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六十年代娱乐圈 >

第83部分

六十年代娱乐圈-第83部分

小说: 六十年代娱乐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伟说:“现在还没记者。过两天吧,影后的消息传出来,《孤女》重映,你楼下肯定全是记者和粉丝。到时候你别想上学了,我没吓唬你。”
    罗薇在边上劝:“真的,你一定要搬的。我现在也是,现在的记者和粉丝太恐怖了。”
    陆蔓君觉得他们说得有点夸张。
    罗薇最近确实很红,《梁祝》翻译成好几个版本,整个亚洲到处飞,要宣传。到台湾时,万人空巷。罗薇粉丝多,记者多,被围一点也不奇怪。
    而她的《孤女》的热度早就下去了,像游敏拿了影后,也没被围堵啊。
    “放心啦,不会被围堵的。”
    
    第99章 韩式部队锅
    
    这个奖带来的连锁反应,如同一只蝴蝶引起的飓风。
    亚洲影展名单公布后,不出两天,如杨伟所料,全港娱乐版头条都是陆蔓君。所谓毁誉参半,就是这么回事。这一届举办国是日本,同期参赛的还有影后游敏、一线女星梁音等等,拿奖的居然是新人陆蔓君。
    陆蔓君路过附近报纸摊,拿起一份报纸来看,头条就是她握着奖杯,哭花了妆的一张大头照片。
    不忍直视啊,就不能选一张漂亮点的?
    “今日新到的报纸……”翘着二郎腿的老板慢悠悠抬头,看了她一眼,一愣,又低头看了看摊子上的报纸。看见明星了!
    “啊!陆蔓君!”
    其他人听见声响,纷纷朝这边看过来,很快有人过来想找她签名。一签名肯定是没完没了的,所以她买完报纸赶紧走了。
    她快跑了几步,看没人再追过来了才停下。她拿出报纸,一边往家里走,一边翻。
    新闻舆论众说纷纭。
    有报道指,评委团观影过程中洒泪,陆蔓君是实力派,实至名归。也有报道称,评委团有猫腻,怀疑因为她与霍荣亨的暧昧关系,所以才拿奖的。也有人说,《孤女》确实拍得好,评委慧眼。还有人说,评委眼光真不怎么样,居然没有选游敏。
    无论人们如何议论,陆蔓君的话题热度还是一路飙升。恰逢《花团锦绣》《后巷》《东方城》《风光无限》全都在上映,近乎霸屏,热度就更降不下来。
    利益相关的几个剧组轮番借势翻炒,能跟“陆蔓君”三字沾边的鸡毛蒜皮事,统统拿来作谈资。借着这个舆论趋势,电影票房和人气急升,狠狠火了一把。
    记者来得比她想象中要快得多。
    第二天,陆蔓君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下楼,准备去上课。才走下楼没几步,已经看见一堆记者坐在阶梯上。她嘴里还咬着面包,一看这阵仗,吓得面包差点没掉下来。
    现在才八点多,记者们来这么早!
    “蔓君!”“蔓君!”七八个记者一窝蜂围上来了。楼梯本来就小,这么一挤,她根本没法下楼。
    陆蔓君把面包三下两除二吃完面包,等着她的,还有一大堆尖锐的问题。不过这一方面她还算有点经验,别人问什么,她就笑而不答,免得他们乱写。
    她试图拨开这些人:“我要上学了,麻烦让我下去一下,好吗?”
    他们不停用七八个相机对准她的脸,疯狂拍照,是个人都要生气了。
    “蔓君,你觉得你和游敏谁演技更好?”
    “蔓君,很多人说这次奖项有黑幕,你怎么看?”
    陆蔓君安慰自己,这是红的代价,红的代价。要是没人拍你,那才惨呢。杨伟和罗薇确实很有先见之明,她还是太天真了点。
    好不容易拨开了这些人,她才发现楼下还有一大波人,那是些挤不进来的记者和粉丝。一看见她出现,像苍蝇看见肉似的,眼睛都亮了,抱着相机和背包就奔过来。
    “蔓君!蔓君!”
    “你给我签个名!”
    “你现在去哪里?你跟霍荣亨什么关系啊?”
    “帮我签一个!”
    “我也要!”
    这回签名是躲不过了。
    等陈珂下楼的时候,陆蔓君已经快签得手都软了。陈珂拨开人群,准确麻利地拽住陆蔓君,出了战圈,摆手说:“下次再签,下次签!”
    要是这么容易就放弃,那就不是狗仔队了。一群人还紧跟着她回了学校,幸亏到了门口就被保安拦下来了。
    保安一看这么多人,赶紧摆手说:“走走走!记者不能进!”又呼叫其他人过来一起拦人,这才拦下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狗仔队这么紧密跟踪,实在有点恐怖。隔天,记者们人数增加一倍。幸好,杨伟这边来得及时,派了一辆车来接送她上下课。
    陆蔓君上了保姆车后,有不少狗仔队继续跟来学校。上一次被保安拦下后,狗仔队们不知道是塞钱了,还是怎么做的,居然混进来了。不仅这样,还摸来了陆蔓君的教室,拍了她上课的照片。下课就抓住同学采访,同学们不胜其扰。陆蔓君实在不好意思,只好先请假两天。
    第二天各路报纸写,“本报独家披露,陆蔓君清纯上学照。据同班同学沈嘉透露,陆蔓君平时性格孤僻,只爱学习,不爱与人接触。”
    另一张报纸则是:“据同学沈怡表示,陆蔓君从不听课。”
    沈怡表示,她说的是陆蔓君成绩很好而已。这些记者脑洞真是太大。
    姨父姨妈看了很是生气,“狗屁不通的东西!乱写!”
    陆蔓君安抚说:“别看了别看了,看了生气。”
    杨伟也看了报道,气昏了头,把报纸往桌上一砸:“我去找他们主编说,写的什么东西!”
    梁超美说:“我去查一下,看是收了谁的钱在黑我们家蔓君!”
    早上六点钟,陆蔓君拿起背包,戴好墨镜,顺手扶了下帽檐。“弟弟,你帮我去阳台看一眼,看他们走了没有。”没法上学了,趁大清早没人,找个偏僻的公园跑步,应该没事吧。
    弟弟立刻“嗯!”一声,蹬蹬蹬,跑到阳台。他熟练地搬了个板凳,爬了上去,往下看了一眼,见记者和粉丝团还在楼下转悠,回头冲姐姐比了个X手势。
    陆蔓君只好回头,一屁股往沙发上坐下了,顺手丢下背包。“天天在守什么啊!”记者们也真是太敬业,几天了都没走!一群人严防死守,确保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现在,楼下全是记者围着,就等她出个什么新闻。没办法,陆蔓君目前的热度最高,不守她,守谁去?她这边出不了新闻,只好退而求其次,拿点边角料也行。
    狗仔队们也真是太拼了。
    到了凌晨,陆蔓君看见他们还守在楼下,就让梁超美去买了点吃喝给他们。梁超美说:“真是,天天这么围,你还对他们那么好干什么!”话这么说着,她还是去买了。
    记者们拿了奶茶和三文治时,笑着抬了下纸杯说:“谢谢了啊!”
    过了两天,估计是杨伟派人打了招呼,后面的报道变得正面多了。从“从不听课”变成“不听课都能考第一”,从“不怎么跟同学聊天”变成“深受同学老师喜爱”之类的。一大堆往死里夸,陆蔓君自己看了都有点不好意思,完全把她写成了个天才。
    写不了她什么东西,也不敢写霍荣亨,只好写她家里人,她的同学,连“暗恋过陆蔓君的人”都整理出来,列了一个表。
    早上八点半,风吹着大榕树须根,晃动了两下。
    “怎么办?”记者甲直打哈欠,蹲在楼梯口,回头看了一眼,食指示意了一下:“喏,一家人连楼都不下。”
    “还能怎么办,编故事咯!”记者乙嘴上叼了根草,“我昨天写了陈珂往下泼水淋记者,还不是过稿了。”
    记者丁说:“她家楼下的垃圾桶都被翻遍了,不是西瓜皮就是碎布……我编了几个,编不出来了!”
    “你们继续守吧,我去守罗薇。”记者甲拍拍屁股站起来。
    记者乙望着记者甲的背影,“呸”一下吐出嘴里的草,和其他记者相识而笑。守了这么多天,一家人不吃不喝,能熬多久?马上要出新闻,到底是年轻,没经验!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中午十一点多,陆蔓君端水果盘出来。
    “吃水果啦!”姨妈正在打开麻将桌,好奇地看了一圈,只有姨父、陈珂能打,弟弟显然不会。“你们才三个人怎么打?”
    姨妈说:“隔壁李师奶等会过来。”这段时间出不去,就靠着李师奶买菜回来了。姨妈顺手接过盘子,喜滋滋地搓一把手,看着绿色的麻将牌,心里欢喜:“哎,好久没打麻将了,前段时间忙得我呀!”
    姨父抱了下姨妈的肩膀,“你啊,一闲下来就要开桌打麻将。”
    陈珂在边上看着他们秀恩爱,立刻打了个寒颤:“你们能不能别这么肉麻。”
    弟弟扯陈珂衣服:“哥哥,我什么时候可以去上学呀!”最近的记者围堵,已经牵扯到家里人,所以弟弟也请假了。
    陈珂耸耸肩:“我还没见过像你这么爱上学的人。”
    陆蔓君掐掐他的脸颊:“怎么啦,想你的小女朋友啦。”
    弟弟:“因为哥哥天天拉我唱歌,每次都是同一首歌!”
    陈珂:“……”
    晚餐是陆蔓君改良的韩式部队锅,有辣白菜、豆腐、火腿片,连什么玉米香菇都放进去。一大锅,咕噜咕噜冒着泡,香辣浓郁。两家人吃得很是欢乐。
    虽然记者们真的很烦,但是也有很多暖心的粉丝团。不仅帮她拦记者,还往她家门缝底下塞信。她接连看了几封,心情一整天都很好。
    她本来觉得,过了七八天,这热度下去了,人也该散了。然而足足过了十天,人还是那么多!
    这么冷处理,也不是办法。裁缝店那边也不能拖太久,学校那边老师已经打电话过来了。
    狗仔队还真是厉害啊。
    想来想去,她只好认栽,老老实实给杨伟打了电话,说要搬公司宿舍去。
    杨伟很是得意:“我就说了吧!让你搬,你还不搬!”
    “是是是,你最厉害啦。”
    要搬家了。
    陆蔓君本来想过,自己买个房子,再买一辆车,省得每天来回那么远。光是《孤女》电影分红,加上这一年的积蓄,她手上有五十多万。想买一栋豪宅也不是买不起。像前段时间,李嘉诚买那一栋半山别墅,也才六十多万。
    一九六三年的香港,地产发展迅速,贷款条件宽松。她估计,银行挤提和股灾很快会来。现在买楼,那真是高位买进,分分钟亏本。
    还是住宿舍算了。
    陈珂说:“早点搬,省得这堆苍蝇围着转。”
    陆蔓君敲他的头:“真没良心,你就不知道哭一下!以后礼拜六日才能见面了!”
    陈珂说:“哎,婆婆妈妈的!又不是以后都见不了面,哭什么!”
    姨妈说:“哎,你没哭,刚才我听见谁在厕所哭了!”
    陈珂:“……”
    陆蔓君在边上直笑,“别舍不得我。”
    “鬼才舍不得你!”
    姨父交代了几遍安全问题,又想塞她钱,被她拒绝了。姨妈则是生怕宿舍缺这个,少那个,一直唠唠叨叨给她收拾行李。
    弟弟一听说陆蔓君要去住公司宿舍,哭得翻天覆地。陆蔓君没办法,抱住他哄:“你想不想他们一直拍我们?我搬走后,他们也会走的。这样,我每个礼拜六日回来,好不好啊?”好说歹说,总算哄住了。
    弟弟犹豫了半天,抽噎着说:“那,那你要多回来看我。”
    “好。”
    弟弟还是一脸委屈,想了又想,觉得不太稳妥,伸出手指尾求个保障:“拉钩。如果姐姐骗人,就一年没有鸡腿吃。”
    “好好好。”陆蔓君觉得他真是可爱死了,伸手揉他的头:“就知道鸡腿!”
    搬家后没多久,听陈珂说,记者开始少了,虽然进出还不是太方便,但是比以前好多了。
    英华女校也加强了保安措施后,出入家长有车接送,记者渐渐绝迹。
    被围堵是免不了的,哪怕她住在邵氏宿舍里,外面仍然能听见粉丝的叫声。但比起以前,要好太多了。
    唯一的问题是上课太远,她早上六点就要起床,习惯了倒也没什么了。
    到了年底,《南北裁缝》终于能排期上映。可惜,题材太冷,首映当日票房还是很一般。尽管排片算很密集,效果还是不太好。首映当天,陆蔓君和蒋贤亲自到场宣传,来捧场的全是粉丝。别说比不上重映的《孤女》,勉强只能够得上《东方城》这种级别的。
    梁超美说:“幸亏还有你和蒋贤,两个正当红的扛一下票房,不然这部片子估计要赔惨了。”
    这一部是陆蔓君的转型之作。她已经尽了全力在拍,也不得不承认,一部片的成功与否,有时还真是要看运气。
    杨伟倒是比她们乐观得多:“才上映两天,说不定有转机呢。反正我有办法,你们就别愁了。”
    
    第100章 家庭温暖
    
    杨伟拿着杯子去茶水间,想泡个咖啡喝。最近《南北》票房不太理想,他连夜做了不少方案,熬得太厉害,眼皮子快睁不开了。
    才走到茶水间附近,听见里面几个人在议论,听这声音,像是他手下的人。因为他是空降到制片部,所以手下人总是有点不服管。
    “我说了吧,《南北》这票房,嗤!”里面冒出一阵笑声,一个尖嗓子的人说:“喏,那个人啊,又是拉投资、又是拉蒋贤去拍《南北》,说得天花乱坠,结果你看……哈!”显然有点幸灾乐祸。
    “是咯,说得自己多厉害!”
    “你别这么说,人家可是挖来了陆蔓君呀,你行吗?哈哈哈哈……”另一个人语带嘲讽。
    “《南北》我等着看他怎么收场啦,有眼睛看的人都知道这部片子怎么可能好卖!”
    杨伟开门进去,“你怎么知道不好卖了啊。你们都好了不起啊,拍一部好卖的我看看啊。”他环视着其他人目瞪口呆的表情,笑了一下,去倒咖啡喝。
    全场都静了,大家都以为杨伟今天不来公司,没想这下被抓了个正着。人们足足有好几秒才反应过来,面面相觑,最后纷纷说:“对不起。”“对不起,我回去做事了。”赶紧逃了。
    咖啡香传出来,他的精神稍微振奋了些。整顿部门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南北》票房。打了包票却做不到,再想得到六叔的信任,就难了。
    陆蔓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