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之谜-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说地下空间大得看不到边际,里边有石室,室内倒卧着许多披红挂彩的美女,四
周摆着石凳、石椅,还有许多铜质的器物。村人以为遇到了阴间鬼魂,忙撒些硫磺、
石灰入洞内,将石板盖平后,又用土复填起来……在秦俑坑发掘之初,考古工作者
曾跟那老头去找当年打井的位置,可惜自1958年以来当地多次兴修水利和搞农田建
设,井的准确位置已无处寻觅。据考古研究者推测,这地下洞穴也许是秦陵地宫中
的附属建筑,是供皇帝娱乐或是像传说中的集市一样的贸易场所。
陵墓地宫的真实推断
自秦兵马俑坑发现之后,经过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地质学家等多学科组成的
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经过十几年的苦苦探寻,关于秦始皇陵地下宫殿的历史真实
在逐步探明,而在这一探寻和研究过程中,秦俑考古队常务副队长、著名考古学家
王学理以及著名考古学家程学华都作出了非常的里程碑式的杰出贡献。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地宫”,绝不是后人想象中有似于地面上的那种宫殿建
筑,它实际上不过是人们对埋葬死者及其随葬品的墓穴的一种雅称罢了。
据著名考古学家王学理的研究,秦始皇墓内的地宫,的确具有宏伟壮丽的规模。
经现代科学测试手段分析,它也确实突破了人们已知的秦代建筑水平。从总体上讲,
它只能是,也必然是一个巨型的石砌周壁的竖穴墓矿,然后再附设一些回环相连的
隧道式的别室和墓道耳室。而内部结构则是由石、砖、木料组成多级桁架式建筑拱
卫穹窿顶的群体建筑。因此,同人们所见到的古代陵墓一样,秦始皇陵地宫也大致
分为墓室、别室(侧室),墓道三个部分。
墓室是始皇陵地宫中放置棺椁的主体墓穴,或称椁室。据测知,秦始皇陵地宫
上口起掘的范围很大,南北长515 米,东西宽485 米。在这个地宫上口之内,经施
工处理,由四面向内收一段距离后,筑“方城”一周。方城四面辟门,其中惟东面
有五个门道,为避免陵区雨水径流灌注墓室而造成塌方,除采取导流措施外,还在
方城之内收分、斜行地向下挖掘墓扩。而在墓底,再壁直地挖筑椁室。秦始皇陵室
这个由巨型的竖井式圹穴构成的三维空间,犹如一个倒置内空的“四棱台体”,也
即是考古学家常说的口大底小的“仰斗”状。事实上,自春秋到秦汉间的大型土圹
墓,斜壁上都带有多级台阶,像已出土的秦公一号大墓就有三级,而杨家湾汉墓则
有五级。那么,秦始皇墓中的周壁根据“数以六为纪”(《史记·秦始皇本纪》)
规定,就可能有六层台阶环绕着。如果从透视的角度看,整个墓室就是六个由大到
小的倒四棱台叠加而深入地下的大土坑。
《关中记》曾说过汉陵“方上”的面积是一百二十步,而汉陵封土堆基部的底
面积大于上口的这种合理结构,显然是承袭秦陵而来。秦始皇陵家经过漫长历史的
风风雨雨,终使它由原来周长2087。6 米缩小到现在的1390 米,足见它被历史的
风雨无情地脱去70~82。5 米的一层“厚皮”。完全可以这样认为,在这脱掉“皮
层”的地方,即现在陵冢的周围,下深8 米,即是地宫上部的外围建筑。据考古专
业人员测知,墓圹上口有一道高和厚各约4 米的“方城”,南北长460 米,东西宽
392 米,其顶部距今地表只有2。7 —4 米。
在这周长1704 米的四边正中有斜坡门道,其中南、北、西三面各一,东边有
五。门道宽达12 米,已用夯土填实。由探知的墓底强汞区得知,这个范围东西长
160 米,南北宽120 米,并很可能就是椁室所在。
关于墓室的结构问题,我们无妨援引王学理、程学华等考古学家所总结的考古
资料作推导,也许有更多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已经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上自殷
周、下迄汉代的大型陵墓,凡是在平川地带营造墓室者,无不穿土为圹,作成朝天
的竖穴墓椁墓,椁顶横铺原木,填土夯实,与地平齐。
已经发掘的王侯大墓,如殷墟侯家庄西北冈“亚”字形大墓、武官村“中”字
形大墓、妇好墓、凤翔的春秋时期秦公一号大墓、咸阳杨家湾汉墓等,都为我们提
供了这方面很好的例证。至于战国晚期,虽然已经开始出现了洞室墓,但这还只局
限于小型墓葬。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墓穴固然是大型的洞式墓,也开了“以山
为陵”的先声,但这属于凿山为藏的另一种类型。另外,像湖南长沙象皮咀的吴氏
长沙王墓和陡墓山曹■(长沙王后)墓,则为我们提供了西汉文、景二帝时期诸侯
王墓的典型材料。这两座墓都具有较为复杂的木结构墓室,它包括着前室、后室、
两层回廊、甬道等部分,内置“题凑”、两重木椁和三重套棺。其结构特点是摆脱
了传统“井椁”的固有形式,在木椁室前端已经设了门,原来的头箱、边箱和脚箱
分别演变为前室、回廊和后室,而前室又分外高大、宽绰,处于突出的地位。内置
案、盘和果品,象征宴享或祭祀之所;回廊则由若干个小室组成,后室则放置棺。
显然,这是模拟地上宫室建筑而来。那么,具有更大规模,而时间早此四、五十年
的秦始皇墓室结构,岂能挥邢嗤 β穑炕卮鸬比皇强隙ǖ摹* 秦始皇陵所在的地理
形胜固然优美,但它却处在骊山北麓大水沟口的山前洪积冲积扇的前缘地带。这个
冲积扇的扇心在陵区陈家窑到杨家村一带,而扇缘部分却很宽大,东西跨越焦家和
董沟之间,几近两公里。陵冢南北的坡向呈正方形的阶梯状倾斜,由南往北递减。
反过来从地望上看,陵园北部的坡度只有1 °左右,南部在2 °上下,再由上陈到
杨家就增至3 °。而陵东西两侧呈凹槽状,坡度变化也大。据考古探测,两侧的冲
积覆盖层由砾石、砂砾、亚粘土、泥砂和粘泥混合组成,其中心厚度可达150 米,
这样的地形、地质构造,使当时在选择陵墓地宫的具体位置时,就无疑地要面临一
对突出的矛盾。即:冲积扇心的地势虽然高亢、富有气势,但地面狭小,砾石很大,
而同一高度的杜家村和董家沟之间,固然开阔,但地质结构疏松,稳定性差,其扇
缘部的上焦至岳家沟一线以北,砂砾、黄土层尽管深厚,却地势偏低。
于是,聪明的陵墓设计者优选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在“营建矿冢”上下功夫。
这就是:在地面开阔而地势偏低的黄土地上深掘圹穴,加高封土。这样,就把
利用自然形势和人为地改造形胜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从而在“骊戎之山”旁边又矗
立起一座人工的“山林”。
在推测秦始皇墓穴深度时,人们怀疑通风问题是秦代施工技术上难于解决的问
题。这实际是把墓室误作纵深的洞穴而产生的疑虑。如果确认其是大口朝天的竖穴,
也就不会产生难以通风的疑虑了。至于深地取土,则属于高程运输,在理论和实际
上都是不算复杂的。
当这些问题和矛盾都被消解之后,在深而大的“地宫”里,其顶部的建筑形式
同样是一个值得研讨的课题。
作为竖穴石扩的秦始皇墓室,其跨度和进深,肯定也是超巨型的。从已掌握的
考古材料看,展示给我们的思路只能是:在桁架结构上考虑墓室顶部构造。因为奏
代的建筑技术还不能解决无柱的大跨度屋架问题,一些地面上的大型建筑物,特别
是宫殿,还多沿用殷周以来流行的高台建筑形式。如咸阳原上的秦一号建筑考址,
原是一座平面呈曲尺形的夯土高台,上下有三层。
经复原,其顶部正中是高耸雄伟的两层主体居室,南临“露台”,北邻设有平
座和栏干的“榭”,东门通“曲阁”上“阁道”。在主室四周有上下不同层次的小
间,围绕高台层排列着七个出檐设廊的单室。这一宫阙建筑突出的特点是,把不同
用途的房间安排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结构紧凑,排列得体、高下错落而又主次分
明。另据《史记》载:阿房宫建筑规模是“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
下可以建五丈旗”。今天人们看到的阿房宫前殿遗址,仍是一个东西长1300 米、
南北宽500 米、高达10 米的夯土台基。推想而来,其建筑结构也不外乎围绕土台
作多层安排。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都向人们反映出这么一个事实。即秦代的大
型建筑靠着都柱及其栌(斗)、栾(拱),承托着■瘤(大梁),再配合以壁柱,
组成一套木构架系统,从而解决屋架大跨度问题的。这个事实,就为研讨秦始皇陵
地宫顶部的结构问题,提供了有关技术的借鉴。
与此相关的是,作为大型地下建筑的秦兵马俑坑,也为探讨这一课题提供了范
例。俑坑下部由一道道东西向的承重墙把大坑隔成一条条室档,下铺条砖,从而形
成放置兵马俑的“过洞”。在过洞西侧,有壁柱嵌入承重墙内。
柱间下垫木、上架梁,成为纵向的支承骨干,再在梁上横铺密桁。众多的木物
件结合部通过榫头卯眼而构成整体结合、稳定性良好的木构架网络系统。
这种既有多跨的宽容度、又有延续的进深性作法,对于我们了解地宫的建筑无
疑是一种理性并富有现实意义的启示。
在这些启示下得出推论的秦始皇陵到底是什么样子?据考古学家王学理推断:
秦始皇陵墓室底部的平面形状,同墓室上口一样,近于长方形。底面积19200 平方
米,相当于48 个国际标准篮球场。如果“上具天文”指的是在平板的木椁顶或石
顶上画些日、月、星辰之类,哪还有什么“天文之象”的意味?其实当时人的天宇
观早已形成,天是苍穹,呈拱形,像个倒扣的蛋壳,地是方的,有如棋盘,天际之
处,连接四海。“三光隐映,以为昼夜”,正是此处的形象。可以说,秦始皇陵地
宫,在平面布局上是分区的,在立体上环周壁却是分级的。主体建筑作穹庐顶,居
于突出地位,其他如百司衙署、离宫别馆,则是许多大小不同、规格各一、自成单
元。而这些群体建筑,通过一套柱、梁、枋、檩、慓等木构件和墙、阶、角、隅组
成一个桁梧复迭、窿顶穹空的巨型砖石和土木混合结构以承托陵冢的荷载。如再加
上墓圹周壁上数重台阶的楼、阁、亭、榭,就显得上下错落,变化有致。地宫上部,
以宫墙(方城)环绕,阙、楼连属,俯瞰宇内,气象博大,蔚为壮观——这就是秦
始皇陵墓地宫的辉煌构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地质学家利用现代地球物理化学探矿方法,对秦始皇陵先后
进行了两次测试。他们先在秦始皇陵封土之上钻眼取土作为地质样品,经过精密的
室内化验,惊奇地发现土壤中的汞的含量为70—140ppb,从最深处取出的土质含汞
量可达到280ppb,测试结果表明秦始皇陵地下埋有大量的水银。为排除秦始皇陵封
土本身就带有大量水银的可能性,地质工作者详细地查找了史料中关于秦陵封土来
源的记载,其中郦道元的《水经·渭水注》记载较为详细:“鱼池水出骊山东,本
导源东流。后始皇葬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淤深,水
积成池,渭之鱼池也。”这段记载告知后人,骊山的泉水本来是向北流动的,因秦
始皇建陵筑起长堤,泉水才折北向东。至今在陵南约3 公里处还有一段长约1500
米,高近10 米的长堤残迹。同时记载还说明秦陵用土取之鱼池。至今在始皇陵以
北约1。5 公里的鱼池村南尚有一大坑,其容积超过秦陵封土的体积。
1982 年5 月,地质工作者再次来到秦始皇陵,并特意从鱼池村坑中取土化验,
其结果表明鱼池坑中的土壤含汞量仅为平均35ppb ,比秦陵封土的含汞量平均值约
低8 倍。如果郦道元的记载无误,这说明鱼池村坑中的土壤原来含汞量微乎其微,
运到秦陵之后才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表明是来自秦陵地宫内水银挥发所致的
结果。以此类推,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的秦始皇陵地宫“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
海,机相灌输”是可信的。
既然司马迁的历史记载是可信的,那么,从已测知秦始皇陵的强汞范围是12000
平方米来看,如果按有的学者根据有关资料把储汞的厚度暂以10厘米来计算的话,
则墓穴内水银藏量的体积应为12 亿立方厘米。据现代科学提供的依据,汞在20℃
时的密度是13。546 克/ 立方厘米。那么,始皇陵内原来藏有水银的理论数字应为
16255。2 吨。因为陵内是”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要流动起来当然就不
是平铺地倾入墓底。如按已掌握的汞藏量和现代汞的生产能力,估计陵墓内储有水
银应是100 吨左右,如果这个数字能够成立,再由丹砂炼汞的比率(86。26 %)推
算,始皇陵内的巨量水银需由约115。928 吨丹砂提炼而成。聪明的中国古代炼丹家,
很早就发明了用石榴罐加热使硫化汞分解而得到水银的方法。这个生产过程用现代
的化学分子式列出便是:
2HgS 十302 →2HgO 十2SO2↑
2HgO→2Hg 十O2↑
秦始皇陵地宫内储有100 吨水银,这在今天的人类看来,似乎是个难以置信的
数字。假设这个事实成立,用什么方法或证据来加以证实呢?或许,只有从有关的
文献记载和始皇陵区附近的汞矿等方面来考察更合乎逻辑。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说过:“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擅其利
数世,家颇不赀。”从此记载的补充“徐广曰:涪陵出丹”来看,这里应指今天的
四川彭水县。《新唐书·地理志》载:“溱州土贡丹砂。”溱州便是今天的四川綦
江县。另据地理资料知,酉阳县也有产汞的历史。由此可见,在今天的四川东南彭
水、綦江和西阳地区构成了一个产