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警大中华1985 >

第264部分

红警大中华1985-第264部分

小说: 红警大中华198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炸一遍?”

    斯考克罗夫特说道:“如果采用军事行动的话,我们有以下两种选择,第一种是进行报复性的空袭行动。不过由于我们在中东地区没有空军和陆军的驻扎,有的只有海军的舰载机,所以如何利用上就是问题。打击的目标包括科威特境内的伊拉克地面部队、伊拉克本土的军事和战略目标、伊拉克通往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管道以及伊拉克的油船等经济目标。”

    分管中东战区的美国中央总部司令赫伯特?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将军说道:“以打击伊拉克军事和经济的目标看,单纯报复性的空袭恐怕很难达到效果,伊拉克总会在空袭中恢复的。”

    斯考克罗夫特又道:“没错,报复性空袭的意义确实不大,所以我们真正可取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执行保卫沙特的军事行动。该计划需要从诸军兵种中调集10到20万军事人员到海湾地区,准备时间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而且要完成这一计划,有赖于沙特或其他某个海湾国家提供一系列的军事基地,如果没有这种密切配合,美军出动地面部队则无从谈起。”

    因为国务卿詹姆斯?贝克正在苏联与谢瓦尔德纳泽进行会晤,所以由其助手罗伯特?金米特代表他出席会议。金米特表示:“沙特曾经多次拒绝过我们使用他们军事基地的要求,这一次就能够答应我们的要求吗?”

    老布什捏着下巴,考虑道:“今非昔比,现在伊拉克的威胁对于沙特来说是芒刺在背,虽然这两年沙特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购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但是面对真正的经历过血腥战争而且军容鼎盛的伊拉克,恐怕还是不能抵挡的,要想要保全自己,恐怕必须由美国牵头,带领盟友们平定中东的局势了。”

    虽然紧急会议没有达成太多共识和确定美国接下来的行动,但一个确定的事情是,美国绝对不可能再对伊拉克的行动听之任之了。当天下午老布什在接见记者时换了一个口吻,道:“我们尚未确定任何方案,但我们也没有排除任何可能的方案。”这比起最早声明不会使用武力干预,已经是天差地别了。从他的口气中,有人能够读出,美国是有动手的心思了。

    随后,老布什又与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了通话,也了解了一下美国的传统盟友的意思,不过最为激励老布什的是,联合国安理会在当天又通过了660号决议,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伊科两国进入谈判以解决争执。

    主战的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之后又在安全会议上向老布什建言:“如果这次入侵和占领科威特成为既成事实,我们就要认真考虑美国和中东的长远利益所在了。实际上我们不能坐视不理,我们必须从这一点出发来考虑问题。是的,我们有些无能为力,有许多原因使们无能为力,但是有所作为才是我们的职责。我主张双管齐下:首先美国必须愿意动用武力制止萨达姆,并且要对全世界申明这一点;其次必须推翻萨达姆。”

    斯考克罗夫特还建议采用“隐蔽行动”以达到这个目的:“中央情报局在这方面有专长,也曾经操作过许多类似的事情,虽然在伊拉克的难度可能高一些,但是一旦成功,付出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要求各方全力以赴地扼杀伊拉克经济,支持伊拉克国内外的反萨达姆抵抗组织,在伊拉克军界或社会其他各界寻找能取代他的领导人。”

    老布什虽然觉得这种事情成功的几率相当低,但确如斯考克罗夫特所说,一旦成功了那就是巨大的收获,所以批准了cia采取这种“隐蔽行动”,以推翻萨达姆的政权。

    世界上传统意义上最大的战争机器正在缓慢地开动,不过这一个位面中的一切已经不再相同。在科威特被攻占的第二天,科威特皇储兼首相萨阿德立即跑到了中国驻沙特大使馆,向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地球上规模最庞大的军事力量的中国请求帮助。

    “科威特和中国有着良好的友谊和关系,在多个领域开展了有益的合作。科威特也坚信中国是爱好和平且富有正义感的国家,在科威特遭受严重打击且有亡国危机的时刻,我希望中国能够站出来,帮助科威特赶走侵略者,恢复海湾地区的和平和稳定。”萨阿德首相如是对中国大使说道。

 第387章 出兵信号

    这其实也不是科威特第一次向中国请求军事援助,早在两伊战争袭船战如火如荼的时候,科威特因本国油轮遭到两伊的打击,向安理会五大****分别都去了护航请求。这也说明不了科威特对中国有特别的敬畏,只不过作为一个袖珍小国,每一个大国都是需要讨好巴结的对象。

    特别是目睹中国在国庆大阅兵上的威风,科威特更感觉中国应该是不差美苏多少的强大国家,在军购上甚至也特意向中国倾斜,为的就是交好中国。

    中国倒是没有特意照顾过科威特,但是确实派出过舰队来到波斯湾进行扫雷任务,有着一定军事存在感,所以科威特王储除了求助美国等西方国家之外,也不得不向另一个军事大国中国求援看看。至于苏联,谁都知道他们现在自顾不暇了,而且苏联一贯是支持伊拉克的。

    中国大使孙毕淦当然不可能当场许下什么承诺,更多地是跟美国一样打官腔,但官腔里留有各种余地,“我国一直呼吁世界各国用沟通和谈判解决争端和问题,反对使用武力破坏地区和平与稳定。对于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一事,我国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谴责,并可能采取一切有必要的手段帮助地区恢复和平,还科威特一个公道。”

    作为政客,萨阿德也见惯了打太极,虽然与他所期望的相去甚远,但最起码中国也没有把大门闭上,如果游说得当,估计还是大有可为的。

    萨阿德又道:“我国愿意负担贵国出兵援助救危解难的军费,同时科威特也会对中国的仗义出手铭感五内的!”

    孙毕淦想了想,国内其实什么个态度他也基本明白,不过此时出兵波斯湾也绝对不是当领头羊出头鸟的,于是他道:“如果有需求,我国会考虑派兵帮助科威特人驱逐侵略者,不过我国同样反对一切的单边行动,倡导国际对话和合作,这件事归根究底还是要看安理会的决断,我国会尽心促成安理会通过决议,组建联军驱逐伊军的。”

    萨阿德算是也有收获,千恩万谢地离开了。这位濒临亡国的王储前脚刚走,后脚沙特阿拉伯的一位王室成员,阿卜杜勒亲王之子纳伊夫又匆匆忙忙地跑来面见中国驻沙特大使孙毕淦。

    纳伊夫简单与孙大使寒暄之后,直入主题,道:“萨达姆的野心恐怕已经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今天遭殃的是科威特,明天可能就是阿联酋、巴林、甚至沙特。尽管法赫德国王陛下和我都对我国的沙漠雄狮倍有信心,但我们谁也不愿意看到战火燃烧到我们的土地上。为了应对危机,我特奉国王陛下的命令,与孙大使和您所代表的中国进行会晤,希望能够良好沟通,商讨出一个应对这一危局的方法。”

    孙大使又把刚才跟科威特王储说的话再重复了一遍,表达了中国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的立场,但是究竟是怎么个理法,他也没有细说。

    纳伊夫又谈道:“我国奉行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对于海湾危机,我们同样是持谈判优于武力解决的立场的。但是现在这个打算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不可实现,伊拉克也随时可能发动更加荒谬和疯狂地攻势。仅凭沙特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军力,显然是不可能抵挡住伊拉克的,所以来自中国、美国的军事援助就显得格外重要。不过,实话跟您讲好啦,国王陛下虽然知道军事援助、开放我国的设施给援军使用是必然的,但对于美国方面,我们还是疑虑重重的。”

    孙毕淦当然明白纳伊夫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美国在中东的战略绝不单纯,核心就是扶植以色列而压制其他的阿拉伯国家,对于沙特美国也是三心二意,十年前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美国卡特政府和沙特都站在崛起的霍梅尼的对立面,美国同意派2个中队的e…15战斗机进驻沙特,但是当飞机飞至中途时,卡特政府又以飞机没有携带武器为借口取消了援助,从而使沙特在阿拉伯世界处境十分尴尬。

    “美国召见了我们的驻美大使班达尔亲王,向他展示了卫星图片,表明伊拉克有对我们的觊觎之心。而美国国防部长切尼,也很快就要率领规模庞大代表团访问我国,目的显然就是说服国王陛下允许美军开进,帮助沙特抵御伊拉克的侵略。国王陛下现在心情比较复杂,他其实是比较倾向于组建一支联合的阿拉伯部队的,但这一点显然在短期内无法达成,而伊拉克的威胁就在眼前了。

    国王陛下专程叫我来与中国沟通,请问中国是否有想法在这次的海湾危机中派兵,国王陛下对于中国人的诚信和操守是十分信任的,而且不瞒您说,如果中国同意出兵,那么对于美国人在中东,也能形成有效的遏制作用。”

    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平衡政策,纳伊夫也不怕说破,因为基本上是个人就能看得懂。如果单纯放任庞大规模的美军进入沙特,那么必然美军就会享有一切的主导权,甚至可能为所欲为,法赫德国王对于美国人还是很有顾忌的,也害怕这会儿他们摸透了沙特的情况,转手就给了以色列方面。

    孙大使只能道:“我会尽快促请国内做出决定的,还请您和国王陛下用心等待。”

    很快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声明:“中国反对一切侵略行为,对于伊拉克借经济和领土问题行侵略之实的作为十分不耻,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不义的行为的容忍也是有限的,在此我国郑重警告伊拉克,从科威特无条件撤军,并赔偿科威特和其他国家的损失。否则,我国会在遵守联合国框架和国际准则的前提下,与世界其他国家达成多边合作,对海湾局势做出任何有必要的反应。”

    一个记者还嫌说的不够具体,补充问道:“请问一切有必要的反应中是否包含出兵波斯湾?”

    发言人点头道:“我说过了,是一切有必要的,进行军事援助显然也是其中之一。”

    这样的一番言论出炉后,立刻引发了重大反响,世界各国主流媒体纷纷刊载。

    “中国有意出兵波斯湾,教训军事狂人萨达姆。”

    “中国可能采取军事行动,或许与美国前日表示出兵有关。”

    “权威人士指出,中国采取军事行动会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框架之内进行,也就是说中国会首先促使安理会通过对伊拉克的动武决议。”

    在中国放出了明显的干预信号之后,正在全世界到处飞拉盟友的美国国务卿贝克立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欢迎中国盟友为促进中东和平而做出的努力,并认为这是建设性和积极的。作为美**事实力最强之一的盟友,与中国盟友的军事协作可能对我们即将采取的行动有重大作用,我将于近期访问中国,并与中国盟友进行磋商和达成共识,如何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出兵波斯湾,天朝的部署其实比美国还早得多,甚至说齐一鸣在数年之前就开始盘算着怎么搞这件事了。在另一个位面中,中国面临更加复杂的局势,特别是国内问题还未解决,更没有心思出国作战。而现在齐一鸣早已致力于将pla打造成一支全球性的武装力量,“招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

    海湾危机既是很好的检验pla的跨区域作战、战略机动兵力投送的机会,也是在冷战后前期稳定与美国关系,继续让美国产生中国还是跟着他们后面摇旗呐喊的盟友的错觉。同时,也是中国的势力更好渗透进入中东,获取更大能源利益和战略利益的机会。

    一开始在国内还有一些声音反对出兵的事情,不过由齐一鸣领衔的主战派的势力已经足够强大了。军方也希望通过这样的一场真正大规模的实战,向世界展示pla的威风,同时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进行国防建设。

    而在民间上,中国可能出兵波斯湾的风声传出,并没有像在美国一样招来不少的反对之声,虽然这一次的战争基本上跟中国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是人们对于人民军队的崇敬还是很高的,且出兵的理由是反侵略和维护和平,富有天朝上邦情结的中国人对于这样高大上的目标还是比较认可的。加上去年大阅兵之后掀起的一轮从军热、爱军热,莫名的,人们对于战争有着一种独特的美好期许。

    有的时候这种事情是可怕的,但有的时候也是有益,全看怎么平衡和利用了。

    一些子弟兵的家人对于孩子可能被送上万里之外的战场表示了担忧,不过这段日子,公众媒体上开始大幅度地报导中国如果出兵会如何打这场战争。很多军事专家向公众表示,现在的战争不是老电影里看到的那种冲锋号吹响,大家一股脑地往前冲的模式了,打得是国力和科技。以pla的装备水平和火力程度,估计还没跟伊拉克人照面就把他们打败了,所以巨大的伤亡不太可能出现。

 第388章 投送部署

    为了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沙漠盾牌”行动,预计将在五个月内输送超过五十万美军士兵进入海湾地区。相似的,中国方面也由中‘央‘军‘委宣布向中东集结,不过具体的派遣数量和单位,军委和国防部都没有向外公布。

    关于投送兵力进入这一地区的一应事宜,军方和齐一鸣开了不少的会,军方内部其实也并不是很确定要进行怎样规模的战争,需要打到一个什么程度。

    齐一鸣站在会议室中为众人提自己的计划:“……瓜达尔基地将作为我们向海湾地区派遣力量最重要的中转基地,也会是我们在正常战争中,第二线的位置,我们的后继预备力量就需要部署在瓜达尔,当前线出现兵力短缺或其他状况时,在瓜达尔的预备力量可以用最快地速度增援上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