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小混混的穿越 >

第43部分

小混混的穿越-第43部分

小说: 小混混的穿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被晋王爷抓住错处呈给皇上,让皇上狠削了太子的几股势力,那都是太子的心血啊,没想就这么损兵折将了。
  杀红了眼的太子这时已经无法听进一句劝言,臭招一个接一个,最后连皇太后、皇后几代培养的势力都折了进去,被皇上连根铲除。
  见太子势力已去,墙倒众人推,朝廷内外罢免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内外交困的太子又被暴出祸乱宫闱,惊怒交加的皇上连夜囚禁了太子,再风驰电掣地出手一网打尽了太子残留的势力。
  消息连夜传到晋王府,晋王爷大吃一惊,自己几十年如一日一心想要扳倒太子,但也知道太子不是那么容易扳倒的。
  皇太后,皇后,太子妃,太子自己的势力,盘根错节,远不是自己一个没有外家势力的皇子可比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到时自己只怕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十几二十年,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欲速则不达,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步步为营的算计才达到今天的局面,虽然几次想彻底扳倒太子,但考虑到饿死的的骆驼比马大,如果自己一击未中,只怕后患无穷,所以一忍再忍。
  没想到太子自作孽不可活,导致皇上忍无可忍,亲自出手废除了太子。对皇上干脆利落的出手,晋王爷在欣喜的同时也产生出一丝丝的伤感。
  虽然与太子经过十几年的厮杀,你死我活的斗争,没有多少手足之情剩下,但门面上兄友弟恭几十年,做戏做多了,感情就会不由自主地由外向内的渗透。
  再说被自己的父亲亲手收拾,同为皇上的子嗣,免不了兔死狐悲,心里更是五味杂陈,天家无父子啊!
  虽然感慨良多,但太子倒台对自己却是天大的好事,几十年的忍气吞声不就为了今天的扬眉吐气吗?
  

☆、70

  回想自己这一路走来,为达到目标,晋王爷知道自己耍过阴谋使过手段,利用过无辜的人,甚至说自己的手上也是沾满鲜血的,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况成为九五之尊。
  但晋王爷相信只要自己坐到那个位置以后绝对会是个好皇帝,为江山社稷,为黎民百姓负责的好皇帝。
  同为皇上子嗣,自己心智、能力、才学都不输其他兄弟,就因为自己有个夷人的母妃而失去继承大统的资格,这本身就不公平。
  现在这种不公终于被纠正了,长舒一口气,晋王爷志得意满,看着朗朗升起的朝阳,太子倒台,今天上朝应该有个新气象了吧。
  皇上连夜废皇后,囚太子的消息,不到天亮就已经传偏了京城。看来晋王爷是深得圣心啊,皇上为了他居然做得那么彻底,要知道皇后可是皇太后的亲侄女。
  皇太后、皇后、太子那是一脉相承的,彻底废除皇后、太子的势力势必也催毁了皇太后的娘家,那也是皇上自己的外家,助皇上登上宝座的力量。
  与两朝元老的薛家不同,皇太后的娘家可是真正的百年世家,根源可以追溯到前朝,没想到为了晋王爷,皇上居然不留一点情面,彻底连根拨除。
  几十年的逐鹿之争终于要落下帷幕,鹿死谁手已经一目了然了。上朝的大臣即便不敢明目张胆地有所表现,但对晋王爷都谦恭了几分。晋王爷这时倒沉得住气,虽然笑容比平时灿烂了点。
  果真圣上一上朝就宣布了废太子之事,一朝大臣静静地听着皇上的近侍秦公公宣读废太子诏书:太子不法祖德,不遵朕训,肆恶暴戾□□,朕包容其二十余年,但其恶愈张,戮辱在廷诸王、大臣、官员,专擅威权,鸠聚党羽,种种恶端不可枚举,若以此不孝不仁之人为君,先祖缔造的大好山河必毁于其手,为江山社稷,为天下黎民百姓负责,断不可传位于此人。
  皇上自己听到动情处,伤心不已,仓然涕下:“朕一直希望他能悔过自新,所以隐忍宽容他至今日,没想到他却不思悔改,更加穷奢极欲,骄纵暴戾、行法失度,以致于犯下今日不可挽回的过错。”
  满朝大臣看皇上伤心流泪,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众大臣赶紧跪倒,恳请皇上节哀,皇上仁德,对太子已尽养教之责,太子失德被废是他咎由自取,皇上万万不可太过自责伤身。
  在众臣的劝说之下,皇上慢慢节制了哀伤,让众大臣平身,继续下诏:“朕在位三十余年,兢兢业业,体恤臣工,惠养百姓,维求以治安天下。”
  众大臣赶紧附和:“皇上圣明。”
  皇上说道:“但今朕年事已高,精力短浅,六皇子在朕身边长大,仁厚节俭、勤卷好学、贤明持重,朕今传位于他,相信在他的带领下,你们君臣一心,励精图治,必保国家太平,人民安康。”
  皇上丢下一个重磅炸弹后,不理会众大臣的脸色,让秦公公去后殿请出六皇子。
  晋王爷自听到皇上说六皇子在朕身边长大,仁厚节俭起,就一片耳鸣,再听不见外界任何声音,是谁说的,是谁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哦,是那个小混蛋说的。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都看明白了的事,可笑自己还志得意满,一副胜券在握的笃定,可笑,真可笑啊。如果不是心疼不已,晋王爷真想大笑几声。
  六皇子仁厚节俭、勤卷好学、贤明持重,哪个皇子不仁厚节俭、勤卷好学、贤明持重,哈哈、哈哈哈,六皇子是什么?
  我的母妃虽是个夷人,但起码是和亲公主,流着皇家血统,他的母妃是什么?浣衣局的洗衣女,卑微、下贱的奴婢,至今是个昭仪,连个妃位都没有爬到。
  回想往事,晋王爷这一刻终于恍然大悟,如果没有自己冲锋在前,皇太后一脉的外家势力哪那么容易清除干净,太子不倒,身世卑微的小六子如何继承大统。
  没想到父皇真正要保护扶持的是小六子啊,为了他赔上自己前五个孩子都在所不惜,谁说天家无父子,这不父爱如山嘛,多让人感动啊。
  只是,父皇,我难道就不是你的骨肉?我不过就是有个夷人的母妃罢了,可谁能选择自己的出生?我何错之有?何至于厌我到如此地步,把我扔到了比废太子更难堪的境地。
  “晋王、晋王。”
  听到秦公公的叫声,晋王爷才从一片耳鸣中清醒过来,望望四周,满朝大臣都已经跪拜新皇了,只自己还突兀地立在那里。
  皇上看着愣神站在那里的自己的第五个儿子,第一次认真仔细打量他,有夷人血统的晋王五官比中原人立体深邃,身材瘦而不弱,俊秀挺拔。
  皇上瞄瞄自己刚刚传位的六儿子,因幼小受伤,瘸了一条腿,长年无法锻炼的结果就是,身材虽不可以说是肥胖,却给人很庸肿的感觉。
  有一句话怎么说的,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自己选的接班人就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皇上皱了皱眉头。
  晋王与六儿子站在一起这么一比较,那真是云泥之别,高下立现。
  皇上第一次见到刚出生的晋王就对晋王的夷人外貌无比嫌恶,导致几十年对这个儿子不闻不问,在这一刻这种嫌恶不知不觉消散了一点。
  想想自己为了让六儿子登基,处处处心积虑,让晋王冲锋陷阵,多次置晋王于险恶之地,皇上想到这,终于有了一丝内疚。
  如果晋王没有夷人血统,凭心而论,晋王倒真是个君王的好苗子,不急不燥,有手段有迫力,在几个皇子的角逐中稳扎稳打,坚持到了最后。
  自己本来计划让他在跟废太子的斗争中两败俱伤,自己一并收拾掉,但他在斗争中展现出的才能让自己都起了一丝爱才之心。
  所以才会改变计划,早早收官,只处置了太子一人,给晋王一个机会,如果他能安下心来,用他的才能辅佐新皇,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何愁江山不稳固。
  虽说天家无父子、天家无亲情,但想想自己六个儿子,现在七零八落,绕是皇上再硬的心肠,这时也不经心软几分。
  如果晋王肯服软,辅佐新皇,自己留下他也罢,有自己这个太上皇在,也不怕他挑得起事,等自己百年之后,新皇的势力已经很稳固了,晋王更跳不起来。
  考虑周全的皇上等着晋王跪拜新君,可晋王这时游魂天外,半天没个反应,皇上对六皇子说道:“皇儿,你五哥这几年辅佐父皇,劳苦功高,你敬他一杯酒,感谢他罢。”
  皇上看六皇子从秦公公端的酒壶里毫不犹豫地倒出了深红色的红酒,皇上眉头都要打成结了,这是鸳鸯壶,可以倒出二种颜色的酒,无色的无毒,而红色剧毒。
  上朝之前皇上跟六皇子交待的很清楚,不到万一,不可使用这一招,在没有抓住晋王过错的情况下处置晋王,有失人心。
  现在情况并未恶化,还完全在掌控之中,自己只是想让新皇端酒敬晋王一杯,给晋王一个可下的台阶,并没有要处置晋王。
  皇上相信自己刚交待的也很清楚了,晋王劳苦功高,让新皇感谢晋王,没想到新皇直接把自己的话当耳边风,那么迫不及待地当着父亲的面鸠杀自己的亲哥哥,没有一丝犹豫。
  这个新皇不但没有一丝亲情,在位置还在半吊的情况下,就不把自己的老父亲看在了眼里,火候太差了,真是蠢的可以,皇上这一刻感觉真是五味杂陈。
  六皇子捧着酒杯来到晋王跟前:“晋王,请!”
  晋王爷看着眼前的酒杯,那个小混蛋还说什么来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想着那个小混蛋,晋王爷脸上不由流露出几分柔情。
  晋王爷没接过酒杯,而是跪了下去,晋王爷脸上的柔和让皇上心中的不忍又加重了几分,皇上厉声喝道:“六皇子退下。”
  六皇子端着酒杯不甘地退回,虽然这次大好的机会错失了,不过不要紧,自己已经登上皇位,有的是机会收拾这没根没基的五哥。
  皇上看着跪在地上,表现的任人宰割的晋王,这个自己一直亏欠的儿子差点死在了自己跟前,皇上这一刻心中对晋王是柔和一片。
  皇上再看看自己一手带大的六儿子,只怕这个儿子也未必象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宅心仁厚,温良恭俭。
  是啊,在皇宫深院长大的孩子哪个会真正的宅心仁厚,温良恭俭?是自己想佐了。
  

☆、71

  皇上叹了口气,摘下自己的随身佩剑交给秦公公,让他给晋王爷送过去。
  皇上看晋王拿好佩剑,说道:“晋王是朕的五儿子,十几年兢兢业业辅佐朕管理事务,学识、才能天下有目共睹,今有新皇登基,朕希望你们兄弟二人同心同德,共同护我江山万年。朕今日把这把佩剑赐与晋王,可上斩昏君,下斩谗臣。”
  皇上看着晋王爷问道:“晋王可愿辅佐新君,做我大熙周公,保江山万年?”
  做周公?哈哈哈,不做只怕不会让我走出这金銮殿吧?晋王爷心中冷笑,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晋王爷心中默念几遍,说道:“臣愿意。”
  一个早朝下来,可能除了太上皇是高兴的,满意自己的临时起意,得意自己的神来之笔,其他人是没一个满意的吧?
  晋王爷就不说了,先让自己的亲生父亲利用个彻底,再让自己的亲身父亲一踩到底,被逼当着满朝大臣的面表态做个周公,从此与皇位无缘,虽然得了个安慰奖,但真是彻彻底底寒了心。
  满朝大臣却是被太上皇搞得应接不暇,脑子都快要转不动了,等心跳平稳下来,脑子正常运转了,马上就发现,自己以后的处境将变得很是凄惨。
  皇上变成了太上皇,最没存在感的六皇子坐上了宝座,继承了大统,而晋王爷却说要做周公?
  太惊悚了吧?大臣们真是让太上皇整得风中零乱了,做周公?晋王爷那是做周公的料吗?太上皇您太异想天开了吧?
  对满朝大臣而言,一个主子都让各大臣侍候的心惊胆颤了,这一下子跑出三个来,每个都是手握生杀大权的,怎么弄?以后听谁的?这还让不让人活呦?!
  不要说晋王爷和满朝大臣,连新上位的皇上都愤恨不已,计划好的同时拿下太子和晋王呢?怎么一变再变?
  说什么皇儿宅心仁厚,父皇将效仿明□□,为皇儿削掉那些刺儿头,给皇儿一个和顺的天下,真是说的比唱的好听。
  晋王都让您削得由小刺儿变成大肉瘤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称赞晋王,说晋王学识、才能天下有目共睹,要晋王做个周公。
  连伟大的周公与成王之间都有猜忌,不然周公跑个啥?晋王还能比周公做的好?
  再说,晋王是甘心做周公的人吗?父皇这是脑袋秀逗了吧?这下好了,削都不抵用了,得用挖才成,少不得又是一番伤筋动骨,血流成河。
  帝皇心海底针,最是捉摸不透了。今天父皇能为晋王一再退让,明天就有可能为晋王改弦更张,重新换个新君主,相信天家父子情的自己真是太幼稚。
  为了皇位可以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几十年屈居未位,临了怕新君外戚专权,还特意下昭,永不立后,这种人的亲情还怎么让人信任。
  自己这一生一世只怕都得背负一个下贱婢女出生的污点,既便太上皇百年之后,自己可以为自己的母亲加封,但以后的追认和当朝的确定,哪是一样的吗?别把天下人当傻子!
  即便大家都不满意,但太上皇执意要如此安排,而且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都只好忍气吞声地接受,慢慢磨合吧。
  新皇登基,改国号为成熙,接下来是新君的登基大典,晋王爷兑现他的承诺,充分展现他要做周公的诚意,事无巨细,处处插手,把大典安排的无一不妥帖。
  真把太上皇感动的老泪纵横,当着满朝大臣称赞,大熙有晋王,是社稷之幸,是黎民之幸,是我大熙之幸,从此以后到哪都不忘把晋王爷叫到跟前,一副父慈子孝的感人画面。
  真个把新君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差点没把冕冠摔在地上,这到底是谁的加冤大典?啊?谁的?
  有晋王是社稷之幸,是黎民之幸,是大熙之幸,那要我这个皇帝干什么?吃干饭?!我隐忍几十年,千辛万苦坐上这个宝座,不是来当鬼儡,摆好看的!
  新皇怒气冲天,而太上皇历尽千辛,谋算了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