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三秋兰 >

第35部分

三秋兰-第35部分

小说: 三秋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怎的,之惟的脚步就慢了下来,直到自己踱回了王府,竟还有几分郁郁,便想去君宅,看看天色,却想起君潋自入南史馆来,常是翰林院和宫里两头跑。宫中史馆就设在文华殿,紧邻藏书的文渊阁,而之惟上学的弘文馆也与文渊阁一处,虽是比邻,二人这许多天反少碰面。每每待之惟寻去君宅也都是傍晚以后了,暮色菲薄中见到那忙人,每每错觉他又清减。 

估量着此时君潋只怕也还未归来,百无聊赖中,他提了宝剑踱到院中,想起父王勇武,不由豪气大增,刷刷的便舞了起来。如此不觉天色已暗,他收剑抬眼,只见苍穹中几抹染成了绯红的云絮,越往下颜色越红艳,教人看着别扭。 

正疑时,忽听得步履匆忙,人声渐近:“世子可回来了?”——竟是兰王妃。 

之惟已很久没见她如此情绪流露模样,只见她一见他便舒了口气似的:“惟儿,你果真在!是自己回的?怎也没个下人看见?可吓死母妃了。” 

“母妃,怎么了?” 

兰王妃掏出丝帕擦了擦他额上汗珠:“没事,你回来了就好。” 

“母妃?”他便躲。 

兰王妃只得道:“主敬殿走水了,据说火势不小,已连着了周围数殿,什么文渊阁、集英殿,听说连弘文馆也遭了殃,我一想惟儿怕还在那里,可真担心死了。” 

之惟听了一暖,刚要开口说些什么,心上却又猛然一紧,出口已成了:“那,文华殿呢?” 

兰王妃面色一凛:“这……” 

“母妃?!” 

兰王妃摇头:“母妃当真不知道。” 

他一跺脚,撒腿就要往外跑。 

“惟儿!”却被兰王妃拉住,“别去!危险呀!” 

“母妃放心。”他望着她写满忧心的眼睛,笑了笑,“孩儿去去就回。” 

“惟儿——”听得兰王妃仍在身后呼唤,他却已出了院门。 

因此,他自然没有听到沉香问她主子:“王妃,您放心,世子不会有事的,宫里那么多人,还怕拦不住他?为何您担心成这样?” 

“不,这回不一样啊。”兰王妃仰首望向天宇,“这回,我真怕,真怕会失去他们……你不知道,我心里比谁都明白的……”不知是霞是火的光芒映红了她的脸庞,也不知她是说与谁听:“天火啊,你明白吗?” 


之惟只顾快马加鞭赶至东华门外,只见门内已是浓烟滚滚,整片天空都已为火光染红。他要进,自然被侍卫阻拦,于是他毫不犹豫的举起了手中的剑:“让开!” 

如此,终于闯进宫内,四下望去,只见一片烟尘纷乱,他记得方才听守门侍卫道:“君大人刚出了东华门,里面就走水了,他竟就折回去了。”而刚刚听到的消息则更让他着慌——“下官……下官刚才似乎见到君翰林去了弘文馆。” 

急忙前往,烟熏火燎中他见广厦刹那倾颓,“先生——”一把扑去,却被人紧紧拽住。他挣扎,想拔剑,但拉住他的人太多,他看不清铺天盖地的官吏、宫人、侍卫服色,“放开我!放开!”嘶喊中肩膀被人摁住,力道不大,却教他动弹不得,他转眸,看见桓助教眼中眸光胜火:“世子,请自重。” 

“自重什么自重?!”他奋力挣扎,“你们这许多人为什么都只会摁着我,不会去救火吗?!” 

“人火可救,天火怎扑?” 

惊雷乍裂,他猛的望着说话人的眼睛:“桓师傅,也请你自重,谨言慎行!” 

僵持中只听“哗啦”一声,最后的断壁残垣也在众人面前轰然塌陷。于是,不远处主敬殿的熊熊烈焰更加清晰的映入人眼帘——莲火焚净半边天。是否也能将所有暗涌烧干? 

之惟望着那红焰如血,忽然脑子就有点不听使唤,只听得旁边一众人都纷纷呼道:“世子?世子!”想答应,却一阵一阵的晕旋,举世沉暗…… 

“世子?”——正在这时,是哪里来的天籁,如佛音?他努力睁开眼,看见那个人。 

那人排开所有人,将他揽到怀中,他闻到他身上熟悉的清香,一股暖流奔涌上喉:“先生——”说着,泪已要落下。 

“世子,没事了,没事了,别担心。”君潋抱着他,安慰孩童般抚着他面颊,不顾手上灰尘花了人一脸。 

他本还有些别扭,但听到他说:“微臣没事,世子放心。”忽然心头就又变了甜意:他明白他的心呢,不禁就绽了笑脸:“先生,你去里面干什么?吓死我呀!” 

君潋抱歉的笑笑:“我以为世子还在里面啊——我从东华门折回来的时候,碰到桓助教,问他看见你没,他摇头,我一急,就冲进去了。然后见里面压根没人,就又绕出来了。”说完了,便咳嗽。 

他的目光越过他灰头土脸的先生,看向那桓姓助教——不知何时,他已站到了三步开外,此刻,也正看向他俩,目光与他的相触,居然毫不回避。 

他腾的就从君潋怀中跳了起来,“刷”的宝剑出鞘。 

“世子?!”君潋拦住他,“你干什么?” 

之惟盯着桓助教:“你问问他。” 

君潋的目光闪动了下,却没回头,仍看着之惟的眸子:“世子,请收剑。” 

“先生?!” 

“收剑!” 

他只得“哐”的收剑,愤然转身。却听身后传来桓助教的长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哈哈哈哈……天火既降,谁人能避,谁人能走……”边说边兀自去远了。 

远处的火势似乎更大了起来,君潋回身而望,之惟见他眼中明灭的光亮,然后听他低笑着喃喃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竟与那桓助教所言一样——《离骚》,那幽愤的篇章!他不由一惊,还没想通因果,君潋已拉了他手:“快走吧。”忙反握,十指相扣,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顿时涌入心房。先生,只怕只有在你身边,我才觉得是安全的,他想,那你呢?他望着他也握他握得很紧的手,却不敢相问,不知怎的,忽然就想到了离他老远的父王。 


第二天大火终被扑灭。火灾中共烧毁了殿宇三间,包括弘文馆、集英殿、主敬殿,其余如文华殿、文渊阁等则略有损伤。听到书籍所在处都没太大损失,之惟见他的先生稍稍松了口气,可刚露出笑来,便又皱了眉。 

想逗他一笑,就将那天做梦的事告诉了,君潋听后终于微笑,却道:“世子这梦中情境对又不全对。” 

“哦?” 

“这三蛇中应有一条是双头蛇。”君潋看着他。 

“可是父王?”他眼睛一亮。 

君潋点头:“王爷收复朔方,再夺取凌关,以二城为两拳,一方面踞朔方牢拒乌骨怀金于国门之外,一方面占陵关扼贺兰山口——守,可断乌骨那言东退之路;进,则可直捣其腹地诸城。所以,虽看起来是三蛇首尾相衔,却实是王爷占据上风。” 

“原来如此。”他听了自然欣喜,思量了片刻,道,“父王截了乌骨那言的后路,把他一劲的往乌骨怀金的刀口上逼——这么说,父王似乎是倾向去帮乌骨怀金呢。” 

“是啊,王爷这一用兵,不异于与乌骨怀金成合围之势。” 

之惟却见他神色又凝重起来:“怎么,先生觉得这样不妥吗?” 

“不,这确是对我国最有利的做法。”君潋摇了摇头,“就是做起来有些困难罢了。” 

想起杨开先前的背信弃义,之惟理解他话中担忧:父王要怎样才能重获乌骨怀金的信任?战术上做到是一条,更重要的只怕是——“是不是只要把责任都推给杨开,说上回攻打戎京之事都是他欺君所为,与我天家无干便可?” 

话虽说得直白,君潋却也懂了他意思,看着他良久,方笑了笑:“世子果然聪慧。” 

他听了却并不高兴,又问:“那先生,父王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王爷就是在这么做啊。”见学生惊讶,他淡淡一笑,笑容中竟有几分苦涩之意,言道,“这事情哪能真如世子说来那么简单,王爷之所以迟迟还没表态,一是要搜集证据,二是……”他停顿了下,“是要牵连哪。” 

“牵连谁?” 

“世子想想,杨开一介武夫,哪里来的那么大的胆子敢被着朝廷与人结盟,罔顾朝廷方略?” 

一语有如醍醐灌顶,之惟顿悟:“他背后有人指示?”想了想,一个大胆却确信的念头浮出脑海:“是平王,对吗?” 

君潋没有回答,也没有笑容。 

许多散落的回忆便如珠子般逐粒串起,历历在目:是谁表了“无疆”之念;是谁迫得兰成二王联手;又是谁暗中抓住顾无惜的事不放,是谁造了“宰白鸭”的舆论—— 想起以前先生曾说过的话:“朝着这流言的最终利益方向看,便终能找到散播它的人”——如此说来,拿了点幽蓝,针对先生针对父王的又是谁;甚至是谁当年以刀剑阻父王出宫救人,更甚者是谁教清鹤散播了谶谣……一切一切,谁才是屡次加害先生的幕后手?!而这所有,又只会为了什么?忽然想起宫苑的火光,丹墀的朱红…… 

巨浪翻卷,碎波起伏,当时只被这脑海中的汪洋弄懵,几番心动,更几多惶恐,直到数月之后,一切都已平静下来,之惟方真正理清了纠葛着的所有,而那时,木早已成舟。 

此时,他也毕竟想通了能想通的一切,也就很快能猜到兰王下一步的行动,脱口便问:“父王是要揭破一切,置平王于死地吗?” 

君潋凝眉。 

他还从未见他如此难以展颜过,心里也跟着七上八下,一会儿担忧起平王反扑,一会儿又挂念起前方战端,忍不住还是要问:“先生觉得父王胜算大吗?” 

君潋走到了窗边去,极目远眺,能望见远远的明空似水春山如笑,辽远处的一切都自有它们的一派生机,与人无扰。看着看着,他也就勾起了唇角:“王爷我自然是信的,你看这出征前一番兵权与夺虚虚实实,还有出征后势如破竹胜券稳操,哪一样不是他的能耐,他的手段?” 

之惟闻言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一次出兵经过竟都在兰王掌握之内,那岂非兵败也是在他预料?!甚或是兵败本就是他一手创造——是谁故意散布流言透露了杨开与西羌的盟约——这样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将功成万骨枯……心里无端的就添了些许寒意,不由看向窗边的人:回眸天下倾,可就是这样的一笑? 

却也同时想到昨日“天火”熊熊,他人目光如刀,心湖翻腾,事事难断,共处近六载,今日才算真正体会到那二人的艰难困惑。于是走到了他先生身边去,对他说:“先生,我也信父王,更信先生,无论你们怎样做,我也都会站在你们一边。” 

君潋却笑:“世子啊,这话微臣心领了,但微臣更希望:无论什么情况,世子都能站在朝廷一边。” 

那时他醉心于他眼中的宽慰之色,下意识的点头,待悟透此言下深刻,却也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听到提及朝廷,让他不由想到了昨天与桓助教的事,便皱了眉:“可朝廷里,我不喜欢,他们,没几个好人。” 

君潋自然明白他话底含义,只是清风一笑:“朝廷自有朝廷的规矩和态度,世子请记住:只有朝廷的态度才是行动的准则,也只有朝廷的决定才是最终的决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方是长治久安之道。” 

“那先生说,朝廷会对父王的动作持什么态度呢?会支持他,会同意撂倒平王吗?”他追问。 

君潋摇了摇头:“微臣还不知道。”随即轻轻的笑了笑,“但世子看着,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之惟却没想到他口中所说结果竟是从那场大火中现的端倪。 
为着这一场大火,朝堂上也沸腾了一阵子,说天灾曰人祸的,最后都被圣上的一道谕旨封了口:皇上竟以妖言惑众之罪斩了弘文馆助教桓某。从此再无人敢提“天火” 二字,那这火自然是要归了人祸。然而经过数日调查,谁知竟又查出了这样的事情:说是此次大火虽乃因天干物燥而起,但照理说每座殿宇之外都常备了水缸,平日里积了雨水,万一走水便能立时用之扑救的。却不料此次失火,众人扑救时却见缸中干涸并无一滴储水,只得从远处井中汲水,如此才造成数殿焚毁。 

之惟自然知道管这事的应是侍卫内亲王,也就是平王,也更能理解平王之所以失职多半是因为担心勾结外番、罔顾国策之事为兰王揭发,所以哪还顾得上缸中贮水这等小事,可谁能料到事情偏就这样的凑巧?! 

调查结果一出,天子立时勃然,下令免了平王的内亲王之职,改将此职与了成王,过了两天,似还不解气,又罚了平王在府闭门思过,非奉旨不得外出。 

这样的处罚隐约竟有些软禁的味道,看来已是不轻,之惟便听得朝野上下纷纷议论说是圣上最近身体欠佳,脾气又长,上朝的时间日少,一下旨却都地动山摇,然而在他心中,这样的处罚却显然还是轻的。 

君潋则依旧忙碌于他的南史。文华殿不能再用,圣上便听了成王的建议将史馆移到了武英殿去。而之惟烧没了学馆,倒得来一时逍遥。只是自那以后,移了馆的君潋进宫却更勤了起来,之惟反倒没理由进得宫去,不禁又有些郁郁。 

总算见上,他便立刻缠到他身边去,喋喋不休追问,倒有些像回到孩提时候,连君潋有时都会奇怪,问:“世子,这你当真不懂?”他忙拼命点头,掩饰着泛滥上脸的红潮,只有自己心里知道:自此次父王别后,对那人依恋不知怎的竟又深了一层——也许大火那天,他就不该入宫,不该那样偎于那个怀抱,更不该就这样发现自己再也离不了。 

“先生,你说的结果呢?就是祖皇下的这几道旨吗?这就是朝廷的态度?”一如既往,他不屈不挠的追那人至荷花池旁。 

君潋抱膝而坐,眼望着冰澈水波,只有一句话:“世子请先想想,这场火究竟是烧给谁看的?” 

谁看?平王啊,他很容易想到,可给平王看什么呢?是警告他收敛,还是……不对!这场大火虽直接导致了他的失势,却毕竟还是要比某些事被揭发后的后果要轻得多 ——那,难不成是给……父王看的?可是要告戒父王放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