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王妃 >

第62部分

王妃-第62部分

小说: 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住的又是配殿,离的也不远。不等内侍们把她们捂嘴拖嘴,屋里苏锦秋就醒了。进门时两个小内侍挺担心,齐王的差事办不好,那可不是打板子就能了事的。
  “不是要杀了你们,王爷把你们赏给了无念先生,命我们带你们过去安置。”内侍解释着,刚才凶神恶煞的很,现在就跟两只小绵羊似的,声音都轻柔了。
  李金珠和李银珠都愣了一下神,目光却是齐齐看向苏锦秋。内侍的前后分差实在太大,而且共同生活这么久,她们都相信苏锦秋。
  苏锦秋点头肯定内侍的话,道:“是他们没有把话说清楚,跟他们去吧。”
  姐妹俩总算是不哭了,对于再次转手的命运,反应十分平淡。被当成岁贡送过来,永昌皇帝把她们送给元凤,元凤又把她们送给无念先生,接下来也许还要被继续转送,她们早就无所谓,所求的不过是保住性命。恭恭敬敬地朝苏锦秋磕了三个头,道:“王妃恩典,我们永生不忘。”
  内侍看苏锦秋有几分不舍得,便凑趣道:“无念先生也住在齐王府,你们想侍候王妃,时候多着呢。”
  无念是元凤跟前有体面的奴才,他身边的人自然也是元凤的奴才。男仆身边的女人去侍候女主子,这也是惯例,只要苏锦秋喜欢,随时可以召她们过去侍候,只要晚上让她们回去就好了。就是不放回去,哪个敢管呢。
  姐妹俩顿时面露喜色,苏锦秋听得也是心念一动,问:“无念先生住在公主府前院吗?”
  贾氏说过,元凤要把公主府前院当成办公区,无念若是作为清客幕僚,应该也是住那里的。公主府与齐王府相接,那肯定是在一处的。
  “是,王爷看中无念先生,专门指了一进院落安置无念先生。”内侍赔着笑脸说,又看李金珠和李银珠道:“这是王爷疼你们,你们以后跟着无念先生肯定有好日子过的。”
  姐妹花对所谓的好日子已经没有概念,只要不杀她们,怎么样都行,好一会才道:“多谢王爷恩典。”
  内侍赔着笑脸道:“那就劳烦两位姐姐跟我们走吧。”
  “是。”两人答应着,这才站起身来。
  苏锦秋轻叹了口气,看看内侍又看姐妹花。却不知道为谁,便是有心想叮嘱几句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谁也不能护谁一辈子,萍水相逢,缘分至此,将来如此就要看她们的造化了。
  内侍行礼欲走,就有宫女上前回报:“启禀王妃,穆六娘求见。”
  “请进来。”苏锦秋说着,虽然不是穆六娘的沐休日,但她马上要打包收拾出宫,穆六娘得了消息,肯定会过来问问。又对内侍道:“好好带她们过去,不要难为她们。”
  都是苦命的人,生活都不容易,还要你踩我,我踩你的。
  “是。”内侍答应着。
  李金珠和李银珠姐妹却是眼泪汪汪,又跪下来给苏锦秋磕头,苏锦秋只是道:“以后跟着无念先生,好好的过日子。”
  宫女扶她们起来,两个内侍带着她们出去。正巧出去的宫女带着穆六娘进来,穆六娘看到这样的场景多少愣了一下,看样子是打发姬妾出去。
  穆六娘进屋上前见礼,也不问刚才的事,只是笑着道:“听说王爷、王妃要分府了,特意来道喜。”
  苏锦秋轻松笑着道:“快了,王爷已经让钦天监挑日子,这房里的东西也开始收拾。”
  宫女拿来矮凳,苏锦秋让着穆六娘坐下来,担忧的道:“听说长宁郡主病了,身体好些了吗?”
  “劳烦王妃挂念,郡主偶感风寒,吃了两剂药,身体好多了。”穆六娘笑着说,道:“郡主知道我与王妃素有渊源,知道王妃要分府出宫,特意允我过来给王府请安。”
  苏锦秋听得笑了,道:“长宁郡主宽厚,这也是六娘的福气。”
  “是啊。”穆六娘有几分感慨有又有几分幸庆。
  长宁郡主是很好,她们相处也很愉快,但是凤启当皇帝还要许多年后,而且一个不受宠的公主,再加上性格老实温和,能做到的事情很有限。她早就知道侍候长宁郡主一场,也就是能得些赏赐当嫁妆,对她将来益处不大。
  但宫中几年,多得长宁郡主眷顾,说是主仆,更像姐妹多一些。在照顾长宁郡主时,她也得了感情的慰藉,这样就挺好,不用算计太多。以后单纯的姐妹来往,她也觉得很好。
  宫人端茶上来,苏锦秋挥挥手,崔嬷嬷带着众人退下。
  等宫人退下了,苏锦秋直入正题,道:“说起来六娘年龄也不小了,你可有打算?”
  中秋节己过,来前再过年穆六娘就十七了,当初已经说定,等分府之后她会邀穆六娘到王府居住。现在她马上要搬入齐王府,穆六娘过来道喜,应该是有话要说的。
  穆六娘把头低了下来,道:“过来时郡主也与我说起此事,说我年龄大了,她也想回禀太子妃放我出宫去。只是我想着,王妃刚才搬入王府,肯定事务繁多,我岂能这时过去添乱。”
  “有长史官和总管呢,需要我忙的地方不多。”苏锦秋笑着说,道:“你若是担心此时忙乱,再就等上半个月,到时候我接你过去,倒是很妥当。”
  她听出穆六娘之意,是想马上跟着走。其实也不怪穆六娘着急,姑娘家的青春耽搁不得,眼看年龄一天天长大了,亲事却完全没着落,心中肯定着急。
  穆六娘不自觉得吁口气,起身正色道:“谢王妃怜悯。”
  她的将来前程是全压在苏锦秋身上了,会如何她自己也不知道。
  “哪里就能说上怜悯了,六娘说的太重了。”苏锦秋说着,她只是接穆六娘进府居住,并不保证一定能给她寻个好夫婿。
  穆六娘只是笑,她能感觉到苏锦秋待她与穆七娘的不同,不过无所谓,苏锦秋人很好,这就足够了。
  苏锦秋想了想便道:“既然你来了,若是有书信回信,正好一起送出去。”
  穆家寄来的最后一封书信是一个月前,始终不肯咽气的穆老太爷终于咽气。算算日子现在丧事差不多要完了,江城地方官已经往京城递了折子,江城侯府五代世袭己满,京城削爵的旨意近日也会下了。像这样的地方侯府,相比较京城要宽松些,地方官员回收国产,会给穆家半年时间搬迁,清点东西。
  提到穆家,穆六娘眼圈有几分红了,却是道:“现在家里肯定乱成一团,我远在京城,也帮不上什么忙,还是先别添乱了。”
  “如此也好。”苏锦秋说着。
  自此那回穆六娘写信劝穆大太太不成之后,她都能感觉到她对穆家的心淡了许多。虽然也常写信回去,却是短短一张纸,说一下自己的情况,其他话却都不提了。
  穆六娘告假出来的,闲聊几句便要告辞回去。苏锦秋也不留她,搬迁事宜太多,她就是不太忙,收拾出来的清单她也得看看。
  考虑到元凤月底就要带兵出征,钦天监挑了八月十九,宜搬迁。
  魏公公和崔嬷嬷打包收拾,苏锦秋负责看清单,厚厚五大本。除了她的嫁妆,以及亲王该得的东西外,以及亲王分府时,按例得的东西。再就是她和元凤在宫中这些年,得到的赏赐,这些都可以全部带走。
  苏锦秋特意翻到元凤赏赐那一项,顿时晕了。
  吃穿用戴自是不必说,身上荷包,屋里摆设,这些还可以理解,没想到奇葩一笔,连夜壶都赏过。
  元凤果然是皇帝和太子的真爱,没有其他解释。
  


☆、86新家

  时至八月十九当日;元凤和苏锦秋五更天即起;苏锦秋开始大品梳妆。出府搬迁,第一要紧的事不是坐轿进王府,而是辞行。从永昌皇帝开始;皇后,太子;每个宫殿走一回,正式辞行。
  如此还不算;永昌皇帝格外宠爱元凤;还要他们一起去吃早饭。苏锦秋谢恩的时候;嘴角都要抽搐了;陪皇帝吃饭什么的;考虑一下她这个平民感受好不好。
  折腾到午时之前;苏锦秋终于能上轿出宫,轿夫抬起轿子时,顿时有种独解脱的感觉,能够活着从宫里出来,实在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
  轿子一路向前,鞭炮声也随之响起。直到太监喝道,到东华门前时,苏锦秋不禁挑起帘子一角往外看。出了这道门也就离开皇城了,巍巍皇城,权利的最巅峰,多少人拼死拼活往里挤,她终于出来了。
  齐王府离皇城并不远,应该说含山公主府离皇城不太远。应该说苏锦秋还没从出宫的感慨中恢复过来,齐王府已经在眼前了。
  亲王府邸,先是临街门,轿子在狮子落院地。前头元凤下马,内侍扶着苏锦秋下轿,院里黑压压站了一片人,元俊卿前面打头,身后是元祈笙,再是魏姨娘,以及其他姨娘,庶子庶女们。
  元俊卿满脸欢喜,看到元凤和苏锦秋下来,便笑着道:“还以为要到下午,长史过来报时,让我吓了一跳。”
  “钦天监选定了时辰,不好耽搁。”元凤脸上含笑,声音难得的温和不说,也是难得的讲回道理。
  态度不像平常那样傲慢,却也没有儿子该有的恭谦。倒像个有点陌生的亲戚,难得能看上眼,关系却显得十分疏远。
  苏锦秋本欲给元俊卿见礼,不管从哪方面讲,元俊卿都受得,但元凤和元俊卿这样的态度,让她的动作不自觉得顿住了。
  看看元凤,再看看元俊卿,这对父子之间,都不能用生疏来形容,完全就是微妙。
  元俊卿笑着道:“那快进去吧,误了吉时就不好了。”
  元凤轻轻点头,大步向前,苏锦秋赶紧跟上。走到正门口时,脚步却不禁顿了一下。漆黑匾额上写着描金字体,齐王府三个字。
  简洁大气,尤其是这三个字,是永昌皇帝亲自提的。永昌皇帝虽然皇帝当的不怎么样,大字写的倒是很不错。
  走中门进入,苏锦秋第一感觉就是大,三排七进建筑群,办公区已经搬到公主府了,齐王府这边的则是苏锦秋和元凤的生活区域。中路前头是元凤的书房,东路前三进则是苏锦秋的会阁花厅,起居则中路后三进,卧室设在最后,七间正殿连带着前后抱厦,宽敞的让苏锦秋都有点不适应,就论面积,益智斋实在像鸽子蛋。
  再往后就是后罩楼以及花园,与公主府后花园相通,苏锦秋见过图纸,逛肯定是以后的事。就是今天,也是沿着中路一路走过来,东、西路建筑群划分也是内侍讲解。
  至及正房坐定,元祈笙带着姨娘,弟妹们磕头见礼,不管是国礼还是家礼,这都是应该的。苏锦秋受之泰然,不过看姨娘数量以及庶子庶女数量,元俊卿过的倒是很潇洒,不过看数量,跟上次相见比并没有增加。估计是元俊卿控制了,虽然多子多福,但若是太多了,也是件麻烦事。
  礼毕,元俊卿格外介绍了元祈笙,对其他子女则是只字不提。又道:“老太爷年龄大了,身上一直不大好,我特意寻了先生过来瞧,说老太爷去东北院休养最好。前些日子已经搬过去了,身体果然有了起色。”
  元凤根本就没有反应,这样的小事,他都懒得听。
  苏锦秋笑着接话:“既然老太爷病着,我们也不方便过去打扰。”
  元俊卿办事果然很妥贴,把亲爹挤到小院去了,理由却是如此的好听。就是元老太爷和贾氏有所怨言,元老太爷要养病出不去门,贾氏想说,她年龄如此尴尬的继母,说出去只怕也无人理会。更何况元俊卿的宗人令当的如此让永昌皇帝满意,他又不过问朝政,御史言官想弹劾也得考虑一下,弹劾他有什么好处呢?
  元俊卿会心一笑,道:“王妃说的是,大夫说了,要静养为好。”
  他知道贾氏去找苏锦秋的事,像这种自寻丢人的事,他管都不想管。果然贾氏回来大哭了一场,元老太爷倒是心疼她,把他叫过去大骂一顿,然后骂完还得搬。
  孝心他原本也是有的,但已经被元老太爷磨没了。到今天这一步,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责任。
  苏锦秋十分感激当初元俊卿对她的照顾,更何况是父亲的好友,便道:“今初次相见,备了些薄礼,送给弟妹们。”
  初见不是第一次,但以元凤妻子的身份,这是第一次相见。下面一排的小叔子,小姑子,再加上元俊卿,她都有准备礼物。
  元俊卿笑着道:“王妃有心了。”
  说话间崔嬷嬷带着丫头端着托盘出来,爷们都是文房四宝,扇子之类。考虑到元俊卿看中元祈笙,他的礼多加厚一倍。姑娘们就更简单,不过外乎是戒指,手镯,项圈之类。到姨娘们,是每人两匹宫缎,最后是两府下人,每人一两银子打赏。除了元老太爷三口,从上到下算是照顾齐全了。
  崔嬷嬷另外端着一大盘子,苏锦秋亲自起身接过来,端到元俊卿跟前,道:“这是媳妇的一片心意,还请老爷收下。”
  媳妇茶之类的元俊卿肯定喝不到了,她能做的也就是送一份厚礼,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
  元俊卿伸手接过来,笑容十分欣慰。得知苏锦秋要嫁元凤,他着实担心了一阵子,后来知道他们夫妻之间很不错,他也松了口气。现在看到苏锦秋送的东西,心中更是高兴,笑着道:“难为你如此有心,东西倒是小事,只要你们夫妻和睦,怎么都好。”
  礼也见了,东西也送了,元俊卿多少晓的元凤的脾气,便道:“搬迁辛苦,只怕你们也累了。我早吩咐后头厨房给你做了饭菜,中午就先在屋里吃了,好好休息一个下午,晚上后花园里摆宴,一家人一起吃饭。”
  苏锦秋也觉得全身疲惫,只想吃了饭早点睡觉,便笑道:“如此安排甚好。”
  说完又看一眼元凤,元凤自从进门之后,就是一副很无聊的模样。虽然对苏锦秋说话送礼行为表示反对,但也没有显得太赞同,完全无所谓。
  元凤直接道:“你们吃吧,我未必有空。”
  “国事要紧,王爷只管忙吧。”苏锦秋笑着说,
  这倒不是推托之词,以元凤的性格,他也不会推托。中秋之夜都被叫到了乾清宫一夜未归,更何况平常。马上就要出兵了,他能跟着走这一趟,把分府出宫的程序走完,都是为了照顾她。
  闲话说完,元俊卿带着元家众人去了。
  苏锦秋不知道是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