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颜福兴鄙夷地看了监军一眼,嗤笑道:“这也叫用兵如神,那傻子都成名将了!”
哲别不是傻子,是名将。他对居庸关做了一次试探性进攻后,立即断定居庸关绝不能硬攻,只能智取。智取的办法是诱敌人出关,打野战。
要完颜福兴出居庸关,难度系数很低。完颜福兴傲慢,浮躁,没有头脑。哲别在发动了几次小规模的进攻后,就扔下些兵器和马匹,向东“逃跑”。完颜福兴在城上看到蒙古人逃跑的风姿,豪情万丈地下令:“出关!”
监军阻拦:“小心有诈。”
完颜福兴狂笑:“你们是被蒙古人吓破胆了。你看他们明明就是逃跑,给我追击。咱们现在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很多人不理解,战争史那些诱敌之计为何屡屡成功。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永远不懂,人在战场上会热血沸腾,会走火入魔般地寻求胜利,所以当敌人退却之时,总会头脑发昏,认为敌人就是在逃跑。久经战阵的人都知道,消灭最多敌人的地方就是在追击途中。
完颜福兴下令开城门追击,居庸关守军一万人全部出动,他们追得越远,信心就越强,因为蒙古人在半路上丢下了太多的东西,甚至连干奶酪都扔了。完颜福兴几乎是奋不顾身地跑在最前面,他想全歼这支蒙古兵团,他要把胜利桂冠戴到头上,在万众瞩目下被皇上接见,光宗耀祖,这就叫富贵逼人。
看上去,他的确能完成理想。因为在追击途中,他捉到了几个蒙古士兵,讯问之下,蒙古士兵向他坦承老巢出了问题,所以急忙撤兵。
完颜福兴激动地跳起来,连饭都不想吃,狂追。追到鸡鸣山时,他审视这座险峻的山,得意洋洋地对身边的人说:“蒙古人要是在这里埋伏,那咱们可就惨了,哈哈,可惜他们太蠢。”
正当他洋洋得意、自命不凡时,猛地听到一阵马嘶声,鸡鸣山如同被掀翻的蚂蚁窝,突然从山腰冲下来无数蒙古人,完颜福兴派头顿失,像个强盗头子遇到政府军一样,掉马就逃。他的一万人马本是金国在北方除浍河堡之外最精锐的部队,可在他的先逃下溃不成军,哲别兵团轻而易举地在追击途中将他们歼灭大半,剩下的人恨不得生四条腿,闭着眼睛向居庸关逃。
这还不是哲别最厉害的战术所在,就在埋伏之前,他已让一部分蒙古士兵装扮成金国士兵模样,混在逃兵行列中向居庸关“逃跑”。完颜福兴直到逃进居庸关、下令关闭城门后才惊魂甫定。他对监军说:“蒙古人果然狡诈多端,如果不是我机动性强大,恐怕此时已做了鬼。”
监军搓着双手,焦急地询问:“现在可如何是好?”
完颜福兴恢复了傲慢:“放心,他们进不了关。从今之后,我要一心一意地守关,决不离开居庸关半步。”
他正侃侃而谈时,突然听到营中有人大呼:“蒙古人占领居庸关啦,快跑啊!”
完颜福兴跑出来观看,果然看到蒙古人的军旗正飘扬在居庸关城墙上,这是那批装扮成金兵的蒙古人搞的鬼,完颜福兴当然不知道,他以为蒙古人真的攻陷了居庸关,大哭起来,然后赶紧从关后逃跑,一直跑到了中都。
居庸关就这样被哲别占领。哲别占领居庸关后,长驱南下,围困中都。成吉思汗则进驻昌平龙虎台,命令哲别进攻中都,同时令围困西京的三个儿子从西京撤退来昌平,众将士就在中都外围四处掳掠。
1211年九月,成吉思汗在龙虎台对众将士发表讲话,完颜永济在中都也召开紧急会议,会上,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蒙古人势不可当,我们应避其锋芒,放弃中都南下。”
副宰相梁樘是汉人,有汉人的风骨,他以头抢地,哭诉道:“中都被我大金经营多年,已成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万不可随意放弃。中都城高墙厚,蒙古人都是骑兵,不懂得工程技术,所以不善于进行有步骤的攻坚,而且冬天来临,他们不适应这里的气候,肯定会自动撤退,我们只要死守中都,并命各地部队勤王,必能逢凶化吉,苦尽甘来。”
败军之将完颜福兴紧张兮兮起来,说:“蒙古人有如神助,非同儿戏,我看皇上的看法相当正确,我们应该早做打算。”
梁樘退一步说:“实在不成,也可议和,但南下绝对不可。”
朝堂之上分成两派,一派认为马上南逃,一派认为死守中都。完颜永济骨子里可怜兮兮的勇气突然冒出,他说:“那就守卫中都,祖宗留下的家业不能随便丢弃,命令各地军区速来勤王!”
完颜永济焦头烂额时,成吉思汗正在龙虎台优哉游哉。他对战友们说:“想不到中原人如此不堪一击。”众人都认为成吉思汗说得对,可哲别却有保留意见。
哲别说:“金国野战是乏善可陈,可他们龟缩在高大的城池里,我们就无计可施。比如眼前的中都吧,咱们根本没有办法攻下来。”
成吉思汗立刻收起喜悦的脸,严肃地说:“你提的这件事正是我的心事,城池是我们的禁地,必须要打破这种局面。”
木华黎说:“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要有所准备。”
成吉思汗问:“怎么准备?”
木华黎说:“把中原人里的能工巧匠统统带回草原,要他们为我们制造攻城器械。”
成吉思汗说:“这是个好注意,马上去办。”
成吉思汗的命令一下,拉开了蒙古兵团中特殊部队“工兵营”的大幕,从此后,成吉思汗兵团无论到哪里,后面都跟着一群工兵,他们的任务是就地取材,制造攻城器械。而这些人都来自金国沦陷区,蒙古兵团在之后的扫荡中,遇到工匠就会捆绑起来,送到大营。1211年冬天,成吉思汗在龙虎台宣布撤兵,当然,是带着大批工匠和从附近搜刮来的金银财宝走的。
完颜永济听说成吉思汗撤兵回草原后,庆贺三天,他对他的帝国子民说:“蒙古人被我们击退了。他们在我们的城池面前一筹莫展,灰溜溜地逃跑啦!”
事情远非他说的那样,这肯定也不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所有金国臣民都知道,蒙古人这次的撤退只是为了下一次的卷土重来。只是没有人知道,下一次会在何时。
成吉思汗中箭
成吉思汗第一次对金国开战,效果显著。金国的大部分地区均遭到蒙古兵团的蹂躏和摧残,短时间内不可能恢复秩序和繁荣。有人说,成吉思汗的第一次攻金,只是试探性进攻,终极目的是为了抢夺财富。这种说法实在值得商榷,成吉思汗在肯特山前对金国复仇的誓言犹在我们耳边回响,以成吉思汗说到做到的性格特点,他不可能只是为了抢夺财富而掀起战争。
成吉思汗之所以在1211年年末就利落地结束这场战争,原因是,蒙古兵团不善攻城。蒙古人生活和战斗的草原一马平川,也没有高墙厚城,他们没有经验,也用不到这种经验。这次战争对成吉思汗而言是个大教训。他并未讳疾忌医,回到蒙古草原后,立即命人把从金国掳掠来的工匠编入工兵营,工兵营的任务就是制造攻城武器和讲解攻城时的注意事项。
成吉思汗开始为下一次战争做起了充足准备。
完颜永济也在为迎接成吉思汗下一次的冲击作准备,然而他的准备工作很艰难,不仅现在的内蒙古、河北、山西大部分地区一片瓦砾,就是中都郊区都被成吉思汗搞得残破不堪。完颜永济眼见短期内不可能恢复,不禁大发雷霆。更让他大发雷霆的是,在他祖先的龙升之地辽东,契丹余部开始上蹿下跳,要游离出去。
金国灭契丹,对于金国而言已是久不提及的荣光,对于契丹人而言,也成了遥远的梦魇。风平浪静下,契丹人已把自己当成是金国的一分子,可风暴来临时,有野心的契丹人就想起了祖先的耻辱,于是振臂一挥,举起了反叛金国的大旗。
在这些人中,最伟大的天才人物当属耶律留哥。耶律留哥是契丹贵族,实际上他出生时,契丹灭亡许久,他应属于金人,而不是契丹人。由于才能出众,耶律留哥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金国北部边境的一名千户。在他的部下眼中,耶律长官是个很难捉摸的人,他经常陷入沉思,然后仰天长叹。成吉思汗对金国开战,并驻扎昌平龙虎台后,完颜永济担心境内契丹人趁势作乱,下令每契丹一户,以二女真户夹居。耶律留哥认为这种维稳方式是对尊严的侮辱,于是带领家丁跑到隆安(今吉林省农安县)举兵,宣誓要恢复契丹的光荣。
完颜永济对耶律留哥的叛变大为震怒,下令当地军队剿杀。耶律留哥轻易地击退剿匪军,并和另一位契丹遗民耶的联合,声势顿时壮大,对外宣称有十万之众,这是吹牛皮,很快,他就露出马脚。1211年十一月,他被金国一支军队围追堵截,被迫向西逃窜。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成吉思汗的一支扫荡兵团,兵团指挥官拦住耶律留哥的去路,问他是哪部分的。
耶律留哥回答:“我是契丹兵团,想去投奔大蒙古国。”
成吉思汗的指挥官大喜道:“我就是大蒙古国的将领,你愿意效忠成吉思汗吗?”
耶律留哥说:“当然,成吉思汗现在如日中天,连金狗都恐惧他,能攀上这样的大国,是我的福分。”
于是二人下马指天为誓,成吉思汗得到这一大好消息后,心花怒放,从此他不计代价地支援耶律留哥,让他在金国的老家辽东制造各种麻烦。1212年春,金国已被成吉思汗大力支持下的耶律留哥搞得头昏脑涨。
1212年秋,成吉思汗认为再次攻金的时机成熟,于是誓师,二次攻金。此次出兵思路和上次大有不同,成吉思汗兵分数路,从第一次进攻的路线突入金国领土,大肆进行骚扰战,而他本人则率领二十个千户直奔金国西京。
完颜永济焦急如焚,在宫廷里团团转。宰相奥屯襄上书说:“西京防御虽不比中都,但城高墙厚,完全可坚守三月,给我一支精锐,我和守军南北夹击,定让成吉思汗有去无回。”
奥屯襄是在豫陕前线发迹的,也就是说,他是在和南宋的交战中脱颖而出。如你所知,南宋军队脆弱无能,畏金如虎,所以在这种战场上取得战绩并不是难事,由此也可推断出奥屯襄的军事能力。
完颜永济非常认可奥屯襄的才能和建议,于是命令他带领一支兵团去解西京之围。直到奥屯襄出中都城时,金国内部都不知道西京战事到底到了何种程度。
其实,成吉思汗在西京城墙下一筹莫展。本来他这次进攻金西京,是为了把此地当作灭亡金国的基地,所以自然是有备而来。除了二十个千户外,他还带了几千人的工程部队。同时,命令一支偏师攻击德兴县(今河北涿鹿),以牵制敌人的援军。让他大失所望的是,工程部队在西京城下制造的攻城器械,不能实现他的理想。据工程部队的人说,西京城墙外倾,极不利于攻城。
成吉思汗大为恼火,连续斩杀工程师数人,可屠杀解决不了问题。就在他望城兴叹,处在“攻也不是,走也不是”的尴尬境地时,传来了奥屯襄援军正来的消息。
成吉思汗大喜过望,说:“打不下西京,就歼灭奥屯襄好了!来了多少人?”情报人员回答:“三万人。”成吉思汗鼓掌叫起来:“太好了!”众将问计,成吉思汗说:“由一支小部队把他们引诱到设置好的埋伏圈,全歼他们。”
埋伏圈设置在了西京城东南方二十里的密谷口,该地地势险要,双峰直插云霄,峰下一隙,仅容一人一马通过。成吉思汗担心西京守军会和奥屯襄夹击他,所以让五个百户留在城下,同时留下一万匹战马,马上竖起树枝和乱草制作的假人,每天都在城下游荡。他则率领主力快速奔向密谷口,设置完埋伏圈后,命令一支小部队去迎击奥屯襄。
奥屯襄翩翩而来。他骑着一匹河北特有的高头大马,虽然秋风已凉,但手上仍然摇着一把诸葛亮标志的鹅毛扇。正当他自命不凡时,先锋官慌张地跑来报告,前方发现蒙古军队。
奥屯襄紧张地问:“多少人?”
先锋官回答:“有三百人。”
奥屯襄轻轻地摇起扇子,带上威严口吻训斥先锋官:“混账,三百人就把你吓成这样,命令大部队给我进攻!”
奥屯襄的三万人马绝不是小数目,列阵后同时冲击,有石破天惊之效。很快,先锋官就派人来报告说,蒙古人死伤一大半,剩下的正在夹着尾巴逃跑。
奥屯襄轻摇鹅毛扇,假装思考,思考许久,从嘴里吐出一个字:“追!”
军事顾问提醒他:“咱们是去解西京之围,还是赶紧去西京吧,况且,蒙古人狡诈,也许这是诱兵。”
奥屯襄点头说:“我这个人胸怀最宽广,兼听则明。你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不过,请问,蒙古人向哪里跑了?”
先锋官回答:“西北方。”
奥屯襄得意说道:“我们去西京的方向也是西北方,追击他们和去西京没有冲突。所以,赶紧给我追,我要活捉他们,剥他们的皮,抽他们的筋。”
我们由此可知,奥屯襄是个充满想象力的人。他的部队也充满想象力,追击起来速度惊人,奥屯襄的三万人马渐渐拉开了距离,前锋部队追击到密谷口,已过了成吉思汗的埋伏圈时,后续部队才陆续赶到。
奥屯襄在马上气喘吁吁,问飞奔而来的前锋官:“追上否?”
回答:“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不过过了密谷口,应该就能追上。”
奥屯襄一挥手:“过。”
军事顾问扯着嗓子喊:“小心啊,蒙古人一旦在这里设下埋伏,咱们就是死路一条!”
奥屯襄拼命地打扇子,说:“溃逃之敌就在眼前,你这是扰乱军心,给我追!”
三万人簇拥着,挤进了密谷口,挤进了成吉思汗的埋伏圈,挤进了鬼门关。
我们还是无法想明白,为什么在战场上那么多将领都容易中诱敌之计、中埋伏。恐怕只有一个原因能解释,那就是鬼迷心窍。
奥屯襄的三万人马一进入埋伏圈,成吉思汗的人马已一哄而起。密谷口外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正是蒙古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