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宋隐在末世 作者:九溪 >

第66部分

宋隐在末世 作者:九溪-第66部分

小说: 宋隐在末世 作者:九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风了,月亮掩进云层,夜风里,很快夹杂进让人沉溺的若有似风的呻吟声……
    待到声音平息,宋隐又一次坐到巨石上,许凌风枕着他的腿,两个人一起看向聚居地。他们刚出来的时候还不到十点钟,一大七小八个圆屋,每一个都亮着一圈灯光,月光下就像几串散落在野地里的项链,漂亮,而且醒目。
    这会儿除了大屋那里还有几盏灯光,其它地方一片漆黑,如果不是他们眼神过人,都看不出圆屋的轮廓。
    许凌风叹气:“白天觉得人挺多的,现在看过去,人口还是太少了。”
    宋隐却有些走神,片刻后突然道:“凌风,你不能再做全职了。”
    许凌风沉默了。他明白宋隐的意思,自从来到这里,不对,是自从他们着手准备离开江安,他就没有好好修行过。但是,事情确实是太多了,千头万绪的,比如明天防务队要开会,开完会要发枪,那可是货真价实的枪支弹药,必须由他亲自经手……实在是没有办法放手。
    过了一会儿,许凌风离开宋隐的大腿,坐到石上,跟他对面相向,认真道:“等到一切都上了轨道我就放手,好吗?”
    宋隐没开口,只用一双漆黑的眼睛固执地看着他,他的眼睛在月光下显的有些异样,墨一样黑,却又非常明亮,仿佛映上了星光,直让许凌风一时失神。
    好一会儿,他才叹息一声:“凌风,我比较贪心,除了你的身体,我还需要你的灵魂,需要你长长久久地陪着我……你明白吗?”
    ——不出意外的话,我会拥有漫长的生命,我无法想象在那么漫长的生命里,却不再有你。
    
    第93章 无题
    
    八月二十一日上午,许凌风在管委会的晨会上宣布放权,从即日起,他只负责防务以及秋收以后才会开始的训练工作,其它事务一律交由管委会处理,他将不再过问。
    一般居民大都不知道这件事,知道了估计也不会太在意。但对于管委会的其他成员,这简直就是平地一声惊雷,尤其像陆华安这种经历过无数争斗甚至是清洗才一步步爬上来的,说是晴天霹雳都不过份。陆华安当天晚上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拜会宋隐,拐弯抹角地问是不是自己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宋隐好不容易才弄清楚他的来意,那叫一个啼笑皆非……
    等到大家弄明白这纯粹是许凌风的个人选择,跟他们都没有关系的时候,风波很快平息,几乎都看不到权力交接的痕迹,一道道政令自管委会有条不紊地发布下来。
    首先是几则公开招聘教师会计的招聘公告,紧跟着是一系列任命:管委会组长:陆华安,半职,工资每月50斤大米。
    防务队队长:赵树林,全职,工资每月100斤大米。
    农技部主管:赵景升,全职,工资每月120斤大米。
    劳务部主管:齐夏,半职,工资每月30斤大米。
    后勤部主管:吕婉君,半职,工资每月30斤大米。
    ……
    看了公告,大家这才发现原来管委会总共也没有几个人,除开农技和防务还全都是半职!
    不过,其后出来的几条公告才是老百姓真正的聚焦点:
    第一,鉴于基础建设告一段落,管委会将不再提供免费三餐,伙食队从即日起解散。
    生活困难的家庭,可以向管委会借粮,每人最高可以借到100斤粮食,秋收之后归还,无论借的是米是面还是土豆,都可以用红薯归还,归还比率为1:0。9,即一斤大米只需要用九两红薯归还。除非有特殊情况,原则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和超过65岁的老年人不得向管委会借粮。
    第二,向未成年人和年长者提供粮食补贴。7岁以下的幼儿每人每月10斤粮食,7至12岁20斤,12至15岁30斤;年满55岁的老人每月20斤粮食补贴,年满65岁的每月30斤。免费粮食将发至明年年底,是否延续另行通知。
    第三,幼儿园和学校将于9月1日开学,幼儿园接收3…7岁小朋友,全日制,不收学费,免费提供早午两餐。学校为半日制,只有下午上课,农忙期间放假,凡7至16岁的未成年人必须入学,不收学费,提供免费午餐。
    ……
    这几条公告一出来,大屋小屋间间屋子立时热闹非凡,一条二条三条,总有一条适用你,有些人家还一二三全都占齐了。就连好些富户都在观望,一但有人带头,保管他们一样会去借粮——借大米还红薯,借一斤还九两,这么好的买卖,上哪里找去!这帮家伙貌似都把前面那个大前提,“生活困难的家庭”,给彻底忽略了,不过管委会会教育他们的。
    一帮闲的蛋痛的全职防务队员们貌似也从中找到了乐子。
    “小冬子,你这他娘的是啥运气啊,你看你个十岁娃,拿了多少粮食?”有人开始掰指头,“一个月拿20斤粮食补贴……”
    第二个接口:“上学有免费午餐吃,算10斤。”
    “不对,不对,他能吃着呢,一顿要吃三个大馒头,一个月至少要吃15斤。”第三个连忙纠正。
    第四人继续:“而且他还在防务队,三顿饭全部免费,一个月吃40斤一点问题都没有。”
    起头的人负责收尾:“20加15再加40……乖乖,小冬子,算算你一个月要吃多少粮食!”
    小盆友被彻底绕昏了,掰指头:“201540等于……75?我一个月要吃75斤?有这么多啊……”
    一帮光棍轰堂大笑。
    “欺负小朋友你们很能啊。”随声刘树林和洛桑一前一后走进来。
    刘树林在一帮军汉中个头算不得魁梧,讲话声音也不够粗壮,但他刚一开口,屋子里立时安静下来,有几个甚至一下子从地上蹦了起来,随时准备要“立正”的架式。
    然后,他们才看到跟在后面的许凌风。
    齐小冬蹦蹦跳跳跑过去:“风哥,风哥,你是不是要教我们功夫?”
    许凌风敲敲他的小光头:“不是教功夫,是教你修行。”
    小盆友的笑脸一下子垮下来——他八岁变异,等级还不低,据说有修行资质,到如今“学习”修行两年有余,这都快十一岁了,还没修出那倒霉的气种。
    别说他,就连一帮大兵都很有些失望,他们当中变异人有好几个,但修出气种的一个都没有,那东西不是一般二般的难!
    而且,这帮家伙对于许凌风还颇有些不服气。当日进村路上大家都在忙着杀狼,没功夫注意他,最后公布说他一个人杀死三头狼,人人都认为很不可思议,总觉得如果不是作弊就是仙师偷偷帮了他的忙(⊙o⊙)。刚才听说他要过来指导他们练功夫,估计就没有一个服气的,现在听说是修行,更是觉得他这牛都快吹破天了。
    这些家伙大都不善(不屑?)掩饰,许凌风多精的人,看一眼就明白了。但他也只是笑了笑,以后有的是机会证明自己,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
    这会儿他对各色目光视而不见,只用他惯常的温雅口吻道:“相信你们当中很多人都知道修行。不过,我教给大家的方法跟你们知道的都不太一样。第一,我需要测试你们每个人的资质,以此来确定能不能修行。此前你们大概都以为只有变异人才能够修行,我现在要告诉你们,这个观念是非常错误的,没有变异的也有可能拥有修行资质,只是机率比变异人低。第二,如果测试结果是可以修行,我会为你们挑选适合的修行方法,以此帮助你们尽快修出气种。人各不同,没道理所有人都必须使用同一种方法,对不对?第三,不能修行的也不要气馁。不能修行,还有可能变异,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变异的机率非常高,就算你已经变异了,也仍然拥有很大的升级空间……”
    在场的不是军人就是变异人,人人都梦想变强,个个都渴望升级,一席话讲下来,所有人都收起了刚开始的吊二郎当,看向许凌风的眼光越来越灼热。
    ——
    宋隐盘腿坐在蒲团上……没错,就是蒲团,这东西是他老娘和大舅妈还有二姑妈三个女人在外婆的指点下一针一钱特意为他做的,弄的他都不好意思扔出去。不过用了几天发现古人坐蒲团也不完全是为了装逼,至少比坐地上舒服很多。
    宋隐这会儿坐蒲团上正用神识察看35米之外晒场对面的防务队队部——防务队在一二楼占据了240个平米的空间,就连三楼都有几个房间没用来种庄稼,专门留给他们作为以后的修行场所。宋隐不是不可以过去跟他们面对面,只他现在这个样子确实很像是在装神弄鬼,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选择遥控比较省事。
    许凌风进来后发现他已经收功,连忙关切的问:“小隐怎么样?累不累?”
    “没有想象中那么累。”宋隐摇头,随即切入正题,“十二个已经变异的人中有十一个可以修行,其他人中也有五个。今天总共才二十七个人,就有十六个可以修行。”
    宋隐看向许凌风的眼睛晶亮晶亮的,哪有半点年过三十的样子。许凌风兴奋地大叫一声,冲过来抱着他一连在地上滚了好几圈,更没有半分潇洒公子的样子。
    许公子紧跟着跳起来,挥了两下拳,搓起手掌:“太棒了,想不到比率会有这么高!”
    “这些人的资质都不错,不过有几个经脉有些损伤,需要先麻烦柯叔给他们治疗,应该不太困难。而且就算那些不能修行的,我估计全都会变异。”
    许凌风终于冷静下来,叹口气,坐下来客观评价:“也就他们这批人吧,本来就是精英中的精英……其他人的比率不可能有这么高。如果能够达到他们的一半,不,只要有三分一,我都非常满意了!”
    宋隐看他坐那儿就不动了,很诧异:“你不马上告诉他们?”
    “为什么要马上告诉他们?切,明天再说吧。那帮孙子……你是没有看见,刚看到我的时候,他们一个个的小眼神,就好像我是骗子神棍一样……今天晚上就让他们提心吊胆过一晚,也给我出出气。”
    宋隐愣神半秒,其后捶地大笑。
    许凌风看着他开心的样子,突然觉得一切都值了——管委会离了他一样运转良好,他许凌风并不是不可替换。只有面前的这个男人,没有了他,还能这样开怀大笑吗?
    
    第94章 收获
    
    感觉几乎是刚刚才安顿下来,生活还没有完全走入正轨,收获季节到了。
    对于农民来说,收获季节是一个让人忙到死却也让人开心到死的季节,但是今年,很多人心里都在打鼓,红薯跟稻谷麦子不一样,它是埋在土里的,不到挖开泥土的那一天,没人知道收成会怎么样。
    比起其他人,蒋文辉尤其担心——他家没人种过田,什么都不懂,就算有农技指导,对自家田里的收成他也没什么信心。更何况他一家四口,老的老,小的小,连一个货真价实的壮劳力都没有,就凭他跟妻子的细胳膊细腿,真的能从土里刨食?
    蒋文辉能够来到李拐子村,完全得益于他有一个非常睿智的丈母娘——闲阳出现怪兽之后,很多人都被吓破了胆,他家丈母娘却凭借着良好的人际打听到了很多细节,果断搬家到宋隐楼下。那个时候他们当然不知道仙师什么的,丈母娘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动物都是有地盘意识的,怪兽既然在那栋楼呆了那么久,肯定留有气味,至少在最近一段时间,那里是安全的。于是,他跟宋隐成了邻居,因此结识了齐夏和柯源,后来一起撤到雾城,再后来又一起搬往江安,就此成为朋友。
    他们搬到江安的时间比较早,他和老婆刘爽都找到了工作。刘爽以前在超市当主管,在江安却只能当个小小的收银员,但他运气好,成了同一家超市的采买,算是一个比较吃香的职位。蓓蓓的外婆则在家里给人看小孩,一家子在江安的日子过的紧紧巴巴,但至少不用为衣食发愁,甚至还因为下手够早,贷款在五环上买了一个小套二。
    听说宋隐要搬来这里,两口子立即卖房辞职跟了过来,甚至都没怎么犹豫——江安早已经人满为患,气候又一年比一年激端,继续恶化下去,老百姓还能支撑多久?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只怕是最先受到波及的。而能够独自走出闲阳,宋隐和许凌风的能力不容置疑,跟着他们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但这一线生机,也是要靠自己努力去打拼的。
    所以分土地的时候,他家要了三亩半的牧草田和三亩农田,总共七亩半土地,只把两亩农田租了出去,剩下一亩农田还有三亩半牧草田全都留给自家人练手。牧草还好,一个星期花上一天时间就差不多了,但那亩红薯田可把一家子折腾坏了,除草、浇水、施肥……就算所谓的农闲时期,事情一样不少,尤其他们没经验还没力气,连年近六旬的丈母娘都经常下田帮忙,好不容易才熬到收获这一天。
    其实聚居地像他们这样的人家不算少,家里没有真正的壮劳力,又从来没有种过田,区别在于那些人家大都家资丰厚随身带了大量物资,就算什么都不干也可以吃上一两年,但他家不行,半年没有进项就要断粮。所以,这一亩红薯田的收获尤其重要。
    ——
    从十月一日起,大屋那边的幼儿园延长开放时间,早晨六点把孩子送过去,晚上八点半才需要接回家,为此专门雇佣了两个临时保育员。同时学校也放了农忙假,孩子们一大早就跟着家里人下了田。
    田里已经是光秃秃一片,红薯藤早在两天前就已经收割完毕卖给管委会做饲料去了。这个时候站到大屋屋顶上,就会看到三五成群的人们稀稀疏疏地分布在光秃秃的农田里,大人走在前面,一锄头一锄头地挖红薯,半大的孩子跟在他们身后拾起挖出来的红薯,抖落泥土后放入箩筐,收满一筐立即抬到路边。如果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力气太小干不了重活,就会去捡漏,翻拣被大人们遗漏在田里的细小红薯,每找到一个就大呼小叫的,就像捡到了金银财宝一样……这活看上去不难,但一干几个小时也是非常要命的。
    蒋蓓蓓跟顶顶一般大,这会儿还在幼儿园呢,蒋家里没有帮得上忙的半大孩子,于是变成蒋文辉和刘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