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我与诸葛孔明 >

第6部分

我与诸葛孔明-第6部分

小说: 我与诸葛孔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瞬间,凌感到眼前一阵发黑,盖顶的眩晕袭来,她几乎支撑不住,险些一头载到地上。
  “好小子,有胆色!”曹丕薄唇淡勾,绽出赞许的微笑,“你叫什么名字?”
  “凌。”凌琥珀色的眸子悠远地望着众人,全身笼罩在自然而又颓废的气息中,显出一股致命的邪魅吸引力。
  “你……”一旁的曹植动容地想发问,忽然山谷中传来号角声。
  “丞相在召集兵马了,我们必须立即动身前去。”司马懿虽然对凌也很感兴趣,但是军命不可违,连忙提醒道。
  “走!”曹丕幽黑的眸子徐徐扫过凌,便一甩披风,掉转马头,率先去了。
  “后会有期!”曹植对这个坚毅又纤瘦的少年已生好感,向凌微笑颔首,回身也去了。
  而司马懿眸中精光一现,这个少年,真的不简单,今日若不除去,恐后患无穷。虽心中如此想,但他仍没有任何举动,紧随曹植,也去了。
  “小子,好样的!”马延虽然战败,却对凌心存敬佩,深施一礼,便随大军去了。
  望着曹军扬起的尘土,凌瞬时松懈下来,双膝一软,直直地跪在粗砺的沙地上。
  “恩……”凌呻吟了一声,右手紧紧捂住伤口,殷红的血丝还是股股地从指缝间流出。
  凌低头审视着伤口,还好,划得并不太深,否则怕是连肠子都要流出来了。
  撕开袍上的一块衣料,粗略地包扎住腹部的伤口,凌吃力地翻身上马,她还有未完成的任务,她必须去与赵云会合,把阿斗完整地交到他的手上……
  策马又奔驰了一段时间,凌感觉生命似乎正一点一滴地离她远去,好几次她都险些从马上倒载下来,若不是仅存的一丝意念还在苦苦支撑,她早已昏厥过去。
  此时她已完全能体会孔明为什么能如此冷漠,甚至有些残酷地去看待战争。
  如今的局势很无情,野心勃勃的人实在太多。如果太弱小,就只会被别人所杀,小到为了有能力保护自己、庇护自己想眷顾的人,大到为了创造太平盛世、统一中原,都必要排除异己、手握霸权!
  凌一手紧抓缰绳,回头看向身后包袱中的阿斗,方才那番激烈地打斗,还好没有伤到他。虽连番奔波,阿斗仍不哭不闹,正扑闪着大眼睛,定定地望着她。
  凌轻笑起来,还是做孩子好,永远不知世上的一切争斗与杀戮,眼眸总是清澄而透明。正想着,前方飞来一骑,马上一员大将,人和马都已被鲜血染红了,显然是刚经历过一番殊死的搏斗。
  “凌弟!”来人正是赵云。
  “子龙哥!”凌长舒一口气,止住马匹,动作轻柔地将背上的阿斗解下,交于赵云,“幸不辱命,小主人安然无恙。”
  “你受伤了?”赵云接过阿斗,扯下袍子的一角,缚在胸前。
  “呵,小伤而已,无碍的。”凌虚弱地摇摇头,“你不是也受伤了么?”
  赵云蛮不在乎地抹去脸上的血迹:“大丈夫受这点伤,何足挂齿!”说罢,朝凌伸出手。
  沾血的小手握上染血的大手,两人在马上相握住手,传递力量。
  眼前又是一阵发黑,是失血过多吧?凌强撑着,绝不能在这时晕倒,否则只会拖累赵云,她咬紧牙,脸色苍白如纸,额上冷汗直冒,仍是一声不吭。
  又行二十余里,终于见到孔明与刘备一干人等,正在树下休憩。
  “孔明……”凌犹如见到曙光,力量顿时卸去,手上一松,便从马上栽下。
  “凌!”孔明低呼一声,大步上前,张开双臂将她拥入怀中。
  “我……” 一阵晕眩袭来,凌顿时昏厥过去。因为她知道自己已脱离危险了,她正被一双全天下最安全、最有力的臂膀拥住。
  *********************************
  接下来,刘备军民分为两路,孔明引五百军先往江夏求救去了。而刘备携百姓缓缓地往汉津行进。
  孔明一军先行到达夏口,遂乘船回来支援刘备等人。
  孔明坐于船舱之内,凌在一旁沉沉地睡着。他伸手拨开她脸颊旁的乱发,探了探额头的温度,看来她已经退烧了。
  他低头拉了拉被子,为她掖好被角。而后静静地凝视着她的睡脸:苍白的双颊,薄巧而无血色的淡唇,俏挺的鼻梁,她昏睡时的模样,是如此的天真无邪……
  这丫头实在是太不懂得爱惜自己了!如果那伤口再偏一分,再深一寸,如果没有及时就医……她的性命就不保了!
  凌天性善良,乐于助人,但这些在血腥的战场前却是天真愚昧的,也许,当初就不该让她跟随着他,将她留在草庐才是正确的……
  孔明心中思绪万千,不知是怨,是愁,还是惘然……
  被中的人儿不安份地动了动,长长的眼睑轻扇动下,凌,已然清醒。
 
  踏足江东
  “哦……”凌低吟着,才想起身,一阵撕裂般的痛楚让她又跌回塌上,“已经是晚上了?”
  “恩,你昏睡很久了。”孔明伸手将她扶起,“伤口还是很疼么?”
  “呃,有一点。”凌抬头看着孔明温暖而明亮的黑眸,“不过已经没大碍了。”
  “那便好了。”孔明的语气中带着担忧,“凌,我思索再三,你,你还是回草庐去吧……”
  “为什么?”凌稍愣了下,随即便明白过来,“你是怕我适应不了这残酷的战争?还是怕我无意中便丢了性命?”
  “两者都有。而且,我感到你对我已心生排斥,”孔明将目光缓缓转向舱外,“你天性善良,与这血腥的战场格格不入,如果勉强留在这里,我怕你终有一日会……”
  “战争作为一种手段,是暴力行为,本身无所谓正与邪,关键在于谁来使用它。”凌徐徐地靠向舱壁,长叹道,“奸佞而有野心的人,以战争来称霸天下,大军过后,一定有残杀、争夺与混乱产生,这真的是我所不愿见到的……”
  孔明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修长的手指微微一弹,但没有开口,只是静静地听凌继续往下说。
  “真正会用兵的人,是讲求保护和平秩序的人;真正的仁人君子、有道之人是能使平民百姓与君主有共同的认识,可以为那共识而死、而生,从不畏惧任何艰难与险阻。”凌如玻璃珠般美丽清澈的双眸凝视着孔明,“而你,就是用‘仁’与‘道’来控制战争的人。”
  “战争必将严重损耗国力,只有不得已时才需要战争。发动战争,并不是我的本意。”孔明深邃的眸子微微敛下:“我会将战争放在更远大的目标之下,审慎地思考,冷静地处理。”
  “当我想通这一点时,我便不后悔和你一起出草庐,也完全能体会你的苦衷。”凌阴柔唯美的脸上扬起一丝若有似无的淡淡笑意,“大丈夫立世当有为,必要留下值得自豪的回忆,所以你不必担心我的安危。如果有一天,我因此而丧命,也决不后悔,这样的人生,一生一次足矣!”
  孔明一瞬不瞬地望着凌,墨色的双眸在夜色的反光中隐隐地透着一丝翡翠绿,他的心弦已然拨动。
  很难有人能懂他,他是个谜。
  但是无论何时,凌永远是最好的听客,他的心思只有她能听得懂,只有她知道他心中的苦闷与悲切。
  她懂他,就像剑与鞘、琴与瑟一样,剑由心发,音随心动。
  明知前途凶险难测,但他依旧义无返顾地踏上了这条不归路,他淡然,置生死于度外,因为他毕生的追求就在这里;而凌,虽是女子,却怀有和他相同的信念,冷然地注视着眼前地一切,默默地给予他最真切的支持。
  有一类人是要为历史负重的,他们自身的悲剧挽救了历史,由于他们,历史才没有成为一条肮脏的河,历史才成为一首久远的歌。
  而孔明,就是这样一种人。
  凌从不后悔跟随着孔明,哪怕要耗尽她一世的光阴和毕生的精力,和他在一起,生命便充满奋发与无常的哲理,让人有信心去迎接生命中的一切苦难与挫折。
  再也没有人开口,所有的言语在此时均已失去效用。
  船缓慢地前行,夜色下的江面,粗拙又不失豪放,四周景色的轮廓如浮雕般沉浸在暮色微明中,只有高挂的月辉泻下几许绯白,萤火虫提着灯笼从人们的眼前倏忽闪过,在万籁寂静中,解释着自然万物的生命运动……
  不日,两路人马均至江夏,众人齐聚共议良策。
  孔明道:“现如今曹操势力太大,我们并无抵抗之力,不如和东吴孙权联手,两方互为援军,使南北相持。”
  众人皆颔首:“这个办法可行。”
  “既如此,我即日便动身去江东,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孔明轻摇手中的鹅毛扇淡然道。
  适时正逢江东孙权差鲁肃来一探虚实,孔明便与他一同前往东吴。
  **************************************
  凌悠闲地靠在船头桅杆上,温柔的风轻拂上她的脸,感觉好舒服。
  “你怎么在这里?”孔明不知何时也上了甲板,“莫非你会晕船?”
  “呵……”凌不由地轻笑出声:“怎么可能?”
  二十一世纪时,凌的家在厦门,她是在海边长大的,且泳技很好,怎么可能会晕船?
  家?想到这,凌仍感到一种莫名的寂凉,心里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家,她从来就没有家……
  当心中首次拥有深藏的秘密时,她便尝到了寂寞的滋味。从此以后,寂寞便不时困扰着她。寂寞时光,感到孤独,感到现实的残酷,感到世间亲情、友情和爱情皆与她无关,百般无奈,那曾近似绝望的心绪……
  刷!一条披风适时罩上凌,把她盖了严实。凌在披风里整理好情绪,才把头探出去。
  “江上风大,披上吧!”孔明微微笑道,口吻里透出淡淡的关怀。
  “谢谢你……”凌轻轻地说,窘迫时看见孔明的笑容,似乎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凌抬头望向天,今天的天气真的很好,天空是近乎透明的蓝,波光粼粼的江面上,鸟儿飞舞鸣啼,阳光细细的洒落在两人身上,他们静静地享受着这难得的安逸……
  船身忽然剧烈摇动了下,原来已经靠岸了!
  下了船,鲁肃把孔明等人安置在馆驿休息,遂先行去见孙权了。
  东吴的大街上都是雕车竞驻,骏马争持,茶坊酒肆喧闹鼎沸,华服珠履穿梭市集。
  成山的货搭和各色服饰的商人正在繁忙地交易着,语声沸腾如滚水,食物的浓浓香气氤氲升腾着,袅袅在市集上空慢慢散开,勾得人垂涎欲滴。放眼望去,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凌与孔明并肩在喧闹的市集中穿梭着,凌有些疑惑地问道:“如今我们已身处险地,你竟还有心情在此闲逛?”
  “面对逆境,而有平和之气的人,是王者;能有等闲之气的人,是霸者。”孔明的双眸漆黑如夜,“而我只是山野村夫,有的只是松散之气……”
  “呵,面对逆境,有松散之气的人,是智者。”凌当下便明白了,孔明对这趟江东之行,早已是胸有成竹,她眼波流转,深沉地凝视着孔明。
  孔明没有回答,面上仍挂着浅浅的微笑,一派的冷静与从容,随意与无谓。
  一辆马车带着摇铃声蹄嗒蹄嗒的从他们身边掠过,人流在车夫的吆喝下被强行地分成了两列。人很挤、很多,凌无法看清前面,也望不到孔明,只得顺着人流,被动地跟着向前面艰难移着步伐。
  “孔明……”正当凌踮起脚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左顾右盼,一只修长而有力的手紧紧地抓住她的手腕,孔明清亮的嗓音在她耳后轻轻响起,“我在这里,抓紧我的手,不要再走散了。”
  “唉,人好多……”凌拭了拭额上的汗,反手紧握住孔明的手。孔明的手匀称而有力,很温暖,很安全。
  凌默默地走着,低头看着交握在一起的一大一小的两只手。男女的差异竟是如此明显,手掌相差这么多……可是两个大男人这样手牵着手,走在人来人往的路上,似乎有些不妥……忽地,她想起,前些天自己受伤时,是谁为她包扎上药的?难道是孔明?
  不会吧?这个认知让她一震。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是女儿身的真相岂不是让孔明知道了?不,依孔明的睿智,怕是一早就发现了。但是他为什么不明说呢?要问他么?凌心烦意乱地想着。
  罢了,既然孔明没有问,那自己也不先说,有些事情暧昧不清反而更好。
  两人默不作声地走了一段路,凌发现在如此喧闹的市集中,却有一处冷清的摊子,一处卖饰物的小摊。
  凌挣脱孔明的手,缓缓走近,货架上琳琅满目地挂满各种各样的发簪、手镯、项链……但真正吸引她目光的却是一条银色的缎带。
  凌伸手将缎带拿起,定睛望去,只见白丝绵缎,银线缕图,光滑柔软,一看便知质料上层,缎带之上绣着几只蝴蝶,虽同是银白的颜色,却深浅有致,极为活泼。
  “我也看中这缎带了,”一把犹如黄莺出谷的嗓音柔柔扬起,“不知公子可否割爱?”
  凌急忙抬头,好一个美人!
  只见她面如满月,目如秋水,绿柳细腰,乌黑的长发只随意一挽成髻,浅插着枝碧玉簪,身着青衫,白素罗裙,不着任何脂粉,显得自然秀丽,莲步轻移,飘飘然如月宫仙子一般。
  “这是男子束发之物,不知夫人要它何用?”凌微施一礼,从容问道。
  美人柳眉稍颦起,微启红唇:“这缎带我是买来赠予夫君的……”
  “哦,既如此,小生便不夺人所爱了。”凌释然道,双手将缎带奉上。
  此时摊主已从摊后立起身来,是个有些发福的中年妇人,她脸上满堆笑意,向那美人躬身行了个礼:“民妇拜见都督夫人。”
  都督夫人?难道是小乔?凌连忙转头望向孔明。孔明冲她摆了摆手,她立时会意。
  凌连忙上前行礼:“小生凌,见过都督夫人。”
  “凌,谢谢你。”小乔接过缎带,绽出一抹笑意,“今日我还有要事,来日再答谢。”说罢,冲凌微微颔首,便转身离去了。一旁的随身丫鬟利落地付了钱,也紧跟上走了。
  “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小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