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玫瑰-第6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的两个军长是朝鲜少壮派军官,年纪都不是很大,经过三年的训练,又换上了中华军的钢弩和迫击炮、弩箭炮。朝鲜第军军长朴明浩和朝鲜第二军军军长李正哲可是踌躇满志。这一次是收复朝鲜北部的战斗,他们的庆王已经许下愿,统一朝鲜以后,会申请中华帝国在朝鲜增加两个军的兵力。据说现在兼任朝鲜总督的杨仇已经同意,两人谁能成为未来的朝鲜军司令,就看作战表现了。哪能不盼望着快点开打。
这次回国,蓝玫瑰已经告诉杨仇,同意朝鲜再组建两个军的部队,说完用手一指日本的地图,杨仇立即明自,两眼放光。那可是蒙古两次征伐失败的地方,杨仇盼着能在那里插上中华帝国的国旗。
笑过之后,杨仇说道:“现在开会。”
作战室里面立即严肃起来,将领们连忙坐好。杨仇点点头说道:“各位将军,现在请席参谋长介绍一下兵力分布情况。”
席平站起来指着地图说道:“现在我们兵力是两个集团军,共计六个军十八个师,兵力是十五万。第二集团军在汉城。第六集团军在元山。蒙古军在海州有五万部队,在平壤有八万,在咸兴有六万。共计兵力是十九万。这是蒙古最大的兵力了。这是上一次发动河南战役的时候,忽必烈担心朝鲜的第二集团军向北进攻,掩护在梅律镇登陆作战,部署的重兵集团。高丽王还有十几万高丽军,分布在北方后面,驻守各地。蒙古军的将领是格塔夫元帅,这是一个蒙古军名将,他的副将也是有名的将领廖英川,官封都元帅。中军设在平壤,高丽军在海州江华岛上,情况就是这样。”
杨仇说道:“各位,这一次军事行动不是我们的单独行动。蒙古军在朝鲜北方有十九万部队,兵力只是比我们多出不多。在中华军的眼里,根本不算事,可是就因为蒙古军部队,我们更应该小心谨慎。这是我们中华军开战以来,兵力第一次和蒙古军相差不多。要是哪个部队轻敌造成重大伤亡,别怪我翻脸不认人,撤职务,开除军籍是轻的。”
席平接着说道:“各位已经听到司令说的,看看对吐蕃的作战,冯司令的第一集团军在进攻密斯朵宣慰司的时候,歼灭蒙古军七万人,自身伤亡八千多人。高司令的第五集团军进攻朵思麻宣慰司的时候,歼灭蒙古军八万,自身伤亡达到了一万三千多人。这是中华军开战以来最大的伤亡。这证明什么?这证明蒙古军的战斗力也是非常惊人的。现在他们已经到了最后生死关头,一定会拼命。所以各军将领一定要谨慎。”
全部将领都严肃的认真回答,要说第五集团军高怀伤亡大还可以说水平问题。可是第一集团军冯彪哪个不知道?还是这样大的伤亡,只能证明蒙古军确实拼命了。
杨仇严肃的说道:“关于纪律和其他问题我就不说什么了,让参谋长说一下作战计划。”
席平说道:“第二集团军在开成向前,北进军向沙里院进攻,占领沙里院以后,北一师占领南浦向平壤进攻。北二师和北三师向海州进攻。解决那里的蒙古军。在沙里院开始,朝鲜第军和第二军向平壤进攻,把平壤的蒙古军包围。在北进军解决完海州的蒙古军后,立即向平壤进攻,派出一部分兵力沿海岸线向北进攻,占领平城以后。切断蒙古军的退路,达到围歼蒙古军主力于平壤的目的。”
席平停顿一下继续说道:“第六集团军在元山,以第十三军向德阳进攻,第十四和第十五军向高原进攻,拿下高原后,进兵咸兴。以两个军的兵力包围咸兴的蒙古军。聚歼他们。”
席平坐下,杨仇说道:“各位。这个计划中,只有北进军的战斗要艰苦一些。因为在海州有五万蒙古军,可是北进军只有一个军两万四千人。兵力是二比一。所以不要急于进攻消灭,那里三面环海,只要能把蒙古军围住在里面就行。在咸兴是蒙古军七万,而第六集团军是七万多人,兵力超过蒙古军,战斗会最快结束。战役这样安排,就是担心蒙古军向后撤退,他们一旦逃跑,就就会撤回中国北方,会增加进攻大都的困难。第六集团军消灭咸兴的蒙古军之后,立即北上。抢占熙川后,向回占领宁边。封住逃跑的蒙古军。然后根据情况再决定。”
杨仇没有制定后续计划,就是不知道是否能圈住蒙古军。只要蒙古军不跑就好办,就可以达到把蒙古在朝鲜的是十九万部队消灭的目的。
席平最后说道:“各部队做好战斗准备,这是冬季作战,一定做好防冻准备,向各级指导员传达命令,注意战士们的困难,注意防寒。甚么时间进攻,等待命令。”
各军将领都返回各自的部队,他们不明白还等什么。就对面的蒙古军还用等吗?
中华军确实在等。黄河岸边,在开封的黄河岸边。中华军中原兵团的先锋部队就潜伏在黄河岸边。这是有第四集团军石祥允的第六军第116师耿凯的部队。全师八千士兵潜伏在离岸边不远的几个村庄里已经好几天了。指挥部里耿凯在看地图。算计着过河后攻击什么方向。
耿凯是江南人,他并没见过黄河,还是部队进入黄河岸边以后才见过黄河。看到黄河奔腾的河水,才明白黄河和长江不一样,这样的激流却实不好渡河。
中华军有强大海军,但是他们并没有看到渡船的到来。当接到命令,第116师是先遣部队第一个过河的时候,全师官兵一阵的兴奋。这可是渡河第一战。中华军早就想打过黄河,直捣大都。能成为第一支过河的部队,太荣幸了。
也是同时耿凯知道了军队在等什么。耿凯抬起头看看阴沉的天空,这是暮色降临的时候,外面飘着雪花,天气变得寒冷起来。
(第二部:红颜至尊)第260章 开战(二)
“报告”门外士兵说道。
耿凯说道:“进来”,外面的士兵进来说道:“报告师长,黄河已经封冻。侦察兵已经探路完毕,可以过人。”
耿凯高兴地说道:“立即通知各团长前来开会。”
“是”参谋长兴奋的立正回答,连忙去传达命令。
耿凯就在等待黄河封冻。这是军部传来的命令,据说这是兵团传达的命令。耿凯的l16师作为先遣部队,第一批过河。作战目的就是摧毁蒙古军的河防炮兵阵地。在黄河北岸,几个重要登陆地点,蒙古军预备了大量的回回炮和大型投石机。还有很多装在河防阵地上的红衣大炮。
嘎尔迪在黄河岸边下了血本。整个黄河北岸,集中了蒙古四十万大军。为了防止中华军的登陆,蒙古在河岸预备了大量的炮兵。针对的就是中华海军的舰船。
黄河水急,想渡河作战要比长江还难。船大了很难靠近岸边,船太小又不能一次运送太多的兵力,如果中华军强行登陆,就是面对铺天盖地的石弹,登陆部队将承受巨大的损失。
别的蓝玫瑰不知道,可是黄河她还是清楚地。当年抗战的时候,南疆军就是利用冬季黄河封冻的时候,一举突破日军的黄河防线,向黄河北岸进攻的。这一次蓝玫瑰也不例外,特意提前半年的时间调集兵力,进入黄河沿岸,但是却一点攻击没有。
黄河封冻就会不用船只,可以在冰面过河,这也就是蓝玫瑰一定要等待冬季进攻的原因。廖凯的116师就是第一批进入河北的部队,116师的作战目标是黄河沿岸的蒙古军河防炮兵阵地。
即使黄河封冻,可是辽阔的河面,在蒙古军的炮火拦截之下,在河面上大部队过河,很可能遭到蒙古军的炮弹和弓箭双重打击。
廖凯听到黄河已经封冻的报告,立即通知他的四个团长,前来开会。看着磨拳擦掌的各个团长,耿凯说道:“各位。我们师进攻的方向是黄河以北蒙古军的炮兵阵地。各团一定要严守纪律,不要太向纵深发展,摧毁他们的炮兵阵地一会控制一定空间即可。第一团攻击封丘,第二团进攻原阳,第三团进攻长垣。第四师为预备队。”
“目标只是蒙古军在黄河北部部署的炮兵。我们的跑车太重,现在还不是能过河的时间,所以采取这个战术。抢占河岸阵地以后,沿河部队向黄河岸边蒙古军的炮兵阵地发起进攻。摧毁蒙古军的炮兵阵地,炸毁他们的回回炮和红衣大炮。”
一整天的时间,黄河两岸的温度骤然下降。天空飘着雪花,西北风呼啸着刮过河面。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116师的四个团全部集中到河岸边。第一团最左侧,然后是第二团、第三团,在各自的团长带领下,成一路纵队向黄河北岸开进。
漆黑的夜晚,阴沉的天空。但是飘飞的雪花,天地间并非是漆翼的伸手不见五指,能见度还是可以的。一天的飘雪,让黄河两岸陷入一片自茫茫中。第一团长卓文走在队伍的侧面,带队前行的是第一团政委。
蓝玫瑰已经于一年前,正式把政工人员列入到军队当中,不过政委这个职位,在军队没有什么权利,只是一个政治工作需要的职位。和一开始时候设立指导员的性质一样,只是分管士兵军官的政治思想,关心生活,教育问题。在中华军的士兵,必须学习文化,学习生活技能,以便于离开军队转入地方以后,有生存的能力。这个职务的确定,更像是每支部队都有一个管家,有一个后勤部长。这样不管部队分散到多么小的单位,都有人主管后勤。
这也就是中华军除了兵团以上或者司令部一级的单位有后勤部门,其他部队都没有后勤主管人员,连级的称呼指导员,营级的叫教导员,团级的叫政委。师级以上不设立这个职务。
这是因为师级以上就有参谋长的职务存在。后勤这块就有参谋长负责。第一团政委康金良是铁杆的蓝玫瑰忠于者,政治思想非常过关。也算是政委一级当中的最高军衔。
中华军的军衔普遍低。那是因为授衔开始的时候就很低。很多师长只是准将。还有的师长只是上校。只有军长一级的才会是少将。中将的人数更少,全部中华军只有五名。就连现在的三军总参谋长杨慧云也只是一个少将而已。
杨仇是中将军衔,所以军官都开他玩笑,军衔高过老婆,可是职务却低于老婆。而康金良是上校军衔,和第一团团长一样,资历条却比团长还多。要是不认识的人看到,还以为康金良是第一团团长呢。此时带队走在前面的就是康金良。
黄河水急,这样的冷天,黄河也就是刚刚封冻,还很不结实。在一些地段,还是没有冻死。水流哗哗的向下滞流淌。夜晚虽然不是多么的黑,怛也是很危险的,也可能步走错,就会掉进冰里面去。
康金良没有让团长在前面,而是他走在了前面。团长卓文很尊重康金良,知道是职务的关系,否则康金良绝对会是师级军官,职务应该在自己之上。中华军事院校毕业的成员,军事指挥能力怎么会差得了。但是康金良绝对的自觉,从不干涉卓文的指挥,做好份内的工作。
康金良是搞思想工作的,更能得到下面士兵的拥护。看到这样危险的行军,政委走在最前面探路,都很受鼓舞,感觉不到寒冷。
再说士兵们也确实感觉不到多冷。中华军的冬装全是棉衣棉褥。又不顶盔挂甲,还有手套。头上已经是棉帽子了。这样带着护耳的棉帽据说是皇上亲自设计的。中华军上下怎么不对他们的皇上死忠。
因为不知道河面能承受多少重量。116师没有带重武器,弩炮车虽然很轻,可是现在几乎全是钢铁制造的零件,重量已经不再轻了。只有六零迫击炮随同部队前进。还被拆开,每人一件。炮弹被拆开箱,分散到士兵手里,每个士兵携带一颗。
这样的情况下才开往河对岸。队伍逶迤前进,在平整空旷的河面像一条长蛇,由于第一团带的头,其他两个团的政委岂能落下,也是政委带头。
部队进攻的三个地方都是蒙古军河防部队的要点,这里是最适合船只靠岸登陆的地方。黄河岸边不像长江沿岸,可以登陆的地方多。黄河由于水流落差大,水流急,又是在山区地段多,所以可登岸的地方不多,这也就是嘎尔迪认为能守住黄河的原因。几千里的黄河沿岸,兵力并不是多分散。而是在可能登陆的地方建立强大的河防阵地,而兵力是远离河岸的地方布防,这样有两个原因,第一蒙古军忌惮中华军的水面炮火。知道中华军火力最猛,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不是陆军大炮,而是海军大炮。
这是蒙古军不知道,由于运载问题和牵引问题,蓝玫瑰一直没有大规模生产陆军重炮。由于炮弹的生产能力有限,轻型步兵炮也没有生产装备部队。海军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海军舰艇上装备的是现代化的钢铁重炮,当然射程远,威力大。面对蒙古军这样以骑兵为主的部队,炮兵虽然能发挥作用,但是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蒙古军毕竟还是长矛大刀和弓箭的部队。
黄河对面的封丘县是个一不大的县城,这里是原来金国的领土,早就不是大宋的领土。忽必烈占领黄河以北的时间也很长了,几十年的时间,蒙古的压榨让这里很贫穷。连续不断加大的南征税款,更让这里民不聊生。可是毕竟几十年没有战乱,当地人口得到一定的恢复。封丘还是有很多人口。
为了就进防御登陆部队,蒙古军炮兵阵地建立在封丘的曹岗。阵地依据地形,绵延出去几里地远。重叠摆放的回回炮和投石机。面对这河面。这都是大型机,能攻击出好几里地远。如果看到这些密密麻麻的投石机和回回炮。可以想到,要是舰船登陆。士兵和舰船就会遭到如雨点一样的巨型石弹攻击,就算是铁甲战舰也不行。
卓文带领第一团有惊无陛的渡过黄河。接近了岸边,这里冰层变厚,可以承载很多重量。第一团立即散开,以连为单位,向岸边开始匍匐前进。
看看116师的装备,忽必烈就应该明白他根本不是对手。中华军的士兵是棉服和棉帽。戴着手套。全都带着防风眼睛。这样的风雪天气,不影响士兵的视线。
在蒙古军炮兵阵地的近距离,全团的士兵潜伏在地上。看着远处的蒙古军炮兵阵地,上面静悄悄的。木栅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