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记忆之莲 >

第5部分

记忆之莲-第5部分

小说: 记忆之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相信那些话,”他冷笑了一声,看上去不像是故意谦虚,“实事是,时间久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跳,但如果不跳舞,对许多人来说,我就一钱不值,比方说,你母亲。”
  Esther有些生气,却又没办法全然否认,她父母,包括她自己,习惯于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贴标签:
  A先生是会计师,很快就能成为合伙人,儿女成绩很好,很有希望考进常春藤联盟学校。综上所述,此人是“成功者”,可以一起聊聊儿女教育、地产投资,或者全球经济形势。
  B先生到美国之后一直不甚得志,无论是职业、头衔还是家庭住址都不能响亮大方的说出口来。所以,B先生不幸成为“失败者”,偶尔见面也只能谈谈天气。
  Esther不用仔细掂量,便知道Han的父亲就是个B先生,之所以她母亲会对Han加以青眼,不过就是因为他在全美最好的芭蕾舞学校学舞,因为一般的学生通常要参加两到三年的暑期班,才会被接受在秋季学期开始前参加入学考试,而他只上了一次暑期班就被正式录取,更因为身穿白衫黑裤,长相古典的卡拉曼洛夫斯基先生,手指梳过一头金发,曾经操着带些东欧口音的英语,当着许多学生家长的面说:Han Yuan是个天才的舞者。
  这些念头让Esther心里很不舒服,她是个骄傲的人,相信自己不至于这样俗气。于是,她故作潇洒,问Han:“如果不跳舞,你今后想做什么?”
  “做个厨师,开间小餐馆。”他回答。
  她以为他又在捉弄自己,“我知道,你以为我是个庸俗骄傲的人,去你的吧。”她第一次当着别人的面说出一句脏话。
  而他只是摇头,说:“我从没这么想过。”
  她转过头,看着路上纷乱变换的灯影映在他脸上,问:“那你觉得我什么样的人?别想当然。”
  他翘起嘴角,笑了一下,说:“我知道你是谁,你是潘筱颖。”这句话说的不知所谓,却足够在她心里留下长久不灭的印象。
  午夜时分,她回到自己房间里,ball gown被草地上的露水洇湿,裙摆和鞋子上沾着泥土和青草的碎屑。那一夜发生了许多事,有人在幽暗处贩卖禁药,有人在软饮料里掺进烈酒,许多颗心被交出去,许多个吻,许多人彻夜无眠。
  那个夏天之后,Esther去读大学,然后又去考研究生院。而与此同时,Han也从舞蹈学校毕业了。
  毕业演出上,他是《吉塞尔》里的阿尔伯特。演出终了,Esther去后台找他,当着许多人的面忘乎所以的吻了他。直到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走过来,打断了他们。Esther不认识那个女人的面孔,但看到她手上的白手套便知道她是谁了,一个着名的芭蕾评论家,见舞者的时候总是带着一幅丝质手套,免得碰到他们汗湿的身体。评论家跟Han握手,祝贺他,发表在第二天报纸文艺版上的评论更是充满了褒扬的话,称赞的他的动作“干净而不着痕迹”,说他“每一个两周空转之后的五位都做的几近完美”,“尾声时的两脚腾跃相碰令人窒息”。Esther偷偷保存着那张剪报,每次回想那场演出,都会觉得宛如梦境,却又欣欣然沉迷其中。
  不久之后,像所有人期许的那样,Han进了本地最好的芭蕾舞团,合同条件十分优厚,每年保证九个月的演出和排练,三个月悠长的假期。
  随后的那几年,他们两人时聚时散,关系变得有些微妙。其间Esther也交过几个男朋友,既有学校里打冰球的运动员,也有画家、学究和职员。但兜兜转转,她每次都会回到Han这里。他仍旧是那个样子,很安静,穿着朴素,尽可能的显得普通,尽可能的湮没在人群里。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行事古怪,比如他戴手表,时间从来不调,表盘上显示的日期也总是和真实世界相差一周以上。有时,对他来说仿佛周遭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他低着头大步前行,若非必要可以一整个礼拜不说一句话。
  相比那些凡尘俗世,跳舞是他那个小世界里面唯一的中心,和永恒不变的重点。他有毋庸置疑的天赋,但每一次登台之前,仍旧会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仿佛不知疲倦。只要有时间,Esther便会去看。对她来说,那不是普通的体验,每一个脚步,一次又一次的跳跃,以及紧跟其后轻盈无声的触地,充满热情和力量,同时又有扎实的技法,曼妙的起承转合,和滴水不漏的构思,融汇于其中。Esther最喜欢那些很考功底的部分,尽管都已看到烂熟了,但每当他的动作与她的记忆契合,那样丝丝入扣,又不着痕迹,还是会叫她一个激灵般的警醒。待到高潮处,似乎其他一切都不存在了,没有旁人,没有上下左右,没有将来,也没有过去。每次他跳,她的心也跟着悬起,漂浮在原本应该在的位置之上半英寸的地方,呼吸和心跳似乎成为一对共生的矛盾体,她似乎也跟着在动,透不过气,心跳每分钟一百二十次。
  等到正式演出的时候,她总是紧张的不行,为他紧张。虽然她知道自己蠢的可以,他是不会紧张的,更不会怯场,她从没见过他出什么纰漏,至少没有能让她看出的。她根本分不出来,是为他的舞蹈震撼,还是为他本身而激动,也觉得没有必要去区分,因为这两者在她看来是一体的,因为,他就是那样一个人。
  那个时候,许多人也和Esther一样,就是这样被Han吸引。他们说:“只要你看到他动起来,你的眼睛就难以离开了。”当然也有人抱着怀疑的态度,谈起他的时候总是会说:“他才华横溢,但是……”却无法具体说出来那个“但是”代表着什么,可能只是因为他有些古怪吧。而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作为一个有天赋的人,性格上的缺陷甚至怪僻也是可以被原谅的。于是,Han的沉默和傲慢也变得招人喜欢了。各种各样的预言和传闻纷至沓来,有人说他会成为芭蕾舞团最年轻的明星演员,也有人觉得他天生就是齐格弗里德,阿尔伯特或者弗洛里蒙德,甚至断言若是由他来演贵族,只有Roberto Bolle可以担纲王子的角色,否则一定会被他抢了风头。
  但Han对待这一切褒扬的态度却有些消极,他对Esther说:“我还是跟从前一样,只是没人知道罢了。”并且半开玩笑的为她举了个例子:
  那一年,他去卢森堡参加过一个比赛,在当地住过几个礼拜。每天训练结束,他都会去剧院对过的小咖啡馆里买一瓶两百五十毫升的矿泉水,一饮而尽。那间店里的几个女招待,不管年轻还是年老,都想引他说话,却始终没成功过。同样的戏码每天都在上演——
  他走进店里,女招待对他说:“晚上好,您要什么?”
  他指指柜台下面的一排蓝瓶子。
  她拿了其中的一瓶递给他,笑着问他:“您是舞蹈演员吗?”
  他也回了一个微笑,把钱给她,一边拧开瓶盖一边转身走出去。
  “还要别的吗?咖啡?巧克力?再见,Bonne soirée!”她在他身后说。而他就好像没听见似的,不回头也不回答。
  她们在背地里叫他“王子”,打赌什么时候他才会开口,甚至打趣说他是不是个哑巴。
  其实,他不说话,只不过是因为他不会说法语罢了。
  Esther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却无暇去深究,她只是满心欢喜的活着,渐渐的把自己的东西搬去他的小公寓。所有人都以为,有一天他们会结婚。
  二零零二年的春天,芭蕾舞团去欧洲巡回演出。Han将要在《舞姬》当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却无甚个性的炫技角色,有一段变奏,整整两分钟的独舞,对于他这样年纪和资历的演员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他身边的人要么为之欢欣鼓舞,要么就是妒嫉的要死。Esther的父母在他出发之前请他吃了一次饭,主菜平均一百二十块一道的法国大餐,Wedgwood的瓷器,那些微笑,干杯,握手和拍肩膀的动作,百分之二十的小费,都暗示着(或者说预示着)他们两个人的锦绣前程,就在不远的未来,几乎触手可及了。
  面对这一切,Esther应对的无可挑剔,她兴冲冲地为Han打点一切琐事,效率手册上记着两个人的日程安排,脑子里定下未来三十年的计划。但Han却做不到。
  从前,他每天总是七点钟起床,做一个钟头的力量训练,九点钟开始排练。那段时间,他起床的时间提前到了五点,甚至醒得更早。他没有告诉过任何人,直到有一天,Esther在他那里过夜,凌晨时分,她被卧室外面的一点响动吵醒,她起床去看,发现Han已经起来了,穿好衣服,坐在起居室飘窗的窗台上,看着外面最近的那个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在微蓝的晨光里每隔三十秒变一次颜色。
  “你在干什么?”Esther睡眼惺忪的问。
  他肯定听到了,却依旧静静地坐着,静得好像根本没有呼吸似的。
  很快,失眠及其带来的焦虑和紧张开始影响到他的工作。不久之后的一次排练中,Han和一个女演员搭档表演一段双人舞,那是一连串合着慢板音乐的舞步、托举、平衡和旋转,应当做的舒缓而优美。一个托举再放下再拥进怀里的动作,总共做了十余次还是不能让导演满意。Han没有反驳,放下那个女演员,径直走出了那间练功房。那出戏的导演也曾是个舞蹈演员,极其刻苦律己的一个人,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有人会这样不负责任的在排练中途离开,他发了狠话,对Han说:“你这样的人最好还是不要指望以芭蕾为终身职业!”
  Han没有回头,只平静的抛下一句:“我无所谓。”
  那几步路他好像走了几年,偌大一间练功房里安静的叫人耳膜发胀。当他走出门口,关上门,门后面传来演员们的窃窃私语,和导演说话的声音:“回到原位,从变奏开始,再来一次。”
  Esther从Lance Osler那里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但她本身是个神经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人,坚强,固执,做事有条有理,始终不太能理解这些“非正常”的举动。她立刻就跑去看他,直截了当地问:“你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他回答。
  “发生了什么事?”她继续追问。
  “我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随时都想讲话,我做不到!请到此为止好吗,我不想弄得不愉快。”他看着她大声说道。
  Esther愣住了,转身就走。房门在她身后咣当一声摔上的时候,她禁不住颤抖了一下,突然意识到那是他第一次用这样的语气跟她讲话,像是争吵,却又那么吝惜言辞,到头来她还是什么都不知道。
  冷静下来之后,Esther花了很长时间去想这件事,她以为是演出给他带来的压力太大,试图再心平气和的跟他谈谈,而他也的确变得平和了一些,却仍旧什么都不愿意说。她开始指望情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好转,但过了很久,他仍不见好,还是失眠,即使在一天高强度的排练之后也睡不好,拿做爱或者争吵来发泄也无济于事。他一直保持着紧绷的状态,从未放松下来,有时候却又神思恍惚。
  就这样一直到了那年的九月,有一天,他们两个人正在路上走。路口的红灯亮了,Han两手插在裤袋里看也没看就径直朝马路中间走过去,Esther伸手拉了他一把:“当心!”一辆深蓝色的中型货车几乎贴着他的鼻尖开过去。
  她惊魂未定,等到了对面人行道上才开口对他说:“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受了伤,你跳舞上的事业很可能就玩儿完了?”
  “我有什么事业吗?”他笑着反问。
  “现在是没有,很快就会有的。”她说得很严肃。
  他却没有搭腔,继续朝前走,过了很久才极其平静的回答:“不管那是什么,我不想要,这对你重要吗?”
  她停下脚步,看着他,努力不把那些荣耀和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混为一谈,却发现这很难做到,便只是烦躁的说:“你只是太累了,亲爱的,一切都会好的。”
  数周之后,Han随团去了伦敦。在那里,他的情况愈演愈烈,一连几天都没能准时到场排练,身上脸上总是带着可疑的伤痕,用粉底勉强盖住才得以登台表演。别人问他怎么了,他总是淡漠的笑笑,什么都不说。
  就在芭蕾舞团即将离开伦敦转道都柏林的前夜,负责那次巡演的经理接到一个医院打来的电话,说有个演员被人打伤正在急救。经理赶到医院,在急诊症室里找到Han,他伤得不轻,但看起来已经清醒,说自己只是不小心。不过,送他入院的那个调酒师却说,那些日子几乎每天晚上都能看到他在那一带故意寻衅找人打架,一般情况下他总是能赢,但这一次他招惹的人太多了。医生也不觉得这只是“不小心”,处理完伤口,又给他做了尿检,以确定他是不是磕了什么药。
  三天之后,Han一个人提前回到纽约,去见芭蕾舞团的执行总监,然后便开始了无限期的休假。
  直到这时,Esther才真正明白,他说他不想要,是认真的。


  5。谁是李孜 Who’s Liz?


  “那是二零零三年的事情,”Esther说,“Han从伦敦回来一个月之后,上东城一个心理医生因为滥用处方药被吊销了执照,几个在他诊所看过病的人因此受到牵连,Han也在其中。警察发现他用那个医生的处方分别在几家药房买了超过限制剂量十几倍的安非他命类药物。他很可能只是想用那些药结束自己的生命,结果却受到持有第三等级致幻药物并具有贩卖意向的指控。我为他找了律师,又通过我父亲的一些私人关系同检方达成协议,指控在上庭之前被撤销了,但Han必须去指定的专业医疗机构作康复治疗。这就是为什么他会在精神科医院,也是为什么我没有把这件事讲出来的原因。”
  Ward沉下脸来,的确,暴力倾向,外加持有致幻药物并具有贩卖意向的指控,牵扯出这件往事会使当下的情势更加不利。如果检察官那方面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到时候他们就会很被动。
  Esther继续说:“Han总共在那所医院住了八个月左右,出院后又休息了一段时间,然后就回芭蕾舞团了。之后一切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