大功臣,却让他觉得十分欣慰——他再也不是孤家寡人了。
  其实刘据胆子小,问题也不大。推恩令已经彻底分化诸侯王的势力,大汉朝的内忧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外患只有匈奴,不过刘彻还年轻,趁着他在位的时候彻底把匈奴平了,留给刘据一个太平盛世来继承也不错。打仗对国库的消耗极大,或许等刘彻驾崩的时候,大汉的国库就空了,正需要一个性情平和的皇帝来休养生息。而且以后卫青留在长安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让他入宫来教刘据习武。卫家已经出了两个将军,刘据身上也流着卫家人的血,或许卫青能帮他再教出一个骠骑将军来。再不济,也就这样吧。霍去病只比刘据大十来岁,刘彻驾崩时他已经是老臣,就算刘据胆小镇不住朝臣,霍去病能帮他镇住,或许还能再从刘据的儿子中选一个好皇帝,继承刘彻留下的霸业……
  刘彻的思绪已经飞到数十年以后,卫子夫却是小心翼翼地打量刘彻的脸色。卫青失宠,霍去病难以驾驭,王夫人不肯帮忙,为了儿子的将来,她只能靠自己了。
  “陛下,陛下……”
  卫子夫小心翼翼地叫了好几次,刘彻才回过神来:“什么事?”
  “陛下,听青弟说在甘泉宫的时候有匈奴偷袭,想必让陛下受惊了。妾身一直十分担心陛下会不会龙体欠安……”
  “朕可没那么娇气。”刘彻站起身,轻轻抛起刘据,再接住,逗得他咯咯直笑,“瞧,朕的身体好得很。区区几个匈奴算什么?有你们家的大汉双璧在,朕才不怕他们!”
  双璧?霍去病才上了一次战场,刘彻就把他和卫青一视同仁,以后日子长了,那还了得?“陛下,青弟擅调禁军,也是因为挂心陛下的安危。”
  “朕知道,可是有些话不能摆上台面来讲,朕只能记在心里。”
  卫子夫想了想:“陛下,这次……去病从甘泉宫回来……好像脸色就不太好……妾身有些担心……”
  在甘泉宫刚被雷劈过,接着就是车马劳顿地回长安,霍去病的脸色能好吗?想起当时自己对他的决绝,想起自己不肯给他虎符时他失望的眼神,想起他向自己诀别然后颤抖着等待遭天谴灰飞烟灰……每次想起这些事,刘彻都会觉得霍去病依然在自己身边,像是一场梦,只要黑夜过去,他就会消失。回到长安以后,刘彻的后宫又彻底成了冷宫,只是整天把霍去病带在身边。他知道这么做,难免会再惹来“卖屁股当上的骠骑将军”之类的流言,可是他需要每天早上一睁眼、随时一回头就能看到霍去病,才敢相信自己没有失去他。
  “陛下,去病还是孩子,纵然宠他爱他,也不能把他的话全都当真。”卫子夫垂下眼,才有勇气说出后面的话,“妾身最近听到一些流言……”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