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谴行动:以色列针对"慕尼黑惨案"的复仇 >

第7部分

天谴行动:以色列针对"慕尼黑惨案"的复仇-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吗?什么活?”
  “噢,政府的活。如果得到的话会非常好。我正在等。”
  关于这个活,他跟她就说了这些。肖莎娜也没问。她有一头蜜黄色金发,像公主一般窄窄的五官和像瓷器一样深蓝的眼睛。除此之外,阿弗纳喜欢的就是这一点:不多问。但即便如此,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永远无法言表。
  一个多月后,他母亲收到了一封电报。
  阿弗纳这时差不多把这事都忘了。如果他还惦记着什么的话,他更急切地想收到以色列航空公司的来信。哪怕做一个乘务员,或者事务长,或者任何空勤人员,都行,只要能旅行。波罗晓夫大街上的那些人,谁知道是些什么人?
  这一次,电报上让他去的地方不是波罗晓夫大街上的那套公寓,虽然这个地方跟那套公寓一样破旧。不同的是那个让他在外面等着的女孩不同了。她不苟言笑,领着他穿过的那扇门也不同,但也没有任何标记。里面也不同,虽然木桌看起来是一样的,但坐在木桌后面的人却不同。
  “我们一直在跟你谈的那个活,”那个人说,“你还有兴趣吗?”
  “有兴趣。”
  “好。”那个人拿过他面前的日历,在一个日期上画了一个圈,把它递给阿弗纳。然后从桌子对面滑过来一张纸。
  “在这天去这个地址报到。记住这个地址后把它还给我好吗?不要别人送,自己搭公共汽车去。你在那里要参加一个短期课程。上课期间会有一些测试,课程结束后会有一个考试。其余的就由我们来定了。”
  阿弗纳有些犹豫不决。
  “有什么问题吗?”
  “嗯——我被雇用了吗?”阿弗纳说。“我有工资吗?”
  “你被接受参加训练了,”那个人说:“当然,我们会给付你工资的。你将成为一家公用事业公司的临时雇员,但我还不知道是哪一家。他们每周会寄给你一张支票。还有什么问题吗?”
  “好了,没有了。”阿弗纳站起来。“谢谢。”
  “祝你好运。”那个人向他伸出手,但并没起身。那个不苟言笑的女孩已经把门打开。没过多久,这位“穆萨德”新特工已经站在了大街上。
  那天晚些时候,他和肖莎娜坐在“雪铁龙”汽车里,在一阵莫名其妙的冲动之下,阿弗纳问她愿不愿意考虑移民。这个问题问得太突然了,连他自己也吃了一惊。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促使自己向她提这个问题。
  肖莎娜不解地看着他。
  “移到哪里?”她问道。
  “我不知道。德国,哪里都行。也许美国。”
  “你的意思是永远吗?”
  “当然是永远。‘移民’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这样。”
  肖莎娜大笑起来,心里也许有点不安。
  “说说可以,你不能当真。”她说。“我这个夏天就当老师了。我父母……这是……我们的家。”她看着阿弗纳,补充道:“别担心。你迟早会找到工作的。”
  阿弗纳什么也没说。他没有告诉肖莎娜他已经有工作了,也许还是个不错的工作呢。尽管他不知道“超时空效应”这个词的意思,他却有一种曾经经历过这个时刻的感觉,他被这种感觉牢牢地控制着。这种感觉很奇特,根本说不清。那天晚上睡觉之前,那个时刻又漂进他记忆里来。当然,这个时刻就是他父亲问他母亲是否愿意待在法兰克福而她的回答是“你一定是疯了”的时候。
  虽然离上课的时间还有两个星期,但阿弗纳还是在第二天忍不住把“雪铁龙”借来,开着出去了——当然是一个人——朝着特拉维夫区的海克亚方向。然后取道海法路北行。
  他心里充满了好奇。他很熟悉这个地方,但他记不清哪栋是“穆萨德”培训中心。他沿着那条路开了一两个来回,什么也没看见,只有一些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不是三五成群地在有很多孔的水泥台阶上散步,就是一堆一堆地坐在那里。街道的尽头是一片开阔地,周围是由铁链连接起来的栅栏。在这片开阔地的中央,从地下升起来一个蘑菇形的圆屋顶,看起来就像一个发电厂,也许是一个防空棚。阿弗纳想这本身是不是就是一个测试。很显然,他不能这时候才想起来问问题,他也几乎无法回到坐在木桌后面的那个人面前,告诉他自己找不到那个地方。事实上,也许根本就没人会回去。因为无论是波罗晓夫大街上的那套公寓还是另一套公寓,看起来都像是临时租用的。
  他想到了一个主意。他掉转车头,把车开到这条街与一条大道的交叉口,然后把车停进一个空荡荡的停车场等着。此时车不多,但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有几辆车出现了,随后又消失了。阿弗纳看着他们,让他们过去了。他正在等他的第六感觉给他发信号,发出某个让他可以进行推理的信号。
  一个小时过去了,他等的车才来。这辆车和其他车没什么区别,车里的两个人可能是大学里年轻的教授或教师。但是阿弗纳知道他们不是。他说不清自己是怎么知道的,正如他后来解释的那样,政府的车就是政府的车,即使在以色列也是这样。
  当阿弗纳开着那辆破旧的“雪铁龙”跟着政府的车,沿着蜿蜒曲折的背街而下时,他始终与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以示礼貌。他们向那片开阔地尽头的铁链栅栏驶去。快到栅栏时,车头猛地向右一转,径直沿一栋大楼的边缘奔去。车没有撞在水泥墙上,而是沿着大楼和栅栏之间的一条狭窄的车道继续向前驶去。阿弗纳这时才看清这条路。在这条车道的尽头是一扇滑动的电门,它正慢慢打开,让车进入。在门那边,路面陡地沉了下去。政府的车消失得无影无踪。
  阿弗纳没有跟进去。两周以后他来这里报到培训。除他之外,还有十二个人,都是男的,大多数人的年龄跟阿弗纳相仿,只有两三个人年纪相当大了,有一个人看上去已经四十多了。阿弗纳一个都不认识,在年纪较小的那些人中,有两三个人以前好像见过,也许是在以前部队里联合演习的时候见过。从自己以前的部队里来的,除他之外,再没其他人。
  一周以后,他收到了通过邮局寄来的第一张支付薪金的支票。是特拉维夫自来水厂寄到雷霍沃特他母亲家里的。一百二十以色列镑。钱不多,一个人要是靠这点钱来成家的话,那就得三思而行。但是暂时,没关系。阿弗纳从来不担心钱。即使在那些比现在还缺钱的日子里,他都没有担心过。他所关心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能让他兴奋、四处旅行、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同时还能让他超群出众的生活方式。
  大多数教官都很年轻,也许只比他大四五岁。只有一个名叫戴夫的轻武器教官例外。他的脸看上去有六十岁了,而身材却精瘦结实,就像一个二十五岁的运动员。阿弗纳很少见到体形这么好的人。
  戴夫是个美国人,以前当过海军,从来没有学过希伯来语。阿弗纳和另外几位都很乐意跟他说英语,但是戴夫却坚持说希伯来语。“你们学他妈的枪法,我学他妈的语言。”他们第一次见面时,他说话的腔调就像美国卡通片中的人物大力水手,缓慢悠长。不知什么原因,他的声音里有一种奇妙的威严。“我们彼此都好好学,好吗?”
  “我没问题。”阿弗纳回答道。
  “你们部队,呃?”这个有些年纪的人问道,“你们部队教过你射击吗?”
  “他们给我们发了一些枪。”阿弗纳谨慎地答道。
  “你帮我一个大忙,”戴夫严肃地说,“你也帮你自己一个大忙。把你以前见过枪这回事忘掉吧。你第一次看见枪是在这里。”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事实。虽然他在部队里学过很多关于如何使用随身武器的知识——他所在的部队毕竟是突击队——但阿弗纳从来没见过像这个老大力水手那样射击。首先,他对身体状况的要求很高。不是指体力,而是指协调性。“你觉得举重运动员射得好吗?”戴夫问道。“举重运动员射得他妈的一点都不好。如果你想向敌人扔石头,你就举重吧。如果你想向敌人开枪,你就跳绳,像个小女孩那样。”
  全组的人每天至少有一个小时在地下健身房跳绳。十几个未来的秘密特工就像一群十二岁的女孩那样跳着。戴夫似乎相信跳绳和使用好手枪这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相信程度简直不可思议。他有一句言简意赅的话:“你不会跳绳,你就不会射击。”阿弗纳从来不怀疑他说的话。戴夫可以用任何一只手在二十五英尺开外将墙上的一枚钉子打进去。
  但这还没有抓到问题的要害。正如戴夫所说:“如果你想学习目标射击,你就去参加奥运会俱乐部。我教你的是他妈的格斗射击。”
  在戴夫看来,学习格斗射击,就意味着要学习一些对手使用的武器的知识。“你以为他像他妈的目标,会在原地等着你吗?”他这样问阿弗纳。“他也许射得比你还好。如果你学会了射击,而且走运,你会活得很长。但如果你学会了迅速缩头躲避,你就会活得更长。”
  这句话的意思当然不是说躲避子弹——那是不可能的——而是说在教室里一个小时接一个小时地从彩色图和幻灯片上学习识别武器。识别敌人可能使用的枪支的类型。正如戴夫所解释的那样,每一种枪都有一定的特点,所以知道是什么枪也许可以救你的命。“子弹不是他妈的牛虻,不会绕着你转,子弹走的是直线。”如果你知道别人使用的武器的特性,你通常就能在瞬间决定子弹很可能飞行的方向,并快速地避开它。“你看见他使用的也许是左轮手枪,如果你聪明一点的话,知道所有的左轮手枪都会向右偏一点,即使他妈的世界冠军也是这样。于是你朝你的右边躲。如果你不那么聪明,向左躲,那你就被逮住了。正好打在这里。中了。”
  讲到这里,戴夫总是伸出扁扁的食指,戳在阿弗纳的两眼之间。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当然就是了解你自己的武器了。那位曾经当过海军的老人最终允许他们把一支真枪拿在手里的那天,阿弗纳惊奇地发现,戴夫给他们的枪是22口径的半自动贝雷塔。也许这些枪仅仅是用来训练目标射击的。
  “不,这就是你们的枪,你们用这种枪干活。一直用这种枪。”
  戴夫解释说,在特工这一特殊的工作当中,与精确性、枪声的大小和隐蔽性比较起来,手枪的射程和穿透力就不那么重要了。很显然,这个理念,尤其是引进22口径的贝雷塔,是戴夫对“穆萨德”特工组织的武器装备的独创性的贡献。在这之前,以色列特工用的是部队里和警察用的手枪,口径比它大得多,如32、38,甚至45口径的手枪。“他们问我:这个22口径的枪是什么枪?你需要更大口径的枪!”戴夫说:“我告诉他们:相信我,你不需要大口径的。”
  戴夫甚至坚持减负,即减少弹膛里的炸药。炸药一减少,与普通22口径的手枪比起来,子弹的初始速度就更慢,射程就更短。而且,枪声很小,并且是间歇性的。开火的时候——只是噗的一声。这种枪不需要消音器,在密封的机舱内射击时,穿透铝制舱壁和产生爆炸减压反应的危险性很小。这样飞机就不会在空中爆炸。而在现代喷气式飞机上使用其他枪支绝对是非常危险的。
  “你担心枪太小了?”戴夫问道。“你想用大一点的枪?你的敌人是大象还是坦克?如果你的敌人是坦克,就没有那么大的枪,要火箭筒才行。但如果你的敌人是人,像这么小的枪就够了。”
  戴夫也不同意22口径的枪没有射程的观点。几个受过部队训练的人似乎都有这种担心。但是一线特工干的活与他们截然不同,在戴夫看来,对一个特工来说,受过部队训练比没有受过任何训练更糟。部队训练人成为一个神枪手,坐在一棵树上就能把一里之外的敌人放倒。部队训练士兵每次扣动扳机时射出几发子弹。“嘿,你这个伦敦的大特务,”戴夫不无讽刺地说。“也许你想要一支黑克勒一科赫冲锋枪。真是好枪,一秒一颗子弹。别人只要跟你对视一眼,你就把地铁里的人杀光。”
  部队——在这点上警察也是一样——教人把子弹压进后膛,拉上保险销,然后把枪拿在手里向前挺进。戴夫说,忘了那个保险销吧,绝对保险是根本不存在的。它无法防止你的枪走火——比如,不慎掉在地上——但它却会妨碍你需要的那天扣动扳机。相反,不要在后膛里装子弹。枪也不要拿在手上,除非你想开火。要学会用两只手,学会在拔枪的同时把枪管顶部的滑套拉回去。无数次地练习这个动作,直至你睡觉的时候都能轻而易举地、流畅地完成这个动作。一旦拿在手上,就要开火。不开火的时候就不要拿枪,这就是枪的作用。
  “你不是他妈的警察。”戴夫说。“你是特工,秘密特工。你拿着枪,对任何人都没好处,而且他妈的把你自己暴露了。永远不要用枪来警告别人。请永远不要,先生们。做个好孩子。不要。你拿枪,就开火。一开火,就命中。”
  这是重要的一课,他反复强调。为了开火才拿枪,拿枪就杀人。如果一个强盗要你的钱包,给他钱包;要你的鞋子,给他鞋子;要你的衬衫,给他衬衫。你让他揍你、侮辱你。但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你不能把他要的东西给他——那就杀了他。千万不要把枪拿出来威胁他,不要打他的腿,你不是警察,你是特工。你要避免被查出来,最最重要的是,这是你的工作。
  如果你扣动了扳机,那就扣两次。戴夫对这点坚信不疑,它跟跳绳用的绳子一样重要。它是用任何枪,特别是22口径的枪进行格斗射击的基础。这位前海军解释道,如果开了一枪就停下来,你的手不可能保持在同一个位置上。不管你练习过多少次,也不管你是谁,都会不由自主地甚至是下意识地移动一点点。你第一次对准了目标,但如果停了一下,那么再次射击的时候,你就会打偏。
  但如果你扣动扳机两次,无论发生什么,只要你的目标是对的,都会有两颗子弹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