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重生之八风不动 >

第59部分

重生之八风不动-第59部分

小说: 重生之八风不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贴得更紧。
  一番纠缠缱绻,赵鸢恋恋不舍地抬起头来,就见顾相檀唇若含丹,眉眼水润,迷茫中又带着掩藏不住的羞赧般看着自己,这般表情瞧得赵鸢按捺不住又低头亲了亲他的脸颊。
  一生所求,得偿所愿,也不过如此。
  两人便又这般温存了会儿,待顾相檀回神才想起左右瞧了瞧,问:“衍方呢?”
  赵鸢拉着他一起往屋里而去,关上门道:“我先让他回去了。”
  “你何时到得京城?曹将军不是说……”
  “我便是随着他的大军一起来的。”
  顾相檀白了赵鸢一眼:“你这是故意瞒着我?”
  赵鸢抬手用指腹轻轻刮了下顾相檀的眼尾,解释道:“我还有些事要办,恐节外生枝,这才谁都没说。”
  顾相檀想说“我便也是那些谁吗?”不过又思及赵鸢到头来还是没忍住夜半寻了过来,心头的微堵立时便散了。
  他拉下赵鸢的手,看着那比自己稍稍宽大了些的手掌莹白依旧,却在掌心多了不少薄茧,有练剑练出来的,怕是还有别的苦累劳作出来的,用手抚过可见不少粗粝。
  “陈州还好吗?”
  “好。”
  其实顾相檀最想问的是,你在陈州还好吗,可是不用开口他便知道赵鸢的答案了。
  边疆苦寒自不用提,就拿曹钦来说,他本可以完全不理宗政帝的传召,虽然大胜,但南蛮终究未有败降,他若要留,谁都说不得一个不字,但是曹钦却选择了回来,时隔多年,带着御国军这么多的将士回到京中,顾相檀即便没有参过军,但是他却能明白曹钦的想法,他自己是没干系,但是他还有那么多的兵,那么多陪着他出生入死义无反顾的人,再如何的为国为民,上了战场从不想回头的路,但是下了战场呢,谁都免不了思乡,能有一天可以活着回到故土,看见那些亲人,怕是每一个兵卒最大的盼望,这才是曹钦回来的缘由。
  赵鸢也一样,他是抱着何种心情离开的,又是抱着怎么样的想法熬过这三年的,顾相檀每一日每一夜都在想,然而,幸好,他遵守了当日了诺言,他好好的回来了,回到了自己的面前,顾相檀再无所求。
  桌上的灯芯轻轻地爆了一个灯花,顾相檀拿过竹签挑了挑,慢慢道:“京里也很好,你去看过赵则了吗?哦,对,方才便是你在逗他吧?他现下的功夫好像很不错了,师傅也夸他厉害,改明儿你们比比……”
  顾相檀的声音低低缓缓,从赵则、到薛仪阳,再到傅雅濂和自己,将这三年所发生的事儿一个一个说道过来,巨细靡遗,点滴不漏。
  赵鸢也认真地听着,一眨不眨地望着顾相檀,直到他说累了,慢慢软了身子靠回了他的怀里,迷迷糊糊地还在呢喃不断,半晌后才没了声息。
  赵鸢起身,小心的把人抱起放回了床上。
  “渊清……”
  顾相檀阖着眼又幽幽地喊了一声。
  赵鸢心头一跳,轻应了,低下头去落了个温柔的吻在他唇角。


☆、等你

  顾相檀一夜安睡,醒来时已天光大亮;而屋内却只有他一人在;左右看了看;一片静谧;桌上有未燃尽的蜡烛;顾相檀呆坐了一会儿;喊来了苏息。
  苏息安隐伺候着他洗漱,间或说道两句外头听来的趣事儿,与无数个早晨一般无二。
  顾相檀瞥了眼站在门边垂手而立的衍方;没怎么于他们一起说笑;临到末了才吩咐了句:“曹将军回了,今日许是要上朝,我也去看看;备轿吧。”
  自须弥殿一路行出,顾相檀看着窗外春景,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又摸了摸袖中的紫玉佛串,嘴角勾起浅浅的弧度。
  到得乾坤殿外,不少官员已侯在那里,曹钦也在,正被人围拢成一团说话,而顾相檀一出现,那些人又立时陆陆续续地走过来见礼,顾相檀皆一一颔首回了。
  远远地,目光同曹钦的对上,对方竟抛了个媚眼过来,内里含着各种了然的深意。
  顾相檀故作不明地回了个疑惑地表情过去,好像没懂御国将军的意思。
  曹钦一怔,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笑得一旁人云里雾里,问了却只得了句摸不着头脑的“有意思”之后,搞得一伙人也只能捧场地跟着一起傻笑起来。
  太子也在一边,负手而立,两边的侍卫肃容威武,让人只敢绕着走,也就顾相檀还能若无其事地上前开口。
  “听说前几日皇孙病了,眼下可好些了?”
  太子顿了下,侧头看了眼一旁的和喜。
  和喜忙代着回答:“回灵佛的话,皇后和太子妃日日守着呢,皇孙自然好多了。”
  顾相檀却看着赵勉,蹙起眉,面露不满。
  太子也知晓自己似是露了马脚,不由解释道:“本宫近日在兵部正忙着核校名册的事宜,几天都没回乘风宫了,连觉都没睡多少,哪里有那么清楚的。”
  顾相檀淡淡道:“皇孙年纪虽小,但父母长辈的教养不可少,太子操心国事是好的,不过也要注意身子。”至于是他自己的身子还是皇孙的,就看个人理解了。
  这几年来,顾相檀对赵勉一直时不时会叮嘱提点几句,只是口气却总带着居高临下的味道,他这般不客气的教导言辞常常让太子殿下很是下不来台。
  赵勉当然是不乐意的,但是他也明白他的父皇在此事上从来不向着自己,他越是发火撒泼,顾相檀就越会拿些刁钻难办的功课来为难他,让赵勉的蠢钝愚笨显露无疑,然后越发要求他精进,久而久之,没人撑腰又欺软怕硬的赵勉也是会学乖的,见了顾相檀,就好像老鼠见了猫,心里的不满日益加深,但面上却是半点专横之气也不敢有,看着反而老实了不少。
  宗政帝对此自然乐见其成,他不怕灵佛苛责太子,怕就怕他漠视放任,至少在群臣百姓看来“灵佛不满,表明他将太子牢牢记挂在心,期盼他做一个明君,否则哪愿意出言指教”,这也是宗政帝要的结果,也不枉他努力忍受傅雅濂、薛仪阳等人这些年在朝中的胡作非为了。
  上了朝后,众官早已形成了默契,各自皆眼观鼻鼻观心,先等着薛仪阳开口。
  果然,下一刻薛仪阳便出列,井井有条地开始弹劾起近日所查实的官员和临县大案,在他说道“前几日权赞寺所捐纳的灾银在发往罗棠县半途便不翼而飞”时,还不等顾相檀说话,宗政帝倒是先跳起来了。
  “岂有此理!佛寺所捐纳的灾银竟也敢盘剥?!何人如此大胆!”
  薛仪阳一顿,暗忖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这银子是被人盘剥的了?皇上看来真是够心急的,怕是等了这么久,难得寻到了机会吧,不过话也没算说错。
  “据臣这些时日所查,罗棠、坎香、批游……等县,盗贼泛滥匪患频发,而官车到达门外,却城门紧闭,不仅不让救治的僧众入内,连流民都跑不出来几个。”
  “——砰!”皇帝狠狠地砸了一下龙椅的扶手,大喝道:“这是要造反了!”话毕,又叫道:“睦王何在?”
  三王党派立时便有人出列道:“皇上息怒,三王这些时日身子抱恙,告假未能上朝。”
  “又病了?这是病了第几天第几回了?”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结果,宗政帝发了一通的火到头来还是没敢往东边十二县派人,只把三王从头到脚数落了一遍,这瘟疫本就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如今还避守城门,不是找死么,说罢又去看顾相檀,想让灵佛给出出主意,顾相檀却只默默地垂着眼,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宗政帝只能怒极之下,愤愤然地退了朝,说待三王痊愈便尽快来处置。
  出了乾坤殿,迎面就遇上了曹钦,顾相檀于是不客气地开口便问:“这便是他偷偷回来的缘由?”
  曹钦哼哼一笑:“你自个儿打听呗。”
  见顾相檀拧眉不说话,曹钦又道:“我可是听说当初你回鹿澧的路上捡了些鸡鸣狗盗的好汉回去,怎么,到头来竟没用上?”
  曹钦所说的便是那些在山里袭击过顾相檀的庄稼汉,在之后他应了承诺让人将他们带到了神武军营中,结果自然是过不了军中的验查,不过赵鸢还是把人留了下来,一方面给军中打打杂,也学些强身健体的功夫,一方面也算考校他们人品韧性,不出半年,那些人便脱胎换骨,也有了些军人的模样,于是顾相檀便让人传信过去相询他们是想继续做这些杂役的活计,还是回到家乡。
  有选择留下的,也有选择回东县的,更有选择回东县参军的,人不多,不过三四个,但是顾相檀却明白,他们了然了自己的个中深意,是聪明人。
  只是人去了东县距今时日还不算久,也不过只谋到寻常的兵卒做做,稳妥为上,一般几个月才会来给顾相檀一次消息,之前他还在想这都快小半年了,怎么没有动静,方才听得薛仪阳的话,才明白过来,怕是那里情形有变。
  正思忖着,却被一人拦住了去路。
  对方见得他们过来帮俯身行礼,最后又把视线落在了曹钦身上。
  顾相檀瞧瞧明显在此地等候多时有事相求的关永侯,又瞧瞧一派风流倜傥却潇洒不羁的曹钦,再想到那一片痴心的梅小姐,心内不由低叹了一声,摆摆手,先同对方告了辞。
  然而拐了弯没走几步刚要上轿,却被另一人唤住了,回头一看,竟是赵溯。
  赵溯如今也混到了一个小官做做,随同众人一般,每日也要上朝,虽不过是个没有实职的五品散官,但这套紫红的大邺官袍穿在赵溯身上,却比旁的权臣更多了些说不出的气势。
  赵溯走到近前,顾相檀扬起笑脸,对他点了点头。
  赵溯将他上下好好打量了一圈,忽的道:“灵佛怎的瘦了?”
  这话说得同傅雅濂一般无二,连里头关心的语气都几乎一样,顾相檀不傻,怎会听不出呢,但是他却面不改色道:“修佛之人,胖些瘦些有何妨。”
  赵溯顿了顿,又细细看了遍顾相檀的眉眼,终于还是把更多想说的话收了回去。
  这三年,他同顾相檀的联系依旧是那么些,并未随着赵鸢的离京或是时间的消逝而有所拉近,偶尔赵溯也会去须弥殿请安,说些三王的消息予他听,除此之外,便没有其他了。
  因着顾相檀实在太忙了,在宫内的时间少之又少,赵溯每次看见他,都觉着这个少年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慢慢变化着,就像一株半阖的雪莲花,一点点的破土发芽,生根开花。
  “听说三世子近日也病了?三王的病都未好,儿子又病了,府内可要长点心了。”顾相檀道。
  赵溯说:“嗯,病得可不轻呢,自从薛大人上奏封查了三王其下的茶庄、钱庄、米庄,断了他的不少财路后,都快小半年了,他这病也没见没好过……”
  顾相檀颔首:“眼见着要入夏了,天干燥热,怕是更难好了吧。”
  “入夏不算,入了秋,再加把火,一个不察,或许还要病入膏肓。”
  听着赵溯的话,顾相檀不由弯起眼,笑得很是高兴,一抬头却见对方目不转睛地望着自己。
  “御国军回了京,也不知神武军何时班师回朝呢?这几年,赵某即便在京中都处处耳闻六世子功绩,真想见一见世子如今的风采了。”
  顾相檀淡淡转开眼:“我也不知,不过该回来时便会回来的吧。”
  赵溯瞧着他,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却见顾相檀说完就甩了甩袖,当先掀帘上了轿子。
  赵溯只有俯身恭送,默默地看着那人慢慢走远,继而眼中闪过一丝沉暗之色。
  ……
  而顾相檀回了须弥殿便进了屋,让衍方不用守门,又吩咐苏息说自己要念经,没事儿莫要打扰,然后就径自拿起经书看了起来。
  这么一看就到了晚上,门扉轻轻开合,拂进的微风吹得桌上荧荧的烛火忽的一个摆荡,顾相檀放下经书再抬头,面前已是坐了一个人。
  外头下着靡靡细雨,赵鸢的肩头落了几滴雨点,顾相檀一手撑着下颚半伏卧在桌上,一手探出去抓过对方身前长长垂下的头发,轻轻地抹了把,将发尾上的濡湿都抹在了手心。
  赵鸢抓住他的手握住,问:“吃过晚膳了么?”
  顾相檀摇摇头。
  “等你。”他说。


☆、法子

  苏息和安隐进屋来送晚膳的时候;瞧见坐在一边的赵鸢皆是吓得不轻,也不知这位主子是何时回来又何时跑进他们殿里的,然而再看自家公子;顾相檀的神态虽依旧自若;但眉眼中含着的笑意却是掩都掩不住的;嘴角不自禁的翘起,整个人都透出熠熠的神采来。
  两个侍从互看一眼;都从对方的眸中瞧出了同喜的感受,不枉公子这么提心吊胆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苏息和安隐走后;顾相檀和赵鸢一同用膳。
  赵鸢的筷子才拿起来;碗盘中便多了好些吃食,以往用饭总是他给顾相檀布菜,此刻见对方笑笑着对自己道:“难得回来,可要饱些口福,我这儿虽算不上好,也不见荤腥,但比陈州总是强上那么一点儿,要是什么时候再走了,也好有些惦念。”
  赵鸢挟起那瓣银丝藕片,听出顾相檀话语里隐含的不乐意了。
  “谁告诉你的?”赵鸢问。
  顾相檀见他夹着菜不动,筷子一探,又把藕片给夹回了自己盘里:“不是你自己昨日说的么,要办些事,露不得脸。”
  赵鸢顿了下道:“我没说办完就要回陈州。”
  “那是要去哪儿?”
  顾相檀向来聪慧绝伦,赵鸢也没想要瞒他,更知晓瞒不住,于是道:“你不是猜到了么。”
  顾相檀轻轻地“哼”了声:“今日在朝上,薛大人说东县如今城门紧闭,灾银进不去,灾民也出不来,你又要如何去那里查探消息?”
  赵鸢垂下眼,还是动手给顾相檀夹了他爱吃的菜:“总有法子。”
  顾相檀蹙起眉:“若想知晓羽林军动向,我可以让牛大柱他们多传些消息出来。”那些庄稼汉虽不过还只是军中喽啰,摸索势必要费不少时间,但比起赵鸢单枪匹马前去总是稳妥的多。
  赵鸢却摇摇头,看向顾相檀:“此次同南蛮人交手,他们大败逃窜之后,我军在搜查其营帐时发现了不少往来于大邺京中的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