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第4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爷,垄断粮市虽说是个好买卖,可就怕下面的百姓消受不起啊!”
粮食买卖挣钱吗?平时虽说这粮食买卖赶不上盐货之类的玩意儿,但到了战乱的时节,这粮食却是一等一金贵的玩意儿,翻着番的卖粮,是再挣钱不过的买卖了。
但一下就把粮食的价格提高几倍,怕是无数的百姓都要饿死吧?湖南是左宗棠的老家,这般丧良心的买卖,左宗棠真是不敢做。
“百姓那边自有低价粮可买,你要做的就是垄断官面上的所有粮食,这买卖你可以与曾涤生合伙,长沙、芜湖、无锡、九江是江南四大米市,其他的地方。自有老子的人负责。这长沙这个大米市就交给你了。”
战乱之中最好的武器是什么。不是什么刀枪棍棒,也不是什么坚船利炮,只有一条,这粮食才是最致命的武器。
左宗棠要垄断湖南的粮食,一个人是不成的,若是再加上曾国藩,这事情就差不多能办了,杨猛所谓的百姓自有低价粮。也是一个武器,理教的武器。
杨猛打算以理教的学堂为依托,借助粮食扩大理教在湖南的影响,官面上的粮食百姓买不起,想要买低价粮,唯有理教的学堂有,借助粮食这个东西,杨猛就能摆平许多抵制理教的人。
真要是遇上了死硬的,杨猛也不介意看着他们饿死,能在粮食面前不低头的。想来人数也多不了,理教的教义简答。这样的理教都抵制,那未来肯定就是敌人了。
杨老三的话,要拐着弯去听,左宗棠思量了一会儿之后,还是点了点头,许多事情想不明白,只有到了岳州,实地去看了。
“三爷,您说的能打不许出岳州,是什么意思?”
杨老三的话里有说道,能打不许出岳州,是左宗棠唯一不解的。
“话的意思很明白,你做岳州知府,这岳州的团练,只能帮着守岳州,在岳州城内,任你指挥,出了岳州就不好使了,即使长沙陷落,也不许岳州的团练出城。”
岳州的团练,是武庄的人手,别看只有一万人,但他们的战斗力是很可观的,不用火枪,打肉搏战的话,恐怕太平军和官军,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这仗要慢慢的打,一万团练,也是杨猛防着赖汉英的主力打岳州,有了这一万人,只要指挥得当三五万太平军是打不下岳州城的。
“三爷,近期来看,太平军的着力点在江西,咱们的一万团练大有可为啊!”
杨老三供粮,手里还握有一万团练,左宗棠的心思也在慢慢的飘飞之中。
“打住!在这岳州府的任期之内,你左骡子只能在守城上有战功,除此之外,这岳州的团练你也调不动,硬要来的话,小心团练哗变!”
左宗棠心急,杨猛可以想象的到,但现在真不是他左宗棠大展雄风的时候,要灭太平军,杨猛早就灭了,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扩大地盘。
“左季高心急了!”
杨猛一声暴喝,左宗棠也是悚然而惊,初上位的欣喜让他失了本心了。
“知道就好!不想早死,就按着我的来,曾涤生不打出赫赫威名,就没有你左骡子的出头之日!
有了曾涤生珠玉在前,你左骡子的人马,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曾涤生起不来,你就要蛰伏在岳州,咱们需要一个挡箭牌。
到了岳州若是时机合适,给我引荐一下曾涤生,我想见见这人。
还有,守南昌的是你的同乡江忠源,此人的本事不小,赖汉英那边怕是要无疾而终了,北面的林吉李也遇到了麻烦,被挡在了河南的怀安。
你来说说,太平军接下来的动向吧!”
北伐与西征,杨猛比较看好的是赖汉英的西征大军,只是这赖汉英的时运不济,跑去江西打省府,结果遇上了已经升职为江西按察使的江忠源,有这位守着江西省府,只怕赖汉英要倒霉了。
而北伐大军遇阻,则是必然的,虽说太平军有两万精锐,但北方不及南方富庶,加上僧格林沁有备在先,粮食什么的都被聚集到了易守的城池之中。
大军的补给,成了林吉李的软肋,三人停住脚步打怀安也是有不得不停的理由。两万大军再精锐,饿的腿肚子发软,也是白费!
北方的粮食少,林吉李三人手里吃饭的嘴巴多,一个壮汉,一天一斤粮食根本不够,太平军的士卒个个都是大肚汉,一天耗粮起码在三百担以上,没有补给,想要天天吃饱,在北方可是个大难题。
但这种僵局之时暂时的,久攻不下,杨秀清那边势必会调整战略的,最多三五个月,这事态又要起变化了。
“江南,是太平军必得之地,江宁有江南大营,扬州有江北大营,安徽、江西、两湖,是太平军必得之地,江西不及其余三省富庶,打安徽、侵湖南、掠湖北,怕是太平军之后的战略。
若要劫粮,两湖是最好的地方,而洞庭湖一带,必然成为太平军的首要目标,武汉三镇是长江咽喉,贼志在必得啊!”
这么一分析,短暂的僵局之后,恐怕第一个挨揍的就是武汉三镇了,岳州到成为了其次,左宗棠也想透过这些,摸一摸杨老三的实力。
“差不多吧?我认为赖汉英南昌遇阻之后,太平军必然有援兵,兵分多路,恐怕是最好的办法,跟你说的差不多一路打安徽,一路侵湖南,一路掠湖北。
我打太平军容易,半途打散就好,在武汉三镇碰了钉子,只怕湖南那边的压力就大的离谱了。
占长沙打岳州,合围武汉三镇,你左骡子可比老子危险多了!”
左宗棠的分析不错,杨猛的分析也有理,这仗现在无论怎么打,太平军都是有优势的,僵局只是短暂出现的一个苗头而已,就看洪杨如何决策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四章 曾夫子(上)
左宗棠带着家人和十几门臼炮,两百多炮兵走了,去岳州上任了,杨猛本想打发去岳州的刘文清、左孝琪夫妇却留了下来。
相对于岳州,武汉三镇更难防守,而杨猛手里的兵少,汉口与汉阳都在他放弃的范围之内,左孝琪的抚孤院如今做的风风火火,杨猛不敢预估太平军的人数,有心让她去岳州发展,没想到这位也是个倔脾气,硬是留在了武汉三镇。
这无疑是增加了杨猛拱卫武汉三镇的难度,谁知道太平军打过来的时候,这小两口会在那里呢?左孝琪是杨猛竖起的一面旗帜,这面旗子倒了对武汉三镇的民心都是摧残,因为一个人,拱卫武汉三镇的战略也要改了。
硬守武汉三镇,不是办法,杨猛兵少,分散守城的话,反而会被各个击破,为今之计只能迎头痛击了,近战,是新军的强项,是能决定战局胜败的。
新军打的仗不多,唯一一次正面交锋,还是打的阵地战,虽说打得时间很短,但杨猛也发现了许多不理想的地方。
右刀左枪,是杨猛一直在刻意训练的近战杀手锏,训练的时候,没什么毛病,可真正打起来,一边瞄准一边挥刀,加上柯尔特操作有些复杂,虽说训练精熟,但新军右刀左枪的表现并不抢眼。
问题不是出在了训练上,而是出在了枪械的操控性上,柯尔特打的是铅弹,威力是十足十的,但操作繁琐。无疑是个大问题。
北伐的太平军与杨猛没多大关系。西征的太平军在南昌遇阻之后。杨猛上了一道折子,说需要时间练兵,暂时不能轻动,朝廷那边也准了,这段时间武汉三镇的铸炮局也开始上设备了,研制新的枪械,就成了杨猛的问题。
西山,云南科技的中心。近几年在钢铁上的成就虽说不错,但钢铁的生产,依旧是坩埚的天下,想要大批的生产钢铁,还有不少的门槛需要跨越。
虽说西山的发展,杨猛不怎么满意,但西山的收获还是不错的,铸铁配方几经改进之后,西山铁厂,已经能大规模的出三种铸铁了。一种是西方通用的配方,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软铁。另一种则是新配方结合古法弄出来的,引进了化学之后,这种配方经过试验也稳定了下来,这种铸铁的性能与钢差不多,应该就是球墨铸铁,但究竟是不是,杨猛真是不清楚。
第三种介于二者之间,是专门就打制大片刀弄出来的,钢刀,只有骑兵刀才是,大片刀多是铸铁的,刀身厚重的大片刀,对钢铁的要求不大,杨猛也就默许了,毕竟好钢还是要用在刀刃上的。
最奇特最离奇的收获,应该归功于韦驼子,这位在印度劫掠的时候,找到了一些铁蛋蛋,这玩意儿当时放在一个很华美的箱子里,找人一问,据说就是所谓的乌兹钢锭。
这名叫乌兹钢锭的铁蛋蛋起初也没引起韦驼子的注意,但藏着这些铁蛋蛋的货,收藏了不少极品的刀剑,刀剑上的花纹漂亮,韦驼子开口一问,事情也就有了眉目,这个时候的乌兹钢锭,已经基本断了传承,但有些东西是经不起挖掘的。
复兴团在印度的实力数一数二,做这个事儿,不难!
韦驼子对复兴团来说,就是个太上皇,而杨猛喜欢好的刀剑,为了让三爷乐一乐,这事儿可被韦驼子摆在了头等的位置上。
韦驼子追着不放,复兴团也一样,几乎断了传承的乌兹钢锭,也就这么被发掘了出来,但发掘出来归发掘出来,这乌兹钢锭的传承,不是断于人为的原因,而是矿脉的枯竭。
好刀,三爷固然喜欢,但乌兹钢锭绝对是个好东西,立功就要立大功,即使是杨猛到了阿里的时候,韦驼子还是把这件事儿给瞒了下来,耗时近半年,动用人力数万,把旧的矿脉翻了个天翻地覆,复兴团终于找到了几万斤矿石。
这乌兹钢锭被弄了出来,不巧那个时候,杨猛正在静养之中,韦驼子弄出的大动静,就被交到了杨家老爷子的手里,试了试韦驼子送来的刀剑之后,老爷子拍了板,以杨猛的名义重赏了韦驼子,顺手就把乌兹钢锭的事情交给了西山的葛仕扬。
有了老爷子的默许,葛仕扬也直接给韦驼子传去了消息,不仅要配方,还要能制造乌兹钢锭的活人,以及将乌兹钢锭打造成大马士革钢的技术。
这下韦驼子给自己惹了麻烦,复兴团那边就倒霉了,费了好大的气力,才把这事儿做成了。
这事儿杨猛之前还真不知情,直到杨福良前次来的时候,给他带来了一把大马士革钢打造的大刀片之后,他才清楚的了解了过程。
这事儿也算是阴差阳错吧!若是杨猛处理这事儿,不仅不会给韦驼子赏赐,还会斥责他一顿的,动用复兴团做私事儿,杨猛培植复兴团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奴役他们,奴役势必带来反抗,杨猛想要的是一个极为亲近杨家的复兴团,而不是一个奴隶。
但事情已经做了,结果也不错,在印度消失的矿脉,还真被西山的人,找到了替代品,虽说工序依旧复杂,但这种好东西,毕竟是传了下来。
大马士革钢,绝对优于普通的钢材,是铸刀的极品材料,但这东西的造价太高,杨猛着眼的还是能够批量生产的钢材。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云南的机械制造业,虽说赶不上英法德这样的大国,但比一些欧洲的小国强了不少,虽说在精细程度多少有些差距,但大面上还是不错的。
柯尔特,之前在杨猛的心里就是一个过渡的产品,霍尔、德莱赛也是一样。杨猛想要的是两款比较经典的枪械。可以用一个时代的枪械。
步。枪。杨猛不怎么熟悉,比较熟悉的只有美制的m14,从最老款式到最新的款式,他都很熟悉,这玩意儿对机械和钢材的要求不小,杨猛也不知道宜良的兵工厂能不能制造的出来。
至于手。枪可就样式繁多了,依着生产技术,杨猛觉得五四式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考虑到战斗效果,杨猛想到了一件神器,盒子炮!
这东西绝对是近战的利器,威力巨大射程远,算是这片土地上最为经典的战斗手。枪,而且没有之一,二十响的快慢机无疑是盒子炮之中的经典,单手微。冲呐!
这盒子炮细说起来并不是一把好枪,结构复杂、体积大、分量重、携带不方便,但杨猛看上他的原因也简单射速快、威力大。近战的时候,哪还有时间瞄准。抬枪就打是准则,配上铅弹之后,这玩意儿造成的弹幕,谁碰上谁死,军队是杀人用的,可不是伤人用的,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就是杨猛看重的东西。
将一些主要部件,分别画出了图样,杨猛将这些东西,送到了宜良的兵工厂,不需要看整机,只要这些关键的部件能量产,这两样经典,就可以再现!
画图纸、整顿武汉三镇的防务,花去了杨猛十几天的时间,想必左骡子已经在岳州城耀武扬威了吧?
“爷,左先生的电报到了。”
沿长江一线,到武汉三镇,杨猛零星的架设了一些电报线路,左骡子用的怕是君山的线路吧?
“什么事情?”
“说是约好了曾侍郎,这段时间您要是有空的话,可以过去一趟。”
“嗯!把赖汉英西征军的情报拿上来我看看。”
会曾涤生,杨猛就要离开武汉三镇,自己的老婆孩子可都在武昌呢!离开,对杨猛来说有些难,但从近期的局势来看,武汉三镇无大战,有于彪坐镇,短时间离开也不是不行的。
“让莲儿他们收拾行装吧!”
看完了情报之后,杨猛还是决定不冒险,家人从来都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稳妥为上,自己要去岳州,势必要带上三五百睚眦的,于彪镇守新军,万一出了纰漏,后悔可没去处。
“爷,夫人们还在做女子学堂的事情,现在让她们离开,怕是不妥吧?”
这消息古雅月可不敢去通传,夫人们来了武昌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想起那时候的场景,至今两股战战,古雅月不想争风吃醋,只想老老实实的呆在男人的身边。
“嗯!你去传消息是有些不妥,芷晴和白玛去哪了?”
“帮着夫人们做事儿去了!”
“混账!那是老子的人,我去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