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之离忧公主 >

第42部分

穿越之离忧公主-第42部分

小说: 穿越之离忧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熹看看“思虑过度”的李艾,对太医道:“有劳了。”
  梅逸清拿了方子,将太医送走并去煎药,赵熹再次走到床前,握住李艾的手道:“虽然,我还是不能赞同你的做法,也非常后悔带你进宫,但事已至此,表姐唯有祝福你:你马上就要做皇后了,以后见你的机会,怕是更加难得。这段日子,就让我陪着你吧,或许,这对你来说并没有什么作用,但至少,不必再一个人承受痛苦……”
  李艾一震,被赵熹握住的手也微微颤抖着,她睁大眼睛,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赵熹:“你为什么要关心我……”
  赵熹一愣,不由想起少年之事,心中无限感慨,她吸了吸鼻子,坦然道:“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李艾愣住了。
  赵熹松开手,为李艾掖了掖被子,道:“你休息吧,等你病好了,我们就回去。”说完,起身离去。
  门关上的那一刻,李艾再也抑止不住,泪如雨下,泣不成声:“表姐啊表姐!要是早一点遇上你,该有多好!”
  当赵熹握住她的手,对她说要陪伴她时,李艾又一次忍不住想把一切告诉赵熹——这个多年以来,唯一让自己感受到一丝温暖的人,但是,她不敢。她害怕,一旦说出实情,赵熹不会原谅自己,不会再关心自己。
  可是,不说出实情,就意味着与她为敌。你真的,想要这么做么?
  李艾一面质问自己,一面又忍不住想起御花园里,让自己无比羞耻的一幕——今上那张狰狞可憎的脸,此时正无情地嘲弄着自己:呵!你别无选择!别无选择!从出生的那一刻,你就别无选择!
  李艾瞥见挂在架上的绫绸,惨然一笑:你还可以选择死啊,不是么?
  李艾走过去,取下绫绸,拿在手中,正要站上凳子往房梁上挂,忽的脚下一软,瘫在地上。
  只此一瞬,李艾的内心又被恨意占满,她疯狂地撕扯着手中的绫绸,眼中带火,口中不停重复着三个字:我好恨,我好恨……
  直到宫女将药送进来,李艾面上才恢复了平静。她接过药,一饮而尽,眼神一片冰冷。
  又过了两天,李艾病愈,二人回到李府。赵熹将李艾之事说与三人,二魏听了,具是感慨不已,李蕤感慨之余,忍不住想去劝告李艾一番,却被赵熹拦下。李蕤不解,赵熹只说了一句:“她需要的不是劝告。”
  她需要的,是无条件的陪伴。所以,几天里,赵熹一直在李艾的房间陪着她。
  直到立后诏书正式颁下,李艾要开始准备了,赵熹方告辞而去,与魏暮、魏紫回到了公主府。
  诏书颁给了李家,江之咏的案头,则放着一道副本。这是他在杨玄素登门退亲之前拿到的。
  他很爽快地答应了退亲,这令杨玄素大感意外。同样感到意外的,还有他的妹妹江之喻。
  “哥,你怎么能答应他呢!”杨玄素刚走,江之喻便从后堂冲了出来,气急败坏地问道。
  “人既无意,我又何必强求?”江之咏道:“执意不允,则不免取媚八姓之讥。”
  “哥哥!”江之喻仍是一脸不忿:“杨家说退婚就退婚,妹妹的终身大事可怎么办?”
  江之咏瞥了一眼立后诏书,微微一笑,问她道:“妹妹,你想不想进宫?”
  “进宫?”江之喻眼睛一亮,满心期待地问道:“哥哥能让我进宫?”
  “当然。”江之咏道:“我不仅可以让你进宫,还能让你取代那个女人。”
  “哥哥是说,让我当皇后?”江之喻难以置信地望着他。
  江之咏点点头:“不错。不过此事不可一蹴而就,当徐徐图之。还有,你必须听我吩咐。”
  “好,好,”江之喻忙不迭地答应:“只要能当上皇后,什么都听哥哥的!”
  江之咏含笑看了看一脸兴奋的小妹,袖了诏书副本,进宫去了。
  当今上听闻宦侍禀报江之咏求见时,脸上一派了然之色,轻轻吐出一个“宣”字。
  江之咏进来,君臣之礼已毕,今上不待他开口,便道:“江之咏,虽然朕一向对你言听计从,但是,今天不论你说什么,朕都不会答应。”
  “那好。”江之咏从容道:“臣请陛下,一定要立李家之女为后!”他特地重读了“李家之女”四字。
  “你……”今上一时语塞,却毫不生气,笑谓江之咏道:“朕明白你的意思。”
  “陛下若真明白,就该事前与臣商量一下!”江之咏正色道:“臣知此乃陛下与李艾之间的交易,但皇后之位,岂可轻易许人?何况,还是李家的人?陛下难道真的认为,她会帮您对付自己的娘家?”
  “她在李家备受冷遇,对于杨氏,更是衔之次骨,报复之心甚炽。对付自己的娘家,她比朕还要积极,有什么可忧虑的?再者,她进了宫,便在朕的控制之下了,纵有异心,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陛下,”江之咏摇头道:“您太小看李艾了,也太小看公主了。”
  说到公主,今上神色一动,道:“你是说……”
  “离忧公主,迟早会让李艾倒戈。”江之咏道:“一旦如此,以她之才,欲行不轨之事,亦不太难。”
  听他一说,今上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但转瞬之间,便神色如常地对江之咏道:“诏书已下,不可更改,奈何?”
  “陛下早不问臣,事到如今,臣亦计无所出,末如之何!”说罢,抬起头来,直视今上。
  今上听了这番带着赌气意味的回答,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起身行至江之咏身旁,对着他的唇,狠狠地吻了上去。
  江之咏无丝毫惊讶之色,亦不躲避,相当配合地与今上接吻。
  一吻终了,今上意犹未尽地舔了下嘴唇,对江之咏道:“如何,现在有办法了么?”
  江之咏笑笑,一副真拿你没办法的表情。
  “快说吧,”今上笑道:“朕知道,你是在和朕赌气。”
  “臣自当为陛下献计,但臣想先请陛下许臣一事。”
  “何事?”
  江之咏道:“臣妹江之喻,才不出众,貌不惊人,刚被杨家退了婚,陛下若不嫌弃,纳她为妃可好?”
  今上听罢,不禁失笑:“江之咏,哪有像你这样求朕纳妃的?”
  “陛下若看不上她,让她当个宫女也成。”
  “你明知朕是不会让你妹妹当宫女的。”今上道:“你想用她牵制李艾?”
  江之咏摇头道:“她不是李艾的对手。欲免李艾倒戈之患,必先除去李家方可。除去他们,李艾便没了倒戈的可能,断了背叛的后路,只能一心一意跟着陛下走。”
  “朕明白了。对付李家和公主,就继续交给你了。不过,”今上道:“既然不是为了牵制李艾,你让妹妹进宫,究竟何意?”
  “陛下,”江之咏道:“虽然您立李艾为后只为交易,但此女貌美多才,臣担心,陛下会对她动心。”
  “所以,”今上一笑,对江之咏道:“你就让妹妹进宫来盯着朕?”
  江之咏有些不好意思:“陛下这么说,倒也不错。”
  今上看他这幅模样,得意地笑了起来:“江之咏,你不是纯臣哦。不过,朕答应你。”
  “谢陛下。”江之咏淡淡一笑,目光扫过书案,对今上道:“陛下说臣不是纯臣,似乎还另有所指吧?”
  “你都看见了。”今上走到书案前,拿起一摞奏章,放在江之咏手中:“都是弹劾你的。”
  江之咏一数,共计十二本,他将奏本摞好,双手捧之,放回案上,拱手谓今上道:“不知诸位大臣参臣何事?”
  “果然是江之咏,这么多人参你,还如此镇静。”今上又一次被眼前之人折服了,然而,见他不急不忧,又有心考他一考,看他究竟会作何应对,于是道:“他们说你不义、不信、不廉。”
  江之咏一揖,对今上道:“陛下以为如何?”
  “你知道,朕是不会理会这些的,不过,你还是收敛点吧。”
  “陛下,”江之咏微微一笑:“今日之事,令臣想起一个典故,不知陛下可有兴趣听一听?”
  典故?今上被他弄糊涂了,问道:“何典?”
  “有人在燕王面前说苏秦的坏话,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苏秦知道了,对燕王说:‘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说到此处,江之咏略作停顿,等待今上的反应。
  “这……”今上果然道:“苏秦何出此言?”
  “苏秦问燕王,”江之咏继续道:“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可乎?燕王曰:可。苏秦却说: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
  “接着,苏秦解释说,使臣孝如曾参,就不能离开父母在外歇宿一夜,您如何使他到齐国去?廉如伯夷,不取素餐,认为武王不义而不肯做他的臣下,又辞孤竹之君,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洁至此,又怎肯步行数里,来事奉弱燕之危主?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桥下,女子不来,水淹上身也不离开,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又怎肯去齐国宣扬燕秦的威力,并取得大功?况且,讲求信义之人,都是为了完善自己,而非帮助别人。所以,这些都是满足现状的做法,而非谋求进取的途径。”
  “陛下,”江之咏说完典故,又对今上一揖:“臣知陛下乃进取之君,故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越,至于不信之讥,固无所逃,亦不敢逃。”
  “朕明白了。请你继续以进取之道教朕吧。”
  “臣遵旨。”江之咏道:“陛下,午朝将至,臣先告退。”
  于是江之咏退出殿外,嘴角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当今天子,九五至尊,好似自己手中的傀儡一般,任自己摆布,听自己安排,包括——爱上自己。
  没错,今上爱上了江之咏,而对江之咏来说,不过一计而已。这一计,亦因十年前一案而起。江之咏望望远方,陷入了回忆:
  当年,李孝良在遇罗查到的,根本不是扳倒赵炜(今上)的证据,而是父亲的阴私。一旦此事公开,江家将有灭族之祸。父亲为掩盖此事,唯有先下手为强。但擅自动手,无论成与不成,都将招致赵炜怀疑,所以,父亲费尽心思,让赵炜相信李孝良所查之事与自己有关,使他同意对李动手。
  没想到,父亲的心思,却被魏满看破,我这位姑父,可真不愧为东洛第一才子——江之咏冷笑一下,继续回忆着:他对陛下说,不必为父亲火中取栗,此事若成,于陛下无益,若是不成,则于陛下有害,不如作壁上观,即使先帝有所怀疑,也可以推说识人不明,被父亲骗了……
  当年赵炜差一点就听了魏满的话,可惜,谁叫他是二李的同窗呢。父亲拿此事一做文章,赵炜便决定对李孝良动手了。后来,李孝蕴调查此事,赵炜因参与其中,只能与父亲共进退,故而父亲一提出让魏满当替罪羊,赵炜想都不想就答应了。
  父亲拿姑妈做要挟,魏满终于认罪,但此人真可谓临死尚有余智,那个时候,他就看得出,年仅十岁的魏暮可以担当大任,故而提出了交易——李家当然会同意,因为他们也看得出魏暮的潜力;父亲也会同意,不过,并不是因为什么年老胆怯害怕报应,而是怕赵炜日后发觉,对自家起了猜忌之心,与八姓贵家联姻,也算是一条后路……
  但今天,自家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退婚。因为,如今他江之咏,再也不需要什么后路了。今上在他的精心计划,巧妙伪装之下,已经完全地信任他,依赖他,爱上他……
  

☆、人月圆时

  却说自李艾进宫后,赵熹等人的情绪都不甚高。大家并没有对李艾有所怀疑。在他们心中,李艾依旧是那个敏感而孤独的女子。而她的敏感与孤独,多半是悲苦的身世所造就。一念及此,李蕤便有些内疚——如果自己多关心她一些,或许就不会如此了。
  然而,比起内疚,感慨,大家更多的是担忧:将来一旦与今上公开对立,大家拿李艾怎么办?她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这段日子,赵熹进宫看过李艾一次,二人谈不多时,亦无深语,但寒暄而已。
  不过,除了李艾之事,大家这段日子过得也算不错:今上和江之咏没有再找麻烦,李魏之间情意日笃——李蕤往这边跑得甚是殷勤,以至赵魏二人都忍不住笑他:你干脆搬来住好了。
  这不,今日一早,李蕤又来了,赵魏按惯例呆在屋里不出门,只让魏紫一个人招呼他,然而,他倒一反常态把二人都从屋里揪了出来。
  “公子,今天终于想起我们了?”赵熹一见他就开起了玩笑。
  李蕤被她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我今天来,有事情想和你们商量。”
  “我就知道,”赵熹故作生气状:“没事你也想不起我们。”
  “哪……哪有……”李蕤大窘。
  “好了,别逗他了。”魏暮破天荒地当着李蕤的面帮他说话:“他今日的确是有要事。”
  “你不会已经知道了吧?”赵熹有些惊奇地看着他。
  魏暮莞尔:“五日后,是夫人的寿辰,公子可是为此事而来?”
  “正是。”李蕤道:“李蕤今日奉娘亲之命,请大家过府参加寿宴,还有,藩弟奉今上之命,不日将出使遇罗,故此宴亦有为他送行之意。”
  “大家?”魏紫道:“也包括我和哥哥?”
  “当然。”李蕤点头道:“娘亲说,今年只开家宴,参加的人,也只有你们三个,藩弟,夏姑娘还有我。舅舅原本也会过来,但前日不幸染恙,要静养半月,便不克前来了。”
  “那李艾呢?”李蕤话音刚落,赵熹就忍不住问道。
  说起李艾,李蕤不禁叹气道:“娘亲已派人进宫给小妹说了,小妹只说,她会向今上请求的。”
  赵魏听罢,俱沉吟不语,魏紫则摇头道:“依她的性情与现在的身份,怕是不会来的。”
  “不说她了。”赵熹道:“公子,你看,我也总不能空手前去拜寿,给夫人带点什么好呢?”
  “你上回做的薄荷凉糕,娘亲很喜欢,寿宴那天姑娘带些过来,娘亲一定很高兴。”
  “好,那天我就带薄荷凉糕过去。不过,”赵熹又开起了玩笑:“你这么说,其实是自己想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