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越沧海 >

第68部分

越沧海-第68部分

小说: 越沧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申屠令坚带着两百个小弟酣畅淋漓地杀奔到耽罗王城之下。一个多时辰之前,把那个朴龙套的几十亲兵和两百团练砍瓜切菜一样剁掉的过程中,申屠令坚只损失了不到十个人手——实在是因为飞鱼都里的士兵都是厮杀多年的精锐,而耽罗人却明显没见过世面,被一个冲杀砍掉几十号人之后就彻底崩溃了。
    到了城下,远远站在一箭之地以外,申屠令坚观察了一番紧闭的城门,把麾下“海盗”分成四股,徒步走上两三里路把四个门都围定了。城头的草包团练兵们群虫无首,也不知如何应对,只管分兵出去把守四门,免得其中一门防守不严被海盗趁虚而入。
    一刻钟之后,耽罗王城被彻底围死了,海盗立刻举着藤牌木板、作势四面攻城。城头的耽罗人拿着竹弓放箭壮胆,又匆匆忙忙往下面丢滚木礌石,一时间倒也似模似样——虽然这些反击明显都没有看敌人有没有进入射程,完全属于浪费弹药。
    申屠令坚看着越来越近的城门,暗暗祈祷城内的人不要失手。按照计划,四路人马当中,三路都是佯攻,冲到城外就会收手改用弓箭抛射;只有他这一路是要真枪实弹往里冲的。他咬着牙冲到距离城楼五十步的时候,突然听到城头一阵大乱,几具尸首纷纷坠下,随后城门上的横档似乎被人撤了,城门微微被扯开一条缝隙。
    “杀呀!是驿馆里的兄弟们在接应咱!”这一刻,申屠令坚也不怕喊出吴语了,因为他知道按照计划,王城内的人会不留活口地干掉。
    王城西门的几十个戍卒被来自背后的驿馆内吴越精兵地偷袭杀得大败,城门不可抑止地被洞开。随后海盗打扮的水鬼和驿馆里的吴越精兵一并回身杀入城中,开始见人就杀,见屋子就烧,很快就把方圆数百步内的场所杀得惨不忍睹。
    那些纵火用的材料,其实是吴越人提前就藏在驿馆之内的,包括百来灌携带轻便的小罐猛火油。此时此刻,在耽罗王城这种都是木结构房子的城里,用起来实在是再顺手不过了。
    另外三门上还有约摸200人的戍卒,其中大部分试图往王宫的方向回防,与“海盗”发生了激烈的巷战,但是很快被彻底杀败。还有少数怯懦之人试图利用失去军官约束的机会打开另外几道城门越城逃跑,但是一开城门就遭到了另外三门外堵门的“海盗”的疯狂砍杀。
    有二三十个耽罗团练兵跪地求降,那些“海盗”也不出声,不置可否。只是用手势示意他们放下武器,然后走到近前一刀一个剁翻在地。迸流的鲜血,把四座城门口都浸润成了血洼子。
    申屠令坚这一组是唯一杀进城内深处的,他当初只留下了个二十个兄弟把守城门。然后带着剩下的人直奔王宫,寻着耽罗王末老,就立刻给一刀剁了。随后一路放火一路杀,从西门进城、东门出城杀了个对穿。
    城里的耽罗人不下三千人,可是都是手无寸铁不知武艺的弱者,加上“海盗”一路放火助威,当地人又不知道火势蔓延方向,根本无法拧起来抵抗。从东门杀出之后,申屠令坚就开始一心一意地把守四门,等着城里面被火势逼出来的耽罗平民,有一个杀一个。
    又过了约摸半个时辰,城内的火势渐渐小了。申屠令坚估摸着四座城门口附近能烧的房子都烧成了灰烬,附近的人没被烧死也该被毒烟熏死不少,毒气也散的差不多了。
    这时,负责咱吴越国彭城郡王钱惟昱护卫工作的内牙亲军指挥使顾长风顾大将军,也威风凛凛地带着三百名内牙军亲兵骑着耽罗驮马从西归浦镇杀到了耽罗王城的西门河南门外。
    那些“海盗”们非常知情识趣地退入城门试图死守,吴越骑兵一拥而入,城内顿时喊杀声震天。城外无数被吴越骑兵当作民夫、辅兵征发来的耽罗乡民躲在城外摇旗呐喊、搬运物资,听着城内的喊杀声,无不被战斗的激烈震慑,也无意间成为了证明“吴越商团的卫兵确实是在奋力和海盗厮杀、试图拯救耽罗王城”的证人。
    火势终于慢慢熄灭了,顾长风带着他那些手持沾满人血横刀的士兵们从西门重新出城,告诉耽罗臣民们一个不幸的消息——耽罗王和城内百姓大部分被海盗杀害,不过他们也奋力死战,格杀了全部海盗,为耽罗王报仇了。
    申屠令坚这些人自然要辛苦一下,不得不把装备都藏起来,换上耽罗乡民的服饰,扮演好“幸存者”和“证人”的角色。
    原本有五千民户、两万出头人口的耽罗岛上,一下子失去了一千多户户口,人口总数也跌落到了一万五千人左右,边长两里的王城,就此变作白地。从耽罗王以下,岛上九成九读书识字的人都被屠戮一空,剩下的都是城外的愚氓乡民,在吴越人的系统解释之下,那些人也只能接受“海盗犀利凶悍、屠城顽抗”的结论。
    ……
    因为预知了这一天耽罗岛上的血腥气会比较重,所以钱惟昱提前了一天就回到船上居住。况且,他也要给世人一个解释,一个“既然耽罗王城被海盗攻破屠城,那住在驿馆内的吴越郡王为什么没有一并遇害?”的解释。
    最好的解释,那就是:“吴越使团提前一天公布他们已经补给充分,准备次日就离岸出发。而郡王殿下本人提前一夜住回了船上,留在驿馆内的只是他的侍从侍女,给他收拾行李财货而已”。
    岸上鲜血满城,船上,钱惟昱也在试饮蒋洁茹刚刚改良自黑茶的发酵原叶茶——红茶。血色的茶汤,在这个诡异的日子里显得那样妖艳。
    “小茹,你莫不是觉得孤太过残忍?”抿了一口口味不甚纯正的红茶,钱惟昱一边思索着蒋洁茹此前实验的发酵手艺还有哪些有待改良的地方,一边若有所思地提出了一个轻描淡写的问题。
    “奴家不敢!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殿下做此决断,定然是深思熟虑了的。”
    “唉,虽然死了三五千人,但是对于剩下的一万五千人来说,这实在是幸事。把一个国家的读书人和士绅全部杀绝,剩下的人也就没有他们是耽罗人的意识了。这样孤才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把他们当作一张白纸,重新归化为吴越子民,不是么。他们可以从一个卑贱的高丽人,变成一个高贵的吴越人,这全靠了这场杀戮的功劳啊。”
    
    第96章 继续东进
    
    九幽鬼域一样的耽罗王城被吴越军封锁了四门,远远地就戒严起来。几百个钱惟昱身边的内牙亲兵在顾长风的带领下,在散发着原木炭烤人肉香气的废墟街道之间搜索。道路两旁的建筑余烬,还有散发出袅袅余烟,似乎在诉说着一缕缕魂魄的羁绊。
    “还有活着的乡亲没,快出来吧~海盗已经被打跑啦,咱是皇军哦不是吴越军,吴越军不杀人,不抢粮食,是来帮你们重建家园哒~”
    顾长风骑在高头大马上,扯开嗓子吼了一句他少数几句会说的高丽话——这句话是昨天出发前通译教的。然后继续虎视眈眈地看着街道两旁的废墟,耽罗王城很小,原本也就四五个坊市,堵住了道口分片搜索不用半天就能搜完。
    突然,噗噗簌簌地响动在一片乱木和碎瓦片围起的废墟里面传开,似乎那里原本是个高门大院的院子天井,所以大火来的时候无物可烧,竟是留下了一片藏身之地。吴越救援官兵们用铁铲奋力挖开堵门的乱木碎瓦,然后把里面的老弱妇孺救出来,送到王宫废墟门口的空地上集中,还舍给他们稀粥喝,稳定他们的情绪。
    日头过午,渐渐西沉,城里的废墟也打扫得差不多了。此前的一番混战,居然还有两百多条没有在第一波屠城中被杀,而是乱中侥幸逃脱了。这些人见吴越人果然是来救人的,而且对灾民待遇不错,也就纷纷指认自己住家周边可能有疑似幸存者的点,当带路党领着吴越官兵去吧自己的左邻右舍都救出来——当然,也有可能找到的只是尸堆。
    几百个被集中起来的难民中午喝了薄粥,到了晚间如何顶得住饥饿感?见那些异国的军爷也都搜救得差不多了,也有人奓着胆子探寻什么点儿可以再舍一顿残羹剩饭地顶一下肚子。
    吴越官兵只会说“乡亲们,吴越军不杀人,不抢粮食~”这几句通译临时教的话,平时的日常会话如何能懂?所以那些求食的人自然是问道于盲了。好不容易有通译过来,才算是找到了组织,bulibuli地疯狂诉求。
    “嗯,差不多了,殿下说如果确认都找齐了,没有别的活口,那就销账了吧。”通译官和那些耽罗人白话了几句,又转向顾长风说了最后一句话,当然,最后一句话是标准的吴语。
    顾长风也不废话,大手一挥,把百来个亲兵招呼着围城一圈。
    天空中,夏日的阵雨淅淅沥沥地下来了,把城中余烬的一缕袅袅黑烟尽数扑灭。顾长风带着的内牙亲兵队射出的箭矢也如雨而下,与雨水浇熄城中火焰余烬一样迅捷的速度把扎堆的耽罗人余孽射翻在地,浇熄了火焰之后的雨水倒也识趣,废物利用一般把广场上的血洼子冲刷到道旁的沟渠之中。
    天黑了,但是顾长风觉得天亮了。
    ……
    “殿下,末将幸不辱命,耽罗王城之中,绝对没有活口。”
    “那也就是说,孤对城外的愚氓之人解释说耽罗王族是被洗城劫掠的海盗屠戮殆尽的,也不会有人出来质疑了?”
    “末将愿意以项上人头作保。”
    “那就好,今日参加行动的,尽数赏赐绸缎三十匹,白银百两——当然,银子可以现在给,回国之后再给绸缎——也看好你下面的兄弟们,谁要是舌头长,那就小心没命花销这比银钱了。”
    “末将定然严加管束,如有谁不长眼色,不用殿下号令,末将定然亲手摘了那厮的脑袋。”
    和聪明人以及配合多年的人说话的好处就是不用太多虚词废话。钱惟昱相信顾长风知道该怎么善后,也就没有继续多交代,而是让他下去了。
    钱惟昱和顾长风聊正事儿的时候,蒋洁茹一直坐在钱惟昱一侧的软垫榻子上,双手微颤地给钱惟昱继续烹茶——当然,已经换了一种发酵度更轻一些的棕红色茶叶。钱惟昱没有避着她谈这些冷血、龌龊、男人之间的事情,她也不知道这是一种信任还是一种不幸。
    “小茹,如果不是你告诉孤,耽罗人,乃至所有高丽人,都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极少数贵族才懂得学习汉文的话,孤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钱惟昱似乎陷入了一种朦胧的陶醉,蓦然反思着这一切进展的轨迹。初来耽罗岛的时候,他不是没有考虑过换一种方式来统治这里的人,用一种徐徐图之的方法。但是到了之后,他才发现一开始确实高看了这个时代的棒子。
    当钱惟昱得知,这个朝代的高丽人还没有文字之后,他就知道这个时代的高丽人还是一盘散沙,也没有民族意识,完全可以武力和恩惠解决所有问题——事实上,朝鲜注音文字要到五百年后,朝鲜李朝世宗时候,才有“训民正音”的施政举措,统一了朝鲜半岛上的语言标准读音,并且推出了日后成为韩语的注音文字。
    以耽罗岛为例,在钱惟昱决定使用雷霆手段之前,他让人观察、调查了好几日。全岛五千户,连王族都算上,只有不到百户的人家识汉字。其他人既然不识汉字,那就是纯粹的文盲了而且耽罗人和高丽人之间说话的口音也不同,那些王城之外的乡民,如果遇到了从高丽渡过海峡而来的人,就会遇到鸡同鸭讲,无法沟通的问题。
    在这么一个几乎全民文盲,离开家乡百里就连说话都听不懂的地方,你和他们玩怀柔,玩计策,不是太浪费了么?这样的人民,在杀尽了他们之中识字的统治阶级之后,只要新的统治者告诉他们一个结论,他们就会乖乖接受的吧。
    于是,才有了耽罗王的杯具。
    大火熄灭后三天,钱惟昱把城中死人都处理了,随后就雇佣耽罗乡民们把旧王城的废墟清理掉,重新平整街道。又在城北靠近岛子北岸的地方重新规划了一片地方起城——当然,钱惟昱不打算把北面新城区用耗资靡费的城墙围起来。大海就是这座岛屿的城墙,如果钱惟昱的敌人将来可以登上岛屿了,那么城墙这种东西还有什么用呢。
    陈诲偶尔带着部分水师伪装成海盗在岛子北面的海峡里逡巡截击,顾长风则派兵分散到岸边各个小渔村监视。凡有遇到有从济州出航往北去的船,就全部想办法干掉。不过这番布置倒也有些多余,高丽人派来监视耽罗王这个傀儡的眼线显然都在那次屠城中被杀戮殆尽,城外的乡民里怎么可能有高丽探子?
    这番做作持续了半个月都没什么收获,当地人则慢慢都接受了钱惟昱的说法,接受了吴越人的统治,完全没觉得自己换了一个主子有什么问题。更不会有这个时代的棒子平民脑中会有“朝奸”这个概念。
    见事变之后半个多月,高丽人都没有发现耽罗岛上发生的变故,钱惟昱心中暗暗庆幸。看来,这个年代对于海外领地的消息,传递都是很慢的。此前听通译打探回来的说法,高丽人如今对耽罗人的要求本来就是一年一贡,而且进贡季节都是在年节前后。
    如今是夏季,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高丽海商南下的话,高丽人最慢要半年才能知道这里的变故。半年之后,这个岛子上的一万多乡民早就被钱惟昱洗脑成了吴越子民了。到时候,海盗的说法一来无从查证,二来如果高丽人不想和吴越撕破脸皮正式兵戎相见,也就只能接受这个既定事实。
    不过,大量雇佣耽罗平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难免会让耽罗岛本地田园荒芜、劳力短缺。耽罗岛上本来就以女人抛头露面多著称,打渔牧马许多都是女人操持,可见劳动力本就匮乏,现在男人被大批雇佣做工,种地提供粮菜的就更少了。
    钱惟昱的船队,渐渐把粮食补给类的物资耗竭了,所以五月底的时候,他和蒋正明合计了一下,一来这半个多月来雇佣了耽罗几乎全岛的壮劳力做工,也着实散出去了三四船货物,加上各船本来粮秣快用完了,就让蒋正明把船队整理一番,派出十几条海船去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