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博尔赫斯谈艺录 >

第1部分

博尔赫斯谈艺录-第1部分

小说: 博尔赫斯谈艺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手机访问 m。
………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整理

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博尔赫斯谈艺录(出书版)》作者:'阿根廷'豪尔赫·路 易斯·博尔赫斯/译者:王永年,徐鹤林


内容简介
需要稍作说明的是,这些笔触隽永、富于哲趣的文章并不只是玄思匡辩的结果,也包含直接来自生活的印象——郊外灯火,市井打斗,匕首和六弦琴,喧嚣而忧伤的探戈。当过二十年文学教授,又做过十八年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虽说一生都生活在书籍和文学作品之中,却不是那种只想躲在书斋里的学究式的人物。他讨论创作艺术似乎也跟创作本身一样,同样是从苦难和喟叹之中寻觅世人的精神踪迹。所以,这些智性文章写得极具感性,譬如关于梦魇,关于隐喻,关于时间,关于但丁《神曲》的修辞意图,关于侦探小说的叙事法则,等等……诸如此类的诡谲之辩,让他一说都没有什么让人发怵的地方了。用干干净净直白的语言去解决思辩问题,实在是这世上少有的一项本事。他在一篇介绍莎剧的序言中写道,“我读过许多关于《麦克白》的文章,也忘了不少。”(威廉·莎士比亚《麦克白》)直言“忘了不少”显出一种优雅的自负,是不想搭理那些直冒酸气的专家学者,一句话打发了一大堆麻烦。

博尔赫斯谈艺录
马车上的铭文
读者心目中务必要有一辆马车的模样。读者尽可以往大里去想, 后轮比前轮高,蓄势待发。车夫是土生白人,像他驾驶的木料和铁材 制造的车子那般结实,他漫不经心地吹着口哨,或者用温柔得几乎荒 唐的声音指挥三匹拉车的马:后面两匹卖力气,前面一匹套着铁链打 头开路(对于喜欢用比喻的人,好比破浪前进的船头)。载重或不载 重,区别不大,只不过空车行驶时不那么带劲,车夫显得更傲慢,仿 佛仍保持着匈奴王阿蒂拉的战车特有的军事含义。行驶的街道可能是 鹅山街、智利街、帕特里西奥斯街、里韦拉街或者巴伦廷 戈麦斯 街,但最好还是拉斯埃拉斯街,因为那里的车辆林林总总,各式俱 全。缓慢的马车在那里总是落后一段距离,但滞后却成了它的胜利, 似乎别人的迅疾是奴隶的惊慌紧迫,而它的迟延则是完全掌握了时 间,甚至掌握了永恒。(暂时的掌握是土生白人惟一的无限资本。我 们可以把迟延提升为静止不动:即空间的掌握。)马车经久不衰,车 帮上有一行铭文。郊区的古典主义要求如此,尽管加在马车的坚实、 形状、用途、高度和现实的表面现象上的漠然的标识,证实了欧洲讲 演人对我们的喋喋不休的指责,我不能隐瞒,因为那是这篇文字的论 据。长久以来,我一直在收集马车上的文字:马车上的铭文体现了漫 步街头的收获,比起如今越来越少的收藏实物更有诗意。 我无意把那些拼凑起来的东西一古脑儿倒在桌面上,只想显示其 中几个。选择标准从修辞学角度考虑。众所周知,那门有条理的学科 包括词语的全部效用,直到谜语、俏皮话、离合诗、拆开重组的格
言、回文诗、立体回文诗,以及符号的微不足道或者平凡的效用。最 后一项是象征手段而不是词语,假如它能被接受的话,我认为把马车 上的铭文包括在内也就无可非议了。那是名言的变体,起源于盾牌装 饰的文字。此外,不妨把马车的铭文和其他文字相比,好让读者抛弃 幻想,别指望我的调查出现什么奇迹。西班牙文学史编纂家梅嫩德斯 佩拉约或 者帕尔格雷夫的 深思熟虑的选集 里 ,既然没有或 者从来没 有过,我们在这里又怎么能奢求? 有一个错误十分明显:把马车所属的家族姓氏当作马车真正的铭 文。“博利尼庄园楷模”是缺乏想像力和粗鄙的招牌,可以作为我指 出的那一类型的例子;“北方之母”是名副其实的萨韦德拉家的马车。 这个名字 很漂亮 ,我们可 以有两个解释 。一个不可信 ,置 隐喻于不 顾,假定北方是那辆马车创建的,在它创造性的过程中衍生商号、杂 货铺和油漆店。另一个是读者已经看到的名副其实的解释。但是这类 名字属于与家族无关的另一种文字,即企业商号的类型。它们常见于 有名的老字号,例如比利亚
乌尔基萨的裁缝店“罗得岛巨人”和贝
尔格拉诺的床厂“睡乡”,但那不属于我要探讨的范围。 真正 的马 车铭 文花 色并 不是 很多 。传统 上都 用肯 定的 句子 “贝尔蒂兹广场之花,胜利者”
似乎对花哨感到厌倦。“钓饵”、
“手提箱”、“大头棒”也属于这类。我很喜欢最后一个名字,但想起 另外一个,也是萨韦德拉家的,就觉得“大头棒”黯然失色了。那第 二个名字是“航船”,让人联想到海上漫长的航行,马车在草浪起伏、 风沙蔽日的潘帕草原上行驶,确实有航船的味道。 送货上门的小马车上的铭文是一种特有的类型。妇女的讨价还价 和闲扯家常磨灭了它们闯荡世界的豪气,花里胡哨的文字倾向于吹嘘 服 务 项 目 和 殷 勤 态 度“ 潇 洒 走 一 回 ” 照 顾 我 的 人 长 命 百 岁 ” 南 。 “ 、 “ 、 方的小巴斯克人” 采花蜂鸟” 有前途的卖奶人” 好小伙” 明 “ 、 “ 、 “ 、 “ 、 儿 见 ” 塔 尔 卡 瓦 诺 的 记 录 ” 谁 都 会 看 到 太 阳 升 起 ”是 一 些 欢 愉 “ 、 “ 、 , 的例子。“你的眼睛使我着迷”和“有灰烬的地方一定有火”表现了
个性化的激情。“妒忌我的人死不瞑目”,显然带有西班牙式的干预性 质。“我不着急”,带有根深蒂固的土生白人的脾性。短句的没精打采 或者严厉往往会进行自我纠正,非但由于说法的可笑,而且由于短句 的数量太多。我见过一辆卖水果的小马车,除了它那自负的“市郊喜 爱的水果车”之外,还用双行诗自鸣得意地宣称:
我说过,我重申, 我不羡慕任何人。
另外有一对画得不太高明的探戈舞者的形象,断然标明“古老的权 利”。那种简短的废话和精炼的狂热使我想起《哈姆雷特》剧本里著 名人物丹麦朝臣波洛涅斯①,或者现实生活里的波洛涅斯,西班牙格 言派作家巴尔塔萨
格拉西安的措辞。
我再谈谈古典式的铭文。“莫隆的新月”是一个潮湿夜晚我在各 种气味混杂的批发市场中央偶然看到的一辆马车上的铭文,车帮的铁 栏杆像是船上的装备,居高临下,俯视四个轮子和十二只马蹄。“孤 独”是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南部看到的一辆跑长路的大车铭文。它 的用意和“航船”相同,只是更露骨罢了。“女儿爱我,与老娘何 干”,字数不多,尽得风流,虽然没有尖刻的言词,无赖口气却昭然 若揭。“你的吻属于我”也属这一类型,它本是一支华尔兹舞曲的歌 词,写在马车上就带有傲慢的味道了。“你瞧什么,妒忌的人”有点 女人气和自负。“我感到自豪”,在高高的车夫座上映着辉煌的阳光, 远远胜过伯多的激烈的指责。 “阿拉尼亚来了” 是个美妙的通告。 “金 发的姑娘,等到什么时候”显得更美妙,非但由于它的省略形式和预 先声明对黑发姑娘的偏爱,而且由于副词“什么时候”的用法带有讽
①波洛涅斯 ,《哈姆雷特》中两面三刀的御前大臣 ,哈姆雷特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他 唠叨世故,把哈姆雷特对女儿的深情说成是一种“捕捉愚蠢的山鹬的圈套”。
刺意味, 在这里等于是 “永远不” (我在一首民歌里看到那个蔑视的 。
“永远不”遗憾的是当时没有低声念几遍把它记住, , 或者用拉丁文加
以淡化。我用下面这首墨西哥当地歌词作为替代,原词见鲁文 斯编的《墨西哥民间创作和音乐》 :据说人行道上
走;
坎波
不让我
他们可以禁止我走人行道,
但我的留恋永远禁止不了。
永远不,我的生活也是拼搏的人制止棍棒或另一个人的匕首时一个惯 常 的出 口。 枝头 花开 ” 一个 十 分宁 静和 奇妙 的铭 文。 乎一 点 “ ) 是 “几 没 有 ” 你 早 该 告 诉 我 ” “ 有 谁 会 说 ”讲 的 是 好 人 改 不 了 的 坏 习 “ 、 和 , 惯。里面包含着戏剧性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相当普遍。它们符合感 情的波折:永远和命运相似。它们是文字永久保存下来的姿态,不间 断的肯定。它们的暗示手法是郊区居民常用的,他们不可能直截了当 地叙述或者推论,说话喜欢吞吞吐吐,泛泛而谈,旁敲侧击:像跳舞 那么扭摆。“别为逝去哭泣”这句凄楚的铭文体现了郊区居民的尊严 和莫测高深,引起了舒尔 伯特 索拉尔和我极大的兴趣,促使我们探索罗
勃朗宁的微妙的神秘、马拉美的琐碎和贡戈拉的令人厌烦。
文学领域里基本没有无神论。我原以为自己不再相信文学,跃跃
“别为逝去哭泣”我把那枝深色的康乃馨转送给读者。 , 欲试地打算收集文学中的这些一鳞半爪。我原谅自己的理由有二:一 是民主的迷信,认为任何佚名的作品都有不外露的长处,但我们知道 谁都不了解的东西,仿佛智力在无人注意的情况下更为活跃,能更好 地完成任务。另一个理由是我们把什么事都看得太简单。我们痛心地 承认,我们对于一行文字的评价不可能是最终的意见。如果说我们的 信念不寄予整章,至少是寄予整段。在这里,不可避免地要提起荷兰 人文学者爱拉斯谟,他不信任格言,总要究其来龙去脉。 时隔多日之后,这篇文字似乎有了可取之处。除了偶然看到的、 与我有同好的一位前辈的一段文字之外,我提供不出任何文献出处。 那段文字是在如今称作自由诗的古典诗歌的死气沉沉的底稿里发 现的。
我记得原文是这样的: 车帮上有警句的马车 早晨在你身边经过, 在杂货铺温馨的街角上 像是等待着天使。 我越来越喜欢马车上的铭文了,它们是市井之花。 王永年译
骑手的故事
关于骑手的故事多得很,可以说多得无穷无尽。下面讲的一个故 事比较简单;后面的几个故事则深刻一些。 乌拉圭的一个庄园主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买了一所乡村住宅(我 可以肯定,当时他是用了这个词)住了下来。他从罗斯托罗斯关雇来 一个驯 兽人 。此人 非常可靠 ,庄园主非 常信任他 ,只是有些 不太开 化。庄园主让他住在奥塞附近一家旅店最高一层的一个房间里。三天 后,庄园主前去看望他,见他正在自己的房间里品马黛茶。庄园主问 他,他对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印象如何,结果出乎意料,原来这个驯兽 人还没有上过街。 第二个故事与上面说的这个故事差别不大。 年,阿巴里西

塞拉维亚在乌拉圭起义。战事发展到某一阶段时,人们都担心他 梅里安
的军队会进入蒙得维的亚。当时我父亲正在那里,他便去请教一个亲 戚,历史学家路易斯
拉菲努尔。后者告诉我父亲,留在城
里不会有危险,“因为高乔人①害怕城市”。事实果真如此,塞拉维亚 的军队绕道而行,没人进入城里。于是,我父亲惊奇地发现,学习历 史不但饶有兴味,而且还挺有用处呢。
①高乔人是南美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混血后裔。 ② 伯顿 写道 ,贝 督因 人到 了阿 拉伯 国家 的城 市会 用手 帕或 棉花 将鼻 子给 捂起 来 ;阿米 亚诺说,匈奴人害怕房屋就像害怕坟墓一样 。撒克逊人也有类似的情况 。他们在 世纪攻入 英格兰后,不敢在被他们征服的罗马人建立的城市里居住。他们让这些城市变为废墟后,又 为这些废墟大唱挽歌。 原注
我要讲述的第三个故事是我们家族的人口头流传下来的。 年底,由一名高乔人(人们都叫他“铅弹”)率领的洛佩斯 霍尔丹 的军队包围了巴拉那城,利用城防军的一时疏忽,攻入城里。他们纵 马在城市的中心广场转了一圈,用手拍着嘴,作出种种揶揄、讥讽的 动作,然后,在一片口哨声中扬长而去。对他们来说,战争只是显示 他们英武气概的一种游戏,而不是贯彻执行某一战略计划的措施。 我要讲的第四个故事也是最后一个故事,来自一本令人敬仰的 书: 《草原帝国》 第一个片段是这样的: 年开始的成吉思汗反对金朝女真族的战争时断时续,一直 延续 到他去 世 (
,最后由他继承人加以完成(
。此书的作者是东方学家格鲁塞特。我只要
选取第二章的两个片断,便能帮助读者了解这个故事的大意。其中的
。拥有机动
性很强的骑兵的蒙古人具有将城镇和乡村夷为平地的能力,却不善于 攻下被汉族工匠们建造起来的要塞和城堡。此外,他们在中国的内地 作战时就像在草原上作战一样,采用了游击战的战术:他们连续不断 地向城镇发起进攻,攻下城市后他们便带着胜利品撤退。这样一来, 汉人便能重新回到城里,重建被焚毁的房屋、楼宇,修复被炸开的城 墙,加固防御工事。这样一来,在这场战争里蒙古的将领们不得不一 而再、 再而三地向同一城市发动进攻。 ” 第二个片段的内容如下: “蒙古人攻占北京后,对百姓进行了大屠杀。他们将居民住宅洗 劫一空后,便纵火加以焚毁,破坏持续了一个月。很显然,这些游牧 民族根本不知如何管理城市。他们不懂得利用城市来巩固、扩大他们 的势力的道理。这里为人文地理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证: 中间不经过某种过渡便立即让来自草原上的人们接管具有城市文明的 古老国家,结果他们只好进行烧杀。这样做并非出于他们残忍的本 性,而是由于他们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他们别无他法,只能这样做。” 下面还有一个经过权威们证实的故事:成吉思汗发动的战争进入
最后阶段时,他的一位将领说,新的中国臣民不会打仗,对他们毫无 用处,倒不如将他们斩尽杀绝为好。他还建议将所有城市全都焚毁,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