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610部分

毒清-第610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走一步,杨猛心里就多一些疑问,大战将至,身为主帅的杨猛,心里也是有些忐忑不安的!

    有了韦驼子的将令,全营十万余人,摆在了数里方圆的营地之中,这夜晚的寒风,更为森寒了,与杨猛差不多,出来一刻钟的功夫,刚刚吃下肚的热乎气就被风给吹没了,虽说身着棉袍,可没有棉帽和棉鞋,在寒风之中,再呆上一刻钟就是遭罪了,这一刻钟足以把你冻得浑身僵硬。

    “爷,两刻钟到了!”

    “嗯!散了吧!睡觉,咱们接着巡营!”

    虽说换了军中的棉袍,但杨猛脚上穿的依旧是马靴,这在室内没啥感觉的马靴,踩在北方坚硬的冻土上,也变得不是那么厚实了,即使是在不断的行走,杨猛依旧觉得自己的脚趾有些发木,双手更是不敢伸出袖筒之外,一伸出去,这手不大的时候就没感觉了。

    “驼子,接下来的战事,你要有所准备,老子觉着,这十万新军,一战之后能下来一半就不善了!”

    “爷,英法联军真就这么厉害?”

    “厉不厉害老子也不清楚,但之前那支英法联军,进退是极为森严的,这就是传承,英法列强毕竟是打了近百年火器战的老手了,对于这样的战争,他们比咱们熟悉的多!

    而且,这次的战事之中,还有北方的老毛子参加,那群人就是不惧寒冷的北极熊呐!在寒夜里与老毛子放对儿,即使将来有了过冬的物资,咱们在天时上也不占优势啊!

    这仗打起来就是硬仗,作为大军的主帅,你要有以命换命的觉悟!

    老子在物资上尽量保证不使咱们的士兵,死于非命!在战争手段上,老子今天把能找到的问题,基本都跟你说了,接下来的成败,没老子什么事儿了,就看你韦驼子的本事了。”

    将帅之间,也要有些交底儿的话,对于战争的大局,杨猛是看好的,但对于初期的战局,杨猛也是不看好的,虽说是守土,虽说背后有靠山,但不是强龙不过江,又何况是跨海的强龙呢?

    在兵员素质与战法上,杨猛不敢自认技高一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战法,在这个时代,英法两国无疑是战场之上的巅峰国家,杨猛一手训练出来的新军,虽说在战争理念上技高一筹,但究竟是不是技高一筹,这还是需要实战和时间来检验、磨砺的。

    若是随便练上几年,就能练就不世强军的话,那世界各国,就没有那么多的侵略被侵略了。

    “爷,这英法联军咱们不是没打过,不算太强啊!除了八里桥的炮战厉害一些。若是换了藏军上去。英法联军也不一定是咱们的对手啊!”

    对于战争。韦驼子也有自己的见解,英法联军他不是第一个打的,但是他是第一个与英法联军大规模开战的,对于英法联军,他并不犯怵!

    “八里桥一战,打的是反应速度,咱们的人数远超英法联军,加上僧格林沁和肃顺的拖延。咱们是占了绝对优势的!

    八里桥打的也是急战,这短促的交锋,咱们的新军并不比英法联军差,甚至还有过之,但长久的作战呢?军队的韧性呢?

    这些对咱们来说,新军的持久作战能力和韧性,都是未知的,这些东西是需要战争来检验的,万一新军的耐力和韧性不足呢?那长久的作战,就会拖垮新军的。

    时间也差不多了。该是起夜的时候了,今夜半个时辰。让新军起来一次,站上两刻钟再睡!凌晨的时候,找两支人马,试试他们打靶的准确率与反应速度如何?

    接下来的二十天,就这么弄一弄,将来开战,军队怕是要没日没夜的守在野地里了!”

    军队的韧性,是个不可捉摸的东西,这东西杨猛在太平军身上见过,在英法联军的身上也见过,但大清的官军是没有这种韧性的,自己的新军有没有,杨猛不敢说,这东西只能通过实战来检验了,折腾新军,杨猛只是想让他们提前适应一下战场而已。

    “知道了!”

    韦驼子的回答,出奇的简洁,三爷的压力,实实在在的压到了他的肩头,沉重的有些超乎想象了。

    “知道就好!开战之时,别人可以上前线,但你韦驼子不成,你是爷的左膀右臂,你的生死,如今不归你掌握,老子让你死,你才能死!

    二十年之内,不许死!老子要仰仗你韦驼子的地方太多!太多!”

    丁泰辰、秦子祺、孙伯青、韦驼子,这四人加上于彪半个,才是杨猛真正的依仗,从内到外的依仗,有了这四个半人,杨猛就能轻易的掌控杨家,只要他们五个半人,站在一起二三十年,杨猛就有信心,开创伟业。

    “知道了!”

    一夜的折腾,新军有些怨气,但知道这是杨三爷的考验,许多人的脸上依旧带着笑,这种感情坏了杨猛的好事儿,人活着靠的就是心气儿,折腾了一夜的新军,靠着这股心气儿,在靶场上打出了不错的成绩,对此杨猛只能耸耸肩表示一下无奈了。

    第二天,杨猛离开了韦驼子的营地,开始巡视京郊五大营的步兵,一场场的操演下来,问题多多,但现在能解决的不多,其实最主要的一点,还是训练不足,短短三五个月的训练,根本是不足以训练出精锐兵源的,除了江南大营,西南大营,其他三大营的战力,有些让人着急啊!

    新组的骑营,也是杨猛巡视的关键所在,捻军的骑兵、蒙古的马队、康巴精骑,这三支队伍,也不知能不能磨合到一起?

    “僧王别来无恙啊?”

    “承蒙部堂关照,小王一切安好!”

    桀骜的僧格林沁,在杨猛的面前,也变成了小绵羊,不是为别的,主要是皇帝的信重,如今的僧格林沁,在骑营就是个幌子,见了正在与捻军、康巴精骑融合的蒙古马队,僧格林沁的心中有羡慕也有遗憾,若是这支马队是自己的多好?

    “僧王,这马队训练的如何了?”

    “极好!康巴精骑是不弱于蒙古铁骑的骑兵,说实在话,部堂拉来的这支康巴精骑,即使选遍了内外蒙,也很难找出几万的。

    正面冲锋,康巴精骑是无人敢缨其锋的,人高马壮的康巴精骑,可以蹂躏任何骑兵,这个小王是可以打包票的!

    捻子的人马,虽说出身不好,但行军打仗,也颇合马队的胃口,如今的康巴精骑做了马队的什长、百夫长、千夫长,对马队战力的提升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若是……”

    僧格林沁的遗憾溢于言表,若是张家湾一战,他有这样一支会使枪的马队,也不至于惨败而回,失去圣心了。

    “僧王,这马队的作用,你还是不懂啊!

    当年,你的祖先,可不是硬冲硬打的,八旗兵是怎么来的?凭空而来的吗?上马逐敌、下马射箭,这就是蒙古的战法啊!

    先拖垮敌人,再让马队近距离给予毁灭性的打击,这才是马队该用的地方,用马队去挡子弹,这马跑的再快,也不如子弹快啊!

    突袭、破袭、夜袭,这马队的快,要用在什么地方呢?袭之一字,僧王还要好好的考虑一下啊!硬打硬杀,虽说霸烈豪气,可如今面对枪炮用不上了!”

    与僧格林沁说这些,杨猛也有些无奈,这僧格林沁是蒙古人的旗子,这个幌子是必须要用好的,康巴精骑虽说接了杨猛笼络人心的差事,但笼络蒙古马队的人心,可不是一天两天的营生啊!

    “部堂说的在理,或许是小王用错了战法,这段时间,小王也要好好的琢磨一下了。”

    对于杨老三的说法,僧格林沁在心里是接受的,但他毕竟是科尔沁亲王,对杨老三谦逊一些是可以的,真正的认怂,他僧格林沁也是丢不起那个人的。

    “这样最好!大战在即,僧王也要用一用自己的名声了,朝廷的马队,人数还是太少!太少!若是有个五十万马队,什么英法洋夷,还不是刀下之鬼?”(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二章 武力行政

    僧格林沁的十万马军,是杨猛手里的一支杀手锏,战局不利他们可以阻截英法联军的攻势,不断的袭扰英法联军;战事顺利,他们的高机动性,就是围歼英法联军的有力保证。

    虽说不知道马军的真正战力如何,但杨猛知道,近距离交锋,无论是有枪还是没枪,提着马刀的骑兵,都是步兵眼中的死神,对于杨猛来说,知道这一条就足够了,他完全可以创造让英法联军与骑军近距离作战的机会。

    骑军是与韦驼子的江南民团,不相上下的一支精锐武力,他是弥补步军五大营漏洞的重要手段,杨猛有心在僧格林沁的营中多呆一段时间,但京师那边的急报,却让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

    西北那边的行政,终是出了乱子,杨家的人马与当地的势力起了冲突,这本在杨猛的预料之中,但由军机反馈这样的消息,就不是杨猛预料之中的事情了。

    匆匆回了京师,彭蕴章退出之后,叶名琛还在路上,暂摄军机首辅之职的匡源,一张老脸皱的极为难看,看来事情不是太好处理的。

    “匡师傅,西北那边出了什么事情,详细的说一说!”

    杨猛的脸色有些阴沉,西北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他是清楚的,没有经历过战火的西北,地方势力很强大,再加上当地的族群构成,出问题,并不是不可预料的。

    “部堂,这次西北肃贪,涉及的土地占了绝大多数。而西北的问题也出在了土地之上。关于土地如何分配。西北的士绅认为,这些土地应该卖给或是赁给他们,之后再由他们租赁给老百姓。

    再有就是各地的回回也想在土地上分一杯羹,毕竟官府手里的土地,是西北最为肥沃,灌溉最为方便的土地,这批土地可以说是西北产粮的保证,他们想把这些土地。在西北的士绅内部分配!”

    士绅才是朝廷行政的基础,在匡源看来,西北士绅的这个要求,也不算过分,但是难办的是一半天的态度,这位怕是不是个轻易会妥协的人。

    “哦……土地的问题呐!这简单,按着肥田最好的行市卖给他们,有钱就有地,没钱,想他妈屁吃呢?”

    西北的土地。杨猛也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次西北肃贪。到手最多的不是金银而是土地,数千万顷的规模,几乎占了所有西北的好田、肥田,而土地在西北的行市还是不错的,这些靠近黄河或是黄河支流的好田,其价值可不比江南的两季水田低。

    数千万顷,就是几亿亩,照着二三十两的土地价格,这个代价,没人拿的出来,与杨家挣地,杨猛可不管他是谁,这是在找死!

    一国值多少钱?一城值多少钱?恐怕许多人都是没有这个概念的,不说其他的资产,单单一城所属的几百万上千万亩土地,其价值之大,就是一个恐怖的数量,以十两银子一亩来计算的话,即使是一个土地贫乏,只有几十万亩土地的小县城,其价值也在几千万两银子之上,零零碎碎的加在一起,大清的每一个州县的价值,都是上亿的。

    “部堂,难就难在这里,西北的士绅们没有这样的实力,他们想的是,以土地的收益,慢慢的归还朝廷。”

    果然,杨部堂的这一招,依旧是釜底抽薪的招数,数千万顷土地,别说西北的士绅买不起,就是朝廷也买不起啊!

    “那就什么也别说?白给他们那,然后让他们拿着土地的收获,来购买这些土地?想什么好事儿呢?

    匡师傅,我来问你,最终这土地是谁来耕种的?”

    匡源的态度有些游移不定,杨猛看的出来,无非是顾及这些士绅的感受而已,而对杨猛来说,这些士绅,正是他的敌人,将土地白给他们,这不是资敌吗?

    “百姓!”

    “对!就是百姓!土地三成的租税,这土地无论是在谁的手里,朝廷都是要收取的,将这些土地给了西北的士绅,他们再扒一层皮,那土地的租税会成为几成呢?

    五成?六成?七成?还是八成?亦或是九成呢?

    在江南一带,土地租税在**成以上的不在少数,这就是为什么长毛贼在江南一度不可阻拦的原因,百姓种地不得温饱,朝廷把这些土地给了西北的士绅,可是要在西北也弄出一个长毛贼?太平军?

    批复西北的官署,西北的士绅想要土地也简单,缴上足量的金银,每年三成的地租,这土地是朝廷所有,不是西北的私产,在谁手里朝廷不管,但朝廷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三成租税,拿的出这个价钱,那朝廷就将土地卖给他们。

    匡师傅知会西北的官署,土地的买卖以千顷为单位,千顷也就是一万五千亩,价格就定在五十两银子一亩,一份土地七十五万两银子,如今的朝廷正缺军费呢!少于千顷数量的土地,一概不买!”

    杨猛的这个说法,匡源实际上是支持的,但西北一带的甘陕清新宁五省,民风彪悍无比,只怕不从了他们,这乱子就在眼前呐!

    “部堂,西北的民风彪悍,只怕那边的士绅鼓动愚民闹事啊!”

    “哪个敢?让左季高的人马开到西北,哪个敢在这个时候乱了大局,就杀哪一个,依着大清律来!

    哪个敢冲击官府,从组织者到闹事者,一概依着叛乱论处,抄家灭族!”

    杨猛最不怕的就是动刀子,大清终是一国,大清律也是正经的律法,而且西北的土地,朝廷得来的路子,很正规也很正常,为了私利冲击官府,杨猛才不管那些人是不是受了蛊惑呢!

    只要是危及到了地方的行政,就是叛乱。对于叛乱。直接派军队镇压就好!

    “部堂。这会否严苛了一些呢?”

    “严苛?怎么严苛了?告诉左季高,百姓是国本,哪些人敢触国本,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一概抄家灭门,一刀切,但凡是参与者,同样的责罚。军机这就拟旨,老子去请皇帝的旨意,西北的士绅?如今的朝廷大敌当前,不识趣!全他妈抄家灭族,正好朝廷缺钱粮呢!”

    朝廷行政与各地士绅的冲突,这才只是一个开始,只不过是西北的士绅,实力没有受战乱的影响,加上西北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