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傻十日谈-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牵灾劣谧鲆恍┟挥卸啻笥么Φ闹馗垂ぷ鳌1纠纯梢宰龅煤芎玫氖虑椋蛭椒ǖ拇砦蠖沙勺荆绻恳桓錾昵胝撸加米ㄒ档挠勰钊ド昵肓粞В侍饪赡芫图蚧恕S谢嵛颐窃傧晗柑教终庑!ㄎ业阃烦剖牵骸ㄈ肥担泄纳昵胝咴谖氖樯匣颂嗟墓し颍窃谝┖欣锓派嫌媒鸩蛟斓牟匪得魇椋窗炎钅芏韵颜卟苯佑跋斓牟糠趾雎粤恕W钪匾挠方谟Ω檬歉菘突枨蠼胁范ㄎ唬缓蟛攀巧杓啤埃詈笸ü行У南矍篮陀嗽钡呐Γ拍芑竦贸晒Α6杂诹粞昵攵裕右豢佳≡褡ㄒ担鋈硕ㄎ唬勘攴治觯淌谛畔⒋恚褂懈鋈松杓啤啊⒂虢淌诘慕涣鳌⒏佟⒎蠢。挥幸患虑椴豢梢宰龅米ㄒ祷;叵肫鹄矗庑┪乙郧岸甲龉挂蛭行┎街枳龅贸錾院馈5牵衷谟米ㄒ档南垩酃饫纯矗故呛苡字伞U獯翁富爸螅一崛ズ煤每醇副居У氖椋庋兄谖铱劢纾咽虑樽龅酶谩!�
太傻站起来,准备送我出门,同时指着办公室门外忙碌不已、开放式的办公区对我说:〃我现在可以回答你一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了。你看外面,太傻留学咨询中心有那么多员工,他们那么忙碌,他们在做什么?我肯定他们不是在给客户写文书,也不是在做什么材料,在这里,每一个客户就是一个产品,太傻留学咨询中心的目标是把客户这个产品销售出去。写文书,做材料的地方,那是中介。我经常用这样一个比喻告诫我们的客户经理:中介是一座桥,它们凭着所谓的和学校的关系,把客户送到对岸。如果客户的留学目标只是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三流学校,中介这座桥梁也许有点作用。但是对于优秀的学校,竞争激烈的学校,大家都抢着去的学校,中介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在太傻留学咨询中心,我们给客户做的就是营销,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保障销售。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我一边往外走,一边细心观察那些员工,却看不出什么门道。于是我对太傻说:〃我想我会更详细地了解太傻留学咨询中心的工作,然后再作出评价。不管怎么样,我都感谢你今天给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有机会突破自己的局限,看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在下次谈话中,我特别想和你详细地讨论一下,在留学申请中,产品的设计和定位到底该如何做。我想,这也是做产品营销的第一步吧。希望下次同样能收获颇丰。顺便问一句,下一次谈话可以定在什么时候呢?〃
如果说,在前一次的谈话中我还对太傻持怀疑态度,那么在此时,所有的顾虑都烟消云散了。我愈发相信,这种充满智慧和交锋的谈话,会彻底改变我的留学申请。对于下一次谈话,我有些迫不及待了。
〃下次?9月下旬吧,这样你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这个时间可以吗?〃
我计算一下,9月下旬就是两周以后,这个时间很好。我想我已经走人了一个门,我会尽我自己的力量去获得突破,而不是机械地按太傻指引的路线去走。我必须理解太傻的理念并灵活运用它。我希望在下一次和太傻的谈话中不再为他的话语而冒冷汗,我希望能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壁垒。想到这里,我回答道;“好的,就定在9月下旬吧。谢谢你,太傻。〃
走出现代城的写字楼,我仰望天空,蓦然发现,原来北京的天空这么蓝。以前,我总是抱怨北京的风沙,也许天空其实一直这样蓝,只是我们眼中的阴霾挡住了这美丽的风景。是的,当我们打开心门,不再逃避自己时,就会发现很多很多以往看不到的风景。
感谢太傻!
晚上,我仍旧给太傻的邮箱发了一封信,内容如下:
太傻:
我不知道如何表达对你的感谢,尽管〃谢谢〃这个词语我已经说了很多次,估计在太傻网上,也有无数人说过无数次了,但是,我还是很乐意再多说一次:谢谢你。今天和你的谈话,彻底消除了我对你的质疑。说实话,在这之前,我最大的担心就是这样的谈话能给我多大的帮助,就好像我一直怀疑你所创办的留学咨询中心可以给人多大的帮助一样。但是,我现在明白了,其实我和其他的留学申请者一样,都局限在一个自我封闭的小圈子中,我们不愿意去面对现实,不愿意去接受挑战,而更愿意在模仿和跟风中随波逐流。是你,打开了我的心门,让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我想,我会更积极地去面对未来的挑战,去纠正我以往在认识上的偏差。期待着下一次的谈话。
这次谈话的要点,我总结如下。如能拨冗指正,不胜感谢。
1。在留学的整个知识体系中,最核心的概念是对留学本质的理解,正确地理解留学申请的〃营销〃本质是所有后续工作最重要的基础。
2。留学申请中的〃营销〃是一门大学问,仅仅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还是无法解决问题。它几乎将所有申请者都要遇到的问题考虑进来,并提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思维方式。不过,具体的执行方式仍需要反复思考,逐步深化理解,而不能机械地模仿。
3。我们必须正视以往的误区,正视各种传播统观念的负面影响,并认真思考到底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及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该怎么做。
4。文书并不是留学营销设计的主体,它甚至不是重要的部分,而只是一个合理的补充。不要在留学文书的文字或者细节上花太多的功夫,一个申请者真正要思考的是,对方到底需要什么,我到底有什么,我怎么做好营销,把自己推销出去。
5。任何论坛、书籍、文章,给人的帮助永远是有限的。而且,这些资讯不仅仅有局限性,甚至有可能造成误导。DIY的人,首先是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而不是自‘以为拿着某一本〃宝典〃,照猫画虎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样的人,其实是用自己的前途去碰运气。祝好!;
教授只会录取最好的。而不是比较好的。创造一个可以让自己成为第一的领域。
9月底的上海,还是那样闷热。坐在南京西路恒隆广场一层圆形的茶座里面,我心中充满了焦虑,因为我有那么多的问题需要与太傻讨论,并渴望得到解答。
自从太傻给我打开了一扇〃营销〃的大门之后,我发现自己在留学方面懂的东西真的还不到30分。我的思考越深人,反思越认真,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越多。我看的书越多,自己的想法也就越多。无论如何,我终究不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专业营销人才,我学习的专业是金融投资,虽然这个专业领域内也设有客户销售培训的课程,但是,终究只是纸上谈兵,一遇到实际的问题,常常就一筹莫展。就好像我现在面对的留学难题,即使我自认为已经理解并开始掌握留学申请营销的本质,并在个人认识方面获得了飞跃性的突破,但是,一遇到具体操作的细节,我又不知道该如何去把握了,因而常常发出疑问:〃这样做可以吗?这样做是对的吗?换成太傻,他会怎么做呢?〃
比如,这次谈话,我最希望了解的,就是〃定位〃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了无数的难关。我曾经确信,我对自己留学申请的定位肯定不会出错,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的自信是多么幼稚可笑。我第二次申请似乎更有〃经验〃了,但我其实还是对〃定位〃所知甚少。那个时候,我思考的无非是如何正确地确定选校范围,如何让所谓的文书成为一个整体,如何更多地获取学校信息等诸如此类的简单问题。但是,〃留学定位〃的真正含义,比上述那些模糊的想法,要系统得多,也深人得多。在营销学中,定位也是最大难题之一,有许多公司就是因为定位不准而在市场的航程中折翼;其中不乏像IBM;GE这样在全球范围内都算是最顶尖的公司。我相信,定位,是整个留学申请过程中的首要难题。定位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营销的成败。
这三周,我看了几本营销学经典读物,做了很多的笔记。我发现,自己的视野越开阔,我就越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因此也就愈发对太傻充满了敬畏。我以前引以为豪的〃包装〃〃推销〃知识,现在看起来是多么肤浅可笑。上次,我还洋洋洒洒地对太傻发表了长篇大论,现在看来,当时的我,真的是一只不折不扣的井底之蛙。
不过有点可惜,由于特殊原因,太傻的行程作出了调整,他从9月下旬一直到10月初都待在上海。于是我就和太傻在上海见面了。
面谈的地方是恒隆广场。恒隆广场与我所在的公司——中信富泰广场相邻。恒隆广场环境很好,南京西路是上海最繁华的中心区域,但恒隆广场的中心茶座,人却很少,十分安静。
太傻笑道:〃我们尽快进入主题吧。你现在虽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但是我相信,只要解决了最核心的几个问题,其他的都可以迎刃而解,对吧?你就直接提出你的问题吧!〃
于是我毫不迟疑地开始了我的叙述:〃前段时间,我看了几本营销方面的书,其中看得最仔细的是美国的营销学大师特劳特(JackTrout)的《定位》和《22条商规》,这两本书给我的启发最大,并且让我开始意识到在留学申请中定位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其中,《22条商规》中提出的22条用于定位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你看,我把主要条目摘录出来了。〃我递给太傻一张便笺,上面是我摘抄的条目:
1。领先法则
成为第一胜过做得更好。
2。类别法则
如果你不能第一个进入某个类别,那么就创造一个类别使自己成为第一。
3。观念法则
首先进入消费者心中要胜于首先进入巿场。
4。认知法则
市场营销并不是一场产品战,而是一场认知战。
5。聚焦法则
市场营销中最强有力的观念就是在潜在消费者心中拥有一个代表自己特色的词语。
6。专有法则
两个公司不可能在潜在消费者心中拥有同一个代名词。
7。阶梯法则
采用何种营销战略取决于你站在阶梯的哪一级。
8。二元法则
从长远来看,每个巿场都会呈现只有两匹马竟赛的格局。
9。对立法则
如果你将目标锁定为市场第二,那么你的战略应由领先者决定。
10。细分法则
一段时间后,一个产品类别将会被进一步细分,并形成两个或更多的产品类别。
11。长效法则
市场营销只有经过一段时期的运作才能显现其效果。
12。延伸法则
总是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压力迫使公司延伸品牌的产品线。
13。牺牲法则
有所失,才能有所得。
14。属性法则
对于每个属性而言,都会有一个对立的、有效的属性存在。
15。坦诚法则
承认不足,消费者会发现你的长处。
16。独特法则
在每一种情况下,只有一种行动会产生显著的结果。
17。不可测法则
除非是你在为对手制定计划,否则你无法预测未来。
18。成功法则
成功常导致自大,而自大则会导致失败。
19。失败法则
失败是可以预料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20。炒作法则
实际情况往往与媒体宣传的相反。
21。加速法则
成功的营销计划不以时尚为依据;而是以趋势为基础。
22。资源法则
没有充足的资源,好想法不会成为现实。
〃根据我对留学定位的理解,我把这22条商规做了一些注释,变成了这样。〃我递给太傻另外一摞便笺,标题是《22条留学定位法则》,内容如下:
1。领先法则
成为第一胜过做得更好——不要认为,只要你做得更好,就可以确保你离成功更近。实际上,你的竟争对手的能力范围永远超出你的想象。确保录取的唯一法则就是成为毫无疑问的第一,而不是仅仅比现在的自己做得更好。
2。类别法则
如果你不能第一个进入某个类别,那么就创造一个类别使自己成为第一,如果你很明显不是第一,那么你要去创造一个领域,或者一个方面、一个层面,让自己成为第一。教授只会录取最好的,而不是比较好的。创造一个可以让自己成为笫一的领域。
3。观念法则
首先进入消费者心中要胜于首先进入市场——成为所有竞争者中的第一是很容易的,真正难的是成为教授心中的第一。留学营销的定位,其本质就是教授心目中对你的排序,而不是你自己对自己的排序。如果你不是所有竟争者中的第一,那么就努力成为教授心中排序的第一,而后者更加有优势,这一点毫无疑问。
4。认知法则
市场营销并不是一场产品战,而是一场认知战——对于留学申请者而言,申请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竟争,真正竟争的是教授内心深处的认知标准。如果教授对最优秀的申请者的形象和素质已经确定,你要向那个标准靠拢。即使你只在一个小的方面达到了教授的标准,也比一个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的申请者强。
5。聚焦法则
市场营销中最强有力的观念就是在潜在消费者心中拥有一个代表自己特色的词语——你展现给教授的形象就是代表自己特色的词语,而它必须有一个简单而明确的定义,这个定义代表了你独有的,明显处于第一位的最大的优势,并且是任何其他人都无法复制的。拥有了这个定义,你也就拥有了最大的优势。
6。专有法则
两个公司不可能在潜在消费者心中拥有同一个代名词——不可能有两个申请者拥有一个相同的定义,若是一个人只去模仿他人成功,那么他必将失败。当你的竞争者已经在你潜在的教授心中有了一个定义的时候,你若想再拥有同一个定义,那是徒劳无益的。
7。阶梯法则
采用何种营销战略取决于你站在阶梯的哪一级——第一位优势目标是进入潜在教授的心中。这是最主要的目标,但是如果你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意味着你会输掉这场较量,对于第二位,第三位,乃至waitinglist上的竟争者,都有合适他的战略。
8。二元法则
从长远来看,每个市场都会呈现只有两匹马竞赛的格局——如果将每一个教授的每一条录取标准细分,每一条标准下的竟争者只会剩下两个,其他的人都会被淘汰或者进入其他的细分标准。
9。对立法则
如果你将目标锁定为市场第二,那么你的战略应由领先者决定〃〃一强势之中隐藏着弱势,领先者无论多么强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