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造舰船志-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6)《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201页。
(17)《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202页。
(18)《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24页。
(19)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2,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67页。
(20)《刘忠诚公遗集》,(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8年版,第2386页。
(21)《花随人圣庵摭忆》(一),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
(22)《左宗棠全集》12,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737页。
(23)《左宗棠全集》12,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762…763页。
(24)光绪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复丁稚璜宫保”,《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二十。
(25)光绪八年正月二十三日,“复黎召民京卿”,《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二十。
(26)《左宗棠全集》8,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400…401页。
(27)《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53…255页。
(28)《左宗棠全集》12,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794…795页。
(29)《左宗棠全集》8,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574…575页。
(30)《曾国荃全集》2,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34…235页。
(31)《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229页。
(32)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2,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580…581页。
(33)《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
(34)《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24页。
(35)《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57页。
(36)《左宗棠全集》8,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180…181页。
(37)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4,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52页。
(38)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1,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63页。
(39)(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乙》福州船厂下,1957年版,第1046…1047页。
(40)《世界日报》,1926年7月13日,第三版,世界要闻。
龙腾八闽——“平远”(“龙威”) 级近海防御铁甲舰
1910年6月5日,江苏省城江宁城北的丁家桥一带人头攒动,在两江总督张人骏亲自主持下,名为南洋劝业会的清末首届全国性博览会隆重开幕,其展会运作模式效仿万国博览会,一时颇为人称道。由一栋栋风格各异的西式建筑构成的展馆群中,除全国各行省展馆、农业、机器等展馆外,专门设有一座武备馆,展示中国的武备建设成就。玲琅满目的展品中,一件由福建船政选送的钢甲舰模型格外受人注意:
“船政自制钢甲船惟此一号,实为裴大臣经中法战事之后,知世界风潮日亟,非墨守成规所能与各国争长也。时出洋制造各学生综理工程处,历练渐深,成效卓著,遂督饬算绘钢甲图式,估计工料。议者每以费巨难筹,多方阻尼,裴大臣虽不恤人言,而筹款维艰,只能决定试制极小之钢甲船一号……船政创设四十余年,成船达四十号。其中非无推陈出新之制法,当创制‘平远’钢甲船时,全系学成回华诸生督率华匠自办,幸竟告成。盖深知海军以钢甲舰为最重要之船,既设船政,则不可不知自制也。”(1)
近海防御铁甲舰
中法马江之战结束后,接替被革职而去的张佩纶,江苏阜宁人裴荫森成为船政历史上第八任总理大臣。1885年2月8日,裴荫森抵达马尾正式上任,这位任事勤勉的官员,担负起了中法战争后复兴船政的重大责任。在更新厂房以及添置机器设备的同时,裴荫森听取多方意见,认真地总结了马江海战失败的经验。抛开难以随意涉及的政府指挥决策层方面的问题,裴荫森将主要责任归结到武器装备的落伍,认为巩固海防,必须要拥有当时世界最具威势的海上利器——铁甲舰。尽管过于偏重强调客观原因,但也属可以理解之事,在那个官场派系复杂的年代,一步不慎,前面就可能是万丈深渊。在裴荫森的领导下,福建船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1885年7月4日,一件特殊的奏折从福建由轮船送至上海,再由驿站快马加鞭急送北京,尘土飞扬的驿路上,铭记了这桩对中国近代军舰制造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由船政大臣裴荫森撰写,左宗棠、穆图善等大臣联名上奏的这份加急奏折里,首先开宗明义,指出中法战争中,法国舰队之所以能横行海上,肆无忌惮,关键原因在于中国海军缺乏制敌利器铁甲舰。认为经过马江一战挫折后,海防薄弱的闽浙、台澎一带,急需装备铁甲舰,“惩前毖后之计,整顿海军必须造办铁甲,时势所趋,无庸再决者也”,随即便介绍了福建船政的留法学生魏瀚等提出的一个方案。
该方案预备仿造法国1885年左右设计的三艘同型的小铁甲舰,这种军舰比北洋在德国订造的“定远”级铁甲舰吨位小、吃水浅,较适合福建一带的船坞。而马力比“济远”舰略低,驾驶较为便易,单艘造价不包括武器、电器等装备约为46万两银。裴荫森请求清廷在财政经费短绌的情况下,也应该竭力拨款建造三艘,“闽省若有此等钢甲兵船三数号,炮船、快船得有所护,胆壮气扬,法人断不敢轻率启衅”,奏折中激动地称:“……该学生等籍隶福省,均无希图名利之心。只以马江死事诸人非其亲故即属乡邻,以报仇雪愤之心,寄于监作考工之事,其成效必有可观。”(2)大有一番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之豪情壮志。
关于这级铁甲舰的设计方案,原本在裴荫森的奏折中讲得十分清楚,是以三艘法国军舰作为仿造原型。但随后因为抄录转载者的粗心大意,以及后世编辑出版者的误读,竟然酿成了中国近代海军史研究上的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公案,以致直到历史长河缓缓流过100多个春秋后,某些时候仍然还被混成一笔糊涂账。其实在裴荫森个人的文集《裴光禄遗集》,以及福建船政史料,乃至一手原始资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光绪朝朱批奏折中,都非常明确肯定地表示福建船政申请建造的铁甲舰,参考的母型是法国军舰。但1895年,刘名誉编刊《越事备考》一书时,将裴荫森的这份奏折中的法国字样误抄录成德国,一字之差,失之千里,法兰西就此变成了德意志。而对现代学术研究影响颇深的史料集《洋务运动》中,竟然也随之错书成德国,由此使得这则讹传流传甚广。
法国“黄泉”级近海防御铁甲舰线图
错误并没有就此停止,更为荒唐滑稽的事情来自三艘法国军舰的舰名。原本裴荫森上奏的年代,因为没有现代标点符号,用作参考母型的法国军舰的舰名是直接被书写为“柯袭德士迪克十飞礼则唐”的,对于这组复杂的音译,上世纪50年代《洋务运动》一书编纂时,在没有任何依据的基础上,乱点鸳鸯谱,随意标点断句为“柯袭德士迪克”、“十飞礼”、“则唐”。(3)由于这套书在学术界影响之大,覆盖面之广,以至于“德国”造的“柯袭德士迪克”、“十飞礼”、“则唐”竟然成了定论,被各种著作反复引用,一错再错。实际上,遍查19世纪的德国军舰资料,是绝找不到哪型军舰的译名与此相同的。这三艘被马大哈们硬生生篡改了出生地和姓名的军舰,真实身份乃是法国在19世纪末期建造的“黄泉”(Acheron)级。除了首舰“黄泉”号外,其他三艘军舰Cocyte(“痛哭河”)、Styx(“冥河”)、Phlegeton(“地狱火河”),根据音译,应该分别断句为“柯袭德”、“士迪克十”、“飞礼则唐”,这些才是裴荫森奏章中所指的军舰。(4)
Wespe装备的305毫米主炮
19世纪中期以后,由英国著名的舰船设计师伦道尔肇始,小船架大炮的蚊子船出现在大洋上。这种军舰体格小巧,造价低廉,而却装备与其身材远不相称的大口径巨炮,颇有点“志大才疏”的阵势。这类军舰不利于出远海航行,主要用途是防守海岸、要港,当时被称为水炮台。因为具备陆地炮台所无法比拟的机动性,以及造价低廉,甫经出世,就被各主要海军国家大量装备。不太愿意亦步亦趋地跟随英国人,德国在蚊子船的设计思路上作出自行改进,加上了水线带装甲,创造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装甲蚊子船Wespe号。这类军舰又被称作近海防御铁甲舰(Coast Defence Ships),名为铁甲舰,实际则是加强了防护的蚊子船而已。但较普通无防护的蚊子船,生存力已大为提高。
法国建造的“黄泉”级铁甲舰正是属于这个类别,设计上直接仿照了德国的Wespe号,单桅杆的设计体现了她的德裔血统(在19世纪中后期的很多军舰上,存在以下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正统的德式军舰往往采用单桅杆设计,而英式军舰是双桅杆,艺术感强烈的法国军舰则大都使用3桅杆的设计)。这级军舰的排水量为1690吨,舰长55。2米,宽12。32米,吃水3。56米,外形上和蚊子船一样,看起来有点五短三粗。舰上采用两台蒸汽机、四座锅炉,双轴推进,功率1600匹马力,航速11。6节。煤舱容量较小,仅能装载98吨,由这点清楚显示了这级军舰根本不是被用来出远海作战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级铁甲舰上,包裹舰体厚度为8英寸的水线带装甲却是钢质。在近代,钢被认为过于坚硬,容易折断,韧性不如熟铁,因而从来没有被考虑用来作为军舰的装甲。法国人在“黄泉”级上使用了科洛苏工厂生产的新式全钢装甲,在当时世界造船界被认为是大胆创新之举。这艘“名不副实”采用钢甲的铁甲舰,装备的主要武器是1门10。8英寸28倍径的1881式加纳火炮,小于Wespe采用的305mm克虏伯炮,另外增加了法式舰船的传统设计——耳台,两座耳台上各装备一门3。9英寸口径炮,此外还有一些三磅、一磅小型机关炮。整体来看,这级军舰在各国的蚊子船中,算是较为先进出众的设计。(5)
由此可以看出,裴荫森积极上奏要仿造的铁甲舰,其实是蚊子船的变种。就防守海口而言,蚊子船完全能够胜任,但这种军舰是绝对无法出大洋作战的。福建船政选择法国的装甲蚊子船作为母型,尽管“黄泉”级属于先进设计,但不得不看到当时选型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船政有关仿造铁甲舰的申请提交的同时,北洋大臣李鸿章也向清政府提出了一个资金请求,申请向欧洲订购新式穹甲巡洋舰(即“致远”、“经远”级军舰),用以加强中法战争后显得薄弱的台澎海防。(6)“造舰”派和“购舰”派这次刚好撞了个满怀。正在因为购买了“定远”、“济远”级军舰志得意满,准备进一步加大外购军舰力度的李鸿章,看到半路杀出来的船政铁甲舰,认为其打断、干扰了自己外购军舰的计划,而异常恼怒。为争夺宝贵的经费,7月30日,李鸿章毫不客气地上奏清廷,从军舰吨位、主尺度、装甲防御、动力系统以及造价等问题上全面出击,措辞严厉地将船政选定的建造母型批驳得体无完肤,称通过和李凤苞的讨论,判定船政提出的方案“船式、轻重、尺寸均不合海面交锋之用”,“欲以此敌西国之铁甲舰,恐万万不能”,进而直接对裴荫森展开人身攻击,称“裴臬司于此道素未考究,误信闽厂学生之蛊惑”,要求清政府“审慎图维,勿任虚掷帑金”。(7)资历、实力和官场经验都无法望李鸿章项背的裴荫森落得很大没趣,唯有值得庆幸的是,不管是否出于故意,李鸿章竟然没有看出三艘法国铁甲舰就是蚊子船型,否则,很难想像还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平心而论,裴荫森选择仿造法式近海防御铁甲舰,出发点自然是为了巩固国防,提高船政造船的技术层次考虑,尽管选择的型号可能与国家的需求不是非常适合,但对新生儿横加笞伐是不够公正的。而李鸿章提出的某些批评,也不可谓不切中要害,同样,李鸿章坚持大量购买外国军舰,也是为了加强中国的海防起见。之所以二者间争得面红耳赤,掺杂其中的地域、派系等感情起了重要影响。
正当裴荫森灰心丧气,准备将法国铁甲舰的资料锁入档案柜,束之高阁之际,出人意料,清政府中央高层竟突然伸来有力的援手。主持中国朝政的最高权力人物慈禧太后,亲笔在福建船政的奏折上写下了很长一段批语:“筹办海防二十余年迄无成效,即福建所造各船亦不合用,所谓自强何在?此次请造钢甲兵船三号,着其拨款兴办,惟工繁费巨,该大臣等务当实力督促,毋得草率偷减,乃至有名无实。”(8)意外出现的太后批示,让本已前途渺茫的福建船政铁甲舰计划,真正开始启动了。和今天的人们从影视作品中看到的脸谱化形象不太一样,慈禧,这个控制中国近代政坛达数十年之久的女主,在贪婪的一面性格之外,还具有一种近乎天生的对新事物的敏感,她实际乃是洋务运动、近代海军建设早期在清政府中央高层最有力的支持者。
“龙威”
为平衡福建船政和李鸿章间的关系,清政府批准了李鸿章关于购买西方新式穹甲巡洋舰的申请,但将最初购买六艘的计划调整为四艘。同样,清政府也同意福建船政仿造近海防御铁甲舰的方案,不过也做了一定改动,将原本三艘的请求缩水为一艘,而且说明鉴于闽台局势渐趋缓和,新军舰建造完成后将归属创建中的北洋舰队。一碗水端平,各方也就相安无事了。
1886年的春天,福建船政前学堂学生魏瀚受命前往法国,购买造船所需的大批钢材。魏瀚,字季渚,福建福州人,16岁进入福建船政前学堂,为第一届学生,学习船舶建造,一度被派赴欧洲留学,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