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之离忧公主 >

第66部分

穿越之离忧公主-第66部分

小说: 穿越之离忧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澹台雁语果然轻车简从,来到佛光寺。进过香,许过愿,正欲离去,便见一僧过来,双手合十道:“施主请留步。”
  “师父有何见教?”澹台雁语停步问道。
  “有位女施主,自称是施主的故人,想见施主一面,现已在斋房等候多时了。”
  “故人?”澹台雁语略作思忖:“师父可知那位女施主姓名?”
  “施主未说,贫僧亦不敢问。不过,那位女施主要贫僧把这个玉坠交给施主,还说施主看过自会明白。”说罢,掏出玉坠递与澹台雁语。
  澹台雁语一见玉坠,立即变了脸色:“她在哪里?快带我去见她!”
  于是那僧便引着澹台雁语向后院而去。一路上,澹台雁语紧紧攥着玉坠,双手微微颤抖,心中激动万分:是她!是我赵熹妹妹来了!
  澹台雁语之所以一见玉坠便知是赵熹来了,乃是因为这枚玉坠是公主的随身之物,从小带到大的,澹台雁语自小与公主亲密无间,自然识得此物。
  来到斋房门口,澹台雁语深吸一口气,轻轻推开房门,只见赵熹负手面墙而立,虽然只是一个背影,虽然已是多年未见,可澹台雁语还是一眼认出了她——
  “赵熹妹妹……”
  赵熹转身,只见澹台雁语满脸都是惊喜关切之色,不禁心头一热,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虽然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公主,可她还是迎上去,唤了一声:
  “雁语姐姐!”
  “妹妹!”澹台雁语抱住她,声音有些哽咽:“原来妹妹真的恢复了神智,真是太好了……”
  “只是可惜,以前的事很多都记不起来了……”
  “没关系,只要你没事就好。”澹台雁语放开赵熹:“对了,我听说,妹妹自李公子出事之后,一直陪在李夫人身边安慰,为何会突然到了此处?”
  “此事说来话长。”赵熹拉着澹台雁语在椅子上坐了,道:“姐姐先请坐,容妹妹慢慢说给你听。”
  赵熹打开窗户望去,不远处的魏暮向她点了下头,示意四下无人。赵熹这才放下心来,将李蕤身世,十年前一案,及今上如何陷害李蕤,四人又是如何诈死脱险之全部经过,一一说与她听。
  澹台雁语听了,许久才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张了张嘴,好不容易才道:“那……那你们现在打算怎么办?”
  “将真相昭告天下,为无辜死去的人讨回公道,明正今上之罪。”
  澹台雁语看着神情严肃的赵熹,摇头叹气道:“妹妹,此事谈何容易啊!”
  “此事的确不易,所以赵熹想请姐姐助我一臂之力。”说着,赵熹起身向她行礼。
  “妹妹,”澹台雁语忙拦住她:“这种事情我能帮什么忙?”
  “若姐姐怜我,就请姐姐带我进京,见令尊一面。”
  “你要见我爹?”澹台雁语道:“这个倒也不难,不过,我也只能带你见他,没办法帮你说话。我爹那个人,从来不许我们过问他的事情。”
  “只要能见到令尊,赵熹就很感激了,多谢澹台姐姐。”
  “你我姐妹,何必言谢?”澹台雁语略作思忖道:“妹妹且待我几日,等我安排好了,便来接你进京。”
  二人约定好,又说了几句闲话就分头回去了。过了几日,澹台雁语派人带信过来,让赵魏二人假称娘家派来接自己回去省亲的,赵熹依计行事,顺理成章地与澹台雁语一道进京去了。
  到了京城,澹台雁语一进家门,就被父母兄弟叫去团聚饮宴,赵魏二人则被安排到澹台雁语出嫁前的住处侍奉。二人安顿好,找了个僻静之所聊起晚上的行动。
  “今天晚上,澹台小姐会将下人全部支开。到时候,你就进入书房,把信交给澹台将军。”
  “我知道了。”
  “赵兄,”魏暮看着她,神情略显担忧:“你一直都没有问过我见到澹台将军要说什么……”
  “你放心,”赵熹看起来倒是胸有成竹:“我知道该怎么说。”
  “可是……”魏暮叹了口气道:“这回我不能陪你了。”
  “你说说你,”赵熹笑着戳了戳他的肩膀:“来之前不是你说此行非我莫属么?怎么,到了这会儿,又不相信我啦?”
  “赵兄,”魏暮抚了抚赵熹的头发,话语温柔:“小心些。”
  入夜,澹台逸明一人独坐书房,赵熹扮作侍女,端着茶杯走了进来,将茶放下,站在一旁。
  澹台逸明呷了口茶,挥手道:“你下去吧。”
  “澹台将军别来无恙?”
  澹台闻声猛一抬头,见是赵熹,吃了一惊:“公主?”
  “正是本宫。”
  “臣澹台逸明参见公主。”澹台逸明下跪行礼,神情恭敬,不见喜愠。
  “将军请起。”赵熹微微颔首:“不请自来,是本宫冒昧了。”
  “谢公主。”澹台逸明站起身来,对赵熹道:“不知公主深夜驾临,有何吩咐?”
  “不敢。”赵熹道:“将军可知,下月初九,澄斋先生将进京讲学?”
  “恩师?”一听澄斋先生名号,澹台逸明立即改容,拱手问道:“恩师入京,使逸明得以再聆教诲,诚大幸也。不过,时近年关,序属严冬,先生何苦冒寒而行?”
  “澹台将军,”赵熹正色道:“先生讲学大本,不外天下之事,己分内事。今先生冒寒进京,正为践行平生所学。”
  “公主的意思是?”
  赵熹掏出书信,递与澹台逸明:“此乃先生亲笔所书,将军看过便知。”
  澹台接信看罢,低头沉吟不语,一脸犹豫之色。
  赵熹见此,心中暗道:此人不晓大义,我且以利害说之。于是佯作不解道:“将军还在犹豫什么?将军若肯出手相助,那么将来的天子,就是将军之同门。拥立之功加同门之谊,将军一家,定然贵不可言。皇兄现在虽对先生极尽拉拢之能事,但其性阴险猜忌,宠信江之咏那个卑鄙小人,除掉我们兄妹以后,一定不会兑现对您的承诺。”
  “更有甚者,江之咏出身卑贱,一向对八姓世家恨之入骨,将来他只消在皇兄面前动动唇舌,将军便有兔死狗烹之虞。将军不要以为,皇兄手里没有把柄,便奈何将军不得。古人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即以今夜情形而论,澹台姐姐带本宫来拜会将军,虽是再寻常不过的人情往来,可一旦让皇兄知道了,恐怕……”
  “公主——”不待赵熹说完,澹台逸明已跪倒在地,眼中再无分毫犹豫之色:“臣愿拥立太子,以定社稷。”
  “将军快快请起。”赵熹搀起澹台逸明:“将军深明大义,真乃社稷之福。”
  “公主放心,此事微臣会尽快安排妥当。”说罢,澹台逸明冲门外大呼:“来人——”
  “爹爹——”澹台雁语应声而入,垂手问道:“爹爹有何吩咐?”
  “雁语?”澹台逸明微微一愣,旋即明白过来:“雁语,快叫你大哥二哥来书房议事。”
  澹台雁语察言观色,便知父亲已答应此事,心中一喜,学着军中的样子,爽快应道:“得令!”
  

☆、暗度陈仓

  当夜,赵熹与澹台逸明父子商议一番,定下计策:明日由澹台兄弟率领刀斧手埋伏帐中,澹台逸明召众将前来,宣布此事,众将有不从者,当场斩杀,今上那边则以不肯效忠说之。
  计议已定,赵熹出了书房,来到白日与魏暮相见之处,魏暮果然手持灯笼,向着书房方向张望。
  “魏暮!”赵熹出声轻唤,嘴角上扬。
  “赵兄!”魏暮快步迎上前去,握着她的手道:“你可算出来了。”
  碰到他手的那一刹,赵熹的心突然凉了一下,那双手冷得像冰块一样。赵熹搓了搓他的手,蹙眉道:“你在这里站了多久?”
  “从你进书房,我就在这里了。”
  “我知道你关心我,可是,”赵熹叹气道:“你身子不好,天又这么冷,万一再冻出病来……”
  魏暮微微一笑:“我又不是纸糊的,哪有这么娇弱,赵兄放心,我没事。”
  “那我们快点说,说完赶紧回去。”赵熹将方才自己游说澹台逸明之语及所定之策一一说与魏暮。
  魏暮听罢,含笑望着赵熹:“赵兄今日做得极好,纵使苏张复生,也不过如此。”
  “可别给我戴高帽,”赵熹道:“你这么说总让我有种不祥的预感。”
  “赵兄,”魏暮有些幽怨地看着她:“你就是这么想我的?”
  “哼,你敢说没想让我干别的事?”
  “确实还有一件事……”魏暮有些不好意思。
  “我就知道。你想让我去见李艾,对不对?”
  “对。”魏暮点点头。
  “我也想着,此事须说与李艾知道,还要设法护她周全。只是……”赵熹道:“混进京城已是不易,如何能进得了宫?”
  “刚才还那么聪明,这会儿怎又糊涂了?”魏暮笑道:“我让澹台小姐带你入京,可不仅仅是为了见她爹。”
  “我知道了,”赵熹道:“你还想让她带我进宫见李艾,还是你想得周全。”
  谁知,魏暮却摇头道:“我是想让她带你进宫,不过,她进宫可不能去见李艾,而是要见江之喻。如今,澹台将军虽已反正,但举事之前,则不可不虚与委蛇以麻痹敌人。这回澹台小姐进宫,便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步。赵兄,明日你向澹台将军提议,请将军设宴招待江之咏,并告以欲使澹台小姐结交其妹之意。之后,你再与澹台小姐如此这般一番——”魏暮说着,靠近她的耳畔,轻语数句。
  赵熹听完,拍了拍他的肩,目中尽是欣赏之意:“魏暮就是魏暮。”
  “好了,你也别给我戴高帽了。”魏暮开了句玩笑,旋即郑重道:“赵兄,这一回你要一直在宫里呆到初九,论处境,比我们都要危险,你一定要小心。”
  “我会的。”赵熹道:“你们也要小心。”
  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第二天,澹台逸明升帐议事,拿出林栖逸书信传与众将观看。这些人多半出于林氏门下,见信皆有相从之意,又觉帅帐之中似有杀气,更是不敢违命,当下纷纷表示愿意反正,拥立太子。于是澹台逸明又与众将定下计策,安排筹划,专待李蕤一到,便即举事。
  议过事,赵熹又私下将麻痹之计说与澹台逸明。澹台逸明依言行事,宴请江之咏。那江之咏虽然聪明,却极自负,见平素不可一世的澹台逸明此时竟甘言卑辞以求交结,当下便一口答应,进宫说与今上与江之喻,今上与江之咏闻听此事,不疑有诈,欣喜异常,立即准允了澹台雁语入宫之请。
  这一日,澹台雁语带了乔装改扮过的赵熹,一同进了皇宫,来到江之喻处。见礼已毕,二人互相吹捧几句,澹台雁语便将话题引到李艾身上:“皇后娘娘,雁语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姐姐但讲无妨。”
  “古人云:居安思危。妹妹如今虽已贵为皇后,母仪天下,但眼下祸根未除,妹妹万不可掉以轻心。”
  江之喻一脸茫然地看着澹台雁语:“不知姐姐说的祸根是?”
  澹台雁语见她如此,心中暗道:这个江之喻可比她哥哥好对付多了。于是她微微一笑,吐出两个字:“李艾。”
  “她?”江之喻听到这个名字,一脸不以为然:“姐姐,那李艾虽然有些本事,但如今她既没有后位,又没有娘家支持,不过区区一尼姑而已,姐姐说她是祸根,未免太抬举她了。”
  “话不能这么说。”澹台雁语道:“娘娘试思,论相貌之美,娘娘比李艾如何?”
  江之喻沉吟半晌,吐出两个字:“不如。”
  “论才学技艺,娘娘比李艾如何?”
  “不如。”这一回,江之喻的脸色已有些阴沉。
  “那么,”澹台雁语直视江之喻:“论心计谋略,娘娘比李艾如何?”
  “不如。”第三次说出这两字时,江之喻的眼中已带三分杀意。
  “既然娘娘自认三者皆不如李艾,又怎能以其今日之失势而轻视于她?”澹台雁语道:“李艾带发修行非是出于陛下之命,乃是她自己的主意。一旦将来她想通了,后悔了,要再夺回后位,娘娘您……”
  听到此处,江之喻再也坐不住,神色慌张地拉住澹台雁语道:“这……这可如何是好?”
  “娘娘莫慌,”澹台雁语拍了拍她的手背:“先下手为强,趁她还没想通,动手把她除掉。”
  “除她谈何容易。”江之喻道:“姐姐也知,那李艾极有心计,她对我一定早有防范,如何能够下手?”
  “娘娘若信得过雁语,雁语愿为娘娘分忧。”
  “姐姐有何妙策?”
  “娘娘有所不知,”澹台雁语道:“我妹妹熹语和那李艾交情匪浅,今日她亦随我进宫,稍后可令她私下到李艾处,将刚才对话说与她听。”
  “什么?”江之喻闻言大惊:“你居然要告诉她?”
  “对。”澹台雁语道:“只有这样,熹语才能取得她的信任。之后,熹语会以保护她的名义留在宫中,待时机成熟,便可下手。”
  “可是,熹语和你一同入宫,若是单独留下,必遭李艾怀疑啊。”
  “所以,”澹台雁语道:“雁语这几天会一直呆在娘娘这里,熹语么,她没进过皇宫,觉得新鲜,每天出去转上一转,不也很正常么?”
  “真是妙计。姐姐,快让我见见熹语吧。”
  “是。”澹台雁语应诺,冲门外呼唤一声:“熹语——”
  “熹语参见皇后娘娘。”赵熹走了进来。
  “熹语,”澹台雁语道:“皇后娘娘有件事情需要你去做,你可愿意?”
  “为娘娘分忧,熹语在所不辞。”
  于是澹台雁语又将反间之计向赵熹说了一遍,赵熹答应,辞了二人,往白云庵见李艾去了。
  却说李艾一听熹语之名,就知是赵熹来了,连忙将她拉进卧室。刚一进门,赵熹就往床上一躺,长舒一口气:“表妹面前,不用再装了罢?”
  李艾莞尔一笑:“辛苦表姐了。”
  “辛苦不了多久了。”赵熹坐起身来,将别后之事及所定之计一一告诉李艾。
  李艾听罢,与赵熹相视一笑:“万事俱备,你我只需等到下月初九即可大功告成。”
  “表妹,事成之后,你有什么打算?”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