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警大中华1985 >

第282部分

红警大中华1985-第282部分

小说: 红警大中华198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动第二日凌晨时分,东线阿拉伯联合部队也继续向北挺进。在未遇到伊军顽强抵抗的情况下,以极少的伤亡占领了预定目标。由于大批伊军士兵投降,迫使一些部队因收容战俘而放慢了推进速度,比较令人无奈的是310师后面有专门负责收容俘虏的红警快反旅,但是他们碰上的都是誓死抵抗的,而阿拉伯联军一方却基本上是敌军望风而降,反而兵力捉襟见肘。

    东线联合部队编成内的“奥马尔”特遣队和“奥斯曼”特遣队仍继续向科威特市方向前进。卡塔尔的部队作为东线联合部队的预备队在“奥马尔”特遣队的后方跟进。

    北线阿拉伯联合部队继续向前推进。第二日凌晨4时许,埃及部队继续实施破障作业,向其最初目标推进,夜幕降临时,才在伊军防御阵地内占领了一个16平方公里的桥头堡,但仍旧未能按时攻占最初的预定目标。

    与此同时,北线联合部队编成内的“哈立德”特遣队继续进行破障作业,并向其预定目标进逼。当天结束时,位于北线联合部队战线右翼的沙特和科威特部队进展较大,攻占了其预定的目标,并巩固了阵地。叙利亚第9装甲师作为集群预备队向一线部队提供了必要的支援,其侦察营继续沿北线联合部队和美第1陆战远征部队的战斗分界线遂行屏护任务。

 第415章 摧枯拉朽(上)

    随着地面战役的展开,伊拉克部队无力抵抗多国部队地面进攻的形势已经变得更加明显。位于美第1陆战远征部队、pla的310师和东线联合部队作战地带正面的伊第3军损失惨重。在其西翼,位于美第1陆战远征部队正面的伊第7和第14步兵师已丧失战斗力。

    该军编成内的第36步兵师、第1机械化步兵师和第56装甲旅也在美军和pla的双重打击下撤出了原防御阵地,并在位于科威特市西北的贾赫腊的南、西和西南面仓卒建立了新的防御阵地。但是这些防御阵地,远没有之前经营多时的阵地坚固,而且伊军军心动荡,能坚守几时还是个问题。其第3装甲师则试图坚守位于科威特国防机场与贾赫腊之间的拦阻阵地。

    伊第3军编成内的第18和第8步兵师虽然在米纳萨乌德附近对当面的东线阿拉伯联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但很快在多国部队的强大陆空火力打击下丧失了战斗力。其第29步兵师虽然进行了及时撤退,但也遭到了重创。在撤退的过程中甚至被飞航至此的无人机用导弹直接灭了该师的指挥层,无人领导下直接溃散了。

    在行动第二日,位于多国部队北线联合部队和美第1陆战远征部队正面交界处的伊拉克第4军也遭受了惨重了损失。其第20和第30步兵师已丧失了战斗力,第21和第16步兵师则向阿里塞莱姆机场西面和南面的一条防线败退。

    位于阿里塞莱姆机场西面的伊军第6装甲师也在多国部队的打击下严重减员。在美军第7军从西到东的正面上,排列着伊拉克第7军的5个师,分别为第48、第25、第26、第31和第45步兵。在多国部队的强大压力下,这些部队很快被孤立,并丧失作战能力。其间,位于后方的伊第12装甲师向转而东进的英国第1装甲师发起强在力的反击,企图为沿美第7军东侧部署的伊第47、第27和第28步兵师开辟一条交通线,但被英军击败。

    到地面作战第二日结束时,伊军在前线部署的3个军已遭到毁灭性打击,多国部队共俘虏伊军3万余人。在科威特市内,伊军第19、第11和第15步兵师以及3个特种部队旅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以便对付多国部队从海上发起的两栖登陆作战。然而在陆战第二日夜,巴格达电台宣布了萨达姆命令伊军撤出科威特市的消息,由此引发了这些部队的一次溃败。

    在左翼东线,pla陆军310蓝军机步师协同美第2陆战师于第三日中午12时开始进攻,目标直指贾赫腊。在该城以南的采石场和垃圾场附近,美第6陆战团遭到伊拉克第3装甲师和第5机械化师部分部队的顽强抵抗,经过激烈战斗,美军终于冲破了伊军后卫部队的拦截,到达贾赫腊近郊。

    与此同时,pla蓝军310师在向科威国际机场发动攻击时遇到了1支伊军装甲部队的抵抗。不过这一次310师的进军不是孤军奋战了,在权衡战场形势后,施瓦茨科夫决定将中线战场没什么太多机会发挥的127师爷派往东线,所以在攻击科威特国际机场时,310师和127师完成了会师合流。

    在美军威斯康星号战列舰的406重炮,以及pla航空兵近距离空中火力的支援下,向以科威特国际机场为中心建立纵深梯次防御的伊军装甲部队发动了攻势。这场战斗倒是出现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场景,虽然127师和310师同属pla陆军,但是无论从体制还是从装备、编制等都不同,虽然使用同一套的全军综合数据链系统,但是在协同作战的时候还是搞出了不少的麻烦。

    例如,双方在进行沟通后,约定分两路对伊军装甲部队进行前后合围,但是时间和对方的行动都没有掌握好,310师因为地处更近,所以早先抵达,也没有等待后续行动的127师,直接开始在外围蚕食敌军。等127师到达的时候,伊军已经被消灭得七七八八了,这让127师的人也大为光火。

    到中**队占领科威特国际机场时止,共有250辆伊军坦车和70辆装甲车被摧毁。强悍的中国陆军部队赶在了午夜之前完成了夺取了计划内的所有目标的任务。

    伊军不管怎么抵抗,在面对装备优势明显、火力优势明显,甚至士气优势明显的多国部队时,还是无法支持多久。特别在萨达姆官方宣称要从科威特撤军之后,伊军上下想的更多的是如何从这个恐怖的战场上逃离,返回自己的家乡。

    位于多国部队战线东段的阿拉伯联合部队继续向前推进。由于伊军抵抗的强度远低于战前预料,故东线联合部队的推进速度出人意料地过快,使预定计划不得不作废重新提前。当日,其编成内的“奥马尔”特遣队继续在科威特城西面发动进攻,夺取预定目标。与此同时,卡塔尔营夺取了科威特市以南的目标。“奥斯曼”特遣队也在黄昏前抵达科威特市郊。阿联酋的摩托化步兵营位于沙特皇家地面部队第10机械化旅的左翼,对其行动进行掩护遮蔽。由于东线阿拉伯联合部队的作战行动很出色,其西部与美第1陆战远征部队和310师的战斗分界线做了两次调整,并被重新追加了4个目标。到当天结束时,这支由阿拉伯国家组成的部队已做好了进入科威特市的一切准备。

    位于多国部队战线中央的北线阿拉伯联合部队也顺利占领了预定目标。其编成内的埃及部队夺取了位于阿布拉克附近的目标后,转向东推进60公里,攻占了阿里塞莱机场。根据计划,该部将接替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任务,直接参加解放科威特市的战斗。北线联合部队的另一支部队“哈立德”特遣队在占领了预定目标后也掉头向东,向科威特市挺进。与此同时,叙利亚第9装甲师以2个旅保护北线阿拉伯联合部队的补给线,其第3旅则随“哈立德”特遣队向科威特市挺进。

    西线战场,一直向北挺进的美第18空降军将进攻矛头转向东北方向,直逼幼发拉底河谷。该军编成内的第101空中突击师第82空降师与法国第6轻型装甲师进行屏护任务,保护18空降军和中国113师的西翼和北翼,而这两支部队则担负主攻的任务。

    第24机械化步兵师的3个旅直扑位于杰利拜和泰利勒的伊军机场。面对美第24师强有力的进攻,伊军部队依托阵地进行了顽强抵抗。美第24机械化步兵师第1旅受到伊军坦克和火炮长达4小时的火力攻击。然而,随着夜幕和沙暴的降临,美军在技术装备上的优势逐渐发挥出来。在带有夜视器材和各种防护装置的坦克、步兵战斗车和装甲输送车以及ah…64攻击直升机的精确火力压制下,美第24机械化步兵师终于突破了伊军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的防线,迫使伊国逃出地下掩体和装甲车辆,并最终被歼灭或俘获。

    行动第二日1时30分,巴格达传出萨达姆要主动撤军消息,伊拉克电台称,为执行与苏联达成的撤军协议,萨达姆已命令伊军撤出科威特。对此,多国部队未予理睬,表示继续对伊军采取攻击行动。

    从西线而来的多国部队切断了伊拉克境内各种交通线,并且建立了后勤补给点,源源不绝的兵员从后方调配上来,而与之相对的,伊军的抵抗变得越来越薄弱了,战斗意志也是锐减。

    多国部队已经明显地制造出了一种向科威特城合围聚拢的姿态了,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可是伊拉克人并没有办法制止这一点。因为双方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即便伊拉克军队的规模与多国部队相差不大,可是明显就像是两个时代的军队在作战,尤其是中国和美国的部队,让全世界的军事观察人士都似乎看清了未来的战争应该怎么打,怎样打可以赢得胜利。

    113师在这一日的战斗中表现得也是可圈可点,他们在向东进攻的时候遇上了伊军的塔瓦卡尔那机械化师。该师不仅拥有大量坦克装甲车辆,而且还占据着精心构筑的防御阵地。此外,该师还修筑了预备阵地,因此能够及时调转防御方向抗击113师的友军从其他方向发动的进攻。

    虽然塔瓦卡尔那机械化师此前也遭到了多国部队的高强度轰炸,但其大部分仍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战斗发起后,113师的第1机步旅和第2机步旅同时向塔尔瓦那师的第29旅和第9旅展开攻击。113师摆开了本部的炮兵阵势,在数十辆plz…88和龙牙火箭炮支援下,两个机步旅很快占据了战场的优势和主动,大量伊军装甲车辆和坦克在激战中被摧毁。这场战斗使伊塔瓦卡尔那机械机师失去了作为一支完整的战斗部队应有的作战能力,为多国部队最后围歼伊战略预备队创造了条件。

    随着战斗后期天气转好,113师陆航团的直…10也投入交战。在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的引导下,武装直升机部队拦截了要增援塔瓦卡尔那机械化师的其他伊军部队。在这次直升机袭击中,陆航共摧毁伊军8辆坦克和19辆装甲车。

 第416章 摧枯拉朽(下)

    沙漠军刀行动第三日晨,第18空降军准备继续向东面的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挺进。在全面战斗展开前,该军必须首先夺取仍在伊军手中的泰利勒机场和杰利拜机场。由于美第24机械化师在前一天战斗终止时的位置距离两个机场较近,故这一任务由该师承担。当日晨6时,美第24机械师派遣第1旅将支援第2旅进攻杰利拜机场,而第197步兵旅则向北进攻,夺取泰利勒机场。到上午10时,杰利拜机场已被多国部队夺占。不久,泰利勒机场也落入美第197步兵旅之手。

    中午12时,第101空中突击师到达了新建的蝰蛇前方作战基地,这里刚刚在上午10时由第101空中突击师第2旅夺取,位于眼镜蛇前方作战基地以东200公里处。美第101空中突击师从这里行动,两个武装直升机营首先到达了巴士拉西北的哈马尔堤道,并向堤道上的各类伊军车辆发起猛烈攻击。被击毁的伊军车辆残骸很快堵塞了伊军的逃路,使得美军的后续攻击更加畅行无阻。不久之后,又一批两个武装直升机营向北越过哈马尔湖,攻击那些已经通过堤道的伊军车辆。

    第7军向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3个装甲师、机械化师(塔瓦卡尔那师、麦地那师和汉谟拉比师)发起了一场大规模联合进攻行动。进攻开始后,位于军战线南翼的美第1机械化师在超越其前面的美第2装甲骑兵团后立即与伊军部队展开了激战。在左翼,美第1和第3装甲师在美第1骑兵师的配合下也向伊共和国卫队展开了强大攻势。

    在这次围歼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作战中,第7军首次将全部作战力量投入战斗。原本这一路还有127师这个两万多人的重装力量,但美军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最终还是把中**队剔除出了这个行列。新近加入第7军的美第1骑兵师已快速推进到了军进攻地带的左翼,从而使第7军的战力极大提高。骑一师当年在朝鲜吃过113师的亏,本来有人建议让两军合作,显示冰释前嫌,但显然无论是骑一师还是113师对此都不感兴趣,还是视对方为仇敌。

    从左至右,第7军依次展开美第1骑兵师、第1装甲师、第3装甲师、第1机械化师、第2装甲骑兵团和英国第1装甲师。在进攻中,多国部队装备的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接收装置对各部队与友邻部队保持联系和互相识别,发挥了很大作用。北斗系统和gps系统的相继成功运用,使得世界对于新时代的军事精确定位有了新的认识。

    美第3装甲师第2旅向伊第12装甲师发起猛攻,该旅在经过一番激战后,突破了伊军的防御阵地,攻入科威特境内。黄昏时分,美第3装甲师再次发起攻击,首先出动ah…64武装直升机,在比较恶劣的气象条件下,插入到伊军第10装甲师的后方实施打击。这些穿插和调动直接破坏了伊军防御的连贯性,促使伊军大乱,迫使他们放弃了阵地和大量装备。随后,在多管火箭炮火力支援下,美第3装甲师第1旅和第3旅齐攻正面防守的伊军,迫使伊军一线部队不得不后撤,以至于与后方部队混在一起,引发大乱。这场多国部队诸军兵种联合作战行动粉碎了伊军重新组织防御的企图,并使伊第10装甲师彻底崩溃。

    与此同时,美第1装甲师与伊军共和国卫队的塔瓦卡尔那师、麦地那师和阿德南师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其第2旅摧毁了伊共和国卫队麦地那师61辆坦克和34辆装甲车。位于右翼的美第1机械化师也取得了较大的战果,该师首先击溃了伊第12装甲师的抵抗,尔后又协同美第3装甲师歼灭了伊第52装甲师,最后又重创了伊军3个步兵师。为实现全歼伊共和国卫队的宏伟目标,施瓦茨科夫对第7军重新调整了部署,拟以第1骑兵师为左翼,以第1机械化师为右翼,对共和国卫队实施两翼包围,将向北全面溃退的伊军堵截在这一包围圈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