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警大中华1985 >

第390部分

红警大中华1985-第390部分

小说: 红警大中华198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旋即叶瑶子又拿出了一份材料放在齐一鸣的面前,道:“美国人越来越不安分了呢,不仅仅是加强武器科技的研发,甚至在外部问题上,也很用功夫呢。”

    齐一鸣接过材料一看,这份材料并不厚,齐一鸣看材料的本事这几年也涨了不少,一目十行且不算,基本上一眼扫一遍,就基本能够看出是什么问题,而且基本不漏细节。

    这份材料说的是一件事,战略局外勤部门在北美的办事处近日发现美国cia动作频频,不断从欧洲和自己本土接受阿尔巴尼亚族裔的人,这些人大都带有比较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而且思想极端,绝对不是什么好人物。美国中情局将他们聚集在一起,似乎进行着什么秘密的课程,而且似乎在波多黎各有一个这些人的活动基地,据猜测应该是接受军事训练的。

    “你说,美国佬找这些阿尔巴尼亚人做什么?”

    叶瑶子在这些问题上很有洞悉眼光,她直截了当地道:“科索沃。”

    齐一鸣笑了笑,与她默契地对视一眼,道:“我也是这么觉得。这几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于南斯拉夫的渗透和压力越来越大了,特别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已经非比寻常,美国人已经学会了用社群网站开始攻击自己的对手了,不像是我们一样有健全的网络监管系统和反制机制,南斯拉夫在这方面是一片白纸。很多南斯拉夫人的思维和价值观已经开始被美国人扭曲,特别是那些没什么社会经历的年青一代,更是如此。一些美国人雇佣的水军,就在网络上激化着********,而近期似乎挑拨阿族人和塞族人的矛盾更加地多,如果说美国人没有什么实际上的行动,恐怕谁都不会相信。”

    叶瑶子跟着补充道:“南斯拉夫对于北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国人已经越来越不能坐视我们在巴尔干的军事存在了,即便是巴尔干混乱下去,也比保持现在的统一和一定的力量并倾向我们强。可以说,美国还是找了一个不错的入手点的,阿族人背后还有阿尔巴尼亚,而阿尔巴尼亚跟我们和南斯拉夫这两年都不是特别对盘,反而跟欧盟和美国走的比较近,很可能之后科索沃的非法武装都会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那样一来,恐怕又是一场局部战争了。”

    齐一鸣摸着自己地下巴,沉吟道:“一场代理人战争?恐怕我觉得美国人思虑的不止如此,反正不管怎样,美国人的目的我们是清楚的,那就是铲除我们在欧洲的落脚点和影响力,从而尽可能确保欧洲的纯洁性,为自己地欧洲盟友扫清后顾之忧,在将来的大战来临时,能够尽可能少地牵扯欧洲盟友的兵力。”

    叶瑶子问:“那现在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对此进行反制呢?”

    “能做的还真不多,毕竟南斯拉夫的情况我们不能算是完全掌握,刚刚接任总理的诺瓦科维奇虽然比较亲近我国,但是还是比较侧重独立的。在很多问题上,南斯拉夫最近都难以跟我们达成统一,虽然我们用了心思拿到了在南斯拉夫的军事基地,但是南斯拉夫却用一年一换的短约来签,更没有与我们签订共同防卫协定的打算。”齐一鸣不由叹道。

    虽然他还是有不少力量潜藏在南斯拉夫政府中的,但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复杂性,他也没有很好地控制住南斯拉夫,不像是罗马尼亚一样,重组的罗共被齐一鸣掌握后,基本上就成了中国在欧洲的鹰犬。基于各方利益复杂的现实,南联邦虽然允许了中国在此兴建军事基地,但更多将此当做其他合作上的交换条件,而真正想要跟中国铁了心地走,尚到不了那个程度。

    “总之,还是先向南斯拉夫总理诺瓦科维奇发函警告一下吧,最起码让他知道在科索沃可能会发生意料之外的风波,让他小心提防。”齐一鸣想了想说道,似乎并不看好这个警告能够生效。

    事实也确实如此。

 第590章 无声的危险

    南斯拉夫总理诺瓦科维奇是一个克罗地亚人,他在政坛上的崛起完全始于当初他带领南斯拉夫经济代表团出访中国,并与中国合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挽救了濒临崩溃的南斯拉夫经济,最终使南斯拉夫再度成为了欧洲生活水平优越的先进国家。基于他的突出贡献和在经济上的卓越能力,在1996年,诺瓦科维奇被总统米卢蒂诺维奇任命为国家总理。因为实行了新政治改革的南斯拉夫,总统一职的仪式性色彩更浓,实际上并无太多权力,所以诺瓦科维奇算得上是实际上的国家领导人了。

    诺瓦科维奇能够顺利登上总理宝座,齐一鸣自然也是出了力的。诺瓦科维奇因为经历,被打着天然的亲华色彩,齐一鸣动用了在南斯拉夫联邦中的政治力量,在南共党内广为造势,使得诺瓦科维奇没有什么波澜地就成为了南联邦总理。

    可等这位克罗地亚人当上总理之后,齐一鸣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位总理在掌权之后变得更加谨小慎微,原本他在执行政策上颇有才华,但很快齐一鸣发现这个家伙虽然很有能力,但为人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属于那种缺少魄力的类型,难堪大任。

    中国与南斯拉夫进行军事同盟的谈判被他无限期给搁置了,诺瓦科维奇以南斯拉夫是不结盟国家为名拒绝加入与中国的军事同盟。而且,中国设置在斯普利特的海军基地和萨拉热窝的空军基地,被他确定为一年租约一换,这让齐一鸣很不爽。不过一时之间他也不想就这样把他宰了,然后换上自己的人。毕竟南斯拉夫的局势他还在掌握之中,除了遍及社会各阶层的控制力,他还有一个红警分基地在此坐镇。

    齐一鸣没有简单将诺瓦科维奇换掉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虽然他没有完全遂齐一鸣的意,但是他治理国家还是有一手的,南斯拉夫的经济迅速发展,甚至有人预计南斯拉夫会在21世纪初赶上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两个南欧国家,成为欧洲经济水平最好地国家之一。

    再者,在大节上他也没有亏输,他还知道自己是cp人,没有跟欧盟和美国靠近,更没打算加入北约,只是比较强调与各方和平,看样子还是性格绵软一些。

    在南斯拉夫因为诸多因素境内的********更加激化的时候,诺瓦科维奇主张民族和解,用比较温柔的手段对付那些有分裂倾向的人,只是效果并不好,确实有一部分人被安抚住了,但更多的人却觉得他软弱可欺,并更大规模地开始串联和酝酿。

    作为红色国家的领导人,诺瓦科维奇被本国之前那一轮所谓的民主化改革弄昏了头脑,没有采取丝毫的强硬措施,并不禁止在国内流传的各种负面言论,也不严惩那些有分裂倾向的极端分子,甚至还公开宣称要保护南斯拉夫人的言论自由,这使得在他登位之后,南斯拉夫并没有因此平息激烈的********,反而各个民族都产生了一部分激进分子主张解体南联邦,成立独立主权的共和国。

    当然所谓的gzjy群体也是大加鼓噪,大有要完成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未完成的和平演变,将红色的南斯拉夫变成一个个褪色的普世国家。

    刚开始齐一鸣还颇为紧张,想要用雷霆手段把南斯拉夫内部的问题快速解决。不过随后齐一鸣自己制止了自己,毕竟南斯拉夫不是国内,就算乱一些齐一鸣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负担,而南斯拉夫为什么会乱,齐一鸣想得分明,自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背后的阴谋诡计。

    这些想明白了,齐一鸣也就不着急对南斯拉夫开什么药方了,他倒要看看这些西方人到底有什么本钱跟他玩这个游戏。对他来说,也许二级基地时候一个强大健全的南斯拉夫非常有意义,但三级基地后,他已经在那里建立了分基地,可以瞬间提供几十万上百万的兵力参与欧洲作战,至于南斯拉夫是好是坏,他也不太纠结了。西方想要试探中国,中国同样想要试探西方,齐一鸣倒要看看,美国人和他的盟友们,到底有多么的大胆。

    他敢于不做什么干预,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南斯拉夫境内支持统一的势力也相当的强大和广泛,那些极端主义势力虽然叫得响,但是因为是非主流所以才显得格外清晰,再加上有心人的放大,自然造成了南斯拉夫内部几个共和国谋求独立的表象。但实际上,现在的南斯拉夫人对于独立和统一没有太大的偏好,推行大塞族主义的米洛舍维奇一早就被齐一鸣干掉了,所以官方层面中,倒没有谁敢推行狭隘民族主义的。

    诺瓦科维奇在得到中国战略局关于美国正在秘密训练阿尔巴尼亚族裔,进入科索沃地区,可能欲行不利。但这位总理似乎对此并不上心,他似乎更加关注跟中国和欧盟的贸易谈判,如何以保护南斯拉夫本地企业为前提,能够更好通过贸易发展自己地国家。

    在经济上,诺瓦科维奇确实是一把好手,南斯拉夫已经连续多年gdp成长率大于百分之六,作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还有这么高的增长率,可见在经济政策的选择和实行上,此人很有几把刷子。可经济天才在政治上略显白痴,他低估了西方的凶恶,也低估了国内已经慢慢鼓噪起来的冲突局势。

    在科索沃,这个南联邦最贫穷的地区,生活着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阿尔巴尼亚人,他们跟南斯拉夫的主体塞族、克罗地亚人、波斯尼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在宗教信仰、社会传统等多方面不同,他们是穆斯林,信仰绿教。几乎在任何一个南斯拉夫发展的历史时期,科索沃都是比较穷困的。而且当地人一夫多妻,还有着没有克制的生育,物产还比较贫瘠,更造成了当地贫穷的现象。

    在南联邦其他地区快速发展的时候,科索沃也有一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上引进了一些先进的中国农业技术,并建立了一部分高级农产品加工工厂,可是总体而言相比南联邦比较富庶的区域,比如斯洛文尼亚,科索沃人过着的日子不比第三世界国家强多少。

    经济和地域的发展不平衡,再加上文化宗教的差异,使得科索沃人一直与南斯拉夫主体保持一定距离,在西方借着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高速流通属性,将各种极端思想送入科索沃后,这里更是不断地开始滋生极端主义者。

    另一个位面里,米洛舍维奇曾经强硬地取走科索沃的自治权,甚至还对当地人进行了屠杀,再加上一些推波助澜,塞族和阿族的矛盾更为激烈,最终导致科索沃战争的爆发。本位面中米洛舍维奇早已拜拜,科索沃的政治自治权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反而随着全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实质进步。

    可这些变化并不足以弭平阿族人心中的不满,他们难以接受自己过着清贫最多温饱的日子,而同属一个国家的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过着奢侈的生活,更何况这些人还是异教徒。

    一些阿尔巴尼亚族裔的街头政治家们,不负责任地向民众灌输这种思想:是因为科索沃没有得到更多的自治权才导致了科索沃的贫困,南联邦把更多的资源投向了别的地方而不是科索沃。科索沃的利税也都上缴了国家,使得没有钱来帮助贫民改善生活。

    这种言论任何一个懂行的人都知道是假的,科索沃每年不仅不向联邦政府纳税,而且还要拿斯洛文尼亚等地区的大量援助资金。但是奈何南联邦现在还没学会“辟谣”一说,甚至政府的反应也是慢半拍的,那种虚假的言论广泛传播后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不少科索沃的阿族人相信了这种说法,认为让科索沃过得更好的只有独立一条路。

    甚至还有一部分亲近阿尔巴尼亚的科索沃人认为,自己跟阿尔巴尼亚是同族,如果科索沃并入阿尔巴尼亚,必然不会遭到歧视而且还会得到同族的帮助,从而快速地发展起来。所以,并入阿尔巴尼亚的说法也相当流行。

    原本这些不满只是存在于科索沃人心间的一点小念头,他们就算不愿意,但也只能忍了,老老实实地过日子。可是有一天,科索沃人发现了一个细节,一些有组织的分裂组织开始在科索沃活动着,他们有着比较健全完善的组织结构,而且还有着比较吸引人的政治纲领,在经济不算是特别景气、农业作为主导的科索沃,有很多人是出于比较清闲状态的,当他们没了事情,自然可以选择去胡闹。

    就在南共察觉不利的情形下,被美国扶植的科索沃解放军,先是以比较温和的形象在科索沃争取着当地人的支持,并且准备发动大规模的独立示威行动,向南联邦要求独立。比奇提示:如何快速搜自己要找的书籍

 第591章 普里什蒂纳事件

    九九年年初,在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街道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聚集了大批的阿族居民,他们携带着统一的标志和标语,高呼着口号,在街头抗议着,并声索着,声音最大的几个单词莫过于“独立”、“主权”、“阿尔巴尼亚”等。

    最开始的时候,普里什蒂纳并没有太大规模的抗议,这毕竟是一个人口不足七十万人的小城,但慢慢地,来自科索沃各地的阿尔巴尼亚人,甚至是来自阿尔巴尼亚和其他国家的阿族族裔,都聚拢到了科索沃,参与这次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

    游行示威是由一些零散的科索沃阿族人政治组织、工会组织和其他行业组织联合发起的,所以看上去涉及各行各业,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甚至在游行中还有一部分科索沃cp人也参与了,要求南联邦放弃压抑科索沃,并给予科索沃更高的自治权,甚至是主权,让科索沃完全独立。

    慢慢地,参加游行集会的阿族群众越来越多,并且他们来到了政府建筑的门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件戏剧化的事情,科索沃自治省省长,易卜拉欣鲁戈瓦,科索沃民主联盟的主席,也是南斯拉夫的地方行政单位中少数不是由南共干部担任的地方首长,从政府大楼中走出来,向示威群众发表了讲话。

    “……我的阿尔巴尼亚同胞们,你们和平要求独立的呼声,我已经听见,作为你们选出的领导者,我的天职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