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 >

第22部分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第22部分

小说: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集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人在原子能方面所进行的各种工作的一切情报,使所有德国科学家的名字都无一漏网地列入美英情报机构的侦察名单中;同时有关的实验室、工厂和仓库的位置也一一注册。到了1944年后期,所有情报证明,德国在发展原子弹方面的工作仍处于试验阶段。至此,格罗夫斯得出结论:“来自德国的任何突然的核袭击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 摹!?


第三部分格罗夫斯 中将(4)

执行原子弹投掷任务的飞行员和飞机之一    

  按照格罗夫斯的说法,他们“远在知道能产生一次原子爆炸的一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战斗行动的准备”。当时的预测是,1945年6月能够制成第一颗“瘦子”炸弹(亦称“小男孩”、“皮包骨”等),1945年1月交出“胖子”(亦称“大男孩”、“大个子”等)原子弹的炸弹模型。1944年春天,格罗夫斯拜访陆军航空队司令亨利•;H•;阿诺德,意在寻求他的支持。因为在原子弹投掷方式上,格罗夫斯指出用B—29轰炸机作为这两种炸弹的载运飞机的计划是合理的,只是必须对飞机的弹仓和投弹装置做某些改装。阿诺德同意格罗夫斯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共同提出陆军航空队应承担的主要责任;组建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以担负原子弹轰炸任务,由阿诺德兼任司令,具体工作后来由太平洋美国陆军战略航空兵司令卡尔•;斯巴茨负责实施。1944年9月,第393重轰炸机中队从第504轰炸机大队分离出来,组成第20航空队的主要部队——第509混合大队。  雅尔塔会议后,对打败日本的方法是直接进攻还是围困,美国军界意见不一。鉴于进攻日本本土可能造成极大伤亡和必须争取早日结束战争,当时尽管原子弹制成日期是否与进攻日期相去甚远还没有定论,但美国政府使用原子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1945年春,在同马歇尔将军谈话时,格罗夫斯意外地得到由他负责选择原子弹轰炸目标并拟制轰炸计划的指示。格罗夫斯首先确定目标选择的一些决定性因素,接着着手设立特别委员会,以便推荐特定的目标。目标委员会最终选定小仓、广岛、新泻和京都。  早在1944年春,格罗夫斯与奥本海默认为,有必要在原子弹正式投入战场前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这就是有名的“三一”行动计划。试验由科学家肯尼思•;班布里奇负责,地点选择在阿拉默果尔多。1945年7月16日上午5点30分,原子弹试爆成功。  格罗夫斯在处理完实验后有关“放射性尘埃”和新闻保密问题之后,即着手写出原子弹试爆的报告。7月21日,在波茨坦开会的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及马歇尔、史汀生先后得知报告的内容。这一报告左右了正在召开的波茨坦会议上的美国人的态度。  波茨坦公告发表后,日本首相铃木召开记者招待会,拒绝无条件投降。史汀生认为此时“原子弹是十分适宜的武器”。  1945年7月23日,格罗夫斯为即将从海外作战基地提尼安出发的军事行动拟出最后的书面命令。7月26日,格罗夫斯又向在波茨坦的马歇尔将军提交备忘录,请求对 栽拥湔ㄈ?本的作战计划做最后的批准,并提出由他全面负责原子裂变炸弹计划,对日本作战的一切命令最初都要由格罗夫斯提出,经马歇尔将军批准,再经阿诺德签署而发出。很显然,格罗夫斯想以此表明,美国的战略核武器的运用,一开始就像核武器研制一样,是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与控制之下的。格罗夫斯在备忘录中还预计了第3颗原子弹的生产速度。马歇尔将军和史汀生部长经杜鲁门总统授权而批准该项计划。  广岛是第一个目标,轰炸广岛的瞄准点是在日本陆军总部附近。1945年8月5日傍晚,最后检查工作已经全部完毕。负责执行首次原子弹轰炸任务的是美国第20航空队第509混合大队 的“埃诺拉•;盖伊号”B—29重型轰炸机,飞行员为大队长蒂贝茨上校。“小男孩”原子弹 业已准备完毕,飞机随时可以起飞。8月6日清晨3时,蒂贝茨上校驾机从提尼安岛起飞,9时 许在广岛上空投郑了第一颗原子弹。广岛居民当天即被炸死7。8万人、被炸伤和失踪者5。1 万余人。8月9日,斯威尼少校驾驶“博克之车号”B—29轰炸机将“大个子”原子弹投掷在 长崎上空。美国战略轰炸统计局估计,约有2。3万人死亡,4。3万人受伤。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接受无条件投降条款。原子弹轰炸无疑是加速日本法西斯崩溃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指出的是,原子弹的研制成功,是广大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曼哈顿工程区全体官兵以及有关机构和企业通力合作的结果。  1947年,原子能事务移交给新成立的文职的原子能委员会,格罗夫斯也就此完成他的历史使命。此后受命担任武装部队特种武器计划的负责人。1948年1月,此前已于1944年晋升为少将的格罗夫斯晋升为中将。同年2月即退出现役,出任雷明顿•;兰德公司副总裁。1961年重返华盛顿居住。1962年,格罗夫斯出版回忆录《现在可以说了:曼哈顿工程区故事》。1970年7月13日,格罗夫斯在华盛顿逝世。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  (肖石忠)


第三部分古德里安 上将(1)

  “这就是我所需要的东西!这就是我所希望的东西!”当古德里安指挥一支摩托化部队以严整的阵容从操场上快速通过时,希特勒大声叫道。这是1933年德国陆军兵工署举行的新兵器表演会上的一个“ 低贰薄4撕螅诺吕锇驳拿嚼丛酱螅诘诙问澜绱笳街谐晌吧?击英雄”,与隆美尔、曼斯坦因并称为“德国三大名将”。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helm Guderian,1888—1954),纳粹德国装甲兵的创始人之一。德军上将。  1888年6月17日,古德里安出生于普鲁士维斯杜拉河边的库尔姆,其父是一个职业军官。古德里安自幼受普鲁士军国主义精神的熏陶。1901年4月进入卡尔希鲁赫斯军校。1903年转入柏林附近的格罗斯利希特费尔德高级军校学习。190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驻洛林的第10汉诺威轻步兵营充当见习军官。第二年被任命为少尉军官。从此,古德里安成为一名职业军人。1909年,该营调驻汉诺威。1913年,他在这里与玛格丽特•;科尔妮结婚。然而,古德里安新婚后的幸福生活很快就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化为两地离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古德里安先后在通信兵、步兵、骑兵等部队任低级军官。整整四年,他仅回家度过一次极短的假期。1920年,他又回到第10步兵营当连长。由于当时德国是战败国,陆军总额只有10万人,古德里安几乎没有什么提升的机会,只好安于现状。但1922年4月,古德里安的机遇来了,被选调到运输兵总监部负责研究摩托化运输问题。1927年2月,古德里安晋升为少校。


第三部分古德里安 上将(2)

古德里安在指挥车上指挥德军装甲部队闪击西欧    

  古德里安在摩托化运输部队的演习中受到启发,提出将普通摩托化运输车辆改为装甲战斗车辆,把装甲兵由支援(勤务)兵种变成主要战斗兵种,建立独立的装甲部队,在未来战争中大量集中装甲部队,对敌实施快速、突然、不停顿的进攻(即闪击战)的理论。古德里安早在1929年就确信:“坦克单独行动或与步兵协同行动都不能取得决定性的成果。”“根据我对军事历史的研究、美国举行的有关演习和我们的模拟演练经验,我认识到,只有在支援坦克的其他武器具有与坦克相同的行驶速度和越野能力时,坦克才能充分发挥其威力。在此诸兵种合成编组中,坦克应起主导作用,其他武器则从属于坦克的需要。”“不要把坦克编在步兵师内,而要建立包括各兵种的装甲师,以使坦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装甲兵的未来发展,其指向必定是使它们变成一种在战略上具有决定性的武器。因此,他们必须先组成装甲师,而后组成装甲军。”古德里安的理论遭到了当时一些守旧军事要人的否定,他们认为“胜利的皇后”只能是传统的步兵和骑兵,装甲车“只配用于装运面粉”,装甲兵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勤务兵种。但是,古德里安的闪击战理论得到了希特勒的赏识。  1931年2月,古德里安晋升为中校,调任摩托化兵总监部参谋长。他主持改进、试制和生产出“虎”式、“豹”式坦克。1933年4月,古德里安晋升为上校。1934年,古德里安当上了新成立的德国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致力于装甲兵建设。1935年,德国正式建立起3个装甲师,古德里安任第2装甲师师长。1936年8月,古德里安晋升为少将。  1938年3月,德国兼并奥地利。古德里安按照希特勒的旨意,率领装甲部队向维也纳进军,48小时长驱直入近600英里,德国装甲兵初露锋芒。1938年11月,古德里安调任机动部队司令,晋升为装甲兵上将。1939年9月,德军进攻波兰。当时,古德里安任第19军军长(下辖1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他坐在装甲指挥车里,指挥部首先突入波兰防线。波兰骑兵奋起抵抗,但战马敌不过坦克,马刀斗不赢坦克炮。德军从波美拉尼亚快速前进,直抵维斯杜拉河,切断波军退路。而后成功地进行了“波兰走廊”之战。9月16日,波兰政府流亡国外,德国法西斯吞并波兰。德军利用装甲部队,猛冲猛打,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波兰战役。这是闪击战的第一次实地表演,希特勒初次尝到了坦克战的甜头,从此,古德里安和他的装甲兵声威大振。1939年10月27日,希特勒授予古德里安铁十字骑士勋章。古德里安认为这是对他的坦克战理论和实践的肯定,引以为荣,沾沾自喜。


第三部分古德里安 上将(3)

德军闪击西欧( 之一)    

  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调集136个师,3000余辆坦克,4500余架飞机,组成A、B、C三个集团军群,分三路向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进攻。古德里安的第19军隶属于担任主攻的A集团军群,冲在陆军的最前面,第一天即越过卢森堡、比利时,与法国军队接上了火。12日渡过西蒙斯河,占领历史名城色当,14日渡过马斯河,18日到达圣昆丁,20日占领亚眠城,其先头部队前出到英吉利海峡后即奉希特勒之命停止前进,致使英法联军30多万人实施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6月1日,古德里安因功晋升装甲集群司令。14日,古德里安率部渡过马恩河。15日到达南格里斯。17日,赶到瑞士边境的潘塔里。而后兵分两路合围马奇诺防线上的法军。21日,法军全线崩溃。22日,法国政府被迫同德国签署停战协定。古德里安的行动如此神速,希特勒感到怀疑。他通过电报询问古德里安有没有把地址弄错,古德里安得意地回答:“一点都没有错,我本人现在就在瑞士边境上的潘塔里城里面。”德军战果辉煌,古德里安成为“闪击英雄”。11月,古德里安调任第2装甲集群司令。


第三部分古德里安 上将(4)

德军闪击西欧(之二)    

  1941年6月22日,德军动用北方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突袭苏联,矛头直指列宁格勒、基辅和莫斯科。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隶属于中央集团军群,其任务是在进攻发起的第一天从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的两边渡过布格河,在突破苏军阵地后,向斯摩棱斯克扩张战果。德军在进攻苏联的最初几个星期内进展顺利。但到1941年8月斯摩棱斯克会战结束后,苏军在主要方向上阻滞了敌人的进攻,希特勒决定改变原来从南、北、中三线同时并进的战略方针,停止对莫斯科的正面进攻,采取从南北两翼包围莫斯科的作战方针。8月初,中央集团军群召开军事会议。古德里安提出莫斯科是苏联的工业中心,军火生产的重要基地,交通运输枢纽,具有巨大的心理价值。因此,不能分兵进攻苏联南北两翼,而应集中全力进攻莫斯科。但是,他的意见没有被希特勒接受。8月23日,古德里安到集团军群司令部见到希特勒时,再次力陈快速进攻莫斯科的意义。然而,希特勒的决心已定,不为所动。因此,斯摩棱斯克会战之后,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奉命向基辅方向挺进,并于 9月 19日进占该城。9月 30日,德军又向莫斯科发起攻击。10月5日,古德里安任由第2装甲集群改编的第2装甲集团军的司令。德军的进攻气势汹汹,但是,德军遇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加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和随后而来的天寒地冻,德军被苏军阻挡在莫斯科城下。拿破仑大军在莫斯科全军覆没的阴影在德军阵营中萦绕。12月5日,苏军开始反攻,德军进攻莫斯科的计划彻底破产。古德里安一气之下,对希特勒说:“从最高统帅部诸位先生的反应看来,我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他们对于我们情况的报告没有正确的理解,因而他们也没有向您做适当的解释。因此,我认为似乎有必要把有前线作战经验的军官调到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司令部充当参谋。”“自战争开始以来,这两个总部的军官远离战争,也就是说两年多来甚至没有见过战场。这场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极为不同,因而在那场大战中的作战经历无助于理解这场战争。”希特勒听后怒气冲冲。12月26日,古德里安被解职,返回柏林过退休生活。


第三部分古德里安 上将(5)

古德里安在苏德战场指挥作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德战争出现重 笞邸5戮黄茸胝铰苑烙屯巳础U馐保L?勒想起闪击西欧时德国装甲兵的雄风,想到“闪击英雄”古德里安,说话时连称“误会”、“抱歉”,随后任命他为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在职期间,狠抓“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的生产。1943年7月5日,德军集中17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还有18个步兵师)分南北两路进攻库尔斯克,这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