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警大中华1985 >

第194部分

红警大中华1985-第194部分

小说: 红警大中华198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家富也道:“中央那边传什么风言风语,说中国政府看上他们的黄金财路,想要过来夺取他们日进斗金的生意呢。”他一边说着这话,一边还观察着鱼神机的脸色。

    鱼神机心下冷笑,彭家富看似在说缅共那些人,但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试探。鱼神机此次轻车简从,没带多少个人过来,很多人根本搞不清楚他来这边是做什么的,彭家兄弟其实都是好奇,所以在这上面试探他。

    鱼神机慨然道:“毒品生意?我实话讲好了,我在国内服务于战略局,专司各种对外相关的情报、外交、战略和国家安全的事务,战略局去年做了一份报告,认为金三角的毒品贸易再搞下去,不仅会荼毒东南亚,也会荼毒我祖国内地,上面派我下来,就是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本地没有了战乱,人们能过日子了,不必再种鸦片赚钱了,我国才会放下心来。”

    彭家声一惊,他虽然也不支持种鸦片、加工毒品和贩毒,但本地人除了这个几乎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了,如果贸然断绝,恐怕当地全都要乱了,他问道:“真的要一下子全部都禁掉吗?”

    鱼神机严肃道:“这个不是可以妥协的问题,我们原本的打算是支持缅共以配合近日来缅甸内部的民主浪潮,最好推翻了现在这个无良的军政府,让民选的政府上台,然后许诺给克钦、佤邦、果敢等地更高的自治权利,同时也能保证缅甸的统一性。但现在明显这条路走不太通啊,而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对本地的毒品源头进行打击的,我们战略局有本身的战术部队,如果有必要会直接进入这一地区,彻底戳破这个毒疮。”

    彭家声听后,黯然无语,他想了想道:“戳破了毒疮,却让毒脓到处流,可能为祸更大。”

    鱼神机摇了摇头道:“不戳破可能就把整个躯体的坏了,毒品之害任何一个中华儿女恐怕都忘不掉。鸦片敲开了我们的国门,鸦片让我们在面临外来入侵的时候精神萎靡、**虚弱,无力抵抗。国内正在大搞建设,不能让这样危险的因素坏了我们的大事的。”

    彭家兄弟对视一眼,丝毫不怀疑鱼神机的严肃性,中国已经表现出来一种“莫惹我,惹我干你全家”的凶悍之气,如果他们真的认为金三角是个大威胁,出兵扫毒估计世界上还有半数国家要举手欢迎。

    彭家富道:“扫毒是好事,但本地人的生计怎么办?”

    鱼神机笑道:“战乱平息,秩序恢复,就算是我们过来投资办种植园、办农场,种甘蔗、种橡胶、种热带水果和稻米,做些食品加工业,也足够让这里数量不多的人口吃饱穿暖了。而且缅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很丰富,未来我们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供,这里可以发展旅游业,又是一大笔收入。”

    他顿了顿,用手指轻轻点着桌面,说道:“所以关键问题在于停止这里的冲突,恢复生计。”

    彭家声看着鱼神机,沉声问道:“中国同志会帮助我们的吗?”

    鱼神机从口袋里掏出一支卫星电话,指了指道:“我打一个电话,明天就至少有上千荷枪实弹的精锐战略局的战术部队越境进入此地,有上万支自动步枪和百发弹药能够运进来,粮食、日用品什么的也都可以有。云南在修公路,很快就能修通到镇康的交通线,从南定河上的驳船可以将国内生产的物资运送过来,果敢当地种植的农作物也可以拿到国内去卖,我们战略局批一个条子,边防关税全免。”

    彭家兄弟咬咬牙,彭家声道:“既然中国同志愿意全力支持,我们也没什么好说的,总之果敢人誓死不当缅族的狗,真能控制这片区域,让缅族人打不进来,咱们就听鱼同志的。”

    鱼神机淡定一笑道:“不仅仅是果敢,佤邦、勐拉、掸邦、克钦,都要获得这样的地位,而且我刚才说了,我头顶的那位大佬,看奈温的军政府不顺眼,要借着这次的运动,顺手将他们从座位上扯下来。”

    蒋志明惊疑道:“照你这么说,岂不是不止我们这些地方,大军还要攻到曼德勒、攻到仰光?”

    “我为什么要统合现在已经散得不成样子的缅共力量?还不是要趁着这个乱局,做一点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战略局手中兵力是你们难以想象的,随手调个万把人,装备第一流的先进装备不在话下。但我们不能以中**队的身份打到仰光去,必须以缅共的身份来。”

    彭家声道:“就是你们在马来西亚借南洋华人解放组织推翻马来西亚和印尼统治,建立南洋共和国一样的套路吧?”

    鱼神机笑道:“说一样也一样,说不一样也不一样。战略局决策没打算把缅甸搞成南洋国的翻版,我们也无意全面控制缅甸。这次我们还真的是来做好事的,一是把不稳定地军政府推翻了,搞一个民选的政府上来,真正把联邦制落实,让掸邦、克钦、果敢都不必再担忧被缅族统治。二是把金三角的毒品铲了,放在那里终究是个威胁。”

    蒋志明想了想,道:“这事儿我们干了,夺下缅共的主导权,与中国同志汇合,挥兵打仰光!”

    彭家声仍旧有些迟疑,问道:“我还是不太理解,既然中国同志愿意出人、财、物,还有推翻军政府的念头,为什么还要搞个民选?我们c党国家可从来不兴这一套的。”

    鱼神机翻翻白眼,无奈道:“这是我的老板定的决策,我只有执行,没有置喙的权力。不过想一想也能猜出个大概,苏联已经日薄西山,我国虽然仍旧是红色政权,但已经靠向美国了。如果让缅甸完全红色化,西方恐怕会十分抵制,并且施加压力,对于以后我国和缅甸的发展和中缅交流都造成障碍。红旗要打,但如果我们故意搞美国人那一套,用选票把我们红色政权选出来,他们自然能吵吵的就少了。”

    蒋志明道:“真是麻烦啊,国际政治看来还不是我们这些大头兵懂得了的。”

    彭家声问:“那如何确保人民真的选我们当政呢?”

    鱼神机摊摊手耸肩道:“这个不是我负责的任务了,我只负责组织好缅共,配合好我们过来的部队,然后一路打到南方,至于政治操作上的事情,我相信我们战略局还有其他的工作小组正在忙活。”

    彭家富感叹道:“背靠大树好乘凉啊,有大国之力做事果然非同寻常,果敢和缅甸日后的发展和繁荣,还需要靠中国同志多多提携啊。”

    鱼神机哈哈一笑,点头道:“这是一定的,果敢与国内是一体同心,将来确立了真正联邦制,大可舍了缅甸的这一套就国内的规矩,用我们国内的车牌,用我们国内的通信和网络,呵呵,你们现在不也一样使用的是人民币么?凡此种种,跟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又有什么两样。”

 第304章 考察农业

    齐一鸣也有闲心,跟着农业部的一众头头脑脑们来到湖南考察农业。他就隐藏在领导们的队伍中,跟一个普通的年轻公务员一样,只不过奇特在于,没有领导跟他搭话,他也不伺候领导们。这当然是他视线交代的,他是来视察的,不是来摆谱的,要是还要应付别人,自然很是无趣,他有眼睛有脚,能够自己走自己看。

    农业部考察团先是到了一处农业先进个人的养鸡场去看,这位不久前还是个农民的乡下汉子,因为心眼活泛,此时已经是身家小几十万软妹币的乡镇企业小老板了。入八八年的时候,虽然外汇汇率人民币币值很低,但在国内的购买力还是很强劲的。因为齐一鸣的多番努力,一些历史上本应出现的通货膨胀并未出现,几毛钱吃顿饭的情况仍旧在神州大地颇为常见。

    一个养鸡两年攒下几十万软妹币的人,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是富豪了,虽然这位乡镇老板穿得还是比较土,仍有一股子乡下人的憨实,但因为腰包鼓而产生的那种自信仍旧溢于言表。

    “我是从八五年底向农村信用社申请的‘兴农贷款’,当时借了四千块,想着就是把家里东西全卖了估计也不值这么多,我在几个办事员的陪同下选择了开办养鸡场这条路,获得了国家的技术支持和免费的种鸡,头一年的时候省农科院的办事员还会经常到我的养鸡场来调研指导。我们全家为了还上那贷款扑在这上面用了一年多时间终于把这里面的道道给吃透了,鸡蛋、鸡肉产品、甚至鸡毛都有专门的农贸公司来收,等一年下来我们家就发现居然赚到了两万块。”

    这个憨实汉子不懂什么文绉绉的话,语句里的激动都是朴实的,听得在场人都是会心一笑。

    他这段话里好几个事儿都是齐一鸣搞出来的主意,当初他掌握了一笔现金,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搞金融信贷,主要扶植对象就是这些小农。他把美金给国家,然后国家欢欢喜喜拿了美金换给他人民币。齐一鸣有权力者在背书,搞得尝试都是改革家们愿意看到的,也就放手让他来。他先是将这笔钱送入农村信用社,作为无息存款,农村信用社在得到大笔的现金之后,在齐一鸣派驻的金融人员的指导下开启了兴农贷款。

    所谓兴农贷款,就是以农民的土地、房屋等资产溢价两倍进行抵押,换取信用社提供的长期低息贷款,获得贷款的农民再从信用社联系的农业技术人员那里获得齐一鸣提供的优良农作物品种和技术,在指导下进行创业。同时在这些农民收获他们的产品后,齐一鸣出面组建的大型农贸公司以市价对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进行统一包销,以降低农民的风险成本。

    这些大型的农贸公司具有强大的关系渠道,并且由齐一鸣的商业信息网络统筹管理,能够确定哪里需要猪肉,哪里需要鸡蛋,哪里的粮价太高需要平抑,那些农作物又可以出口创汇或送去食品加工厂进行深加工。这样庞大的一个商业系统,直接使得齐一鸣基本掌握了全国主要的经济地区的农产品定价权,代价也就是他不得不在申城郊外设置了一个大型的服务器农场(巨大仓库装满了服务器),以维持这套系统的运行。

    即便是到后世这样凶残的东西都没有出现,但当下齐一鸣却借助着基地的超前科技搞出了这个玩意。依靠着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和更加优秀的资源分配,申办兴农贷款的农民99。86%实现了高速营收,只有微小的一部分人因为经营不善而失败。因为办事专员的存在,监督着农民用贷款只能做创业的事情,所以也不太可能出现贷款挪用的事情。

    再加上因为齐一鸣在85…86年整肃全国工业企业,原本靠银行信贷的一拨拨国有企业扭亏为盈,使得银行的压力也变得小得多。随后齐一鸣又鼓动这一系列银行贷款,同样提供技术,开启了“国民创业贷款”。跟兴农贷款性质类似,但数额要大一些,而且申请与监管更加复杂。申请人需要经过很严格的资历审查,甚至还要进行面试以确定其个人能力甚至商业道德。在此基础上,银行提供创业贷款,齐一鸣的机构提供技术和指导。这些私人创业者所兴办的也大多是投入快、见效快的轻工产业,什么生产梳子的、生产毛巾的、生产罐头的,反正在这个时候基本上生产什么都不太会赔,而产生的效益远比农民要高一些。

    “……我们赚了钱,我就想先去还了银行的帐,身上有债总是觉得活得都沉。可我婆娘说不要这么做,贷款时十五年期的,一年的利息也没多少。我们赚的钱还不算多。如果拿这些钱,再去扩张我们家的养鸡场,明年说不定就能赚四万、八万,到时候等四千块钱只是我们家的小钱的时候再还。别说我家的婆娘还真是精明,我们家八六年换了新的鸡种,老外也抢着买,收购价格也更高,养鸡场规模翻了四倍,一年就赚到了十万块钱,这时候我们才把帐给还上。”

    农业部的领导们哈哈大笑,有人道:“家有贤妻万事兴啊!”

    齐一鸣听着这真实的故事,心里有着莫名的自豪感,这一切都跟他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此时万千家庭的更好生活,马斯洛讲人的需求中最高一层就是自我实现,无疑齐一鸣觉得这个方式就是自己最好的自我实现。

    初始银行对于齐一鸣这种以低息…长期的方式发放给社会大众类似的创业型贷款十分抵触,不过齐一鸣身份够高,而且他也是提供资金的大户,也解决了困扰银行系统的国企欠账拖帐的问题,只能咬着牙跟他搞。不过就像这位养鸡场场主一样,这个时代的国人是极为纯洁的,尚不习惯背着债过日子的生活,像这一位赚了钱不着急还钱,用盈利去继续投资的还是少数,大多数人赚了钱第一时间就去银行清账了。这样一来,虽然银行的利息比较微薄,但现金周转率比较高,不断地进行下去盈利也是可观。

    很多人看了邻家、亲朋好友通过这样的方式发了,自己也按耐不住投入了这样的计划。当然用全家财产抵押放手一搏,本身就是比较少的人敢这么做,所以全民创业的事情并不多。大多城市居民都有比较正当稳定的工作,所以也不愿意这样赌博。但基本上在这个遍地机会的年代,只要敢赌就能赢,也刺激了一些人的上进心。

    齐一鸣不喜欢银行家,后世银行家基本上都是吸血鬼的代名词,趴在实体经济上吸血,最终破坏人类的经济基础。而此时齐一鸣活用金融,却能够很好地为经济建设做贡献。金融本身也是为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存在的服务业,不过齐一鸣深知,如果没有自己搞的这种服务一条龙,这种贷款的业绩绝对不会那么好看的。

    有国内经济学家认为,“国家搞的”两大国民贷款计划,至少为中国经济每年提供三成的增长动力。而比起比较远离人们生活的大型国企,这些小型的私人企业为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

    拜访完了这位养鸡场主,齐一鸣又随农业部的考察团亲王湖南省的农业科研中心,这里有一位国宝级的**oss坐镇于此,正是杂交水稻之父。由于齐一鸣超前地为这位国宝级大师提供了更多研究素材和本来就属于他的研究成果,此时袁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